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函授教育面临的机遇挑战及对策研究

2015-05-30 10:48陈岚
继续教育 2015年9期
关键词:函授教育继续教育创新发展

陈岚

摘 要:新形势下,函授教育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了新的挑战,着重解决函授教育转型升级的问题已经刻不容缓。结合浙江农民大学成立和浙江省农村致富技术函授大学随之成为其校区的契机,通过对函授大学建设与发展的经验总结,以及存在问题的剖析,对函授教育发展的思路及其对策进行探索,并提出可行性的建议。

关键词:继续教育;函授教育;创新发展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浙江农民大学创办于2013年,是全国首个依托高校和科研院所力量成立的大学。浙江省农村致富技术函授大学为浙江农民大学的六个分校区之一,函授大学工作由此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走进了新的发展阶段。

国务院颁布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也把“农民科学素质行动”列为四大主要行动之一,并明确指出要发挥函授大学在农村科技培训中的作用,要求加大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提升农民的科学素质。中国农村致富技术函授大学作为科学技术普及的重要渠道,将在提升农民科技素质、培养农民创新创业技能中发挥着主阵地作用。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浙江省的函授教育如何按照浙江农民大学赋予的新任务和新要求,并结合地方实际,充分利用、依托部门的资源与优势,以及省、市、县、乡镇四级网络,创新办学模式、构建分级农民教育培训工作体系、建立健全的教育培训和素质提升服务平台,是函授教育未来发展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函授教育发展的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函授大学的办学理念与办学模式

浙江省农村致富技术函授大学自成立以来,在浙江省科协系统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和探索,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面向农村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对全省农村党员、基层干部、农民开展科技至富实用技术培训,创业就业技能培训;以培养农村实业人才为重点,着眼于农业科技能手、致富带头人、科技示范户等人才资源开发培养,提高广大农民的科技素质和致富本领,有效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

函授大学以提高广大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为目标,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办学原则和技术培训、技术推广、技术服务相结合的办学方针,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与生产相结合、函授与面授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和农业产业化班、农术专业人才精品班、短训班、远程教学等多种培训模式,努力做到“办一班、兴一业、富一村”。函授大学现拥有健全的省、市、县、乡四级办学网络;择优组建了一支业务精通、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各级函授大学师资队伍;共设置种植、养植、农产品加工等专业;编写通俗易懂、图文并茂、富有特色的培训教材。函授大学办学网络健全,培养了一大批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能致富的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被誉为“没有围墙的大学”。

(二)函授教育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培训工作缺少自身特色

以浙江省为例,目前从事农民培训业务的有关单位包括浙江农林大学、浙江大学、浙江省海洋学院、浙江省农科院等。这些单位培训的内容多有重复,造成资源的浪费。且各院校及部门所招收的学员也有重复。与上述培训教育机构相比,省农函大培训工作缺少自身特色,因此缺乏吸引力和竞争力,没有充分利用科协自身的优势,发挥出科协科技专家资源丰富和组织网络化的“特长”。

2.办学系统有待完善

目前县级函授大学的专职人员少,但县级的培训规模又比较庞大,影响了培训组织、管理程度和教学水平的提高。省、市(地)两级还没有从繁忙的科普工作事务中解脱出来,对于函授大学的办学机制、招生途径、资源配置、跟踪服务等诸多问题缺乏深入调查研究、探讨和论证。各级函授大学的工作面广、量大、任务重、人员少、经费缺的情况仍然没有改观。

3.要充分发挥校务委员会的作用

当前,浙江省农函大校委会组成单位已达十多个,但这些联办单位实际参与管理函授大学的很少,基本都处于只挂名不介入的状态,因而校委会成员单位的行政资源没有充分挖掘,整合还不到位,更没有得到优势互补和有效利用。

