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专业素质结构探析

2015-05-27 00:34刘本剑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小学教师专业知识素质

刘本剑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教育科学系,长沙410205)

2012年颁布实施的《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专业标准》),规定了我国合格小学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内容,为小学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首次使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实践操作成为可能,从而改变了长期以来我国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方向迷失和实践操作上困惑的局面,推进了小学教师专业化进程。但是,由于《专业标准》只是国家对合格小学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再加上其在合格小学教师专业素质架构上存在维度划分不科学、领域设置不全面等问题,因而还不能全面、科学地实现小学教师专业素质的整体架构和实践提升。当前,要切实解决这一问题,还需要准确界定小学教师专业素质的概念,科学确立小学教师专业素质的结构。

一、小学教师专业素质的概念

纵观我国已有的学术论文、著作和教材,大家对教师专业素质概念界定得比较多,而对小学教师专业素质概念界定得比较少。关于教师专业素质的概念,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孟万金认为,教师专业素质是指教师从职业向专业化发展过程中形成和不断增长起来的、保证教育教学任务出色完成的知识、技能、品德、观念、行为和个性等方面的综合特征[1];王卓、杨建云认为,教师专业素质是指经过系统的师范教育,并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渐发展而形成的具有专门性、指向性和不可替代性的素质,强调教师职业的“特殊性、标志性”,是教师素质的一部分[2];李建辉、王晶晶认为,教师专业素质是指教师在教育成长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稳定性、发展性、独特性的专业综合品质,等同于微观上的教师素质[3]。可见,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教师专业素质的概念进行了界定,虽然不尽完全相同,但也不乏共识:一是认为教师专业素质是综合特征或品质、素质;二是认为教师专业素质是在实践中形成发展的。

笔者认为,教师专业素质概念的界定,关键在“专业”两字,要体现其专业性:一是教师专业素质是以承认教师职业成为一种专业性的职业为前提的,专业人员任职前必须经过规定的专业教育;二是教师专业素质是与专业活动(即教育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在专业活动中获得、发展的。这样,小学教师专业素质概念可以界定为:小学教师经过系统的教师教育,在小学教育活动中获得并保证小学教育活动顺利开展的素质。内涵上,小学教师专业素质由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技能等四个基本结构构成;外延上,小学教师专业素质按学科教师有小学语文、数学、英语等教师专业素质,按教师发展有初任、合格、优秀、专家型等小学教师专业素质。小学教师专业素质具有以下四个基本特点:

1.专门性。小学教师专业素质是专门在小学教育活动中发展并体现出来的,离开了小学教育活动,就无所谓小学教师专业素质,也就不能体现它与其他专业素质相比所具有的独特性、指向性。

2.基本性。从事小学教师专业所必需的素质,一经获得便以基本的结构存在于小学教师身上。如果一个小学教师缺少或不具备相应的结构,就无法适应小学教师专业工作,也就不能称之为专业人员。

3.稳定性。小学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结构和某种专业素质,在小学教育活动中都表现出相对的稳定性,不会因为一时一事的变化而突然改变或消失,小学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那些偶然、一时的认识和行为都不是专业素质。

4.发展性。小学教师专业素质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其内涵和外延是随着社会时代、小学教育和小学儿童的发展而日益丰富和不断变化的。在不同时期,小学教师专业人员不是“有”或“无”专业素质的差别,而是专业素质结构“完善”或“不完善”、专业素质水平“高”或“低”的差别。

二、小学教师专业素质结构确立的依据

历史经验告诉人们,没有实践依据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小学教师专业素质结构的科学确立,必须要有实践依据。

(一)社会时代发展要求

进入21 世纪以来,我国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的迅速发展,和谐社会的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科研兴校、科研兴教战略的实施,九年义务教育的基本普及,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以及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望,迫切要求提高小学教育的质量和小学教师的素质,小学教师专业化已经成为社会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只有按照社会时代发展的要求来确立小学教师的专业素质结构,并富有时代特色和精神,才能培养符合社会时代发展要求的小学教师,更好地为造就符合社会时代发展需求的人才打下基础,为促进未来社会各类人才脱颖而出奠定坚实基础。

