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霞
摘 要: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人们对思想政治理论和实践的认知过程。在网络时代,大学生的认知趋向平面化、浅显化,认知方式和习惯改变导致认知和教育难度加大,认知行为的目的性和功利性突出,对思想政治教育认知呈现惰性化,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适用网络时代的新情况、新变化,优化大学生认知过程,推动其内部理性认知。开展有针对性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优化教育内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关键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认知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26-0181-03
恩格斯曾经说过,思维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而这个花朵其实也就是泛指人类的认知活动。在认知心理学中,认知指人脑中的知觉和认识活动,即人的意识、感知、注意、记忆、问题解决和推理等过程。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人们对思想政治理论和实践的认知过程[1]。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也应该以学生的认知过程为基础,着力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各因素是如何影响大学生的内部认知过程,这些内部认知过程又是如何对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进行接收、存储、整合和组织,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的建构与获得,改变原有认知结构的。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知学习过程的主要内容
人的认知活动是人对信息的加工处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感知觉是受教育者接受各类教育信息的前提,它将各种刺激信息转换为图像、声像等认知代码进行分析和组织;感知到的信息将进一步输入人的记忆系统,对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进行转换、加工并给予存储;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依靠感知觉、识记存储、回忆和再认事物,更要对教育信息进行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归类、抽象与概括、系统化与具体化的加工转换,认识事物的本质,这种反映事物本质属性和事物之间规律性联系的过程,就是思维。受教育者通过思维对教育信息进行加工转换,形成概念、进行推理、解决问题,从而将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注意贯穿整个学习过程的始终,决定着注入认知过程的信息原料,是认知活动的指南针和认知资源的分派者。注意分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两种形式,有价值的、有用的知识,需要理解的、有难度的事物以及兴趣都是引起有意注意的重要因素。感知觉机制、记忆机制、思维机制和注意机制是思想政治教育认知学习过程的主要内容,受教育者就是通过这些要素之间依据一定的机理运行,来完成学习认知任务的。
二、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认知特点与存在的问题
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49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7.9%[2]。网络已深入到社会的每个角落,形成了一个强大的传播文化环境,成为青年大学生认识世界的重要延伸平台,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既可以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一个载体因素加以运用,也可将其作为教育环境因素加以考虑。网络一方面开阔了大学生视野,拓宽其知识领域,另一方面,也冲击着大学生思想道德观念、认知方式和行为习惯等。怎样选择信息,选择什么样的信息,如何处理这些信息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面对的问题。
1.大学生思维趋向平面化、浅显化,深层次认知不足
网络信息丰富多彩的呈现形式和“浅阅读”的快餐式的信息获取方式,在拓展大学生知识和信息含量的同时,也使得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在课堂学习中的内化整合难以深入和深刻。网络媒体在表现形式上更多的是给予人们感觉器官上的刺激,生动的画面、鲜活的形象、悦耳的声音都容易引起大学生广泛的注意。但这种刺激信息极易造成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时过度分心。同时,网络信息传播的开放性也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浩瀚博大的资料库,大学生只需举“指”之劳,便能快速畅通地下载资源,浏览信息,尽享这种前所未有的满足感官享受的信息“快餐”。但这种长期享受停留在认知的初级阶段,有时是以损害思维能力为代价的。大学生习惯利用电脑强大的储存和处理能力来取代人脑进行记忆、剪辑、组织和整理信息,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他们对信息的处理能力,弱化了对原有经验的广泛联想和原有知识点的激活,使得思维趋向平面化、浅显化,直观、单一,不断追求新鲜内容和信息的刺激,而缺乏对信息的编码、储存以及深刻、创新的分析、推理和理性思维等复杂的心理认知,懒于进行深层次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弱化。
2.大学生信息接收方式和习惯改变,认知难度加大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通过宣讲、谈心、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媒体进行,可控性比较强,信息来源比较固定和单一,失真或误读现象不是很多。网络传播媒介的诞生,使人类信息量呈“爆炸”趋势,良莠不齐、真假难辨的网络信息包围着每个人。一方面,利用网络技术全新呈现信息的方式,吸引了大学生太多的注意,改变了大学生认知世界的方式,拓宽了他们的视野。另一方面,“海量”的信息又会造成信息超载、冗余甚至污染,造成大学生接收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时注意的过度分散和消耗,难以对教育信息的关键部分进行有意注意,导致思维认识上碎片化、无序化。大学生每天忙于刷微信和微博、刷消息、看八卦、浏览论坛,接收了太多的垃圾新闻和消息,严重干扰了大学生的价值判断,使其陷入选择的困境,难以有效区分信息真假,导致认知失调和混乱,使大学生群体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理想信念迷失、社会道德意识缺失、法律意识淡薄等问题。