二、新时期函授教育创新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一)函授大学创新发展面临的机遇

1.以“千万农民素质提升工程”为抓手,把函授大学纳入浙江农民大学体系

浙江省2010~2020年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明确要实施“千万农民素质提升工程”,并要求构建省、市、县三级农民教育培训工作体系。浙江农民大学成立后,整合了全省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成人教育培训资源,并明确了具体职责:开展农民教育培训管理制度与培养模式创新研究;承担省级农民教育培训计划落实与管理;承担农民素质提升和农村实用人才信息交流服务平台建设;做好农民教育培训师资队伍建设与管理;开展农民教育培训教材、图书资料等配套服务;做好农村实用人才跟踪培养、技术信息服务等;指导市(县)农民学院(学校)开展“千万农民素质提升”教育培训工作。显然,浙江农民大学就是农村实用人才和职业农民的教育培养平台,主要承担浙江省农村实用人才职业能力和素质培养,承担浙江农民教育培训体系的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与信息化建设示范等工作。按照“省级设立农民大学,市级设立农民学院,县级设立农民学校”的思路,设立分级分层的农民培训基地,为浙江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浙江省农函大作为浙江省农民大学的分校,可结合科协自身特色,利用科协学会众多、人才众多,充分利用科协的学会与科普资源,有别于其它大专院校的专长,发挥出科协特有的网络优势。函授大学可以依托科协的天然资源,突出学会为浙江省农民服务,以科普基地为主要抓手,把教育培训工作与学会、科普融合起来。函授大学将秉着“农民为本、素质为重”为办学理念,创新发展机制,整合教育资源,强化综合服务,把握住新的发展契机。

2.函授大学发展创新找到新载体

农函大、农技协、农村科普示范“三位一体”农村科普格局的形成,既是农民科学素质行动的实践,又标志着科协系统科普工作的思路不断完善,科普方法的不断成熟,科普内容的不断充实,这对于提高农民科学素质和科技致富本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函授大学可以根据各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找准与专业技术协会合作的结合点,围绕这个结合点积极提供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市场咨询,建立生产资料供应的配套服务机制、产后服务保障机制和农桩实用技术指导的保障机制,实现二者强强联合,优势互补。

3.新一轮城镇化发展和“两美浙江”建设为函授大学发展提供了新内容

新一轮城镇化,“两美浙江”建设,“五水共治”、“三拆一改”等专项行动,以及电子商务进农村等,不仅对提升农民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而且也为函授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不仅丰富了教育内容,而且拓展了办学空间,各地函授大学可紧紧围绕新的形势要求,加快师资队伍及教材建设,为新农村建设作出新贡献。

(二)函授教育创新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开展农民科技教育服务活动是一项战略性、长期性的工作,有效整合社会资源是函授大学办学的必由之路。各级函授大学要更加主动的向当地党委政府汇报工作,不断争取从政策上赋予函授大学更多的工作内涵和职责。要巩固完善由党政领导挂帅、科协牵头、各有关部门共同参与的联合办学机制,及时调整校委会成员,争取把函授大学对农民科技素质培训工作列入党委政府议事日程,纳入社会发展规划和考核内容,以逐步建立和完善函授大学办学长效机制。以开展“千万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千名专家联千村帮万户”活动、欠发达地区人才开发“希望之光”计划为契机,以科协系统在市、县、乡都设有分校为抓手,利用有别于各大院校的自身独特的网络健全的优势,发展高端农民培训项目,使农民素质培训稳中有进。培训内容要与科学素质提升相结合,以提高科技素质、职业技能和经营能力,提升农民受教育年限为核心。

1.创新培训班形式与内容,突出提升科学素质

在培训形式上可以邀请当地的专业技术人员来当老师,依托科普教育基地与学员进行面对面的头脑风暴。科协系统拥有众多的科普基地,函授大学应该充分利用这样的有利条件,使培训更加接地气。此外,在培训内容上要注重高端人才的需求,以高级农技师、农村科普人才、重点提高农民有科学素质、科普员、乡镇秘书长为对象,突出提升学员的科学素质。同时还要注重培养村级干部、村两委管理人员、职业农民、农民合作经济组织骨干以及农村应届毕业生的专业专题培训,扩大办学影响力。为避免培训的重复,在培训内容上要事先做农民培训意愿调查,并组织到基地现场指导。

2.更新培训师资库,进一步完善师资队伍建设

按照《纲要》以及《中国农函大“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要求,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专业化、有实践经验的师资队伍。

