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工生产技术》教材的编写与实践*

2015-05-26 10:05吴海霞王益民王雪香唐蓉萍耿化梅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5年22期
关键词:精细化工教材内容化学品

◆吴海霞 王益民 王雪香 唐蓉萍 耿化梅

作者:吴海霞,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化学工程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精细产品开发和精细专业教研;王益民、王雪香、唐蓉萍、耿化梅,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化学工程系教师(730060)。

1 前言

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载体,是把教育思想、理念、宗旨等转变为具体教育现实的中介,是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工具[1]。它对于稳定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深化课程内容体系改革、推动高职教育发展、办出高职院校特色具有深远意义[2]。我国的高职教育起步虽晚,但发展快速,而高职体系的教材建设却没能及时跟上高职教育快速发展的步伐[3]。

同样,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精细化工生产技术也面临教材与高职教育理念不切合,没能体现高职教育特色的问题。此类专业高职教材的编写是一个亟待加强的工作。本课程已经开设十年以上,原来课程全部是理论讲授;随着高职课程体系改革,理实一体化的推进,急需一本教材与课程配套,支撑教学体系的改革。

2 精细化工的特点

精细化学品与通用化学品相比,不仅有量上的基本特性,即小批量、多品种(如原来的化学工业部在1986年把精细化工产品分为农药、染料、涂料、颜料、信息用化学品、食品和饲料添加剂、黏合剂、试剂和高纯物、化学药品和日用化学品、功能高分子材料、催化剂和各种助剂共11 大类[4]),而且具有质上的特殊性能,即特定功能和专用性。另外,还增加了复配增效、剂型加工、商品化三部分。

基于以上特点,精细化工生产过程多采用间歇操作,而且新工艺和新技术不断推出,产品更新换代很快。因此,《精细化工生产技术》教材编写的过程中,不必要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地介绍所有品种的系列产品,但是如何体现精细化工产品的生产特性和典型工艺过程,达到触类旁通的目的,是重点思考的问题。

3 高职《精细化工生产技术》教材存在的问题

教材内容与高职精细化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符 高职精细化工专业培养的是在化工企业一线从事生产、管理等岗位的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因此,该专业的核心课程的教材必须围绕精细化工实际岗位(如配料岗位、反应合成岗位、分析岗位、包装岗位等)来设计教材内容,即应该依据实际的生产过程来选取教材内容,体现教材的职业性。

教材内容重理论、轻实践,不能体现高职特色 目前,高职类《精细化工生产技术》教材多数是对本科教材的删减、重组,没有体现理论知识“必需、够用”的原则。比如在介绍染料合成时,没有考虑到学生理论知识相对薄弱,缺少深厚的有机合成的知识基础,偏难、偏深的理论知识导致学生理解困难,从而降低学习兴趣。另外,教材缺乏实践性。高职教育的特色即强调知识的应用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目前高职类《精细化工生产技术》教材多数以理论知识为主,对实践内容多数单独设置课程,或教材中选用的实践项目与课本讲解的理论内容不配套,无法实现高职教育中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式,继而无法实现同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内容陈旧、落后,不能紧跟时代的发展 精细化工行业属于高技术密集行业,其新知识、新工艺、新技术更新换代明显高于其他行业。现行的高职类《精细化工生产技术》教材内容陈旧,不能及时反映精细化工行业的发展趋势。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部分编写者缺乏实际生产的经验,不了解生产一线的新工艺、新技术、新的岗位技能要求等。

除以上问题外,还存在教材形式单一,多数局限于书面教材,教材内容与职业资格取证要求衔接不够等问题。

4 教材编写的思路

从企业岗位需求出发,对接国家职业标准,编写基于工作过程的教材 《精细化工生产技术》教材的编写基于“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体现项目导向,教、学、做一体化”的指导思想,从精细化工企业的实际岗位需求出发,使教材内容有效地对接精细化工就业岗位的中、高级国家职业标准,按照精细化学品生产过程中备料、反应原理、工艺过程、产品检测、复配应用等各个环节涉及的岗位知识和技能要求进行提炼,突出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实现学生从学校毕业到企业的“零距离”上岗。

与时俱进,及时更新精细化工生产技术教材的内容精细化工行业属于高技术密集行业,行业发展迅速。如何体现行业发展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使职业教育更好地服务于行业企业的发展?这就要求不断地、适时地更新教材的内容,既保持教材的相对稳定性,又体现教材机动、灵活的特点。本教材编写者在教学过程中每年都会深入企业一线进行调研,了解企业产品的变化和需求,同企业多方合作,共同进行产品研发、解决企业工艺改造等问题,并经常查阅精细化工最新的国内外文献,做到不断吸收先进经验来确保教材编写的先进性、发展性。

