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莉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推进,为了深化河北省与中东欧国家全面合作的战略部署,培育和发展双方经贸合作交流机制,并为2016年成功举办第三次中国—中东欧国家地方领导人会议奠定坚实基础和创造更好条件。2015年5月在廊坊举办了中国—中东欧中小企业合作与发展对接洽谈会。
作为高校英语翻译硕士生导师,通过参与中国银行口译人员选拔和培训工作感到:由于我国大学英语口译教学并不十分完善,对英语口译人才的培养还远远不能够满足社会的需求。其主要问题如下:英语专业的毕业生不少,大多数能够胜任日常的基本交流,但是缺乏口译基本功的训练及翻译技巧,面对高强度的交替互译无从下手;同时,少数英语翻译专业学生具有口译基本功,但是对会展口译的具体要求不甚了解,无法圆满完成谈判任务;洽谈会需要大量优秀的口译员,本土资源很难满足,不得不从北京借用了一批,从侧面也反映了河北省口译培养师资的匮乏。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一、英语口译是一门新兴行业,不同于普通英语专业的教学
优秀的口译员不仅要有流畅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要有良好的记忆力,理解力和思维能力;不仅要具备英汉即时互换能力,还要有广博的知识,过硬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随着国家贸易往来,特别是“一带一路”战略政策的实施,更专业化英语口译人才亟需大量培养。
高校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应该从以下方面入手:
1.完善英语口译教材
口译练习应区别于简单的口语对话,需要有相对完整的训练教材。要从记忆力,速记,数字口译,演说技巧,跨文化交际,语篇分析,交替传译等多方面进行严格的训练。选用难度较小,缺少音频、视频和学习网站的口译教材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口译教学效果。建议结合由国家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举办的“全国翻译专业资格考试”来制定对应的教材。
2.增加口译教学学时
英语专业开设的口译课经常偏重了口译理论的介绍,占据了大量的学时,受到时间和教学环境的制约,学生口译实践的练习很少。由于缺少教师的指导和较正式的模拟场合,学生口译练习中存在的问题难以得到更正,水平难以得到提高。我们知道,真正的口译员需要每天高强度的训练才能达到要求。
3.完善口译测试水平
目前,虽然社会上对口译员的需求不断增长,高校对于口译教学的规划和培养还只是处于摸索阶段。对口译教学重视不足,评价方式一般通过简单的课堂测验,将来必定难以胜任真正的口译任务。这种教学与实践的脱钩导致教师和学生积极性不高,应付了事。
由于口译涉及的领域包罗万象:经济、金融、政治、科技、环保、文化等,数不胜数。所以即使是英语口译专业的学生,要完成某个专业性很强的口译任务,也会遇到很大的挑战。为了更好地高质量地完成口译任务,应注意以下环节:
1.增加实践环节
作为实践性非常强的一门课,口译的各项技能需要在大量的实践活动中反复试验,最终形成临危不乱,处变不惊的良好心态。通过设立口译实践基地或与地方企业合作,争取为一些国际展览会,艺术节,经贸洽谈会等提供口译服务。
2.积累百科全书般的知识结构
由于双方交流过程中会涉及各方面知识,口译专业的学生应在平时对多个领域的词汇和知识有所了解。特别是对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内容要进行系统的学习。
3.培训会展口译
随着贸易往来的增多,越来越多的国际博览会将在河北省举行。会展行业知识与语言转换技能相汇相融的会展英语口译也日益受到高校的关注。从学生需求出发,讲授会展专门用语和会展相关知识,包括会展接待、会展行程安排、展览讲解、商务会议口译、会展场地谈判、会展合同谈判、会展物流谈判等会展业口译工作领域,运用科学有效的训练手段,在课堂上加强口译技巧训练,使学生在毕业时就能掌握会展领域的口译技能,能够将专业知识与语言转换灵活运用,为将来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口译师资水平的提高
优秀的口译教师应该既是具有语言教学和翻译教学经验的双语人,又是具有口译实践经验的职业译员或兼职译员。一方面,教师要具备能够讲授教学理念、教学原则、以及语言教学和翻译教学的方法;另一方面,要了解实际工作中的行业规则和操作方法。因此,高校首先要着手建立培养一支过硬的师资队伍,这是培养合格的口译人才的前提。
口译经常被许多人看作是一种被动的、单一的、机械性的语言传达活动,只要会英语就应该会口译,其实不然。口译是一种积极的、复杂的、再创造性的交际活动。它是集语言信息、语境信息、文化信息、认知信息等于一体的综合性的双语交际活动。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经济一体化,河北省的国际贸易活动将日益增加。培养优秀口译人才对于河北省高校英语教师来说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也是义不容辞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