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主义生产、资本、分配社会化发展轨迹初探

2015-05-26 02:47王勤谟
经济研究导刊 2015年12期

王勤谟

摘 要: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也在于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占有社会化两者不断发展并相互促进之中。针对这两个“社会化”发展的轨迹作一个轮廓性描述。随着两个“社会化”的发展,在资本主义的胎胞里酝酿着的、为资本主义后的社会形态所准备的物质存在条件何时脱胎而出,至于采取何种形式脱胎而出,还需假以时日。由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形态长期共存,资本主义两个“社会化”的发展值得研究和借鉴。

关键词: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资本社会化;分配社会化

中图分类号:F0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12-0009-04

一、前言

当代世界的特点是什么?不同的视角有不同的界定。从社会形态的视角来看,主要是一个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并存并且还将长期并存下去的世界。两种社会形态的并存,既有相互斗争的一面,也有相互借鉴的一面。

随着中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大国的快速崛起,国内外开始研究“中国道路”、“中国模式”等所呈现出来的一条新的现代化道路,探讨其中蕴含的人类文明新成果。同样,资本主义虽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但还在发展,还在现代化道路上不断地提供人类文明的新成果,也可供我国借鉴。总之,只要资本主义、社会主义还要长期共存,这种相互的借鉴是有助于人类社会的更好发展。

在现代化道路上的相互借鉴,也有各种视角。从社会形态发展视角上来看,马克思说:“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1]马克思这段话告诉我们,在资本主义的胎胞里酝酿着为资本主义后的社会形态所准备的物质存在条件。如何来刻画这种为资本主义后的社会形态所准备的物质存在条件?我认为可以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视角来加以刻画。

马克思主义者关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论述,主要是为了揭露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并且认为是资本主义本身无法克服并最终导致资本主义崩溃的矛盾。如1958年苏联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编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修订第三版》中所说:“生产的社会性和生产成果的私人资本主义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构成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的基础。”[2]“每一次危机都为新的危机准备基础,因此,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危机的破环力和尖锐程度不断增加。”[2]“每次危机都加速资本主义方式的崩溃。”[2]但现实情况并不是这样。有人统计,美国从1854—1991年的一百三十八年中经历了31个经济周期。每次经济危机之后,美国经济就会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也就是仍在螺旋式发展。原因何在?总的来说资本主义还有自我调节能力。这种自我调节的能力,也可以从各种视角来分析。我认为,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视角,并反其意来分析。也就是,目前在发达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占有社会化都在不断发展并相互促进之中,从而使我们看到发达资本主义社会是在对其基本矛盾的“不断克服”之中向前发展的。本文试对这两个“社会化”发展的轨迹作一轮廓性描述。

二、两个“社会化”发展的轨迹

(一)在提高生产社会化方面

生产社会化主要表现为在专业化分工基础上的协作、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人类的发展能力。

1.分工协作的演进

生产中专业化分工越细化,出成果的协作面也就越广,也就是不断提高了生产的社会化程度。

(1)产业分工不断加深。在一产、二产、三产之中,又不断产生新的行业。如服务业中,1966年美国经济学家H.Greenfield提出生产性服务业概念。制造业由产品分工向产品内分工发展。在产品分工时代,工厂一般采取全能生产方式。如福特汽车公司在1930年初还是一头进原料,一头出汽车;甚至在原料供应上也是尽量自己干,如自己生产钢材,自己养羊,生产汽车上用的毛料。以后实行专业化生产,而且专业化生产的范围不断扩大到辅助生产、毛坯生产、零部件生产、一些工序、一些职能等领域,企业的经营范围集中于自己最擅长的核心业务,并从而产生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等概念。

(2)专业化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和有利于创新。于是专业化分工又从一国范围走向全球范围。例如,1963年美国实行“生产分享项目”(production sharing scheme),鼓励缺乏比较优势的加工环节转移到海外。20世纪60年代末其他发达国家大都实行了类似政策,从而推动很多制造业产品组装等工序发生国际转移。现在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已离不开与全球产业分工的发展,如用“雁行模式”描述20世纪下半叶东亚经济依次腾飞的景象。

