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自编运动处方的男性肥胖大学生的实验研究

2015-05-27 13:24金川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显著性处方实验组

我国普通高校现行体育课有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对身体健康的学生开设的普通体育课;另一种是为身患疾病的学生特设的体育保健课。2002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纲要》明确指出:保健课,系为个别身体异常和病、弱学生开设的必修课,应有针对性地组织康复、保健教学。目前,关于保健课学生大体可分为4大类:慢性、急性疾病恢复组;肥胖、瘦弱形体恢复组;肢残与多种残疾组;健身健心组(主要是心理疾病组)。本课题将天津市2010至2012三年间部分普通高校的体质测试数据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肥胖人数的比例男生达到206%,女生达到74%。这应引起我们学校体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把“以人为本”、“健康第一”作为学校体育教育的第一指导思想,强调要将学生的健康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1]。本课题研制了针对体育保健课中肥胖组男性大学生的运动处方,并对干预前后干预对象的身体形态、身体成分、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等指标进行了比较,为减少肥胖男性大学生比例做了相关探索。

1研究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2009、2010、2011级学生中体重超过标准体重20%或IBM指数>265的男性学生60名,其中20名设为运动处方教学组,20名为对照1组(采用传统篮球教学),20名为对照2组(体育课不进行任何指导性教学)。

1.2研究方法

1.21特尔菲法

请专家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和判断能力,对研制的运动处方进行评价。8名专家中有2名认为预期效果能达到61%~80%,6名认为能达到80%~100%,对研制的运动处方予以肯定。

1.22实验法

1)运动强度的确定

设定运动强度为50%~80%最大摄氧量或65%~90%的最大心率;实验组平均安静心率是734次/min。根据卡式公式,50%~85%最大摄氧量运动强度下的靶心率是1365~1746次/min。

2)测试指标

身体形态:IBM、腰围、胸围;身体成分:皮脂厚度;身体机能:肺活量、安静心率;身体素质:立定跳远、握力、坐位体前屈、台阶试验。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第31卷第2期2015年4月

金川基于自编运动处方的男性肥胖大学生的实验研究

No2 2015

3)测试仪器

主要应用该实验的测试仪有:身高体重测试仪、肺活量测试仪、立定跳远测试仪、握力测试仪、坐位体前屈测试仪、皮脂厚度测量仪。

4)实验时间

2012年2月至2012年5月,每周2次,每次90 min。

5)实验控制

实验组学生每周两次严格按照试验安排进行体育锻炼,对照1组学生每周两次随教学班参加篮球课教学,对照2组学生只参加每周两次体育活动不进行任何指导性教学。实验组除参加实验中所述体育教学课以外,不再参加其他体育活动。所有参加实验的12周内,在饮食方面不进行控制。按照原饮食习惯和生活规律即可。

6)实验内容与方法

对照1组(见表1)

锻炼目的:按要求参加体育课。

1.23数理统计法

对获得的数据采用 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的统计方法是t检验。本实验取P<005为显著水平,P<001为非常显著水平。

2实验结果与分析

2.1实验前对照组和实验组各项数据的对比

2.11实验前肥胖男性大学生对照组与实验组身体形态指标的比较

本实验主要研究反映外部指标的身高、体重、腰围、胸围以及BMI指数。其指标虽然略有差异,但均无显著性差异(见表4)。

2.12实验前肥胖男性大学生对照组与实验组身体成分指标的比较

测量身体成分是体质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其指标是衡量人体体质健康状况的重要依据。本实验主要测量的是腹部皮褶厚度。从表5可知,实验前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身体成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2.13实验前肥胖男性大学生对照组与实验组身体机能指标的比较

此次实验主要涉及的是可以反映心脏功能强弱的心率指标,和反应呼吸系统功能的肺活量,以及反映人体心肺综合机能的台阶试验。从表6可知,对于安静心率指标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P>005),无显著性差异,在肺活量指标、台阶试验中实验前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学生也无显著性差异(P>005)。由此可以得知,实验前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学生身体机能指标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

2.14实验前肥胖男性大学生对照组与实验组身体素质指标的比较

本实验选取了立定跳远、握力、1000米跑和坐位体前屈。从表7可知实验前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学生在跳远、体前屈、握力等身体机能各指标方面,P值均小于005,无显著性差异。

