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向奠边府战场提供了多少军粮

2015-05-27 12:09◎钱
湘潮(上半月) 2015年4期
关键词:滇南莱州金平

◎钱 江

奠边府位于越南西北部,山峦起伏,地广人稀,产粮不多。越南人民军集结4万多人,计划进攻盘踞在奠边府的2万多法军。这对后勤保障,尤其是粮食和弹药补给的需求十分巨大。

奠边府战役是越南人民军单次进行的阵地攻坚战,被越南人称为“越南的斯大林格勒战役”。这次战役的胜利加快了战争进程,逼使法国政府开始和平谈判。这对签订《印度支那停战协议》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为奠边府战役提供军粮

为支援越南人民军拟于1953年11月开始的西北作战计划,中共中央军委批准,于1953年底在云南省金平县边境囤粮。随着奠边府战役逐渐展开,1954年1月至4月,云南省组织民工向奠边府战场越军运出1870吨(374万斤)粮食,75吨(15万斤)马料(主要是玉米),15吨(3万斤)食盐。

以粮食计算,如按越军每个战士一天用粮0.75公斤的标准,中方提供的军粮可供4万人军队62天之需。在奠边府战役中,越军4个主力步兵师、1个独立团、1个工兵炮兵师共4万~4.5万人在1954年1月中旬集结到奠边府战区,对军粮的巨大需求持续了4个月120天以上,直至5月战役全胜。

奠边府战役所需军粮是由越方自筹和中国支援两大部分组成的。笔者曾就此访问中国赴越南政治顾问团团长罗贵波,根据他的记录,奠边府战役中,越方在整个战役范围的西北地区,共自筹粮食7300吨(1460万斤)。按这个比例,中方提供的粮食约占战场军粮的三分之一。

根据1952年越军西北战役的经验,越军开进时以民工背粮跟进供应为主。越南农民体形小,营养差,一个男子步行背粮不过30公斤,待他将粮食运到前线,自己在路上就吃掉一半。当时,背粮跟进的民工人数几乎相等于开往前方作战的越军正规军。

1952年9月2日,胡志明授予罗贵波(右)“二级胡志明勋章”

经罗贵波、韦国清提出建议,中央军委批准,奠边府战役的粮食供给,除当地筹集外,由中国负责很大一部分。中国后勤顾问详细介绍了中国解放战争中在新区筹粮的经验,派出后勤顾问帮助越方组织筹粮队先期前往西北。筹粮工作很有成效,到当年底,奠边府前线后勤部如期完成了3000吨筹粮任务。

随着奠边府作战规模的扩大,特别是三○八师进军上寮,先前筹得的粮食远远不敷所需。

云南金平县确定为军粮基地

中方预有准备,云南省粮食厅负责向金平县边境小镇勐拉调集粮食,中共滇南工委和滇南卫戍区负责组织民工向越南境内运送。

奠边府距离中国边境的云南省金平县约130公里,有一条名叫藤条江(当地又称金水河)的河流从中国境内注入越南,流向莱州,汇入黑水江。金平县境内群山四起,苗、瑶、傣和汉族人民世代生息,当时勉强温饱,生活还不富裕。新中国成立后,金平人民就肩负起援越抗法的任务,越军第一四八独立团经常从金平得到补给,该团军官不时进入金平商谈受援事宜。

从滇南地区集中粮食,囤积于金平国境线上,准备随时援助越军的工作,早在1953年11月20日法军空降奠边府前就开始了。11月14日,根据云南军区命令,云南省粮食厅以省财经委员会名义向蒙自地区发文,命该地区迅速调集500吨大米,于12月25日前集中到金平县勐拉镇。为此,云南省粮食厅派出运输股长汪树铭前往协同筹办。在当地财委的组织下,动员人力、畜力,以破界入库折征大米等方法,至12月28日,已经将500吨大米集中到了勐拉。

根据云南省粮食厅工作记录记载,蒙自专区财委接到省厅的电令后,“即向金平县财委作了布置,(粮食)仍在勐拉集中,争取元月20日完成。该县接到240万斤的任务后,经县财委研究,决定以该县全部力量,坚决完成这一任务,并计划由一区发动牲口1500匹,调出大米70万斤;二区牲口700匹,调出大米30万斤;三区牲口700匹,调出大米30万斤;四区牲口500匹,调出大米30万斤;五区牲口1500匹,调出大米80万斤。自1月1日起开始向勐拉集中”。

且不说粮食,在金平动员驮粮的牲口就必须克服许多困难。当时,金平县库存的牲口饲料仅7万多斤,不够供应。为此蒙自专署动员了蒙自、开远、建水、石屏、屏边、龙武、曲溪等7个县的牲口1000匹,驮马料30万斤,前往金平帮助运粮。所需民工、牲畜的开支统由政府财政支付。

