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中国传媒大学党报党刊研究中心课题组
·学者界面·
《人民日报》评论版特色、亮点及提升空间分析
□ 文/中国传媒大学党报党刊研究中心课题组
2013年1月4日,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创办“评论”版,自首期至今,每逢工作日(周一至周五)均在第五版刊出。该版每期由“人民观点”“人民时评”“声音”“新论”“评论员观察”“评论员随笔”“一线视角”“治理者说”“名家笔谈”“域外听风”“大家谈”、图片报道等20多个栏目中的5个左右构成,见报稿题文共占版面篇幅万余言。本课题组经过两年半的观察、思考,对《人民日报·评论》作一简要分析,以供交流。
人民日报评论 特色 研究
(一)面——抽样调查数据在说话。
本课题组部分成员在完成2002年度国家广电总局社科项目《十四大以来〈人民日报〉评论研究》①和随后编写同名中国传媒大学报刊理论与实践方向硕士研究生教材的过程中,感到《人民日报·评论》近23年间呈现四大特色:
一为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与贯彻落实“三贴近”原则的统一;
二为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的统一;
三为对内宣传与对外宣传的统一;
四为线下(《人民日报·评论》)与线上(人民网、人民日报法人微博、人民日报微信公号、人民日报客户端等人民系新媒体评论)的统一。
自《人民日报·评论》2013年1月4日问世,本课题组于此后逢双月4日抽样,共抽得该版9期,即《人民日报·评论》9块。此9期上见报稿计71件,经统计分析,发现有53件明显带有上述四大特色之一的烙印,约占74.6%。这说明《人民日报·评论》折射出了整个《人民日报》新闻评论的特色。换言之,党中央机关报新闻评论的“质”,在《人民日报·评论》上得到了延续;评论版的创办更增加了前者的“量”,自不言而喻。
评论版“人民观点”“人民时评”“声音”“新论”“钟声”“治理者说”“评论员观察”“一线视角”等栏目中的稿件,或大力宣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或着力求解十八大以来中央领导集体提出并推动形成的“四个全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战略布局中的热点、焦点问题,把中央倡导的和群众需要的结合起来,围绕“上面的精神”“下面的呼声”二者交叉或叠印来确定评论的选题和角度,在及时为读者释疑解惑中达到了引导的目的;或密切关注改革攻坚期、发展机遇期、社会风险期“三期叠加”时段国人精神状态、价值取向、审美情趣,重视社会风尚、文化娱乐、教育知识等方面的引导,启发读者正确看待某些社会现象、生活现象、文化现象;或面向世界,说明中国,着力增进国际社会对我国的理解和认同,及时回应国际社会对我国的种种关切……读来政治上给人以鼓舞,思想上给人以启示,方法上给人以借鉴。
(二)点——诸多栏目中的代表作在说话。
让我们按时间顺序,浏览《人民日报·评论》上的代表作:
——2013年2月4日《人民日报·评论》“钟声”栏目中署名亦为钟声的文章《新型大国关系不是空洞概念》,所涉话题颇沉重:美国一方面公开表态,认同中国领导人首先提出的中美之间要建立新型大国关系,另一方面又高调“重返”亚太,对中国暗设“战略预置”。然而人们读后,却深感作者举重若轻:“学富五车”的读者可以从中感悟作者的判断——美对我“经济上合作、安全上对抗的模式难以持久”,②“引车卖浆”的读者也能从中呼应作者的呐喊——“中国不想当‘老大’,更不会争‘老大’。”③正所谓“内行读罢不嫌其浅,外行读罢不嫌其深”。凡新闻评论,不论是评国际要闻,还是评国内大事,能达此境界,多为精品。
——2014年6月4日《人民日报·评论》“人民观点”栏目中署名“本报评论部”的文章《“官不聊生”错在哪》,由从严治党、反腐倡廉中某些公务员产生“官不聊生”的牢骚说开去,对今日中国“为官不易”的可喜现象,勾画得疏阔而又逼真;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为什么一再强调“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④论述得那么雄辩而又动情!