(二)小学教育发展特点

我国的学校教育体系包括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三大阶段,而小学教育是整个学校教育系统的奠基部分,是小学儿童一生发展的关键期,为人的一生发展奠定基础,为培养合格公民所具备的全面素质奠定基础。因此,小学教育具有基础性、全体性、全面性、启蒙性等特点。同时,进入21 世纪的小学教育还呈现出未来性、生命性和社会性的发展趋势[4]43。小学教育的这些发展特点和发展趋势决定了小学教师与中学教师、大学教师等不完全一样,必须具有自身独特的有别于其他专业人员的专业素质。我们只有在充分认识小学教育的发展特点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来确立小学教师的专业素质结构,才能培养适应和引领小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特殊专业素质的小学教师,担负起小学教育的重任。

(三)小学儿童发展特点

现代生理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研究都表明,小学儿童的身心发展有其自身的特点,无论是认知领域、情感领域,还是动作技能领域,都表现出与中学生、大学生、成年人不同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发展的规律性、潜在性、主体性、自由性等方面。在成长过程中,小学儿童身心在发展的顺序性、阶段性、稳定性、差异性、不平衡性、分化与互补的协调性等方面都表现出独有的规律性,潜藏着各个方面发展的巨大的可能性。在教育过程,小学儿童既是接受教育的对象,又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其发展自始至终都是一种儿童主体自我调节活动,表现出独立自主性、自觉能动性和反思创造性等方面的自由性。只有根据小学儿童的发展特点来确立小学教师的专业素质结构,才能培养适应小学儿童发展需求的小学教师,选择恰当的教育教学策略,开展有效的教育教学。

三、小学教师专业素质的结构

关于小学教师专业素质的结构,代表性的观点有:《专业标准》把“合格小学教师”专业素质结构设置为“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三个维度;黄甫全、曾文婕两人认为,作为专业人员的小学教师应具备专业远景、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三个方面的素养[5]。尽管这些观点存在不足,但为人们科学确立小学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结构提供了有益借鉴。

根据确立小学教师专业素质结构的依据,借鉴学者的观点,小学教师专业素质的结构可以确立为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技能四个基本方面。

(一)专业精神

专业精神是指教师对教师专业所持有的理念、理想、态度和遵守的道德规范等形成的内在动力支持系统,它是教师从事专业工作、实现专业发展的内驱力。小学教师专业精神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专业理念、专业理想、专业道德、专业自我等方面。其中,专业理念是指在对小学教师专业本质理解的基础上形成的关于小学教师专业的观念和理性信念,主要包括以实现终身学习为目标的专业发展观、以学生未来发展为价值取向的小学教育观、以学生是自主发展人为本质属性的学生观、以实现专业自我为目标的教师观和以实现学生自主发展为目标的教育活动观等,它是统领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灵魂;专业理想是指小学教师希望自己成为什么样专业工作者的目标追求,如合格小学教师、优秀小学教师、专家型小学教师等;专业道德是指小学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所应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主要体现在爱国守法、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乐于学习、团结协作、为人师表等方面;专业自我是指小学教师在专业活动中对自我的意识和自我价值的追求,主要包括自我的正确认识与积极体验、正确的职业动机与清晰的职业生涯、工作境况的满意程度与未来前景的正确期望等。

(二)专业知识

教师专业知识,是指从事教育教学活动所必需的专门知识,它是教师职业成为一种专业的依据。由于小学教师专业的特殊性,在专业知识的构成上,不能像中学教师、大学教师那样,“局限于‘学科知识+教育学知识’的模式,而是要强调多层次复合的结构特征”[4]44,体现其特殊性。小学教师专业知识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基本的儿童发展知识、广博的普通文化知识、系统的学科专业知识和坚实的教育专业知识等四大方面。其中,儿童发展知识主要包括小学儿童身心发展特点规律、学习特点规律、行为习惯养成、安全防护等方面的知识,掌握这类知识是小学教师施教的前提;普通文化知识主要包括人文类、科技类、工具类、艺体类、劳技类等方面的有关知识,这类知识是小学教师保证使自己所教学科专业知识达到“融会贯通”程度,满足小学生求知欲望的需要;学科专业知识是指与小学教师任教学科相对应的专业理论知识,主要包括学科基础知识与技能、学科基本思想与方法、学科发展方面的知识和学科与其他学科、社会实践相联系的知识等,是解决小学教师“教什么”的问题;教育专业知识主要包括小学教育学、小学学科教育学和小学教学情境等方面的知识,是解决小学教师“怎么教”的问题。这四大方面专业知识,在小学教师专业行为中是互相支撑、相互渗透和有机整合的,共同保证小学教师专业行为的科学性、艺术性和独特性。

