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班主任工作中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

2015-05-30 11:42:39吴涓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15年9期
关键词:自我认知培养班主任

吴涓

摘要:班主任在每个受过教育的人心中都有一个特殊而重要的位置,无论是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甚至是大学班主任对学生的影响力可谓是非常的深远,在现代教育高度普及的年代,与班主任的相处时间大大超过了与自己父母的相处,可以说,班主任担任了父母的部分功能,但从职责上来说,这又是其份内的职责所在。什么样的老师教出什么样的学生,这是一条适合任何时代任何人的定律,因此,身为老师又身为班主任的“特殊老师”对学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影响。主要探讨如何在班主任工作中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问题。

关键词:班主任 培养 学生 自我认知

正确的自我认知是一个学生心智成熟的重要表现,在当今社会,在校的青少年表现出诸多的实际问题和心理问题,近年来,心里健康日益成为社会和教育机构关注的重点,相对于其他问题外,心理问题表现得没有预期性,心理的疾病不宜被人发现和察觉,有调查显示,在对3万现代大学生的调查中,有59%或多或少有心理问题,自卑和自负心里普遍存在,从心里学角度来说,这属于自我认知问题,因此对学生自我认知的培养是班主任工作的重点内容。

一、什么是自我认知

1.自我认知的定义。自我认知是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包括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自我观察是指对自己的感知、思维和意向等方面的觉察;自我评价是指对自己的想法、期望、行为及人格特征的判断与评估,这是自我调节的重要条件。

2.自我认知的作用。自我认知的心理认知是一种比较高级的认知能力。对于教育程度低,或者智力程度比较低的人,也许终身也不具备这种自我的认知。而对于有些人,则能够超越这种心理认知。心理认知一般来说是一个无限的过程,因为心理活动本身是无限的,它会跟着个人经历和记忆以及思想和想象力不断地发展。因此凡是出现和前一阶段或者时期不同的心理活动后,个体对自我的心理将会有一个总结和重新的调整。如果一个人不能正确的认识自我,看不到自我的优点,觉得处处不如别人,就会产生自卑,丧失信心,做事畏缩不前。相反,如果一个人过高地估计自己,也会骄傲自大、盲目乐观,导致工作的失误。因此,恰当地认识自我,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是自我调节和人格完善的重要前提。

二、当代学生自我认知存在问题的诱因

目前,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现状堪忧。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对随机抽取的3万名中学生心理状况的科学检测发现,32%的学生有心理异常表现;又据某种心理测检组检测,只有43%的中学生自认为朝气蓬勃的,27%的学生认为有心理问题。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心理承受能力差,责任心不强,面对难题缺乏刻苦钻研精神,受不了委屈、挫折,导致行为极端,厌世自杀,自残;学习上缺乏自信,厌学和学习困难的现象普遍存在;性格内向孤僻,不与人交往,沉迷网络;亲情淡漠,对父母没有感情;依赖他人、固执任性、多动症、焦虑、胆小、说谎、注意力不集中、打架;自我中心,不遵守集体规则。尽管现代学生在心里健康方面表现得问题复杂多样,但归结其诱因,我们可以发现主要的诱因并不复杂。

1.社会原因。当今社会日益深刻发展,道德缺失、违法犯罪率升高,各种人口问题、就业问题、食品安全问题凸显,虽然学生在社会中的涉足不深,但或多或少会对学生的心理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许多学生可能很小受到社会的影响形成不正确的价值观,在学校攀比、炫富现象严重,因此,直接或间接地加大了许多家庭背景好一点的学生存在自负心里,而家庭条件相对较差的可能容易产生自卑心理,这都是自我认知的不足。另外,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条件更加优越,物质生活更加丰富,而情感生活相对缺失。

2.家庭原因。在现代的家庭中,一般都是只有一个子女,由于其独特的生存环境,例如父母亲人的溺爱以及从小家庭环境相对优越等原因,独生子女也有其显著的特征,其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其一,作为新的一代,新的宠儿,他们一出生就受到亲人和社会的高度关注,他们的细微表现父母都表现得非常在乎,加上爷爷奶奶等的溺爱,他们容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习惯,他们注重自己的感受而忽略别人的感受,容易形成自私习惯,从一定层面来说,这个可以归于自我认知的衍生问题;其二,由于他们没有亲生的兄妹,从小经常独来独往,认为自己可以处理一切,因此,他们容易性格孤僻,心理早熟,这也是自我认知的问题;其三,现代学生在由于教育的极大普及和教育资源的更加地廉价,他们往往在学校和家庭的要求下需要学的东西实在比较多,学习压力非常大,就幼儿园的学生而言,许多学生除了在幼儿园的基础学习之外,还会报各种培训班,例如舞蹈班、围棋社等等,就中学生而言,他们主要面临的学习压力来自于中考和高考,就大学生而言,他们不仅要学习专业课程,还要学习更多的社会能力,就业压力也非常之重,因此在这些重压之下,他们往往表现得喜怒无常,比较神经质。

三、班主任對学生的影响

正所谓“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班主任作为老师的“加强版”对学生的影响力可以说远远超过父亲的影响。

1.学科教育方面。一般来说,班主任也是代课老师,或语文、或数学,因此在学科内,班主任是学校选出的优秀者,因此,班主任的授课一般都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其次,由于班主任的特殊身份,班主任的课往往都比较有“影响力”,许多学生在其他课程可能不是很认真,但在班主任的课上还是不敢不认真,因此班主任的课程一般在学科教育效果方面,相对其他课程,都会收到较高的效果。

2.班主任管理方面。班主任对学生的管理表现在日常的生活方面的点点滴滴,班主任由于其职责的特殊性,在管理方面涉及到学生的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因此,学生一般可以不听任课老师的话,但在班主任的“威慑力”下,学生往往会更加听班主任的话,这在中学中非常常见,因此,班主任的合理管理,对学生的情绪和心理影响不可忽视。

3.在班主任本身人格影响方面。优秀的班主任一般都会发挥自己人格上的魅力,从而来影响学生,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非常显著,对学生的教育效果也最好。老师的示范作用对学生的心智影响非常显著。

四、对班主任针对学生自我认知培养工作的几点建议

1.授课中结合正确的自我认知知识,对学生进行间接地心理认知教育。由于班主任的课程效果比较好,因此我们的班主任在授课的时候,要抓住这一特性,加强认知教育。

2.制定合理管理方案,减轻学生压力。在学生管理方面,应该尽量减少学生的压力,特别是初、高中的学生,这样有助于他们心智的正常发展。

3.提升自我素养,加强老师的示范效果。老师的道德影响力对学生的影响力上文已经说明,这里不在多说,老师需要的是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素质,才可以做好示范作用。

五、结语

在以上的论述中,都只是针对“学生”这一个大群体来说,但在实际的操作中,我们还应该从实际出发,根据不同年龄的学生的特性,制定更加细致的工作方案,这样才能收到我们想要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孙美龙.教师自我管理的方法[J].中国教育学刊,2006,(04).

[2]吴秀华.小班评价,实现学生自我管理[J].课程教育研究,2014,(18).

猜你喜欢
自我认知培养班主任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井冈教育(2022年2期)2022-10-14 03:11:00
夸夸我的班主任
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工具”角度看国内外校服的变革
新一代(2016年17期)2016-12-22 12:15:37
大学生悦纳自我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探索
班主任
中学生(2016年13期)2016-12-01 07:03:44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9:06:43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6:40:21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16:35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09:46:28
大学生自我认识偏差和整合分析
商(2016年24期)2016-07-20 11: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