——2014年6月4日《人民日报·评论》“治理者说”栏目中出自湖北省荆门市委书记万勇手笔的《给高效农业更多想象空间》,令人读罢眼前为之一亮!该文新闻由头是“中部粮仓”荆门市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位居湖北省第二;作者在透视诸多令人欣喜的现象时,吹糠见米般地回答该如何解决——“保障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⑤并行不悖——这一关乎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问题。原来经营模式创新,科研团队的支撑,是荆门市变传统低效农业为现代高效农业的两大抓手。先进单位自身蕴含的逻辑力量,一经党报新闻评论展示和传播,将使多少农村干部、农民兄弟从中受益!
——2014年12月4日《人民日报·评论》“新论”栏目中署名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宇的文章《改革离不开“宪法经济观”》,挥洒出了“人人意中之所有,人人笔下之所无”。作者说:我国现行《宪法》“明确提出‘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当前,还没有一个专门部门对宪法经济原则负责,包括它的实施、监督与审查。”⑥相信这一严肃、重大又被人们长期忽视的问题,一经学界提出,将会给政界谋划全面依法治国、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借鉴,尤其是学理方面的思考。
——2015年2月4日《人民日报·评论》“声音”栏目中刊出的、由人民日报社湖南分社社长、高级编辑吕明军整理的,湖南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易炼红谈《改革创新要坚持知行合一》,主张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当家人要“提升改革创新的能力”,并且认为这一能力来自“吃透上情、深谙市情、读懂民情,学习借鉴国外城市的先进经验”⑦和“法治理念、国际化理念和现代化理念”。⑧较之同类选题之作,该文不论是视点,还是视界、视角均高一筹。
……
可以这样说,《人民日报·评论》同见之于《人民日报》其它版面上的评论一起,举起了党报的旗帜,激活了党报的灵魂,对我国报坛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助力先进文化建设,洞察国内外大事要闻,系紧党与群众之间纽带,都起到了排头兵作用。
□ 自2004年以来,中国传媒大学党报党刊研究中心年年牵头举办全国性党报学术研讨会“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并编辑出版年会论文集。
(一)既论述上面总结推广下面实践经验的科学性、前瞻性,又论述下面具体落实上面工作部署的主动性、创造性。
人们口头语中所说的“上面”,指中共中央和中央人民政府——国务院;“下面”,指基层单位和广大党员、群众。
列宁有一个著名的观点——“群众生气勃勃的创造力正是新的社会生活的基本因素”。⑨他认为“生气勃勃的创造性的社会主义是由人民群众自己创立的”。⑩与此一脉相承的,是毛泽东的一个在中国堪称深入人心的著名论断——“人民群众有无限的创造力。他们可以组织起来,向一切可以发挥自己力量的地方和部门进军,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替自己创造日益增多的福利事业。”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证明,这种创造往往是对上面精神领会得深、把握得准的下面敢冒、敢闯、敢试的丰硕成果。他们先在点上实践,形成雏形,再经过稍大一些范围的检验,然后上面来论证、总结,在面上推广他们的成果。在这样一个由点到面、上下结合、反馈不已的过程中,《人民日报·评论》和见之于《人民日报》其它版面上的评论一道,既论述上面总结推广下面实践经验的科学性、前瞻性,又论述下面具体落实上面工作部署的主动性、创造性。前者有助于人们从宏观上把握社会舆论导向及党和国家政策导向,后者有助于人们从微观上感知某一事物将朝什么方向或层面调整及完善。