3.大学生认知方式从外部权威为主转向内部加工为主,思想政治教育难度加大
在很大程度上,大学生受教育的过程是一个意义赋予的过程,是在新的教育信息和主体已有的知识或经验之间建立实质性和非任意性的联系的过程。在网络时代,大学生借助网络可以便捷迅速地寻找和吸收自己需要的信息,完全绕过了教师这一传播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根本媒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工作者的教育主体和教育主导者的地位受到了“撼动”。受教育者和教育者的地位由隶属关系变成了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平等关系,改变了受教育者自身在传统教育中知识信息劣势的格局。大学生从网络途径所获取的多样化甚至自相矛盾的信息,使其不断破除外部权威的影响,走向自我判断、自我加工所接受的信息。这就促使他们的认知方式从以往的外部权威为主转向以内部加工为主。当代大学生不再满足于传统的简单说教为主的教育方式,不断尝试着用有限的知识和经验形成自我的内部信息加工,外在的表现就是个体的差异和对简单说教的逆反行為,无形中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权威性提出了挑战,加大了教育难度。
4.大学生认知行为的目的性、功利性更加突出,对思想政治教育认知呈现惰性化
当代大学生正逐渐向“00”后过渡,大学生就业压力增大,竞争意识增强,认知倾向功利和实用性。面对网络开放的信息海洋,大学生很容易利用其便捷性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简单应付,不加以深度思考,对教师的教学内容形成过滤性的吸收和消化,对他们认为有用、刺激的信息进行辨别、选择、记忆和思维,对他们认为无用武之地或实用价值不高的信息要么通过网上的搜索摘抄,简单拼凑作业,要么消极认知,倾向于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时比较盲目和排斥,对有关思想、政治、道德等的信息认知呈现惰性化,很难将对教育信息的感性认识进行思维而上升到理性认识,理想信念等精神层面的追求趋于弱化,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知水平还比较低,政治觉察性不高,缺乏时代赋予的历史责任感。
三、网络时代优化大学生认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策略
1.调动大学生认知兴趣,推动其积极进行内部理性认知
思想政治教育要重视感知觉在教育中的作用。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全面、精细地构建或筛选教育信息,用色彩鲜明、大小适中的图片让大学生清晰感知教育信息;运用多媒体课件突出襯托教育主要内容和重点信息,使其集声音、文字、图像、数据等为一体,实现教学内容视听结合、图文并茂、声情融会,多方位刺激大学生视觉、听觉等感官同步运行产生强烈印象,使教育信息富有艺术性和感染力,吸引大学生的认知兴趣。这样,不但坚持了教育理论正面灌输的原则,还增强了教育教学的可接受性,为推动大学生内部认知打好基础。另外,在话语表达上,要努力跨越在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者与大学生的话语鸿沟,保障有效沟通。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作为社会主流文化的一种体现,具有语境严肃性、话语规范性、语词固定性、叙事宏大性等特征[3],而网络话语更新速度快、内容与流行文化联系密切,表现形式大于意义,具有散漫性、娱乐性和多元性等特征。因此,要逐步培养教育者参与网络文化生活的意识,真切感受网络文化,体验大学生网络空间交往、学习、生活的方式,使教育信息在语言表达上能敏锐地捕捉大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特征,便于感知、理解和记忆。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所传递的信息和内容,越是特色鲜明、形象生动、贴近生活实际就越容易被大学生所识记,另外讲授比较全面、易懂的知识也有助于大学生识记。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要努力使教育信息生动形象、特点突出、简洁易懂,便于其在人脑中留下痕迹。在记忆过程中,要根据大学生近期的识记内容,设计教育开展方式,及时在大脑皮层画下印象,让知识在大学生头脑中保持得更久。并通过有效手段促进大学生对所学习到的知识进行内化,帮助其对相关性知识进行联想,促使其回忆和再认。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注重对大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要善于利用思维的规律,启发大学生将新概念、新提法和新要求与原有的概念、提法和要求建立联系,并深入分析这些联系,使之能很好地消化和理解。另外,教育者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大学生实际生活设计提出对大学生具有一定挑战性和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打破学生原有认知平衡,吸引其关注和思考。一方面,要帮助大学生寻找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和途径;另一方面,要善于用问题激活大学生认知结构中原有的经验和知识点,深入分析两者的关联,培养其对问题的分析、综合、比较、分类、推理、概括等系统思维的能力。
注意与学习两者的关系极其紧密。当一个人所面临的刺激信息和问题难度稍微超过他的能力、经验和知识结构,但又不会超出太多时,才会引起他的最大注意与兴趣,进而提高他的学习与记忆效率[4]。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合理运用注意机制,交互使用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维持和调控好大学生的注意力。要恰当运用感官刺激引起大学生无意注意,教学内容要丰富充实,与大学生已有知识相联系,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激发大学生学习积极性,维持长久注意;同时,要注重培养大学生有意注意。使大学生明确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对其自身发展的重大意义,创设问题情境,合理组织教学活动,提高大学生注意动机,防止大脑疲劳,调动其自我意识,并鼓励大学生通过一直努力来稳定注意,及时给予鼓励和积极支持。
