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如何利用推特平台对外报道“9·3”胜利日阅兵

2015-05-30 06:11周珊珊胡克凡
中国记者 2015年10期
关键词:推文推特新华社

□ 文/周珊珊 胡克凡

本文选取了新华社推特于8月29日0时至9月6日24时(推特网页时间,西七区区时)发布的,与“9·3”胜利日阅兵相关推文共计231条作为样本进行研究,主要从推文的发布日期、具体时间(包括美国当地时间和北京时间)、推文主题、转推数、收藏数、发布形式(是否包含链接、视频、图片,数量分别是多少)和是否使用标签等维度进行分析,以期研究新华社利用该平台在本次“9·3”胜利日阅兵进行对外传播的特点。

一、持续性报道:阅兵日推文最为集中,数量达到峰值

推文的发布时间是一条推文的基本特征。而如何选择适当的时机发布合适的内容往往影响着推文的传播力。因此本研究将新华社推特在本次阅兵对外传播活动所发推文的日期和时间列为分析的重点。

阅兵前的8月29日到9月2日5天里,新华社共发布66条推文,阅兵之后的9月4至7日的7天里共发布43条推文;9月3日阅兵当天发布推文数量达到最高,共122条。

事实上,新华社推特在阅兵日前五天就开始逐步预热,发布的66条推文多为回顾二战历史、阅兵准备工作和阅兵直播预告等主题。

9月3日当天,最早一条是凌晨2:05推送的,最晚一条是23:11推送的。纵观全天,推文发布最为密集的时段集中在上午8时-12时之间,峰值出现在10时,与阅兵典礼的时间基本相符。这期间推文主题大多为带有“LIVE”字样的现场播报,这说明了新华社发布推文的时效性很强,基本做到了与阅兵现场的同步直播,体现了对新闻价值的重视。而阅兵结束之后,新华社持续发布相关推文共计43条,包含对阅兵活动的揭秘、专家解读阅兵活动等主题。

整体而言,从新华社发布阅兵相关推文的数量及每日的数量分布可以看出两个重点:一是形成了事件性的、持续的报道模式,体现了新华社推特小组对于重要性这一新闻价值要素的把握,以及对于重大新闻事件的前期策划意识;二是在持续性报道中重点突出直播阅兵现场,体现了新华社在海外社交媒体上也注重时新性的新闻价值要素,效率高、营造话题氛围能力强。

二、主题集中:推文以直播现场为主,前期预热和后期揭秘次之

在内容分类上,新华社所发布和阅兵相关推文大致可以分为前期预热、阅兵现场、后期揭秘解读、二战背景等几种内容类型。

如图所示,新华社所发布的与阅兵相关231条推文中,关于阅兵现场的推文占了96条,约占总数的42%;主题为前期预热的推文为51条,约占总数的22%;后期揭秘解读本次阅兵的推文为44条,约占总数的19%;二战背景相关推文为24条,约占总数的10%;其他主题的推文共计16条,约占总数的7%。

由这些数据可知,新华社推特在本次对于“9·3”胜利日阅兵的对外传播中,是以阅兵本身事件作为最主要内容,较为全面地展示了“9·3”胜利日阅兵的盛况。

从新华社推特此次针对“9·3”胜利日阅兵的报道推文主题分析中可以发现,新华社牢牢抓住了“展示我国军事力量、纪念反法西斯胜利”和“中国爱好和平”这两个核心的传播点,在中国事件中交织国际元素,以丰富的主题进行对外传播,其前期策划意识可见一斑。

三、形式丰富:推文注重可视化,符合受众阅读习惯

新华社推特早期的推文趋于传统,以文字为主,少量推文配有图片。这种传统媒体思维延伸到社交媒体上,就不那么符合受众的阅读习惯了。

新华社后期的推文则更加重视社交媒体的特性,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偏于简明化、碎片化、图片化,以及适合移动端的阅读习惯。

新华社“9·3”胜利日阅兵的推文亦是如此。有116条推文是“文字+图片+链接”的形式,所占比例最大,约为50%;仅次于这种形式的是“文字+图片”(约为28%)以及“文字+视频” (约为14%);而231条推文中,仅有5条是纯文字推文,占比不到2%。由此可见,新华社推特在报道“9·3”胜利日阅兵相关信息时,比较重视信息的可视化,这也符合网络时代受众的阅读习惯。

图片在社交媒体中的传播至关重要。法国结构主义代表罗兰·巴特曾从符号学的视角指出,在视觉传播中图像符号比文字符号更加深入人心。而根据新华社对外部统计和研究,在推文形式上,除突发事件外,文图互动类的推文比纯文字推文采用效果更加明显。