以2015年6月4日《人民日报·评论》版刊出的《“互联网+”不会嫌贫爱富》为例:该文先向读者披露:位于秦巴山区,交通基础设施落后的甘肃省陇南市成为全省“电商第一大市”。截至2015年4月的近一年中,整个陇南市开办网店6000多家,带动1.7万人就业,当地特色农产品通过互联网行销全国的金额超过10亿元,农民人均增收240元。国务院扶贫办将陇南确定为首个电商扶贫试点城市。
读者记得,“互联网+”行动计划是今年全国两会期间,由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的。本课题组现不知该计划是否吸收了甘肃“电商第一大市”——陇南的经验,但由人民日报社经济社会部记者冉永平供稿的上述评论却向我们表明:陇南市的干部群众落实国家“互联网+”行动计划,是多么主动和富有创造性!请看评论中的闪光点:
——人们往往认为,电商这种新业态在“北上广深”等大城市才有土壤,在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特别是在交通不便、通信不畅的贫困山区,电商很难搞起来。陇南的实践颠覆了这一看法。
——陇南的故事告诉我们,……对甘肃这样的西部省份,把高速路修进每座大山还需时日,但是宽带网络先进去,同样是连通世界的桥梁。“互联网+深山僻壤”,或许正是改变山区贫困落后面貌的捷径。
据本课题组统计,在所抽取的9期《人民日报·评论》上,如同《“互联网+”不会嫌贫爱富》,因着力论述下面具体落实上面工作部署的主动性、创造性而频现闪光点者,仅占2.8%。所以,祝愿这类闪光点进一步增多、放大。
(二)直面国内问题国际化,国际问题国内化的现实,在评说国内问题时,兼顾其在国际可能引起的反应;在评说国际问题时,兼顾其在国内可能产生的影响。
如今经济全球化了,全球信息化了,信息网络化了。大者如南海问题;中者如2005年4月,由深圳和上海两个互不认识的16岁少年在QQ上发起,有中国相当一部分民众参加的涉日游行;小者如珠三角一位农民工的月薪与美国蓝领的就业这二者之间的种种纠结……。因此,严肃媒体在评论国内问题时,要考虑是否有利于树立和维护我国良好的国际形象;在评论国际问题时,要考虑是否有利于国内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再说,我们对本世纪以来国际流行又时隐时现的“中国威胁”“中国强硬”“中国傲慢”“中国掠夺”“中国不负责任”“中国搭美国便车”“中国崩溃”等论调,要仔细区分其中的误导、误读、猜疑;要深究其原因,是政治分野?是文化差异?是民族利益驱动?是意识形态较量?是经济蛋糕诱惑?有的要拍案而起,展开舆论斗争,如揭穿海外反华势力种种亡我之心;有的应和而不同,如不以儒家文明之长比基督教文明、伊斯兰文明之短;有的须听逆耳之言并改进工作,如近几年我国明显加大了对非洲等第三世界的援助力度。
习近平总书记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创刊30周年时要求海外版“用海外读者乐于接受的方式、易于理解的语言,讲述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努力成为海内外华人华侨增信释疑、凝心聚力的桥梁纽带。”课题组认为,总书记的指示精神,原则上也适用于我们党和国家所有追求对内宣传与对外宣传相统一的严肃媒体。
课题组认为:载2014年4月4日《人民日报·评论》的《慎终追远,我们的遗传密码》,海内外读者都会乐于接受,起码易于理解,其原因之一又在于该文念及中西文化差异,没有只推崇中国人的清明节而贬低西方人追思逝者的方式,论述全面且不乏亮点。请看其作者慕朵生写道:
——中西文化在追思逝者方面的差异,不是一个价值上的优劣问题,而是一个不同传统的传承问题。正如美国社会学家希尔斯所说,“所谓传统,就是世代相承的东西”。西方人能坚守和传承自己的传统,中国人同样应坚守和传承好自己的传统。
如此行文,较之某些文字一味批评部分同胞特别是其中的少男少女淡漠清明、端午、中秋、春节等中华本土节日,青睐情人节、圣诞节乃至愚人节等西洋节日,前者就闪现出思想的火花了。
据本课题组统计,在所抽取的9期《人民日报·评论》上,如同《慎终追远,我们的遗传密码》,因正视中西文化差异,着力“美人之美,美己之美”,进而频现亮点者,仅占1.4%。所以,我们也祝该类闪光点进一步增加、放大。
