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永刚
前不久,家里有把竹藤椅断了一条腿,父亲出门时准备捎下楼扔掉。母亲拦住父亲,忙不迭地说,先别扔,改天我抽空修修,兴许还能坐。
父亲本来是铁了心要扔掉的,可一看母亲态度那么坚决,只好妥协让步。第二天我和妻子上班走后,母亲果真找了一些细铁丝和一截木条,费了好大工夫总算把断腿的藤椅修好了。下午放学回到家里,儿子嚷嚷着要检验一下奶奶维修的藤椅。谁知刚坐到上面,就听到咔嚓一声脆响,那条“病腿”猛然一歪,藤椅顿时散了架,儿子一骨碌掉在地上,摔了个四仰八叉。毕竟是小孩子,身体柔韧性强,摔这一下子好像没事一样,站起来拍拍身上的灰尘,咧着嘴笑了。虽然是有惊无险,但父亲和母亲却是惊魂未定,紧张不已。父亲嘟囔着埋怨母亲,昨天我说扔了你非不让,要是咱俩坐上去摔一下,那事儿可就大了。母亲自知理亏,一脸愧色。父亲等不及吃晚饭,便跑下楼把那把惹事的藤椅扔掉了。
父亲有个习惯,每次刷碗只要发现有豁口的碗,二话不说扬起手就扔出去了。扔也就扔了,父亲偏偏喜欢把有豁口的碗扔到灶房外面的石头堆上,哗哗啦啦摔成一地碎片。父亲心里清楚,只有这样才能断了母亲随后再捡回来继续用的念想。父亲每扔一个碗,站在一旁的母亲就长长地叹一口气,半是惋惜,半是心疼。
后来,我和哥哥姐姐相继外出求学,加之年迈的爷爷奶奶体弱多病,家里开销很大,而当时全靠父亲每月的二十来块钱工资,经济上常常是入不敷出,捉襟见肘。为了凑够我们上学的生活费,母亲省吃俭用,几乎没有花钱为自己添置过新鞋新衣服。有一次,母亲由于白天走路走得多,到了晚上脚趾上磨得一个血泡溃烂了,钻心地疼痛。父亲赶紧买来碘伏帮母亲涂抹,完了低头看见母亲脱下来的那双旧皮鞋,由于已经穿了七八年,鞋面上尽是褶皱,严重变形。父亲伸手往鞋里面一摸,一块突出的硬皮革把手指硌得生疼。父亲一下子明白了母亲脚趾磨泡的原因,气得脸色铁青,嘴角直打哆嗦,二话没说掂起那双旧鞋,连同母亲其他几双很有年头、已经看不出本来面目的布鞋,一股脑儿全部扔进了垃圾桶里。母亲脚疼走不成路,无法阻拦父亲,一个劲儿地长吁短叹埋怨父亲,你真是个败家的老头儿,这日子你不想过了啊?父亲的这一招“破釜沉舟”很管用,无奈之下母亲只好穿上了姐姐给她精心挑选的那些新鞋,从此脚上再也没有磨出过泡。
其实,除了那几双旧鞋,被父亲扔掉的东西不计其数。扔得多了,父亲也总结出了一些经验和窍门,往往采取“先斩后奏”的策略,扔的时候先不声张,等母亲发现自己的物品不翼而飞后再去寻找,为时已晚。有时候,母亲在换衣服时突然找不到自己缝了又补的“百衲衣”,在她心急火燎满屋子找的时候,父亲却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在一旁偷笑。正所谓“纸里包不住火”,虽然父亲自认为神不知,鬼不觉,可也有“马失前蹄”的时候,细心的母亲最终还是发现了“百衲衣”失踪的秘密。事情“败露”后,虽然挨了母亲劈头盖脸一顿吵,可看到她终于穿上了新衣服,父亲心里倍感欣慰。
父亲母亲在老家居住的时候,我们几个子女每次回家看望都要或多或少买一些食品,过惯穷日子的母亲只是象征性地吃一点儿,剩下的全被她精心地放了起来。存放时间久了,食品自然就过了保质期。当教师的父亲不厌其烦地向母亲讲过期变质食品的危害,可母亲却满不在乎,充耳不闻,有时候嘴上答应不吃了,可私底下仍不舍得扔掉,找个隐蔽的地方藏起来自己偷偷吃。看到自己苦口婆心的劝说没有一点效果,父亲也懒得磨嘴皮子了,趁母亲不在家的时候,翻找出那些过期的食品扔得远远的,母亲发现后免不了又是一番唠叨和埋怨,可父亲呵呵笑着,不当回事。父亲曾经对我说过,你妈年轻时候干活出力大,忍饥挨饿多,肠胃不好,别说吃过期变质东西了,就是正常的饭菜煮不熟她吃了都要闹肚子。说这些话的时候,父亲对母亲的关爱和怜惜之情溢于言表。
不经意间,我的父亲母亲都已年近古稀,不变的,是母亲数年如一日的节俭和父亲扔东西的习惯。直到后来我有了心爱的儿子,出于保护儿子人身安全的考虑,我把家里有可能伤害到儿子身体的物件藏起来许多,更扔掉了不少,扔的时候连眉头也没皱一下,那种果断坚决和当年父亲扔掉带豁口的碗时一模一样。
我终于明白,父亲爱扔东西的习惯,其实是一种爱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