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设计
《雨霖铃》是抒写离情别绪的千古名篇,也是柳词的杰出代表,作者用一百零三字将他离开汴京与恋人惜别时的真情实感表达得缠绵悱恻,凄婉动人。教学本文,我以读画面、 品感情、析技巧、探名句为主线,带大家一起赏析此词。
二、教学目标
1、品味词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2、深刻体会情景交融的写法。3、提高学生理解和鉴赏词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
1、品味语言,把握意境。2、体会情景交融的写法。
四、教学安排: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别林斯基说过“诗人是用形象和图画说话的”,大凡一首好的诗或词,都是诗中有画,具有自己独特的意境、风格。今天我们学习的《雨霖铃》就是这样一部作品,既是一首绝好的词,又是一幅优美的画。
(二)读画面。1、听示范朗读,注意节奏,同时发挥想象,看在你的想象中,能否看到“词中之画”?2、自己研读,注意节奏的把握和情感的投入。3、大家一起读,读出情感。4、发挥想象,把词描绘成画面。讨论后派代表回答。(明确:三幅画面)
a、刚下过雨的傍晚,京城门外的帐篷下,一男一女举杯对饮,桌上摆满美酒佳肴,但两人都郁郁寡欢,情绪低落,停杯放筷不吃,四目相视,忧伤难言。
b、岸边,一男一女拉手,依依不舍,总不肯放开,而一边船上的船夫不停地催促,说要出发了,要出发了。但两人还是不肯松手,泪眼相看,无语凝噎。
c、深秋的夜晚,孤舟在江,晚风吹拂,酒醉刚醒的词人在舟中怅然四顾,只看到天边一轮残月照着江面,岸边的杨柳在凌晨的秋风中瑟瑟摇颤,诗人感慨万分,悲伤不已。
总结:大家描绘的都很美,我们一起为离别排列一个层次。
别前 别时 别后
(三)品情感。刚才我们通过读想象了词中三幅优美画面,下面我们重点来品味这首词的情感,并试着弄清楚作者是如何表达的?
1、找出主旨句?
明确: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2、文中哪些句子体现离别之情?
明确:帐饮无绪 相看泪眼 无语凝噎
良辰好景虚设 更与何人说(惨不成欢)
3、作者怎样表达这种离愁别绪的?
明确:寒蝉 长亭 骤雨 兰舟(实景)
烟波 暮霭 杨柳 晓风 残月(虚景)
渲染离别之情
(四)析技巧。
1、如果给大家设置一个题目:阅读这首词,试分析其艺术特色?我们应该如何组织自己的语言?通过上一个问题的分析,我们已经知道本词采用了借景抒情、虚景实景相结合的手法来传达词情的,关键就是咱们语言组织问题。下面每人拿出一张纸,写下你的答案。
2、找三位同学读自己的答案。
3、明确答题要领:是什么(叙)——为什么(析)——怎么样(评)
4、给出示例答案。
这首词采用借景抒情的手法,把景物染上主观色彩,以景传情,达到情景交融。全词表达的是伤离别的情感,作者选取冷落的秋景作衬托,如“寒蝉”“长亭”“骤雨初歇”等,渲染离情别绪。总之,本词写景,都是为抒情服务的,达到情景交融,“一切景语皆情语”啊!
(五)探名句。
1、本文优美语句很多,不胜枚举,明代词评家贺裳说,柳永此词有“千古俊句”,请问是哪一句?试分析它的妙处?
2、明确:“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 赠柳惜别,缕缕离愁
“晓风” 清秋的晓风是凉的,写出别后凄凉
“残月” 透出凄清冷落之感
词人写风之凉、月之残,都是为了倾诉离情别绪。
3、发问:把“酒”换成“梦”,“晓”换成“凄”,“残”换成“冷”,变成“今宵梦醒何处?杨柳岸,凄风冷月”,好不好?为什么?
讨论回答
4、明确:“酒醒”写出离人饮酒,为的是消愁,“举杯消愁愁更愁”,更何况是在“酒醒”之后呢?伤感离愁更浓。
“晓风”秋日早晨之风,风凉,古人出行多在黎明时分登程,送别也在这一刻,“晓风”意味着“离”。
“残月”月光是冷的,残月的光更冷,而早晨的残月就显得特别凄凉。
“晓风残月”给人一种特别浓重的凄清冷落之感,正是这样,才渲染出那种说不完诉不尽的离愁别绪。
5、让我们带着感情一起把文章再读一遍。
六、作业:写一篇赏析短文
七、教学反思
《雨霖铃》是篇经典词作,如何运用新课改的理念把它教出新意来,这是我这节课的目的。词离不开读,所以我就想从读入手,先调动同学对这首词的阅读审美,然后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几个小高潮。一是让他们描绘画面,并想象自己经历的离别场景,达到情感的共鸣。二是品情感时抓住主旨句“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这样一来,把词的情感和景物一下子都抓住了,使学生更容易把握词的行文脉络。并且让他们动笔写出赏析的句子,这样把问题抓得更深入,也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三是探究名句时,用换词的方法使大家对柳永锤炼的词语有更深刻的体会,整体达到审美的效果。
张永贵,教师,现居安徽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