金平境内遍布高山林莽,当时还有土匪骚扰。在向勐拉集中第一批500吨粮食的时候,一支运粮队行经茨通坝乡老林,设伏的土匪突然开枪,打死民工1人,打伤2人。事发后当地立即组织民兵护送运粮,并由县内各区设立茶水站、医药站。勐拉粮食集中地则由驻军负责警戒。

前项任务还没有完成,12月17日,云南省又接到通知,再向金平增调大米1200吨,这在非产粮区的滇南是一项艰巨任务。由于预有准备,云南省粮食厅和蒙自地委、滇南工委和滇南卫戍区密切协作,到1954年1月27日,超额170吨(34万斤)将增调的这批大米1370吨(274万斤)运到了勐拉和金水河村。

大批粮食突然集中到边境小镇勐拉和边境地区金水河乡,带来了一系列问题。首先是勐拉的仓容不足,运来的大部分粮食只好搭草棚用麻袋包装堆存。勐拉地处河谷,天气潮湿,常有雨雾,堆积起来的上、下层粮食很快就潮湿了,如果不及时运走就会霉坏。

由于将滇南的粮食调往勐拉,致使金平县库存粮食一时间只剩400吨,造成了当地百姓的恐慌。

范玉珊前来调集奠边府军粮

1954年1月11日17时,越南人民军的范玉珊副团长,持越军总供给局邓金江副局长和中国军事顾问团副团长梅嘉生的介绍信来到金平,向当地驻军师师长及云南滇南工委提出紧急援助粮食。

范玉珊提出,此次进入中国要接收500吨粮食(主要是大米)和一些食盐。运送粮食入越的工作最好从1月18日开始,由中国方面将粮食运至越南境内的巴丹交接,然后从巴丹经水路运到莱州,再由莱州运向奠边府。范玉珊心情急切,告诉滇南驻军首长:“莱州一带地广人稀,交通十分不便,而且处于法军空军的骚扰之下,奠边府前线总参谋长黄文泰要他带话:‘请求中国帮助运输。’”

范玉珊还提出,粮食移交时按500吨的数字一次交完。自起运时起,越方接受粮食的人员需要住在中国境内的金水河乡或勐拉。过境越方人员还要在中国境内买菜,拟在年前向中方预借人民币1000万元(为当时币制,约合后来的人民币1000元),此外还需要麻袋2000条。

云南省委、云南军区于1月16日电报回复,同意范玉珊的请求。几天后,范玉珊又提出,根据奠边府前线指示,希望中方在2月15日至3月20日,再运粮1000吨进入越南境内大约20~30公里,在巴丹一带交接;在2月15日前越方还需要马料75吨、大麻袋1万条,食盐3万公斤等,也请中国提供。

从这个要求看,显然越方已经知道了中方勐拉第二批次增调1200吨粮食入越的决定,否则不会提出如此明确的要求。在范玉珊的要求中,最感困难的是食盐,原定援助计划是向越南方面提供食盐1.5万公斤,而此时整个滇南地区的库存食盐只有1万公斤,不足部分需要调运。

另一个为难之处是越方运输人力、畜力不足,到2月初,越方总共调集了约千余人和550匹马,从中越边界线上中方一侧的金水河向巴丹运输粮食,每天仅能把大约30吨粮食运至巴丹。如果这样的话,运完1700吨粮食将耗时近两个月。

贯通中越两国的滔滔藤条江水引起了中越双方干部的注意。越方有小船百余只,顺水而下可以直抵莱州,用船运粮比马驮人背的效率要高多了。但中国地处藤条江上游,水浅船只不足;越方只有小船百来只,无处寻觅新船。中越双方商议的结果是,将水运作为运粮的主要方式,中国一侧的山岭之中长竹遍野,可以砍下来捆扎竹排。考虑到竹排运输有去无回,中方作出决定,安排3亿元(旧币,值新币3万元)经费购造6000个竹排,向莱州运送粮食。从巴丹至莱州有一河段处于峡谷之中,水中有礁石阻碍航道,中国滇南驻军派出工兵顺河而下,炸除了礁石。

马帮竹排,水陆兼用的运粮路

金平县委、县政府2月11日向蒙自地委发出请示报告如下:

