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与学生关系的管理

2015-05-30 08:53孙绍文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 2015年9期
关键词:威信动脑信心

孙绍文

德国近代教育家赫尔巴特曾说:“管理不是教育,管理只能使人不犯规,并未给人的精神世界增添新的东西。唯有使人进步,给人的精神以积极影响才是教育。”学校需要管理,教师和学生都应该有良好的规则意识,但学校管理应突出其教育性,体现其教育意蕴与内涵。而教师不知不觉地变成了学生的管理者,使本应充满丰富美好感情的师生关系变成了“管”与“被管”的单一关系。而本文就学生与教师的关系做进一步的探究。

1.“老鼠与猫”的由来与对策

老师和学生之间本来是一种相互尊重、和谐相处的关系,一旦这种相互尊重、和谐相处的师生关系被异化成“管”与“被管”的关系,老师往往忽略学生被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学生所注重的仅仅是“怎样说、怎样做才不会受惩罚,怎样说、怎样做才能得到好处”,在趋利避害的自我保护动机的驱动下,学生会竭力保持行为上不犯规。这就形成了学生像老鼠怕猫般的躲避老师“追击”的行为。尽管如此,由于小学生心理成熟度低,自制力差,顽皮好动,难免有闪失,这种力不从心的缺点只有用掩饰来补偿,才合乎他们天然的心灵需要。他们一方面行为循规蹈矩、强装硬做,一方面精神空虚疲乏、苦闷压抑。这种轻教育疏导、重“管理”惩罚的倾向,颠倒了教育的价值和功能,造成了学生人格双重化发展的倾向。

而面对这一情况,老师要放下架子,在学生中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氛围,让学生处处感受到大人对他们的尊重。同时老师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加以肯定。这样,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就能得到满足。在这样一种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在学生的自我实现需要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学生就会积极乐观地面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2.威信与爱并存

古人云: “有威则可畏,有信则乐从,几欲服人者,必兼备威信”。有威信的教师,学生会心悦诚服地接受他的教育和劝导,做工作事半功倍,具有很高威信的老师本身就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老师的威信要用广博的知识、扎实的专业底子去“征服学生”;用崇高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去“感染学生”;用以身作则、表里如一的人格魅力和榜样去“影响学生”。因此,在工作中我不仅对学生要求严格、管理严格、更是严得有理、严得有度、严得有方。但是,有许多老师在工作中征服、打动不了学生时,往往把握不住尺度,容易形成专制主义,通过高压手段来让学生害怕、屈服自己,这样就只会得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对于老师的工作,我们也要勤动脑思考,古人云“知已知彼,方能百战不殆。”老师要勤于了解学生情况,勤动脑想班级的事情,更要勤动脑寻找比较好的教育契机和方法措施来教育管理学生。其次,要勤于疏导。要求老师有一张“婆婆嘴”,更要用爱得方式让学生进步。要经常表扬先进,指出问题,以正确的人生观教育学生,还要经常找学生谈话,个别疏导。对学生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这样才能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同时又能增进师生之间的信任和感情,双方都受益匪浅。中国有句古话“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是说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应以心相交,以诚相待,如此,即使愚顽如石也能感化。老师在工作中若能用心去征服学生的心,用爱去唤醒学生的感知,对学生的成功与失败皆以诚相待,以父母、以朋友的身份相交,必能拉近师生关系,增强教育感化的力量,收感化“金石”的效果。

3.增强自身的信心

我们不仅要树立对教育事业的信心,对自己工作的信心,更重要的是对学生有信心。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没有培养不好的儿童,没有哪个儿童天生不可教;只有不能教的老师,没有不能教的学生。”小学生有极大的可塑性,学生的进步与退步,品行的良否,能力的高低,与教师有极大关系,只要方法得当,教育是能成功的。有了这个信心,才能认真耐心地探索合适的方法。对学生有信心主要表现在要充分信任学生,特别是对后进或犯过错误学生,更要有信心,更要给予充分信任,这样才能更好的促進他们的转变。

总之,从实践中我体会到,教育工作就如同调味品中的 “味精”,在蔬菜中放得过少则淡而无味,放得过多则苦而难食,只有放得适量,才能烹出美味佳肴。我们每天接触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一个个不同的世界,应用不同模式,不同套路去实施教育,也应把握好分寸注意火候,“爱过则溺纵,严过则凶暴,信过则奢求”。只有适当、适中才能水到渠成,事半功倍,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猜你喜欢
威信动脑信心
动脑
信心和山
威信要靠腰杆硬,而不是“腰包鼓”——葛村与他们的的主心骨
Study Of ShiJie Control Thought
恢复信心比给猪刷脸更重要
肯动脑就会成功
KX5的耐心与信心
自画像
四川宜宾至威信高速有望年底开工
动手动脑多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