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李震宇
2015年8月初,澎湃新闻发布招聘信息,其即将成立的新摄影部将不再招聘技能单一的摄影记者。团队需要的是全能型的“影像新闻记者”或“视觉记者”。新用人取向意味着新成员必须具备拍照片、拍摄视频、剪辑视频以及写稿的能力。此消息一出,便刷爆摄影记者的朋友圈。
澎湃新闻招聘引发“摄影冲击波”
澎湃新闻副总编辑常河(2007年度荷赛自然组照二等奖得主)表示,为适应新媒体需要,澎湃新闻建立新摄影部,团队需要全能型记者。常河表示,自澎湃成立,就已开始减少录用“单一技能”人员,更看重团队成员的综合素养。对于新聘人员,按新建立的入行标准要求,欢迎肯学习的年轻人应聘视觉记者,但团队目前存在一些转型的传统“包袱”,需要让老摄影记者逐渐转型,并为他们留了一定空间。
年轻摄影记者转型:多元化产品带来新体验
杭州《都市快报》原摄影记者陈荣辉,90后,2015年夏天加入澎湃新闻。2015年2月13日,他的作品《圣诞工厂》获得荷赛当代热点类单幅二等奖,成为目前获荷赛奖项的最年轻中国摄影师。年轻的陈荣辉说:“我是一名曾经供职于报社的摄影记者,虽然只工作了四年时间,却感受到这个时代的巨大变化。当我刚刚工作的时候,踏踏实实拍好报纸照片,基本算是完成任务了。今年在报社工作的时候,已经要求用无线网卡现场传回突发照片,进行微信推送,这在几年前真是不敢相信。”
谈到新加盟的澎湃新闻,陈荣辉说该媒体对摄影记者的要求较高,挑战很大。不仅要求记者完成基本的摄影和采访,还要求记者进行一定的视频拍摄,或者是Gif动图等。陈荣辉认为,越来越多元的产品才能够给读者带来不同的体验,挑战的同时,也是进步的机会。
知名老记者转型:视频更具网络传播优势
□ 图1《BIGBANG来杭 粉丝接机疯狂》
2015年5月初,陈庆港(浙报集团图片中心首席记者,2009年度荷赛突发新闻类一等奖得主)受新浪图片邀请,带队重走滇缅公路这条蜿蜒上千公里的传奇之路,寻访当年抗日远征军的足迹与尊严,历时一个多月。与之前经历的深度报道不同,陈庆港此次将主要精力放在视频拍摄上,其中大部分画面直接通过手机录制,回来后“闭关”制作数十天,完成了一集反映远征军的专题片,画面撼人心魄,引发网友热议。
在陈庆港看来,此次寻访是一次新尝试。寻访远征军这类题材不是什么新话题,之前他已有过很多类似的报道,采用图片形式很难有新突破,这条滇缅公路也有许多人走过。在他看来,视频的表达手法更为丰富。谈及澎湃新闻发布新招聘信息,陈庆港认为,摄影记者转型很正常,是必须经历的过程,新技术必然取代传统技术。陈庆港说,今天,纸质媒体萎缩的程度很清晰,摄影记者更多地需要通过网络来传播信息,而网络传播视频更具优势。
与此同时,也有坚持着自己理念的摄影记者。在澎湃新闻招人信息持续发酵的同时,吴芳(国内知名摄影记者,原《合肥晚报》摄影部主任)在朋友圈里发表了自己的“宣言”:“我是传统摄影记者——这几天,朋友圈里一直在讨论澎湃新闻摄影部为何不再招传统摄影记者。今天报社已经批准本人的申请,不再担任《合肥晚报》摄影部主任,继续从事摄影记者。因为我从没有忘记从事媒体这行的初衷,摄影才使我快乐……虽然摄影只是单一技能,但我将尽力做到精致。”
吴芳并不否定澎湃新闻的观点,摄影记者多一项技能,就像多开一扇窗户,面对竞争可能会具竞争力。对于“老板”来说,派一位摄影记者,既能发回照片,又能制作视频,当然是件锦上添花的好事。但术业有专攻,又要搞摄影,又要搞摄像,就不可能拍到好照片。吴芳坚持认为,只要把专业做到精致,就不必在乎会不会其它的技能。澎湃没有错,充分调备资源,但一个人干很多项工作,这有点“悬”。他现在的目标是老老实实地搞好摄影,摄影还没到山穷水尽时。未来的新闻摄影是个很综合的面貌,纸质媒体虽然受影响,但新媒体更需要图片,而且需求量更大、更广,他会继续做好自己的摄影报道。
