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纪录片《第三极》对讲好“中国故事”的启示

2015-05-29 08:27李凌达
中国记者 2015年11期
关键词:第三极纪录片西藏

□ 文/李凌达

(作者是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研究生,全国宣传干部学院主任科员)

2015年3月25日至30日,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在黄金时段播出电视纪录片《第三极》,这部被媒体称为中国首部全面反映青藏高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大型涉藏电视纪录片受到广泛好评。该片的4K非中文版将在美国国家地理频道首播,成为中国首部被该频道直接采购并推送到其全球电视网络的国产纪录片,预计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①引自《第三极》官方网站.http://news.cntv.cn/special/disanji/index.shtml.

不同的受众对西藏形象有不同的解读,通过口耳相传、媒介建构和想象解读等方式,人们形成了不同的西藏幻象。国内关于西藏的文艺叙事中,也存在着想象与真实、先锋文学与现实主义、民族文化守成与现代化等要素之间的纠结缠绕,在有关影视作品里,甚至一度陷入“香格里拉”情结而无法自拔。②陆航,张翼.理性解读西藏形象.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1-27(A03).纪录片作为影像纪实的表现手段,本应在区域形象传播中发挥更大作用,但是以往的经验表明,囿于说教式的议程设置,影像纪实的传播效果不佳。2008年在BBC播出的纪录片《西藏一年》被认为是比较成功的范例,华裔导演采用人类学田野调查的方法,记录了八位普通藏族人的日常起居,西方独立制片方式避免了国内主流媒体惯用的叙事手法,同时又不同于西方话语体系中对西藏的神秘化解读,直到多年后关于这部纪录片的讨论还在持续。

《第三极》虽然有明确的官方背景,但是不同于以往的纪实影片,这部片子借鉴了国内外知名制作机构的拍摄理念,将镜头对准高原上的普通个体,由个体创作出典型故事,通过故事反映西藏人文历史的传承,对于在国际传播视角下,如何有效地进行区域形象传播,具有积极的探索意义。

现代元素与传统文化的融合

在传统的西藏形象传播中,受众对西藏的认知更多来源于重大节庆活动的宣传报道或者教科书上对西藏的介绍,“翻身农奴做主人”是最经常提到的字眼。西藏的诸多传统文化并未能通过影像资料得到大规模的传播。《第三极》在电视记录片中对传统文化的解读并未通过说教的方式,而是用藏民自我表现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而且着重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现代元素。

一是传统生产方式的多元呈现。第二集《一方热土》记录了藏民在修筑屋顶和地面的过程中传统的打阿嘎的过程,年纪大一些的把碎石慢慢打碎,而阿嘎土与水结合千锤百炼的过程中,打阿嘎队伍中的年轻人赋予了这项古老的劳动以现代的色彩,当现代年轻人熟悉的跳街舞与传统的劳动方式融为一体,在镜头语言的描述中,拉近了历史感和现代感的距离。解说词中这样描述这种融合,“不在于唱了什么,在于手脚的自由和心底的愉悦,不是石头不是泥土而是大地的精华。”

二是传统手工技艺的转化输出。第五集《大山儿女》记录了雅鲁藏布大峡谷深处墨脱的门巴人挑选皂石石材制作石锅的过程,门巴人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手艺经过一代代的传承,通过马帮运到县城,再通过公路运出墨脱,而这个全国最后一个通公路的县,就这样与现代世界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林芝鲁朗一家主要用来招待游客的餐厅里,手掌参连同各种食材和当地的藏香鸡一同放入石锅中,三个小时的熬炖成就了石锅鸡这道地方名菜,新鲜的食材与古老的石锅就这样通过“吃”这个最平常的行为相融合。

三是传统口语文化的传承保护。第三集《高原之歌》中介绍了说唱草原英雄格萨尔的艺人斯塔多吉,他同时是西藏大学的大学生。传统的格萨尔王传的说唱艺人并不识字,但是这位年轻的艺人在镜头的记录中充满青春活力地踢足球、打篮球,而在演播室,当斯塔多吉穿上民族盛装,他就转换成了另外一个投入的状态。《第三极》的总导演曾海若说:“这是一个超级矛盾而又非常统一的状态,他一方面是一个很现代的大学生,另一方面有一个非常古老的传承。”毕业后,斯塔多吉继续留在学校,学习和研究格萨尔王传,他完成的是国家的课题,但是却反映着现代元素给传统文化保护带来的新鲜变化。

