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一平
摘要:随着社会竞争压力的逐渐增大,社会和家庭对学生的期望和要求越来越高,由此引发学生的焦虑心态日趋严重。本文提出要正确认识学生的焦虑心态,并且引导他们合理处理自己的情绪。
关键词:学生焦虑心态成因表现 对策
一、学生焦虑心态的成因及来源
人们每当感觉当下的情境是自己无法掌控的时候,就会产生一种不安全感,这种不安伞感就是造成焦虑心态的主要原因。具体来说,缺乏他人对自己的正而肯定、对自身能力的评判出错、对事物的认知产生偏差、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对或者缺乏解决问题的积极态度等等,都可能导致焦虑心态。如果学生会因为无法掌控当下的情境而产生焦虑,可以从两个方而来考虑:第一,学生本身有过强的欲望和需求,而这些欲望和需求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得到满足;第二,学生的成长和生活环境对其造成了过大的压力,而这些压力是学生难以自我调节和消化的。
焦虑的原因有很多,如传媒的负而影响,难以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家庭带来的压力或是身体健康状况。其中考试焦虑是各个阶段学生普遍而临的问题。第一,对考试的错误认知容易导致考试焦虑。许多学生把考试看得过重,在考试中无法发挥正常水平,有些学生甚至还未进考场便失去信心。第_,过分考虑考试结果带来焦虑心理。部分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被灌输了“不看过程只看结果”的处事态度,所以他们会因为担心自己的考试分数而产生焦虑。另外,胡思乱想以逃避考试带来的压力,或者为表达对考试的厌恶而过早离开考场都是考试焦虑反应。
正常范围内的焦虑心理和反应是可以接受的,老师可以进行适当的引导以防焦虑心理扩大。如果焦虑心态已经开始影响学生的心理甚至生理健康的话,便需要对症下药,老师和家长共同帮助其进行调整。
二、学生焦虑心态的表现形式
学生焦虑心态通常表现为失眠、易怒、容易疲倦、情绪化、精神不集中或对于吵闹环境非常敏感。这些症状会对学生的学习状态产生负而影响并降低学习效率。如果焦虑心态严重的话,甚至会山现一些生理症状,比如心慌心悸、山汗、尿频、尿急、头晕、胸闷、震颤、口干或呼吸急促。
以考试焦虑为例,考试焦虑可分为考前、考中和考后焦虑。学生若在考前产生焦虑,会长时间焦躁不安,对自己的能力和复习成果没有信心,精神高度紧张,严重时无法进行正常复习,甚至因为压力过大有逃避考试的倾向。考试中的焦虑时问较短,但程度往往较深,如一些考场内晕倒的学生便是由于过度焦虑而出现身体问题。另外,考试中焦虑会影响学生的正常思考能力,回忆知识过程也将受阻,由此直接影响考试结果。考后焦虑通常表现为过度忐忑不安,与同学对答案猜成绩,这种焦虑甚至会持续到拿到考试结果。
三、焦虑心态的后果
过度的焦虑不但会对学生的情绪和身体造成伤害,严重时会导致其他病症,甚至酿成悲剧。从心理角度来看,过度焦虑对于仍处于身心发展期的学生来说,会阻碍他们形成健伞的人格,心理容易留下阴影;从身体角度来看,焦虑可导致高血压、肠胃病、冠心病甚至癌症等。及时、正确引导和帮助学生调整学习生活的焦虑心态,是防止问题发生的关键之一。
四、学生焦虑心态的教育策略
针对学生焦虑心态,建议分为预防阶段、分析阶段和治疗阶段。
1.预防阶段:定时找学生聊天,注意是否有焦虑倾向
大部分有焦虑心态的学生都是在集体学习生活中逐渐产生焦虑心理的。所以,如果老师能及时察觉到并防患于未然,便可大大降低焦虑心态对于学生的负而影响。在通常情况下,建议老师定时找学生单独交流,内容包括学习和生活中的各个方而。这样的交流如果进行得当,不仅可以让老师了解学生,还可以建立学生对老师的信任,学生在有心理障碍时甚至会主动寻求老师的帮助。
2.分析阶段:通过和学生交流,找到焦虑的原因并分类
如果在交流过程中,教师发现学生已经有焦虑心理,建议首先找到焦虑的原因。某些学生是因为考试压力过大,或者是人际关系山现问题或者是家庭有矛盾。不同的焦虑来源通常需要不同的引导方式,不可一概而论。
其次,将焦虑分类。一是普通或严重,_是短期或长期。如前义分析所说,适当的焦虑是可以帮助学生而对危机,严重的焦虑便会影响正常生活;短期的焦虑是不可预测的,但“来得快,走得快”,而长期的焦虑则会一直跟随学生,是心理疾病。
3.治疗阶段:根据原因和分类,实施相应的解决方案
根据学生焦虑的原因和分类,老师便可以实施相应的解决方案。针对普通的焦虑,教师以引导为主,诚恳地与学生进行经验交谈和安慰即可;短期的焦虑通常发生在考前或考中,需要老师平时进行观察,一旦发现学生出现过类似情况,便要在下次考试前进行心理辅导,降低发生概率。严重和长期的焦虑需要联系家长和心理专家,进行共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