勐拉至莱州,水路交通初探可行。惟巴丹上游一段约百米长夹有石岩,需组织力量卸转后即可通行。现盟方一面要工兵前去爆破,一面在用竹筏6只载实物做一次试验。

为此,我们共同研究,意见是水、陆两用,现在至月底一段(时间),还须依靠马帮为主,但还有以下几个问题。

1.盟方要15万斤马料。范(玉珊)说:“在本月(2月)15日前要拿1万斤,否则马要吃大米。”而马料需经蒙自直调金水河,并在月底前要我方直运大米60万斤。我们根据省委电示精神,准备用700匹马于本月14日起运。但巴丹至莱州段盟方船只不足,必须由我方由勐拉每日供应竹筏100个。我们计划14日开始,本月共需(竹筏)1600个,每个约需6万元,共需1亿元。这项任务我县主要缺乏水手下送,而盟方要求我们解决800名水手。而我县最多只能动员100名,水手问题如何解决?亦请电示。

2.全部粮食运出还差1万条麻袋。范玉珊提出:“当前要借人民币2500万元,本月底要借15吨盐,2000万元的食物、干菜,1000万元的咸鱼,500万元的花生米,500万元的干萝卜丝。”(这些物品)亦请由蒙自调金水河。

3.双方保卫工作上除我组织有轻重机枪对空(防御)敌轰炸外,其他没有对空力量。

4.范玉珊对军区乔同志说:“镇沅、勐腊(这两处均在云南西双版纳州境内)的100万斤大米当前不用,请电转省委暂做处理,以防久放损烂。”

5.缩短运输时间问题。现据水、陆(情况)看较难,(1)山路窄,摆不下更多的人畜;(2)水路尚在第二次试行,如成功水手是个大问题,且单人往返一次需8天。以上请示。

收到这份请示报告,蒙自地委研究后形成了向云南省委的又一份报告称:

以上问题进行研究后认为:

一、经请示省委批准可解决人民币2500万元,食盐15吨,2000万元的食物、干菜,马料15吨;

二、1000万元的咸鱼,500万元的花生米,500万元的干萝卜丝,麻袋1万条(存粮需麻袋,马帮运粮需两条麻袋),款请省里解决。

三、水手最多动员100人,其余700人内地亦无法解决。工价问题由金平根据当地情况拟定具体办法,但钱的办法应如何解决?

四、人、畜动员面大,而气候又坏。前次失踪武装干部1人,病死1人,摔死马10匹,转财报省(委),只是省财政厅通报望今后注意,但未得到具体答复。医务员(包括医药)、抚恤问题应如何解决?

五、我们认为为了鼓励民工情绪,积极支援运输,进行评奖贺功是完全必要的,但经费问题需省委指示。

蒙自地委

1954年2月13日

报告表明,在蒙自地区财力物力许可范围内,越方要求均得到满足。但蒙自的力量有限,因此希望省财政解决钱款等主要问题。

主持中央军委工作的彭德怀关心滇粮南运。接到关于采用竹排运送粮食的报告后,中央军委于2月12日电告云南军区,越方需要的食盐可先给3万斤,同意竹排运输的办法。军委强调的是,援越军粮食,“我方只能送至中越边界,不能送入越境”。

实际上,向越南境内运送军粮从1月14日就开始了。在军委的电报到达之前,中国民工已将大量粮食运到越南的巴丹交接,再由越方经水路运向莱州。从现存档案判断,中国民工运粮进入越南境内,持续到1954年3月中旬越军在奠边府发起进攻为止。

档案中存有当时的蒙自专区财经委员会(相当于后来的财政局)发给云南省财委,并请转报省委、工委的报告:

省财委并报省委、工委:

关于金平所辖勐拉大米任务,至2月17日已按通知,340万斤全部集中完成。由勐拉运金水河乡(系国界)任务由元月22日开始,截至2月13日完成大米190万斤。勐拉存150万斤2月11日经军区乔正兴同志和金平陈县委(原文如此)等同志会同越南负责代表谈妥,由我区所发动马帮直运越南国内巴丹镇交50万斤。由勐拉至金水河30华里,金水河至巴丹70华里,由勐拉运巴丹粮食粮食已于2月14日开始,三天一转。此次运粮由我区各县发动,前往金平马匹709匹,后因气候炎热、生病回家121匹。据反映被土匪打死2人,死马8匹,已经政府处理妥善。

3月8日有敌机骚扰,在金平所辖三区格寨村,敌机丢下3枚燃烧弹,据反映损失粮食2万余斤。省粮食厅2月15日电示,按越方所需调15万斤苞谷至金水河交越方。由玉溪、文山两专(区)共发动马匹400匹负责运输。截至3月8日,玉溪(专)区蒙自99匹,运出苞谷11360市斤。

我委对上述问题的处理:

