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文化失语症”反思军队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

2015-05-30 05:07王垠王蕊薛渊渊
关键词:失语症母语跨文化

王垠 王蕊 薛渊渊

【摘要】军校学员的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欠缺,其原因与课程设置、教材选用、中国文化输入不足密切相关。为克服“中国文化失语”现象,提高学员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以引起军校教员和学员在英语教学和学习中对母语文化的重视。

【关键字】中国文化失语症 英语教学 母语文化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017-01

一、引言

自从2000年南京大学的从丛教授提出“中国文化失语症”后,越来越的教育工作者开始关注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长期被忽视的母语文化,同时也意识到英语和汉语之间的双向交流活动,不能简单理解为目的语文化的单向导入。这种“双向性”决定了大学英语课堂中的文化教学应该是母语文化知识和目的语文化知识的同时教授。正如刘润清所说:“学习外语时,完全脱离母语是不可能的。语言之间有些普遍现象,不参考母语,不与母语对比,会造成莫大的损失。”Larry.A.Samoval 也指出:“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文化,是成功的跨文化交际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

然而,“中国文化失语”现象依然普遍存在于我国高校,其中军队院校也不例外。由于多年固化的单向性教学模式早已培养了学生热衷学习西方文化,而对自己的文化非常淡漠甚至是忽视。学生在对西方文学作品 《漂》、《简·爱》或《老人与海》的名称翻译了如指掌,却不知道《水浒传》、《资治通鉴》等名著在英语中该怎么翻译。军校学员作为未来国家强军治国的重要人才,在学习英语知识的同时,更应该具有辩证的文化观、深厚的文化底蕴来传承和弘扬中国文化。

二、军校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失语症”产生的原因

1.军队文化在军事院校占据主流地位,一切活动都凸显了军事特色。这使得文化氛围缺乏多样性, 学生实际参与的社团活动并不丰富自主。教学与学习资源因军队保密原则而受限,无法如同地方院校学生一样,可以无限制地接收各种信息,使学生无法敏感的认识到本国文化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

2.军事院校中输入内容多以军事目标为主,注重对学员进行政治教育,抓紧各项政治、军事活动的开展,如开展军营“红色”文化建设、军事体能训练等。 因而教授英语的时间很有限,致使课堂上教学内容更多的侧重词汇量、句法等语言方面的能力,从而误导学生认为学英语就是学语言或者背单词忽视了语言所承载的文化知识的学习。

3.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员以为英语教学就是让学员了解西方的文化知识,能够在特定语境下理解西方人的话语,并能够与西方人进行沟通与交流。出于此目的,他们努力摒弃汉语思维排除中国文化的影响,用西方人的思维方式、西方人的语言习惯来教授英语。虽然使学员对西方文化有了广泛深入的了解,甚至可以用流利正确的英语与西方人谈论西方国家的文化习俗及风土人情等,但是他们却无法使用英语准确流畅地传播丰富的中国文化。

4.作为语言输入主要材料,我们教材的选定上和教学的内容上都融入了大量的英语国家的文化和习俗,而关于中国文化的内容少之又少。例如正在使用的《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版,4册读写教程一共有80篇文章,其中63篇取材于西方文化背景,占78.75%;以美国文化为背景的文章50篇,占62.5%; 讲述中国文化的文章只有1 篇,占1.15%,还被放在section B以其中的第二册为例,跟中国文化相关的内容仅仅是课后练习中的四道习题。这样的教材在教学过程中太过于强调英语文化的学习,忽略了对中国文化的渗透,结果造成学员讲英语国家的文化可以振振有词,而在使用英语讲述自己的文化时却会语塞或是中英文夹杂。

三、对军校学员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进行“本土文化”渗透的思路

1.改进教材内容,增加母语文化的输入

当前国家还没有发行合适的统编教材,在此情况下教员可适度采用融合母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的阅读、听说等材料,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向学员适当补充中国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汉英民俗文化对比、阅读文学、历史名著的英译等,融趣味性与知识性为一体,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认识,引导学生了解本民族文化的传统及各种表现形式,结合母语文化已知的文化图式,培养学生的文化多面性和对中西文化的鉴别能力。如《论语》、《孙子兵法》和《三国演义》等都有英译的版本,可以直接拿来作为课堂补充资料或阅读材料。苟丽梅指出“:只有了解本民族文化的英语学习者才能对目的语文化更深入地进行剖析和取舍,并将中国古典的文化精髓介绍给西方,致力于向世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2.转变教学模式,利用有效教学方法

由于受到长期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影响,军校学员仍然有依赖英语教师的学习习惯,缺乏学习主动性。往往形成一个局面:离开课堂教学,学生就不学习语言;教师不介绍文化背景知识,学生便不主动获取文化信息。因而教员应该利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结合专题讲座和多媒体自主学习等途径来改变现有状况,以提升学员学习母语文化的积极性。例如:在课堂上使用中西文化“对比法”,使学员在了解本土文化的同时加深对目的语文化的理解,通过对比,感受不同的文化差异,从而达到更好的跨文化沟通;“归纳法”是教员在导入中国文化时,把学员琐碎的、有差异的文化碎片归纳整理成系统、完整的文化体系,使学生对中国文化有更深刻地理解,帮助他们对自己的文化进行整合;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以及对外文化传播的影响,现在不少介绍中国文化的纪录片都是双语的,比如“走进中国文化”、“舌尖上的中国”等,这些视听材料的使用,增加了中国文化的输入渠道,准确呈现了输入内容,同时丰富的画面又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文化和语言的兴趣。

通过教员指点输出母语文化的有效途径和可行办法、对比英汉两种语言所包含的不同文化,把中国文化融入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能教会学生用英语介绍中国文化,如何把母语文化传递给英语文化,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获得地道规范的中国文化英语表达,并助推学生交流的欲望,客观地展示母语文化,改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更好地理解利用目的语文化中的优良部分,实现平等、独立的跨文化交际。

综上所述,母语文化教学是英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英语教学中不能忽略母语文化教学,在全球文化交流的背景下,只有平等、双向的交流才是可以实现双赢的有效交流。针对普遍存在的“中国文化失语症”现象,英语教员应注重培养学生对母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的平等意识,鼓励他们在学习目的语文化的同时,必须兼顾母语文化积累和母语文化的英语表达。使学生不仅收获外国的知识和文化,同时也提高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使自己成为中国文化的传播者,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在跨文化交流中真正取得成功,才能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得到传播。

参考文献:

[1]刘润清.跨文化交际——外国语言文学中的隐蔽文化[M].南京:南京师大出版社,1999:130.

[2]李 珩.试论跨文化视角下中国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输入与输出[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2(2).

[3]李珍凤.从跨文化视角研究应用大学英语教材[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8).

[4]向士旭.跨文化交际中“中国文化失语症”研究[J].重庆三门峡学院学报,2015(1).

[5]周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文化的思考[J].宁波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2011(6).

猜你喜欢
失语症母语跨文化
失语症
母语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现当代文学不承认古体诗词与文化失语症之关系
母语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中医药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医文化失语症”现象及应对策略
母语写作的宿命——《圣天门口》未完的话
失语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