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海口林场改革经验与做法

2015-05-29 04:51海口林场
云南林业 2015年3期
关键词:昆明市林场林业

□ 海口林场

海口林场竹林

一、海口林场基本情况

昆明市海口林场1956年3月3日,经云南省林业厅正式批准成立。1964年3月3日,周恩来总理倡导并亲自在海口林场种下了一株象征“中阿友谊”的油橄榄苗。1998年,海口林场被昆明市政府列为“天保工程”项目的实施区;2000年界定为生态公益型林场;2001年11月纳入昆明市全额财政拨款管理;2010年,海口林场单位性质由生产型单位转为管理、技术密集型单位。

海口林场现设有1个场部,4个林区(宽地坝、山冲、妥乐、中宝),1个苗圃,1个展览馆,1个亚热带高原树木园。现有营林面积6829.8公顷,其中,生态公益林地面积为4436.l公顷,占海口林场林地面积的74.6%。海口林场全场活立木总蓄积量235500 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80.54%。林场绝大部分为乔木林,面积为6026.1公顷,占林地用地面积的90.2%。

多年来,海口林场把生态保护作为首要任务,不断扩大造林面积,加大封山育林力度,生态建设效果显著。目前,林场成功实施了多项国家级、省市级科技项目,实现了管理建设数字化、信息化、科技化。先后荣获了 “国家级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全国十佳林场”、“云南省三生教育实践基地”、“云南省省级文明单位”、“云南省科学普及教育基地”等多种荣誉称号。生态文化建设成绩突出,建立了“昆明林业展览馆”(昆明市文化局授牌)、实施了“亚热带高原树木园项目”。纪录片《守望幸福林》荣获“全国第五届关注森林—梁希文化艺术奖一等奖”、“全国第五届关注森林奖—梁希新闻奖二等奖”及“第十六届中国行业电视节目展评二等奖”;纪录片《尽是人间四月天》荣获“第十七届中国行业电视节目展评二等奖”。

二、国有林场改革主要成绩与经验

多年来,海口林场致力于处理好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一)大力发展生态文化建设与创新事业

1.注重生态建设与保护,森林资源显著增加。

在生态建设与保护方面,昆明市海口林场具有优越的区位优势,是昆明滇池西面的天然生态保护屏障,也是昆明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具有重要环保作用。

从国际上看,地处古代南方丝绸之路要道的云南,拥有面向“三亚”(东南亚、南亚、西亚)和肩挑“两洋”(太平洋、印度洋)的独特区位优势,是“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重要省份。昆明市海口林场作为“一带一路”建设中连接交汇的支点之一,对融入“一带一路”建设规划,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国内看,云南地处长江源头,在我国“长江经济带”建设中,云南丰沛的淡水资源、茂密的植被等自然资源优势,对我国“长江经济带”建设具有重要生态保护功能,而海口林场地处昆明滇池西面,对长江中下游经济带的生态保护建设意义重大。

建场初期,海口林场森林覆盖率几乎为零。光秃秃的山上,偶尔能见到几棵云南松。经过几代林业人历尽艰辛,1980年,海口林场森林覆盖率为33.8%;1996年有林地面积4045.7公顷,森林覆盖率为64.4%;到2008年有林地面积为6085.2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了80.54%。不到三十年的时间,林场的森林覆盖率就增长了近47%。

2.以油橄榄文化为中心,繁荣生态文化建设。

1964年3月3日,周恩来总理亲自在海口林场种下了一株油橄榄苗。多年来,海口林场紧紧围绕这棵总理树,大力营造生态文明和森林文化氛围。一是开展生态文化基地建设,海口林场依托场内得天独厚的动植物资源、古树名木等建成“昆明林业展览馆”、林度森林公园,并被评为“国家级生态文明教育基地”、“昆明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称号。二是塑造生态文化品牌,林场以油橄榄文化历史为中心,创建森林公园,打造生态旅游产业,并发展林下作物、养殖、自酿酒业工艺等产业,形成鲜明的特色品牌。三是加强宣传报道和舆论引导,运用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与市民互动,向全民开展生态文明意识教育,提高全民生态保护意识和责任意识,形成尊重自然、善待自然的良好氛围。目前,海口林场正在建立以油橄榄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云南经济木本研究院。

3.推进人事制度改革,不断强大林业科技队伍。

2010年,林场重新整合了人员结构,单位性质从生产型单位调整为技术管理密集型单位。人员编制结构发生巨大转变:管理岗位从1人调整为12人,工勤岗位从73人调整为15人,技术岗位从16人调整为57人;正高级工程师从0人调整到2人,副高级工程师从1人调整到11人,工程师从5人调整到30人。目前,海口林场有职工113名(正式在职职工73名,长期外聘职工40名)。