(三)既扬《人民日报》评论高端、宏观之优长,又带人民系新媒体评论草根、具体之优势,让党中央机关报评论从整体上看,讲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又讲贴近群众切身感受。
《人民日报》评论的读者特别是基层普通读者的具体生活,与《人民日报》评论的作者特别是本报评论员的宏观视野,有时是一对矛盾。其缓解方略之一为:《人民日报》评论既要对全局工作有重要意义,又要在群众仍然迷惑的问题上加以引导,并且要使这种引导与群众的切身感受尽可能地统一起来。这是《人民日报》新闻评论乃至整个新闻宣传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的途径之一。也正与此相关联,线下与线上相统一的问题凸显出来了,即必须实现《人民日报》评论与人民网、人民日报法人微博、人民日报微信公号、人民日报客户端等人民系新媒体评论的协调、配合与融合,把党报新闻宣传的高度、厚度、信度优势,与网络传播的速度、宽度、交流度优势,叠加起来,进而增强党和国家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人民日报·评论》选刊网友来稿的“微议录”栏目,正因此而广受好评。
大家知道,自21世纪初开始,内地高考就不再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即:高等教育由精英化走向大众化。与此相关联,今天人们身边各种各样的同学聚会实在不少,与会人员高兴而来,满意而归者有之;高兴而来,懊恼而归者亦有之。如何让同学聚会越办越好?答案之一可参见2014年4月4日《人民日报·评论》“微议录”专栏中的《远离“恐聚”,走新也走心》。该文作者,一位名叫“良帅”的网友多次筹划同学聚会均颇为成功,个中因由出自其——“努力尝试避开‘吃饭喝酒唱歌’的俗套模式,力求新颖拴心留人……,坚持‘ĀĀ’,力拒‘全包’,提前防范,避免‘落俗’。苗头不对,就应迅速扭转局面,以防‘功利雾霾’弥漫聚会,让每个细节都精于细致。”看,@良帅不仅让读者分享其所筹划的同学聚会那种良好情境,而且把老子的古朴箴言“图难乎其易也,为大乎其细也”,演绎得那么鲜活易懂!真应了坊间所传——“高手在网上”。
据本课题组统计,在所抽取的9期《人民日报·评论》上,如同《远离“恐聚”,走新也走心》,既来自网友,又不乏亮点者,约占9.8%。这个比例虽不低,但仍有提升空间。
报载,由人民日报社主办的首届党报评论融合发展论坛,2015年7月10日在北京举行。中央新闻单位和全国31家省级党报主要领导及评论业务负责人也前来探讨党报评论融合发展问题。
假以时日,《人民日报·评论》与人民网、人民日报法人微博、人民日报微信公号、人民日报客户端等人民系新媒体评论,将进一步实现信息共通,渠道共用,议程共设。譬如,2015年8月6日《人民日报·评论》推出“连线评论员”栏目,由《人民日报》评论部编辑、《北京日报》评论员、《河北日报》评论员三方以《“冬奥效应”如何最大释放》为题,展开对话。该文在人民系新媒体上同时推出,颇受党报界乃至广大网民关注。
(一)新闻由头要新些。
在本课题组抽取的9期《人民日报·评论》上,有3期头条的“新闻由头”或曰“新闻根据”,明显是富有生命力的事物,分别为:
——2013年6月4日《人民日报·评论》头条:江苏省环保厅启动“约谈”市县负责人机制,对环保动“真格”的。
——2014年12月4日《人民日报·评论》头条:中央提出在县以下机关开辟干部职务之外的职级晋升通道。
——2015年6月4日《人民日报·评论》头条:中央要求有关部门拿出信访投诉请求清单。
若问这三个头条的“新闻由头”发生的时间?其作者明确写的是“日前”。这说明《人民日报》评论版怎样使“新闻由头”更新,还有改进余地。
