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融合之“态”——传统媒体:在反思与突破中前行

2015-05-30 06:11
中国记者 2015年11期
关键词:姿态心态传统媒体

□ 本刊特约评论员

■杨溟新华网融媒体未来研究院院长、河北传媒学院副校长兼新闻传播学院院长

步态

虽然每年的新闻科技创新类申报仍不乏百余项传统媒体的参与,但无论从技术的领先性、应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上看,传统媒体与今天影响亿万用户的新兴信息技术比,相差已以代际论。短短数年间,虽然传统媒体集体性地奋力追赶互联网时代,但仍需强力缩小与业已到来的物联网与人工智能时代的距离。

这一年来传统媒体的衰老不只是广告收入的断崖式下滑,更有行业专业水准的下滑,以及价值观和理念的陈腐老旧。与新兴媒体相比,传统媒体改革动力大多因循自上而下的行政推进,与新兴媒体自下而上的驱动方向逆行,体制机制上的创新与突破乏善可陈,使媒体融合转型的步态踉跄艰难。

状态

调研中普遍感受到传统媒体从业者迷茫和低落的状态。传媒人的离开已经屡见不鲜,颇有精英尽出,守城无望的凄凉。一个行业整体性状态的退化,意味着整个行业创新动力和生命力衰减,它将远比广告和薪酬收入的下降影响更加深远。

状态疲软大致与这两个因素有关:一是政府加大和加深与BAT等新兴媒体的合作,尤其在公共资源领域的联手使传统媒体已经式微的权威性持续衰减;二是技术差距加大、人才流失严重且长期得不到弥补,使终端影响力的竞争不在一个层面。众多传统媒体从业者凭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坚守,情绪难免受到影响。

姿态

媒体融合转型中的行业姿态值得关注。它既体现从业者个体的思维特征,也体现整个行业与连接对象的视角与态度。传统媒体人惯有的身份优越性不仅难以真正尊重用户价值,顾及用户需求,也很难在技术研发上令用户体验获得突破。即便行业已经面临各种严峻挑战,仍不乏俯视姿态,混淆独立客观原则与服务精微细致的界限,媒体欠身与公众平等交互的心理落差关很难迈得过去。而连接关系强弱的核心是信任,不能在姿态上改变就难以在产品创新的理念上完成真正的转型,就难以适应全球视野下信息平权的竞争格局,终致公信力不断衰减。

心态

心态是说管理。这同样是传统媒体融合转型的难点。能否真正做到组织上的“去中心化”,考验决策层的眼光、智慧与勇气。离散化结构将成为融合时代的基本组织特征。传统媒体应去除与互联网自下而上的创新文化相悖的东西。里斯坦森在《创新者的窘境》书中告诉我们,创新在一个既往成功的主体中是多么难以发生。“去中心化”要解决的是领导者心态的问题,是在组织内部倡导平等对话与协商协作的机制。一些媒体尝试内部创业孵化,类似于一场发生在组织内部的众筹。要包容新的价值观,包容“破坏式创新”,营造新的分配机制与评价标准,创造面向用户的生态环境,让创业成为每个人自己的事业,考验领导者的胸怀与心态,也是组织文化的抉择。

生态

对身处和将临的时代有怎样的判断,对其生成的机理和逻辑有怎样的认知,决定转型与融合的战略。生态媒体时代正在来临,开启的是更多机会的物理与精神空间。社会、企业和人对媒介专业素养要求越来越高,媒介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的相互关系将得到新的阐释、产生新的关系模式和生态环境,对于学科、专业、人才培养、商业样态、社会结构、文化属性、伦理道德都将有新的挑战,这一切,会给传媒人更多的机遇、想象及实现的空间。融合与转型不是目的与归宿,只是起点与过程。媒体人对于理想和梦想的追逐,对于自我的反思与突破的态度,将最终决定自身命运。

猜你喜欢
姿态心态传统媒体
攀爬的姿态
只要心态好,我就是班里最靓的仔
做谦逊的人
全新一代宋的新姿态
跑与走的姿态
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
传统媒体在新形势下如何实现突围
五问传统媒体:你以为熬过寒冬就是春天吗?
还是“看掐架”心态
传统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