夏玉新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要做到师生互动,树立平等民主观点,以学生为主体,把时空还给学生,提高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师生互动 平等民主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注意到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一节课千万不要搞成“一言堂”。这样的话,教学效果将会得到很大的提高。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深刻地认识到,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彻底改变过去的课堂教学观念,而要把课堂交给学生,把时间留给学生,把空间还给学生。老师只不过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帮助者。所以老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互动交流,既要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又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形成合力,同时发生作用。因为这种教学行为具有平等民主、互促互补、全员参与的特点,从而易于为学生所接受。而整个教学过程,是教师为了配合学生的学习,不断去引发教学活动的过程;又是学生又不断地反馈给老师以调控教学活动,并满足自身学习需求的学习过程。
那么,语文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帮助者,如何才能做到师生互动,并行之有效呢?
第一、教师应树立师生平等民主的观点,切忌“一言堂”。
老师应该让学生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哪怕他们的观点不成熟、不完整、不准确,老师也应该给予鼓励,不要因为他们的答案与标准答案不完全一致而加以否定甚至假以辞色,这样只会有百害而无一利。有一位老师在提问景物描写时,学生回答环境描写,老师认为与标准答案不一致,因此予以否定。殊不知这样大大地挫伤了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他们便不再回答问题了。其实学生的答案并没有什么不妥,景物描写是环境描写中的自然环境描写,如果老师抓住这个机会适当予以引导,并加以鼓励,学生不仅能获得更多的知识,在得到老师的肯定后,还能有一番小小的成就感。这是一举两得的事情。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如果遇到学生的质疑问难,或者因见解不同而顶撞了你,请你千万不要不分青红皂白地予以否定,甚至恼羞成怒。因为“诗无达诂”,“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总会有不同的看法,更何况学生的看法完全有可能超出了老师的认知范围,你又凭什么认为学生的就不对呢?所以,课堂中的师生互动,就需要语文教师不要把自己看作是课堂的领导者,不要让学生对自己言听计从。如果搞“一言堂”的话,那就只能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下降,更别指望开拓和创新。因此,语文教师就应该树立师生平等民主的观点,营造一个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做一个忠实的听众,鼓励学生的独特见解。当我们真正做到师生平等了,在课堂中就能实现有效的互动。
第二、一定要改变旧观念,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
大家都知道,传统的教学模式都是以教师为主体,老师在上面教,学生在下面被动地学。老师读什么,学生就读什么;老师念什么,学生就记录什么。显然这种教学模式不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更谈不上师生间的有效互动了。在教学实践中,经长期研究,笔者发现,要想师生间有效互动起来,就必须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观念,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记得有本书上这样写道:“教材要让学生读、问题要让学生提、过程要让学生说、规律要让学生找。”这句话其实就是告诉我们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因为一堂语文课的教学过程是语文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双向活动过程。虽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然而,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因素。只有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他们才会真正掌握知识,并开拓创新。我在教学小学低年级的识字课时,总是让学生自己分解汉字,并自己想出办法来掌握它。然后分小组汇报,把自己的好方法介绍出来,与大家共享。这样,学生就会积极开动脑筋,争当“小老师”。有的编顺口溜,有的说谜语,有的用形声,有的用意义……学生自己想出來的识字方法,肯定要比老师教给他们的方法易于掌握,也更感兴趣。因为学生毕竟是同龄人,认知程度差不多。学生学习兴趣来了,教学效果当然就更好了。所以教师不要以自我为中心,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积极互动,提高教学质量。
第三、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运用体态语言,增强感染力。
语文课是情感课,需要语文老师有极强的情感感染力,也就是要“动之以情”。大量事实表明,如果教师在课堂上表情亲切自然、对学生充满信任和期待的眼神能够给学生勇气和自信;多对学生微笑或肯定地点点头,能给学生极强的亲和力、慈祥感;甚至教师的手势和站姿,都要舒展自如,得体大方,给学生感染力。因为你的一个眼神,一个微笑都可以让孩子们感受到你的信任和支持。例如,我校的张老师,她上课的时候,脸上总是挂着微笑,给学生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有了这种亲和力,学生自然就会精力集中,思维活跃,教学效果当然就会很好。
第四、语文教师应给予学生自由创造的空间。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展开,要体现课堂结构的开放性。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努力做到提倡探索,鼓励创新,保护学生的求知欲望。对学生的“超越作者”“超越教师”的见解,不要在惊小怪,应肯定学生的这种“超越”。因为这是学生根据文章,并结合自己的独特的生活体验而领悟出来的心得体会。换句话说,这是有个人特色的感受。文学鉴赏告诉我们:读者可以超越作者。学生既然可以超越作者,为什么就不可以超越教参、超越教师呢?所以教师应给予学生大胆发言的机会,自由创造的空间,让学生敢于各抒己见。只有这样,师生间的互动才能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教学效果得到明显提高。
总之,小学语文课堂要构建一个有效的师生互动关系。语文教师要从高高的神坛上走下来,融入到学生中去,认真倾听他们的声音。只有与学生真正产生有效的互动,学生才能真正掌握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笔者愿与诸们同行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