本课题组认为:评说富有生命力的事物,在其开花结果时总结多,在其还是幼芽嫩叶时推介少,这是有些纸媒评论“新闻由头”不新鲜的原因之一。须知评论员领的也是“记者证”,即便提倡当学者式记者,也须明了二者的一大区别:记者重发现,学者重证实。新闻评论的作者、编者阐述某一富有生命力的事物,在其开花结果之时加以总结或梳理,乃至如同学者一般理性抽象,说它证实或证明了什么,读者需要;但人们更需要的是,当那富有生命力的事物尚处幼芽嫩叶阶段,便加以推介或提倡,如同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即改革开放初期《人民日报》、新华社记者、编辑、评论员及时发现源于安徽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包产到户”,并迅速判定它是富有生命力的,继之鼓与呼。这才是新闻评论中的上品。关于这一点,只要重读出自《人民日报》特约记者吴象手笔,载之于1980年11月5日《人民日报》的《阳关道与独木桥》一文,就大体明白了。当年,吴象在这篇被评为1980年“《人民日报》得奖优秀作品”并获一等奖的署名评论中写道:
——我们应当明确认识,对边远地区和贫困落后地区来说,实行包产到户,是联系群众、发展生产、解决温饱问题的一种必要的措施。
35年后的今天,我们是怎样认识“包产到户”的呢?请看新华社北京2015年7月15日电《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讣告万里同志逝世》一文中写道:
——同年(指1977年——引者注)6月,万里同志调任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书记兼安徽省军区第一政治委员、安徽省革委会主任。他以非凡的政治胆识,大力支持、推广肥西县“包产到户”和凤阳县小岗村“包干到户”的做法,积极推动全省农业管理体制变革,为开辟中国农村改革的新道路作出了重要贡献。
通过前者,可以正面了解“包产到户”这一富有生命力的事物尚为幼芽嫰叶时,新闻工作者对其作出的判断。通过后者,可以侧面感知“包产到户”这一富有生命力的事物已经开花结果时,党和国家对其作出的评价。向读者奉献前者,当是包括评论员在内的党报新闻工作者的首要追求,而且终身不悔!新闻评论归属新闻作品,它要有逻辑力量,也要以事实为依托,而且事实还必须是新鲜的,最好是新近发生的,起码是能折射出当今时代特征的。所以,我们呼吁党报新闻评论“提速”,新闻由头要新。眼下,有些媒体评说精神文明建设仍停留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表扬好人好事的层面,受众看不到被推介的先进人物的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随着中国已改革开放37年在变化、在完善。这样的评论怎能说是入眼入耳入脑?
(二)新闻漫画要精些。
新闻漫画归类新闻评论,中外亦然。在本课题组抽取的9期《人民日报·评论》上,每期都有新闻漫画,且配打油诗讽刺或规劝有关方。这对活跃版面,积极作用不可小觑。不过精品较少。作此评价,依据之一是:让人看一眼就领会作者意图的漫画,在抽取的样本中漫画中仅为11.1%。严肃报刊上的漫画,如同上等文学作品中的“白描”,仅三两笔,便叫某人神形俱现。这需要一流的漫画人才,如拉南·卢里(Lanan·Lurie)。
20世纪80年代前期,日本、美国的一些报刊为争夺拉南·卢里这位著名漫画家,到底拼尽多少血本至今是迷。拉南·卢里本是以色列人,16岁起给报纸画漫画,22岁到美国。1984年前后,世界上有包括美国《新闻周刊》《时代杂志》等在内的400多家报刊选用他的漫画,这400多家报刊的总发行量达6200万份,按一份报刊三个人读计算,他的读者有两亿多。也就是说,拉南·卢里是20世纪80年代世界上读者最多的漫画家。1984年4月,日本《朝日新闻》出高价把拉南·卢里“挖”了过去。日本报纸对“挖”他所耗银两讳莫如深。据非日本媒体说,“至少花了数百万美元”。
《人民日报·评论》不可能花那么多钱“买”拉南·卢里式的全球一流漫画家,但论内外条件,培养、团结国内一流漫画家,进而使版面上的漫画精彩一些,还是可能的。延安时期,我们党和军队就培养出华君武等优秀漫画家。当年根据地报纸不时推出华君武的漫画,讽刺某脑门上贴着膏药的独裁者台前高调“和谈”、幕后磨刀霍霍。尚健在的老报人忆及此事,至今仍忍俊不禁。
(本课题组成员:张晓红、闫永栋、梁小建、魏彧、刘赞、李慧敏、梁彦晓、王泱泱、林琳、李莹、张毅、王武录)
因版面所限,本文26个“注释”见本刊网络版
编 辑 文璐 wenlu@xinhua.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