(三)专业能力

教师专业能力,是指直接影响教师教育教学活动效率的个性心理特征,它和专业技能一起,是教师职业成为一种专业的保证。体现社会时代发展要求和小学教育、小学儿童发展特点的小学教师专业能力,其构成要素主要包括小学教育教学设计实施的能力、小学班级课堂管理的能力、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能力、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能力、小学教育教学研究的能力、小学人际沟通合作的能力和小学教育工作反思创新的能力等七种。其中,小学教育教学设计实施的能力包括小学教育教学设计的能力和小学教育教学实施的能力,前者主要指小学教师在学习钻研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课本的基础上设计教学计划(方案)(包括学年教学计划、学期教学计划、单元教学计划和课时教学计划)和班队活动方案的能力,后者主要指小学教师将设计的教学计划和班队活动方案付诸实施的能力;小学班级课堂管理的能力包括小学教师作为班主任对班级进行日常管理的能力和作为任课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管理的能力;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能力是指小学教师在掌握课程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开发校本课程的能力;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能力是指小学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能力;小学教育教学研究的能力是指小学教师对小学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校本教育教学等问题进行研究的能力;小学人际沟通合作的能力主要是指小学教师与学生、其他教师、学生家长以及社区等进行沟通,建立良好合作关系的能力;小学教育工作反思创新的能力是指小学教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总结反思,并进行创新的能力。

(四)专业技能

教师专业技能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通过反复设计和不断练习而形成的熟练的活动方式。国内很多学者、教育工作者包括1994年原国家教委师范司颁发的《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试行)》,把专业技能看作专业能力的等同或下位概念。笔者认为,虽然专业技能是专业能力形成与发展的基础,并且有些可以通过广泛迁移转化为专业能力,但是它并不等于或下属专业能力,与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并列成为小学教师专业素质基本结构的构成要素。

小学教育和小学儿童的发展特点,决定了小学教育教学的技能性和艺术性,要求小学教师必须具备比较强的专业技能。小学教师专业技能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表达技能、教学技能和艺体技能等三种,其中,表达技能主要包括口头语言表达技能、书面语言表达技能和肢体语言表达技能等;教学技能主要包括备课技能、上课技能、说课技能、听课技能和评课技能等,其中上课技能是最主要的技能,包括组织技能、导入技能、讲解技能、提问技能、演示技能、板书技能、结课技能等;艺体技能主要包括视唱技能、书画技能、舞蹈技能和体育技能等。

构成小学教师专业素质的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技能四个基本方面是小学教师成为专业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结构,不同层次、水平小学教师专业人员如合格小学教师、优秀小学教师和专家型小学教师等,所要具备的基本结构的具体内容、基本要求不完全一样,有多少、高低之分。这四个基本结构之间不是孤立的存在或简单的相加,而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的有机统一整体,其中专业精神是小学教师专业行为的动力和导向系统,专业知识是小学教师专业行为的基础,专业能力和专业技能是小学教师专业行为的必要条件。小学教师专业素质结构的架构是一项系统工程,这里的架构只是为小学教师专业成长提供了一个轮廓上的“导航图”,四个基本结构及其内部各部分的划分不一定十分完善,有待进一步研究、细化。

[1]孟万金.教师专业素质及其立体架构[J].高等教育研究,2004,(11):57—62.

[2]王卓,杨建云.教师专业素质内涵诠释[J].教育科学,2004,(5):51—53.

[3]李建辉,王晶晶.教师专业素质结构新探[J].当代教师教育,2010,(1):11—14.

[4]叶澜.新世纪教师专业素养初探[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8,(1).

[5]黄甫全,曾文婕.小学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106—121.

猜你喜欢
小学教师专业知识素质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沙河市二十冶第二小学教师书画作品
传播专业知识,启迪成长智慧
枣强县第一小学教师书画作品
平凡教学三十载——一名小学教师的自述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软件技术专业知识地图的应用研究
如何判断你的老板是个“精神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