一、防止敌机的骚扰破坏,对于粮食应加以防空隐蔽;二、请省财委与越方联系,增强对方运输力量;三、请省财委督促玉溪、文山两专(区)马匹迅速集中蒙自;四、金平应加强运量人畜的组织教育,特别应加强茶水、医药照顾。五、我区马帮越过国界运粮是否符合上级指示,请即示。

蒙自专财委

1954年3月16日

军队作战不可一日无粮。进攻奠边府战斗打响后的3月16日,总参谋部致电正在前线的中国军事顾问团团长韦国清,提出建议:

国清同志并云南军区并告西南军区:

由滇南卫戍区调拨一部分高射武器,加强金平地区的对空防护。

暂时改为夜间运输。

对死亡人畜进行抚恤赔偿,并对民夫加强教育,安定情绪。

我民夫绝对不能越境。

我们同意云南的意见。惟目前我民夫不出境,胡南(即越南,此处为约定暗语,下同)人力动员困难,即敌机已经发现目标,连续进行破坏情况下,如何加速完成此项任务,请即与胡方商量。他们能否再派一部分得力干部到莱州、巴丹,加强民工的动员?整顿运输组织,以提高运输效率,争取完成运输任务。同时,请他们勘察莱州经巴丹至勐拉的道路情况,看能否在较短期内修建道路,通行汽车。还有什么其他好的办法,请研究后电告。

根据记录,法军发现了越军正在从金平边界线上得到粮食补给的迹象,已于3月7日和8日派飞机轰炸了金水河口岸,造成万余公斤粮食的损失和越方200匹马的伤亡。由于云南民工组织得当,向奠边府运粮工作始终进行着,虽因法军轰炸一度减缓速度,但很快恢复,而且增加了紧迫感。金平县的档案记载:“3月15日后,对方说,每天运到前方的粮食30吨,达到计划数字。至4月18日,全部粮食运走,比对方原计划提前2天。”

1954年4月下旬,金平县委向滇南工委送交向越南境内运送粮食的总结报告称:

2月初范玉珊来谈,我们即已感觉对方陆路运输力量薄弱,故极力建议利用竹筏作水路运输,这样一是运量大,二是运费省。但对方对此非常怀疑,后来在我们的极力支持下,对方同意试行。“2月20日试行成功,竹筏可自金水河经巴丹直达莱州。水道试行成功,对如期完成运粮任务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3月1日,水道运输正式开始。起初,由于水手不够熟练,对方领导上思想上有顾虑,每天只能放60个筏,每个筏只载30多公斤,……至3月中旬,每个筏平均已能载200公斤,每天可运出1万多公斤,若把对方300匹马的运力计算在内,这一时期每天可运出大米2万多公斤。

从上述记录得知,在5月7日奠边府战役取得最后胜利之前,云南省共向奠边府前线调运了1870吨(374万斤)粮食,75吨(15万斤)马料(主要是玉米),15吨(3万斤)食盐,以及相当数量的花生米、干菜、萝卜丝等。

除了储运损耗(如在3月初被法军空军炸毁1吨粮食)外,这些粮食和物品基本上都送进了越南境内,中方民工用粮不在其内。运粮中,中方有2人牺牲,还损失了一些马匹。

实际上,中方运出的军粮总数更多。1954年4月4日,韦国清电告中央军委,越军一个团进入老挝丰沙里地区作战,牵制法军不能向奠边府增援。现在他们缺粮,要求中方保障。

中央军委于4月6日复电同意,向这个团提供4月和5月的军粮共100吨,由云南的西双版纳州驻军和当地政府负责向老挝境内的越军运送。这项任务在4月下旬之前即告完成。

中方向奠边府战场调运的粮食、食盐和其他物品,甚至包括一些现金,全部是无偿的。

整个奠边府战役过程中,越军军粮基本上得到了保证。而置身重围之中的法军,始终没有摆脱过食品短缺的阴影。

猜你喜欢
滇南莱州金平
Rapid identification of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and their isomers in the atmosphere
《健听女孩》:无声世界里的有情人生
Effect of anode area on the sensing mechanism of vertical GaN Schottky barrier diode temperature sensor
清代道光年间土司制度与滇南边疆治理研究——以《滇事杂档》史料为中心
滇南小耳猪胆道成纤维细胞的培养鉴定
A New Species of Trimeresurus Lacépède,1804 (Squamata:Viperidae) from Southwestern China,Vietnam,Thailand and Myanmar
山东省石材协会周克继会长一行赴莱州进行调研
根深才会叶茂源远方能流长
上市公司拟出资1950万美元整合莱州矿山及石材产业
山东莱州三个饰面用花岗岩项目顺利通过评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