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门基础学科,语文课程对学生的语言能力、理解能力及思考能力的培养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语文教学质量的高低就尤为重要。但是由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方法还不够完善,这就导致目前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并不高。于是,如何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活动教学的有效性就成为每位语文教育工作者研究与实践的重点。笔者对此提出一些个人的见解,仅供参考。
一、结合教材内容,制定科学的教学目标
首先,教师应该深入地研究教材,完全了解教材内容,深挖其内涵,弄透教材的重难点,并根据教材内容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从而制定科学的宏观规划与课程安排;其次,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细致地观察学生,根据学生的表现充分掌握学生的对课堂内容的理解程度,并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及时有效地对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进行调整,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而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例如在讲解必修二中的《珍爱生命》这一专题时,教师应该在深入挖掘教材内涵的基础上,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即要帮助学生了解到生命的宝贵,使得学生更加珍爱生命,珍惜生活,并要不断反思自己的生活是否精彩,是否过得有意义,从而不断调整自我,树立更有意义的人生目标,使得自己的生命绽放更美丽的光彩。
二、回归学生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生为本,充分回归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多与学生沟通与交流,了解学生内心的想法与兴趣所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解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畅所欲言,讲讲自己对梦想的理解以及内心所拥有的梦想,并设想一下如何实现梦想。之后再引导学生去熟读课文,了解作者的梦想。这样寓教于乐,不仅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文章的主旨,大大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
三、科学的提问与解答,提高课堂效率
科学合理的课堂提问也能大大提高课堂活动教学的有效性。在课堂教学开始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提出一些具有研究意义与思考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讲,并在听课的过程中思考答案。而答案的设定也不要一成不变,可以让学生发散思维,大胆提出自己不同的理解与回答。例如在讲解罗素编写的《我为什么而活着》一文时,在课堂初始阶段,教师可以向同学提问:“你为什么而活?作者活着的目标与理由是什么?是什么因素影响着作者对生活的选择与感悟?为什么作者认为其一生是无憾的?”同学们带着问题阅读课文,在听课的同时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这样不仅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带动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活动教学的有效性,而且还能培养学生深入思考的能力以及分析和解答问题的能力。
四、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发散学生思维
适宜的教学情境不仅可以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而且可以引导学生更好地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从而发散学生思维,使其获得更多的语文知识,提高其思维能力。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应该积极探索,创设出良好的教学情境,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使得学生的情境思维得到充分扩展。例如在讲解《秋声赋》时,学生在第一课时中无法深刻地感受到悲秋的思绪,无法充分了解古人悲秋的原由。于是,笔者在第二课时为学生讲述了作者的个人经历,并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演示出很多秋天万物萧瑟的视频与图片,同时配着柴可夫斯基的《秋之歌》作以背景音乐,这样学生就能够深刻感受到文中流露的悲秋之情。
总而言之,课堂教学的效率高低直接决定着教学任务能否顺利地完成,每位高中语文教育工作者都要充分重视高中语文的课堂活动教学,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与人文素养,积极寻找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活动教学的有效性,不断提高学生分析与解答问题的能力,拓展其思维能力等,进而为社会培育出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吴胜军,教师,现居浙江衢州。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