现代元素并不是一种独创,而是外来文化对传统生活的冲击带来的变化,这是全球化时代“地球村”带来的必然结果,当公路通往墨脱,门巴人的石锅得以走出雨林深处的村落,传统文化的输出过程也必然伴随多元文化的输入。现代与传统的结合不仅仅是带有浓厚意识形态色彩的政治经济因素干预的结果,很大程度上还来源于信息的自由流动。所以,在门士寺庙里修行了三十多年的僧人兼藏医次成,在古老的洞穴里使有各式各样的电子产品,通过互联网研究自己需要的材料,并在每年定期前往寻找石头的时候使用平板电脑拍照,便不会显得那么突兀。

典型人物与人文历史的融合

在西藏形象的传播中,由于受众对相应生活场景和文化背景的不熟悉,信息不对称造成的文化折扣现象时有发生。任何一种文化产品的内容都源于来源地的某种文化,对于那些在此种文化中生活的受众无疑会具有较强的吸引力,而对那些不熟悉者来说,其吸引力、认同度、理解度则会大为降低。③徐福山.文化折扣与文化产品“走出去”的路径选择.光明日报,2015-04-06(07).有专家表达对《第三极》的评价,“我们要用国际化的纪录片表达方式来讲故事,但是因为要展现的也是中国人的故事,所以更要做到用国际化的方式来表达我们的主体思想。这才有利于避免造成文化折扣,才有利于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④国际在线.纪录片《第三极》召开研讨会 强调中国故事国际化表达.http://gb.cri.cn/42071/2015/04/02/801 1s4921817.htm.故事中蕴含的情感是每种文化都相通的,通过典型人物和人物所在的故事情境来阐释人文历史传统,更容易让人产生理解和共鸣。

纪录片在第一集中表达人与动物相处的奥秘时,就讲述了一位老人和一只羊的故事。拉萨的次旺老人养了一只放生羊以寄托对亡妻的思念,八年的时间,放生羊跟随老人逛街、转经、喝茶,变得颇有灵性,它会突然站住观察往来转经的人,而每年剪下的羊毛用来给老人做被子。故事的落点围绕老人对生死的看法,老人在藏历新年表达了来年希望能继续有放生羊作伴的愿望,站在后山岩壁上涂鸦的白色梯子前,救助生命和得道升天得到了因果的统一。

□ 2015年3月27日,国产纪录片《第三极》制片人胡小鹿(左)和福斯国际电视网旗下国家地理频道亚洲区副总裁、中国区负责人祁冬在合作签约仪式上签字,《第三极》的4K版随后在美国国家地理频道首播。(新华社/发)

第四集通过藏香的手艺过渡到了敏珠林寺的僧人,这些僧人通过群体式的人物形象,展现了藏传佛教的寺庙中僧人日常生活中的剪影,当丹增喇嘛穿越沙漠寻找到质地松软的石头磨成白沙,寺庙中的僧人通过染色赋予这些沙子特殊的寓意。

西藏形象传播中的典型人物,并不仅仅反映在游客单反相机里穿着藏袍磕长头的人们,他们的行为方式和人生哲理体现在极为朴素的日常行为当中。西藏之外的人们对藏地的文化现象会有更多猎奇的心理,通过对人类共通的生活情境的影像表达,这些人物身上深刻的文化烙印会得到更直观的呈现。这也不难理解,八十岁的措姆和虔诚修行的双胞胎姐姐旺姆坐在圣湖边上,悄悄议论跟拍的摄像机的神奇,旺姆独自一人到圣湖边修行的举动就显得自然而又亲切。

对内传播与对外传播的融合

《第三极》从细节入手,把人文情怀刻画得非常好,把西藏文化最本质的东西表现出来了。这样一来,不了解西藏的人看了会了解西藏,了解西藏的人看了会更加深入地了解西藏。”⑤国际在线.纪录片《第三极》召开研讨会 强调中国故事国际化表达.http://gb.cri.cn/42071/2015/04/02/801 1s4921817.htm.

以第四集《上善之水》为例,水是生命之源,人们对水的追寻和崇拜自古有之。世界最早的文明起源于两河流域,中华文明起源于黄河流域,国内外的受众都会把大江大河称为母亲河,这样的场景对于国内外的受众都很熟悉。而人们对水源地的探寻从来都未曾停止,纪录片中这样解释,“寻觅水的源头,有助于了解自身”。

冈仁波齐是冈底斯山脉的主峰,苯教、佛教、印度教、耆那教共同认为它是世界的中心,被称为神山之王,雪山大神,众水之源。影片中记述了一群来朝圣的印度人,经由中印边境普兰的强拉山口,为了达成一生的心愿和承诺,来到圣湖玛旁雍措。同期声的独白是“神把我们带到了这里。”这次计划了一生的行程被认为是改变自我的旅行,目的是为了到天神沐浴的地方,洗去心中的污垢和烦恼。圣湖边的仪式看似简单,却承载了印度教信徒们最崇高的理想。