海口林场始终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把机构和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加强林业科技工作的重要抓手,不断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一是设立智囊库,聘请专家顾问团队。在顾问团队里的专家学识背景有法律、财务、生态文明建设、项目建设、林政等多方面的专业人才。二是政策引导,激发职工自我提高。从2010年开始,海口林场出台政策,对参与科技项目、发表文章均给予奖励,对于在职攻读本科学历的单位给予报销50%的学费,在职攻读研究生学位的,在取得学位后单位给予报销100%学费。三是积极引进全日制本科生及研究生到林场工作,对于引进的研究生,单位适当给予一定的现金奖励和补助。通过以上种种措施的激励,海口林场40岁以下职工100%都取得了大专以上学历,全场现有硕士研究生7名(其中3名职工是全日制硕士研究生,4名职工取得在职硕士研究生学位),现有在读研究生10名。

4.努力建设科技创新平台,强化管理。

海口林场在云南省率先实现数字化林业,对林业管理实现了信息化系统管理。

林场森林防火安装了全球眼电脑监控系统,该系统利用红外热成像技术实现远距离测温,从而实现对火情的预警;采用高倍率可见光成像技术对火情现场进行细节情况勘测;及时发现火情、准确探测起火地点,确定火的大小、动向,监视林火发生、发展的全部过程。

森林防火、林政管理、林业生产建成了地理信息系统管理,海口林场借用计算机网格管理的思想,将管理对象按照林班管理区域标准划分成若干网格单元,利用现代地理信息技术和各网格单元间的协调机制,使林场各区域网格单元之间能有效地进行信息交流、明确责任范围,透明地共享林业、地理信息资源,网格地图技术的运用将管理空间细化,实现管理对象的精确定位、管理资源的全面整合、管理全过程的有效控制。

海口林场场部安全防范管理实现了电子眼摄像头电脑监控;每个林区都配备了数码相机,有的部门配备了手提电脑和摄像机;林区拥有GPS卫星定位设备,所有扑火队员和护林员都配备了对讲机。

通过网络平台,宣传海口林场科技成果及推广。2013年,海口林场先后开通官方网站(www.kmhklc.com)和微博(昆明市海口林场瞭望台),拓宽科技宣传渠道,增加社会影响力。

5.实施项目拉动发展,实现科技兴林。

海口林场始终把科技创新作为引领林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切实加强自主创新和科技研发力度,林业科研范围逐步拓展到林业生产的各个方面。2009年至今,海口林场共完成各项科研项目20项。按照级别划分:国家级项目2项,省级项目4项,市级项目3项,自立项目11项;按合作或独立完成进行划分:合作项目5项,独立完成13项;按照项目种类划分:推广示范项目4项,研究性项目16项。

其中,国家级项目有:“南方国家桉树种质资源库建设项目----云南昆明海口种质资源保存基地项目”、“野生树鼩替代灵长类实验动物规模化繁育技术”等项目;省级项目有:“云南省滇中高原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建设”、“云南省森林植物检疫隔离试种苗圃”、“油橄榄优质品种选育种植示范研究项目”等项目;市级项目有:“昆明市海口林场云南文玩核桃收集圃”、“油橄榄滇中高原亚热带地区种植示范项目”、“海口林场特有树种驯化科普精品基地建设”、昆明市磷矿采矿迹地覆土植被恢复技术研究”等项目。其中,“昆明市磷矿采矿迹地覆土植被恢复技术研究项目”荣获2013年“昆明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因科技成绩突出,2013年7月,昆明市科学技术协会正式批复,同意昆明市海口林场成立科学技术协会。

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摸索,海口林场获得国家标准《云南地区油橄榄种植技术规程云南省推荐性地方标准》专利;获得国内《一种全自动气候模拟控制系统》的发明专利。

(二)多措并举,提高经济效益

第一,依托生态资源优势,做大做强森林旅游产业。林度森林公园占地5100多亩,是集生态、科普、健身等为一体的综合公园。公园主要以突出亚热带高原树木特色为主,是一个云南滇中乡土树种示范基地,是城市居民森林游憩、健身休闲与郊游、吸引外来投资的城市生态空间。

第二,以海口林场的特色木本为中心,做大做强苗木产业。一是林场先后成功探索并实验油橄榄扦插育苗技术、针叶林下的药材种植试验等技术,大大提高了育苗技术;二是为了苗木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林场现正积极实施“云南省森林植物检疫隔离试种苗圃项目”以及“南方国家桉树种质资源库建设项目”。三是结合市场需求,加大绿化苗木栽培力度。在培育城市苗木的同时,重点推进如水体、矿山治污等特种苗木的培育。

林场拿出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的地块,鼓励职工从事育苗产业,技术人员做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通过走苗木产业化路子,并林场成立了“昆明市海口林场职工技协服务部”,公司营利收入每月用于补助职工,提高职工收入。

第三,林下种植产业不断壮大。目前,林场在做好公益林的基础上,重点发展商品林。林场将100多亩林地进行林下药材种植,试验效果良好,下一步将由职工推广并大规模种植。部分职工还利用林下空间种植野生菌、花卉等。林场将继续积极探索林下资源的开发,不断尝试种植药材、花卉等,使林下作物既有市场经济价值,又有旅游观赏价值。