推特是一个轻量级的社交媒体平台,表现在其推文有140个字的字数限制,图片和短视频所能承载的内容也比较有限。而新华社作为国家通讯社,具有极强的内容生产能力。新华社推特则选择用推文中加链接的方式将优质内容通过社交媒体平台进行传播。在样本推文中,包含链接的推文约为129条,占比56%。这些链接大多指向新华社的新闻网页,推文中短短的文字和图片只是一个引子,链接里才真正“别有洞天”。为媒体如何利用社交媒体传播提供了很好的思路。

此外,新华社推特有4条推文还采用了360panorama技术,通过提供“9·3”胜利日阅兵的全景图片,让受众身历其境地感受到阅兵现场的氛围,传播效果远胜于普通的文字、图片形式。

四、创新亮点:灵活使用多种标签,发起话题性讨论

新华社推特在本次阅兵报道中另一个特点是灵活运用了多种标签。标签是社交媒体平台的特色功能,通过设立标签可以引起一个话题,让感兴趣的人可以在包含同一关键词的话题下进行讨论。当一个标签被大规模使用从而形成热点时,会有越来越多的其他用户通过搜索关键词或者点击推文中的标签参与到互动中来。

新华社推特针对本次阅兵事件的传播中使用了“#VDay”作为一个特有的标签,在样本中,共有156条推文包含了“#VDay”,约占68%。其他多用的标签还有#WWII、#China、#Beijing、#XiJinping等。这些显示为蓝色的关键词标签,能够较快地吸引推特用户的关注,让对阅兵相关推文感兴趣的粉丝一目了然。

“#VDay”是新华社推特为本次阅兵事件传播使用最多的标签,取自英文“胜利日”(victory day)的缩写。除此之外,新华社推特使用其他标签相对自由,都是截取推文文字中的某个关键词作为标签。比如;在二战相关的推文里经常使用“#WWII”,在涉及到国外领导人时还会使用领导人名字作为标签,如韩国总统朴槿惠“#ParkGeunhye”、俄罗斯总统普京“#Putin”,当别的用户以它们为关键词进行搜索时,也能够搜索到新华社推特发出的关于阅兵的该条推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新华社推特发布的阅兵相关推文的曝光率。

除了标签外,新华社推特在本次阅兵传播的推文中还设立了很多栏目,如很多推文会以“Live:”“Video:”“Album:”等单词开头,提示读者该条推文属于直播、视频、图集等栏目。这些词与标签的关键词作用不同,它们对推文内容不做提示,主要起到了提示读者本条推文形式的作用。和标签相配合,使读者对于本条推文的内容形式一目了然,让读者在看到推文的第一眼就可以判断是否感兴趣。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读者的阅读成本。

五、转推数前十名推文的相关分析

在推特平台上转推数是指该条推文被其他用户转到自己账号上的次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视为其传播范围的衡量标准。

231条阅兵相关推文中,位于转推数第一的是新华社推特于北京时间9月31日10点31分发出的一条推文。该推文采用了文字加图片的形式。文字为“‘We Chinese love peace.’President #XiJinping said while announcing China’s 300,000 TROOPS CUT before “#VDay” parade.”意为“习近平主席在胜利日阅兵开始前宣布裁军30万人,并说‘我们中国人民热爱和平。’”所配图片左侧为解放军战士,神态严肃庄严,右侧为黄色底衬白色字,文字为“We Chinese love peace. No matter how much stronger it may become,China will never seek hegemony or expansion.” 落款为“Xi Jinping Chinese president”。意为“中国人民热爱和平,无论国家如何强大,中国永远不会寻求霸权或者扩张”。这条推文得到了328次转推和228次收藏,转推数和收藏数都在所有样本中排名第一。

在样本中转推数最高的10条推文全部为阅兵当天发布的现场相关推文。说明当这种历史性的大事件发生时,其事件本身直接相关的推文可能会更受关注,更具有广泛传播的潜力,相比较其他前期铺垫或者后期的整合以及解释性的推文传播力较弱。转推数最高的10条推文中有9条含有”#VDay”的标签,这一定程度上说明新华社推特针对本次阅兵传播设立”#VDay”标签的策略是有一定效果的,该话题成为了当时推特平台传播的热点。

(作者分别是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推文推特新华社
再创新高
视界
特朗普上任至今发推文1.1万条
应用“8K+5G”技术创新国庆阅兵报道——新华社的实践与思考
漫画二则
警务广角
特朗普推文哪条最招人烦
“刚刚体”走红,新华社“小编”如何专业卖萌
推特上的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