2.把握大学生认知特点和习惯,提高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知效果
思想政治教育要抓住大学生在网络环境下认知方式和信息接收习惯的个性特征,开展有针对性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提高教育实效性。一是高校应主动占领网络传播阵地,树立校园舆论权威,牢牢把握舆论主导权,吸引大学生的关注和兴趣,及时干预大学生在某些敏感问题上出现的信息接收系统的混乱和不协调现象。引导大学生在遇到重要问题时,能及时、主动地浏览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的相关观点再做出自己的判断,使浏览思想政治教育网站成为大学生形成正确认知的一种习惯。二是要高度关注现实动态,对于可能引起大学生关注和影响其成长的各种网络热议问题、前沿问题,保持开放的心态。及时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打破传统的师生关系定位,形成同辈、朋友、倾诉者关系。将传统的被动式教育变为主动参与的思想交流,更有效地了解和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用教育者强大的知识储备和思辨能力修正大学生知识和思维的不足与缺陷,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的认知,形成有利于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认知体系,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高校应了解、分析和把握大学生所关心的问题,有效干预大学生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和解决,将其认知系统中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知识经验引向质的提升和量的更新。一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价值观教学中必须将价值认知教育同大学生的价值体验与感受相结合,推动其进行积极思维。教师要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充分利用视频、图片等多媒体技术和手段充分展示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真、善、美之举,大力褒扬先进典型人物的感人事迹,以情引论,情景交融,唤醒或激活大学生原有的思想、道德等方面的知识经验,使之与特定的信息或情境相联系,将价值认知与自身的价值感受密切结合,合理加工和转化教育信息,确立对相关问题正确的态度和科学的观点。二是重视思想政治实践教育,通过大学生实践体悟来提升思维品质和能力。“实践体悟是接受主体在实践活动中亲身感受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验自己的认知和情感的变化,形成自己的思想认识的过程。接受主体只有置身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中,接触实践活动中的各种现象,并与自己的需求、利益相连接,才能优化思维方式,提高思维能力”[5]。思想政治教育要确保实践教学在整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充足的学时、学分,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内、校外实践活动,促使大学生把理论知识付诸实践,深化对道德信念的理性认知,并巩固良好的道德行为,使之形成习惯,养成稳固、自动、愉快的行为模式。
3.优化教育内容,提高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度
大学生具有接受信息和知识快,善于思考、求知欲强,知识体系更新快、价值观念不稳定等特征,时常处于波动、迷茫、艰难抉择之中。面对日益蓬勃的网络世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首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掌握网络技术,熟悉网络生活规则,关注网络热点问题,及时跟上大学生的思想与认识步伐。其次,是要努力将大学生需要意识引向更高层次。大学生由于自身的不成熟性,容易过度追求个人需要的满足和享受,制约着他们对理想信念等高层次需要的激发和培养。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引导学生以正确的途径和方法确定自我生涯发展的目标,正确组合自己的目标层次和实现顺序,理性认识作为一个社会人,自我的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增强对集体、社会和国家利益的认同感和责任感,促使其将社会发展与自我发展相结合,提升对自我人格的定位,丰富自身的生命价值和意义,进而转化为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内在驱动力。最后,是要精心选择和组织教育教学内容,从大学生实际生活和网络生活中挖掘道德、理想、信念教育的素材和契机,并融入他们的个体自我成长中,刺激大学生有意注意,帮助其将个人成长、就业等生涯愿景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愿景进行联系、整理和组合,建立共同愿景,提升教育内容的现实意义,引发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度。
参考文献:
[1]胡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研究[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120.
[2]CNNIC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5-02-03)[2015-03-09],http://ucwap.ifeng.com/news/n
ews?aid=95585812.
[3]张再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352.
[4]梁宁建.当代认知心理学(修订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4:107-108.
[5]王嘉,张瑜.论接受图式在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中的应用机理[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2):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