第四,依托林场区位优势,多种经营养殖、加工等产业。海口林场位处昆明,有得天独厚的气候优势,适合种植葡萄、猕猴桃、樱桃等多种水果,目前,林场拥有一个30年的老树葡萄园,并有自酿酒工艺。同时,在林场经营范围内,可养殖山羊、生态鸡等。林场现拥有两个年产近万只的养鸡场,专门养殖名为“小飞鸡”和“小黑鸡”的生态鸡,市场价为78元/公斤,均由职工自行经营,林场负责帮助包装、销售。

三、下一步改革思路与重点

(一)推进林场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

海口林场现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主要任务是培育和保护森林资源,维护生态安全,开展科学试验和技术创新,推广先进技术,保护林业生态文化资源,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目前,以加强生态林保护为核心目标,以改善职工生产生活条件、增强林场自我发展活力、创新林场体制机制管理为重要目标的全国国有林场改革正在积极稳妥地深入推进,国家已经批准了河北、浙江、安徽、江西、山东、湖南和甘肃7个省为全国国有林场改革试点地区。云南省正在积极向国家发改委和国家林业局申请将云南省列入全国国有林场改革试点省,海口林场将积极争取作为全省和昆明市国有林场改革的试点,通过改革,理顺林场资产、人员、公益林、商品林等相互之间的关系。

(二)推进林场科技体制改革

打造林业科技、林业产业研发和推广平台是海口林场的3大定位之一,也是林场未来发展的重要目标和方向,必须继续强化海口林场在林业科技、林产业研发和推广方面的平台作用,创新体制机制,更好地为全省林业发展、林业科技推广示范服务。

1.加强推进生态建设的基础性研究。

围绕“海口林场特有树种驯化科普精品基地”等项目建设,在继续加强“南方国家桉树种质资源库建设项目—云南昆明海口种质资源保存基地项目”以及“油橄榄优质品种选育种植示范研究项目”、“ 云南省隔离试种苗圃项目”等国家、省级项目工作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和利用好海口林场丰富的森林资源和专业技术力量,加强对林木良种引种、选育等工作的研发与培育,为云南生态建设育优质种苗。

2.加强林业产业性研究。

以树鼩养殖技术引进和研发项目为带动,利用好海口林场现有桉树种质资源、文玩核桃种质资源及油橄榄种质资源,加大林业产业的发展研究,使科研成果有效的转化为林业产业,推动云南省林业产业的发展。

3.加强林业科技推广示范性研究。

充分发挥好省级和市级科普精品教育基地的作用,同时加强和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合作,合理利用海口林场丰富的森林资源,积极开展林下中药材种植、良木引种栽培、矿区边坡生态植被修复等科技成果的推广示范作用,为我省推广林业科技成果提供一个示范窗口。

(三)进一步做大做强林业产业

1.林业科技示范和成果转化。按照建设“林业科技、林产业研发和推广平台”的要求,着力推进林业科技开发与创新,为昆明市乃至全省林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作出示范。

2.林下经济产业。充分发挥林场森林资源优势,树基(根)艺术、油橄榄种植科技研发示范、商品林经济林间伐加工等林下经济产业。

3.生态旅游休闲业。充分发挥海口林场生态资源、紧邻滇池、交通条件便利、区域分布广阔的众多优势,加强生态建设,加快林度森林公园建设步伐,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文化旅游、休闲养生养老、林家乐、餐饮服务、婚纱摄影等产业。

4.碳汇产业。充分发挥林场森林资源的优势,积极探索开展碳汇交易业务。

5.公益林管护。采用政府委托方式,对林场公益林管护、造林建设等方面进行管理。

6.矿产业。充分利用林场区域内磷矿储量丰富的优势,依托管理公司的采矿权资源,对磷矿资源进行保护性开发。

7.参与林度森林公园建设和管理。林度森林公园占地5100多亩,总投资3.5亿元,林场历年征收的占用林地补偿费和森林植被恢复费,仅能解决50%的建设资金。因此,要借鉴普达措国家森林公园的经验,创新建设模式,以管理公司为运营平台,以招商引资为抓手,引进企业或社会资本,共同投资建设林度森林公园,解决资金缺口问题,实现林度森林公园实体化运营,将林度森林公园建设成为昆明市乃至全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同时,要以建设森林生态旅游、民族民俗文化旅游为主题,集休闲娱乐度假、科教探险、疗养保健等为一体,把林度森林公园建设成为生态文化综合性旅游项目。

猜你喜欢
昆明市林场林业
欢迎订阅《林业科学研究》
昆明市明良汇江水泥制造有限公司
昆明市明良汇江水泥制造有限公司
昆明市延安医院
《林业科学》征稿简则
《林业科技》征稿简则
林场起火了
山西省两林场入选“2019年度全国十佳林场”
八步沙林场人的新愿望
land produ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