一是建立了自身的教师队伍。函授大学选聘校委会成员单位、大专院校、有丰富专业知识和教学科研经验并热心于函授教育事业的农业科技人员、从事农业生产一线的农村科普带头人、科技致富能手、农技协专业骨干和农技员为兼职教师。

二是推荐特聘教师。省农函大发挥科协独特优势,已向浙江农民大学推荐了27位特聘教师,均为专业领域或所在行业中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专家。函授大学还应对全省每位教师建立档案,统一纳入微机备案管理,实现全省教师资源共享,也多种形式优化了师资队伍。

3.培训教材要突出特色,注重科学素质为主、技能为辅

创建一套具有函授大学特色的,以有别于农科院等其他科研院所,以科学素质为主、技能为辅的培训教材。浙江省农村致富技术函校大学现有农民科技教育教材较匮乏。针对不同层次的农民和农函大科技教育模式,农函大可倡导提升科学素质为主、技能为辅的多层次开发农民科技教育教材。还可征集地方优秀乡土教材作为农函大教材体系的有益补充,并在全省范围内推广使用。

4.健全函授教育的培训网络,加强基层函授大学管理

按照“三农”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新要求,浙江省农函大出台了《浙江农民大学农函大校区培训计划(2014-2018年)》,积极推行浙江省农民高级技师、市县农技协负责人、农村科普人才和省级优秀农村科技示范户的培训任务。

一是健全函授大学省、市、县、乡镇四级办学网络。在健全办学网络的基础上规范各级函授大学工作职责,加强基层函授大学管理机制。函授大学有四级办学网络,层次较多,机构松散,因而更加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省级函授大学应建立《培训项目管理实施办法》、《工作职责》、《学员学籍管理办法》、《工作考核办法》等制度。各市、县函授大学要根据办法、制度的要求加强日常教学管理工作,推动函授教育工作逐步向规范化、制度化方向发展。

二是建立检查评估体系和表彰激励机制。省级函授大学应逐步建立和完善考核评估体系和表彰机制,争取将函授大学工作列入各校委会成员单位年终评先创优的考核评估项目中;设置办学质量奖,用以奖励办学质量好、效果显著的基层函授大学;通过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优秀教师、优秀学员的表彰激励,推动函授教育工作的健康发展。市、县两级函授大学可参照省校制定的办学质量考核评估体系,根据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考评办法。

5.依托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平台,推动函授教育重点转移

一是发展高级技师培训。农民高级技师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培训,因而有必要采取集中培训以提高他们的科技水平。并与农村高级人才培训与评审的互动与整合,提高农民高等技能人才的能力与水平。

二是发展市县农技协会负责人培训。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是在科协直接领导下的,以科技为纽带,农民自愿结合、自主经营、民主管理的合作组织。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农技协的合作规模、领域、紧密程度不断提高,涵盖现代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已经成为建设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三是发展科普人才和省级优秀科技示范户培训。要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来合理地设置课程,通过培训使学员掌握新知识、了解新信息、树立新理念,有效提升专业素质、创新思维和科普能力。2013年根据省农办第四批中高级农村“两创”实用人才培训计划要求,对100名农村科普人才、50名省级优秀农村科技示范户、50名农民高级技师进行培训,学员掌握新知识,了解新信息,树立新理念,有效提升了专业素质、创新思维和科普能力。通过培训还要提高省级优秀农村科技示范户们的专业化生产能力和产业化经营水平。通过示范带动,提升高层次职业农民的科学素质,推动职业农民科学种植、加工、经营转型升级,促进农业科技进步,为建成小康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刘廷增.成人教育学分统计管理难点及对策——以高等函授教育为例[J].市场研究,2012,(1).

[2]陈海东,欧阳波.函授教育专题教学模式探析[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2,(3).

[3]俞菊芳.函授教育中网络教育资源共享机制的构建[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2).

猜你喜欢
函授教育继续教育创新发展
从系统视角分析高校函授生培养影响因素
2019年度普通高等学校在晋函授教育辅导站年检合格名单
我国数据新闻的传统因素及创新策略
群众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创新发展
探讨新时期环境下博物馆的讲解工作
创新发展 奋勇前进 释放洪荒之力
关于促进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对会计人员继续教育问题的研究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对初中英语教师继续教育模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