校企合作联合编写教材,确保教材的实用性和针对性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深度发展的必由之路。教材编写团队应该吸纳企业一线的技术人员,实现校企双方的优势互补。充分发挥高职教师了解教学规律、教材编写规范要求和企业一线人员熟知新技术、新工艺、岗位要求的优势,确保编写教材既符合职业教育的规律,也满足企业岗位的要求。本教材的编写人员除自身具有多年的企业经验外,还邀请兰州润滑脂厂、兰州精细化工高新技术公司等人员参与,体现了教材内容的实践题材,突出了高职教材为产业服务的特点。

教材编写体现“理论够用+典型实训”原则,并配套开发网络资源 本教材由理论和实训部分共同构成,理论部分的编写以“理论够用”为原则,实训部分选取与理论部分配套的典型产品生产作为实训项目,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符合高职院校开设的工学结合课程教材的要求。另外,本教材团队围绕教材编写,同期开发了相应的教学素材,包括网络课件、电子教案、试题库、考试系统等,并建成甘肃省省级精品课程《精细化工生产技术》,为教材的使用提供支撑。

5 教材编写大纲

基于精细化工的特点,结合国内外精细化工的生产现状和发展方向,以及学生就业方向,选取表面活性剂、助剂、胶黏剂、涂料、食品添加剂、染料与颜料、农药、油田化学品、水处理化学品、日用化学品、香精和香料共计11 个模块。各模块内容自成体系,可根据实际需要自由组合,分类选取授课内容。每一模块均涉及产品基本概念、分类、用途及性质,将各类精细化学品中的典型产品由原料性质、反应原理、一般生产流程到操作工艺、产品检测及复配应用进行介绍,并给各模块配套安排典型实训项目,便于教师实施“理实一体化”。每个模块设定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课后也有对应的复习思考题,有助于学生自学并检验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精细化学品生产的基本知识与技能的情况[6]。

以第一模块“表面活性剂”为例,表面活性剂模块具体分为六个项目,前四个项目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两性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这四个项目中分别对每一类型进行简单介绍,然后基于实际生产过程选取一种典型产品按照图1 的流程进行详细的讲解。例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就选取产量最大、应用最广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作为典型产品进行重点详细介绍,最后对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类产品的最新发展和应用进行介绍。特殊表面活性剂中对氟碳、含硅、生物表面活性剂进行介绍,每一模块的最后一个项目都是实训项目,实训项目的内容就是前几个项目中的典型产品的生产,让学生通过实训操作,能更加扎实地了解产品从备料到生产到商品化的过程。每一模块都有小结便于学生复习总结,并配有相应数量的习题。

6 教材的实践与评价

本教材通过大量文献、教材、专著的查阅,是一部基于生产过程编写的精细化工专业教材,教材编写体现理实一体化,实际教学中可实现一体化;教材理论内容“必需、够用”,又融入足够的实训内容;教材引入最新产品发展和应用,满足学生对最新的科技成果了解的迫切愿望;教材模块之间变换的是产品,重复的是生产过程,学生在多次实训中增长的是技能。综合性和针对性相统一,教材涉及的产品品种有十多类。教材采用富有弹性的模块式内容结构,对知识与能力进行有目的的综合、融合和整合,将若干知识点组成模块,每个模块既是教材的有效组成部分,本身又是相对完整而又开放的单位,便于组织教与学。

经过教学一线两年的实践应用,采用《精细化工生产技术》的师生反映,该教材“知识结构合理、基本理论实用够用,重视理论联系实际,适合于职业教育中精细化工及相关化工工艺类专业教材”。

[1]周琦,肖瑛.高校教材建设的目标与原则[J].中国大学教学,2004(12):50-52.

[2]周晓健,章文清.对高职教材建设的探讨[J].职教论坛,2003(20):34-35.

[3]刘志鹏.从战略高度谋划教材和教学资源建设[J].中国高教研究,2014(10):9-11.

[4]宋启煌.精细化工工艺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2.

[5]王建国,代军,付小兰,等.《精细化工工艺》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J].广东化工,2008(3):98-100.

[6]吴海霞,唐蓉萍.精细化工生产技术[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13:1.

猜你喜欢
精细化工教材内容化学品
北京华立精细化工公司
泉州永春骏能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整合教材内容,为写作教学提供更多方向
中英高中地理教材内容的比较及启示
高中历史必修与选修教材内容融通之初探——以选择性必修一的复习课为例
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实践与探索
精细化工车间“三字诀” 让精益安全理念落地生根
精细化工废水污染特性分析及控制策略
《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版)》解读
危险化学品事故为何多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