2015年年初,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图片中心成立新媒体工作室,目的是为促进摄影记者向多栖化、全能型发展,促进新闻摄影产品转型以适应互联网传播,以满足集团媒体融合的需要。工作室主要从事部门新媒体的开发与推广,生产视频产品是主要工作之一(图1、图2)。作为一名传统媒体的摄影记者,从零开始,学习视频的拍摄与制作。
新媒体工作室的困窘:转型需要转变观念
传统摄影记者的观念、思维更新较艰难,转型后的产品往往不符合网络时代受众的口味,尤其是老摄影记者,常常感到无从下手。浙报集团图片中心主任徐斌认为,目前新媒体工作室碰到的主要困难和挑战是“不够新”,其根源在于人员“不够新”。对于摄影记者而言,转型视频最大的障碍不在手,而在心,摄影记者要想在全媒体时代中占有一席之地,需要完成观念转变,跳出传统旧框框,不能单纯关注照片生产,更要完善拍摄、剪辑视频以及写稿的能力,以适应新媒体。
□ 图2《诸暨:袜艺小镇 国际袜都》
视频产品难题:观察方式需改变
摄影记者拍摄视频具有先天优势,例如长期积累的摄影功底在构图上不存在问题,采用何种表现手法,基本都心中有数。软件方面,也易上手。但最大的困难存在于记者观察形式的转变,由十几张单幅画面的故事结构转型为几分钟至几十分钟连续画面的故事结构,需要考虑更多的细节问题。比如,采访某个新闻事件,新闻摄影往往只需要拍到高潮部分就可以,但拍摄视频就复杂很多,从拍摄角度、采访问题设计到同期声录音、后期调色与剪辑,事无巨细从一开始就几乎都要考虑,工作量成倍增加。这改变了传统摄影记者的工作习惯和流程,需要记者接到任务时,就开始琢磨需要拍到哪些画面?采访到哪几个关键人物?到现场后,摄影记者要尽量多拍些画面,因为进入后期制作时,大多数记者才体会到缺少画面带来的“痛苦”。
早在2000年,《杭州日报》资深摄影记者王毅就开始接触视频的拍摄与剪辑。他认为,拍摄视频需要有非常好的合作伙伴,这不再是一个可以单打独斗的领域,需要学会分工合作。王毅认为,每个主导采访任务的摄影记者,需要把你的想法告诉采访者,告诉录音师,告诉剪辑师。一个人根本无法完成如此庞大复杂的工作。
转型的取舍
在一些动态新闻事件的采访中,一些关键画面往往稍纵即逝,以现有技术,摄影记者很难保证同时拍摄视频、照片。面对这种新闻题材,要求摄影记者进行多媒体报道有些勉为其难。
而一些调查类的静态报道,兼顾视频、照片则问题不大。笔者曾在宁波农村采访古林草席制作的专题。由于采访对象较为单一,而且都以常态镜头居多。因此,笔者一人完成图片、视频的采集以及整个后期制作,这一题材只需多花些时间和精力。两度获普利策奖的美国摄影师Larry C.Price,目前是一位独立调查摄影师,为了生存,现在也转型成为一名全媒体记者。2015年上半年,Larry C.Price曾做客“浙报摄影之夜”,为当地摄影记者以及爱好者进行了一次精彩讲座。Larry坦言,现在面对的挑战更大,需要写文字、拍照片、视频,采集音频,满足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网站等媒体的多种需要。他也经常遇到的一个困惑,就如我们遇到的一样:“我的本能会先拍照片。在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时候,什么时候该拍照片,什么时候该拍视频?随着经验的积累,我已经慢慢找到一点规律。你需要靠自己的眼睛来观察,多磨炼,拍多了就摸出门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