无独有偶,在第五集《大山儿女》中,藏族人次旺和两位同乡一起相约磕长头转山,爬着翻过5700米的山口。这里的山还是指的这座神山,在信徒们看来走五十多公里,绕冈仁波齐走上一圈可以洗清一生罪孽,转百圈者,可升天成佛,冈仁波齐能把身上的病和心里的痛苦全部除去。解说词是这样写的,“次旺回到城里继续做送水的生意,只要有人听说次旺去神山磕过长头都要留他坐坐,因为他们羡慕他。”

同样的山,同样的水,在不同的宗教文化中被赋予了不同的含义,虽然信徒用不同的仪式表达对心中神的敬意,但是人们却能够从中体验到相似的情感。对于国内的受众来说,磕长头、转山都是比较常见的场景,但是对于其中的含义很多人并不知晓,通过片中人物的内心独白和镜头语言,大家对这种神秘的行为有了更多的理解。对于国外的受众来说,这种宗教的仪式感更为熟悉,受众从中能够感受到当地普通人朴素的情怀。这种对内对外融为一体的传播方式,打通了政治层面意识形态的隔阂,从民间人际传播的角度进行情感的传递,通过镜头画面强化了西藏神山神水的地位。

新媒体传播与电视传播的融合

手持终端和移动通信终端的拍摄功能同样可以拍摄制作出微纪录片,而且这些微视频能够随拍随传上网,微视频往往因短小精悍和娱乐搞笑在网络上获得更多的点击率。

《第三极》在开播之前发布了由歌手许巍演唱的同名歌曲MV,歌手的创作独白、纯粹的歌声、以及选自纪录片中的精美画面,让这部MV在视频网站上获得了很高的点击率,评论中许多人都表达了要开车去西藏的愿望,以及对纪录片中大美画面的赞叹。将传统的电视预告片以歌曲MV的微视频形式放在互联网上传播,为电视纪录片的播出起到了宣传的作用。

《第三极》摄制组拍摄了超过1000多个小时的4K超高清素材,并且启用了在5000米以上的湖泊冰潜拍摄、在雅鲁藏布江岸200米高的悬崖拍摄、无人机航拍等多种开创性的拍摄手段。在相关媒体报道中,观众已经先期了解了这些背景,值得期待的是纪录片的第六集将拍摄的花絮单独剪辑成集,作为一枚“彩蛋”用纪录片的叙事风格呈现,不可不谓之惊喜。在影院观影时,会有不少电影迷等到字幕滚动结束时才会离场,很多情况下都是为了等候“彩蛋”的出现,而影片拍摄的花絮在视频网站上也经常会获得比较高的点击率。这种符合新媒体时代互联网受众接受习惯的做法,无疑为影片获得了更多的加分项。

根据相关媒体报道,3月25日至30日在央视4套完成首播后,《第三极》累计观众规模达8334万,平均收视率达到0.37%,比同时段电视剧高10%。值得一提的是,在新浪微博上关注《第三极》的人群中,80后占53.66%,90后占33.41%。这些分析数据大部分来自互联网新媒体,新媒体的受众里,80后、90后占很大比例。⑥高珮莙.讲西藏故事的《第三极》如何走心.中国青年报,2015-04-03(11).纪录片通过电视播出的同时,观众也能通过视频网站和客户端同步收看,这是与前期在视频网站上推出歌曲MV一脉相承的,新媒体时代手持移动终端的普及,观众接受习惯得以改变,特别是对于习惯于多媒体手段传播的80后、90后观众,碎片化、移动化和社交化的收视习惯更有助于影片的口碑传播。一些地方卫视在进行媒体融合变革的时候,将视频客户端作为热播电视节目的新媒体独播平台,在播出时间上与电视首播错开,但在点播时又独占优势。《第三极》作为国家确定的重点项目,从某种程度上并不期冀通过独播权占有节目收视份额,通过不同的媒介平台广而告之将片子扩散出去,才是片子制作本身最希望达到的效果。

总之,《第三极》产生于官方话语体系之中,在国产纪录片片源逐渐增多的背景下脱颖而出,延续了《舌尖上的中国》培植的国内观众对电视纪录片的期待,用讲好中国故事的理念进行创作,打通对内传播和对外传播的屏障,考虑到年轻受众的收看习惯,为地域形象通过影像的手段实现多元化表达提供了借鉴。

猜你喜欢
第三极纪录片西藏
进军“世界第三极”的科考
都是西藏的“错”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神奇瑰丽的西藏
绘制西藏纪录片类型的新图景——《第三极》《天河》的纪录精神大转变
一个人的西藏
文化多样性与命运共同体:中国作为“第三极文化” 的思考
西藏:存在与虚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