对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前后的各项指标进行t检验,实验组运用处方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后,在体重指标方面,P<001,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见图1),同时在体重指数、腰围、胸围等指标测试方面均体现出非常显著性差异(见图2、3、4);对于对照1组而言,采用传统篮球教学内容及方法,在体重、体重指数、腰围测试中均出现显著性差异。产生差异的原因可能来源于普通篮球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中运动量及强度的控制和耐力、灵敏、柔韧、力量等素质练习,有助于学生腰围的减少,及体重的控制。而对照2组的实验结果各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甚至体重还有增加的趋势,结果表明单纯的理论教学,讲解健身常识而不进行锻炼是不能达到减重的目的的。上述出现的显著性差异,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运动处方教学对学生身体形态指标的改善有着更积极显著的影响。

2.22实验后对照组和实验组身体成分指标的比较

实验组身体成分指标在实验前后呈现出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对于对照1组而言,其实验前后也呈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这表明通过篮球教学,对皮褶厚度指标有一定影响(见图5)。但对照2组肥胖男性大学生的皮褶厚度指标没有显著变化。由此表明,处方教学更能有针对性的消耗多余的脂肪,达到减脂、塑形的目的。Scottowns[2]对81例7~11岁的肥胖儿童进行运动训练后发现体脂百分比显著降低。谭晖等[3]对76例7~11岁单纯性肥胖儿童进行为期25年的中等强度体育锻炼,结果显示,总皮褶厚度、体脂率、肥胖度、BMI等4项指标均有所下降。本研究与前人研究虽实验对象年龄不同,但结果相同,说明适宜的体育锻炼能有效减少青少年的体脂,控制体重。运动处方教学针对性更强,效果更佳。

实验组的平均安静心率、肺活量、台阶试验经过运动处方干预后,有非常显著性差异(见图6、7、8)。对照1组测得的肺活量数值有一定的提升,但没有显著性差异,台阶试验结果有显著性差异,说明传统的篮球教学对提高学生心肺功能有积极影响。对照2组测得的平均安静心率、肺活量、台阶试验,实验后经过T检验显示(P>005)均无显著性差异。由此可见,理论课教学对肥胖学生的身体机能指标未产生影响。而处方教学中增加了有氧跑和力量练习,有助于提高肥胖大学生的心、肺功能,从而降低其安静心率,增大肺活量,对肥胖学生身体机能有显著提高。

2.24实验后对照组和实验组身体素质各指标的比较

在跳远、体前屈、握力三项身体素质的测试中,实验组实验后在上述项目中均出现非常显著性差异(见图9、10、11)。对照1组实验前后的跳远成绩、体前屈、握力三项身体素质的t检验显示,只有跳远成绩具

有显著性差异,其余无显著性差异。而对照2组各项均无显著性差异。这表明:运动处方教学安排必要的力量和柔韧性训练,及适宜的运动强度和运动量,对身体素质的提高起着重要作用,是其它教学所不及的。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3.11通过运动处方干预后,实验组学生的身体形态指标、身体成分指标、身体机能指标和身体素质指标较实验前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表明运动处方干预对肥胖男性大学生产生了较大作用,自编运动处方设计合理。

3.12通过运动处方干预后,对照1组学生有些指标也出现显著性差异,表明传统篮球教学内容及方法对减重、塑形、提高机体机能起到一定作用,但效果不如实验组。而对照2组的实验结果表明,单纯的理论教学对肥胖学生身体形态、生理机能都没有影响。

3.2建议

3.21对肥胖学生应以明确的健身方法为指导,达到改善体质健康状况的目的。学校体育工作者应细化、完善体育保健课程,以人为本、塑造健康科学的学校体育。

3.22对肥胖学生的健康理论教学也要深入,从而使肥胖学生在结束体育教学阶段后依然有意识、有能力进行自我锻练,从而持续、健康、稳定的减重。同时对实验中的饮食也要加以控制,并且对学生心理状况的分析在后期研究中也要加以关注。

参考文献:

[1]王茜,王雪峰,余蓉晖学校体育课程属性的历史审视:困惑与思考[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8,23(5):420-424.

[2]Scottowns, Bernard Gutin, Jerry Allison,et alEffect of physical training on total and visceral fat in obese children[J]Med Sci Sport Exer,1999,31:143-148

[3]谭晖,王震维,安爱华单纯性肥胖儿童体育锻炼的效果评价[J]实用预防医学,2002,9(1):78.

猜你喜欢
显著性处方实验组
论下肢力量训练对拉丁舞的重要性
欧盟法院判决明确欧盟商标通过使用获得显著性的地域认定标准
卫健委新规:药师将审核医生处方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浅谈商标的显著性对于商标应用的影响
商标显著性的司法判断(一)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
也议对照实验中的“对照组”和“实验组”
基于视觉显著性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
祝您健康处方(6) 上腹部饱胀、隐痛、嗳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