(3)企业由在市场中单打独斗,向地区集聚化,企业之间联盟化、网络化等方向发展,并且也是突破一国范围,在全球进行。

(4)经济的发展,由主要依靠市场调节,向市场调节、政府调节并重方向发展;由一国国内调节,向本国调节和国际组织,如世界贸易组织等调节方向发展。

(5)科技的发展。这在提高第二产业生产社会化程度方面最为明显。但在第一、第三产业方面也越来越明显。以信息化在第一产业中的作用为例,如:海洋作业中的台风预警;农地作业中对田间土壤进行抽样化验,输入电脑,计算出各地块适宜的施肥量和播种量,然后装有与电脑系统相连的全球卫星系统的拖拉机和播种机自动识别不同地块并自动控制施肥量和播种量。同时,科技创新本身也日益以大学、企业、研究机构为核心,以政府、金融机构、中介组织等为辅助的协同的方式进行。

2.可持续发展

(1)关注人的卫生安全。如美国国会于1906年通过《纯净食品与药品法》,对食品和药品在加工和运输过程中的卫生条件制定了严格的要求。

(2)转变生产和消费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经济发展模式。核心内容是:提高资源利用率,使用清洁能源,保护环境,把生产社会化的内容扩大到善待自然和代际兼顾。其发展过程是:1972年,有科学家、经济学家和企业家组成的民间学术组织——罗马俱乐部发表了《增长的极限》研究报告,首次向世界发出警告:“如果让世界人口、工业化、污染、粮食生产和资源消耗方面现在的趋势继续下去,这个行星上的增长极限有朝一日将在今后一百年中发生。” 1980年国际自然保护同盟(IUCN)制订的《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The world Conservation Strategy)文件中首次提出可出续发展概念。1983年11月联合国成立了以挪威首相布伦特兰(G.H.Brundland)夫人为主席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EDC),经过四年的工作,于1987年向联合国提交了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Our Common Future)的研究报告,首先正式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和基本理论,并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同和响应。WCED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分为广义与狭义两种。广义的定义为:“持续发展战略旨在促进人类之间以及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狭义的定义为:“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方式是侧重点有所不同的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的早期萌芽是1965年5月10日,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提出“宇宙飞船理论”。英国环境经济学家大卫·皮尔斯和图奈(Pearce D.W.&Turner R.K.)在1990年出版的《自然资源和环境经济学》一书中首次提出这一术语;并在20世纪90年代末,日、美、德等国积极实践。循环经济的主要内容是 “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减量化”是指从源头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物质和能源流量;“再利用”是指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资源化”是指废弃物再次变成资源。循环经济的目标是,通过“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进行人类的经济活动,并使社会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相和谐。绿色经济是英国经济学家Pierce在1989年出版的《绿色经济蓝皮书》中首先提出的概念,是指人们在社会经济活动中通过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高效、文明地实现对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使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生活质量持续提高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低碳经济概念是2003年英国白皮书《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中率先提出,其核心是能源的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及使用,并不断追求绿色GDP。

3.提高人类的发展能力

(1)通信和运输技术的发展,提高了人际交往的广度和速度;产品、服务等创新,提高了人类生活水平和人文意境。特别是智能自动化作业水平越来越高产品的发展,大大扩展了人类的活动领域,使人类能够日益涉猎宇宙、深海、沙漠、极地等过去很少甚至从未活动过的高真空、微重力、高压、高寒、高温等领域。如2011年11月发射成功的耗资25亿美元、采用核动力驱动的好奇号火星探测器;准备2014年接替1990年送入太空的哈勃望远镜的、耗资45亿美元的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等。

(2)制造技术沿着手工操作、机械化、数控化、智能化轨迹发展,一方面使生产活动能够日益实现高速度、高精度、高一致性,另一方面又使人类能够在高真空、高清洁度、高温、深冷、高危险性条件下进行作业。制造技术既是人类改造自然,也是保护环境、实现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手段。自动化制造技术的发展,不但使人类从单调、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而且使体力劳动脑力化,基本消除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差别,进一步缩短劳动时间,为实现人的多方面的发展创造条件。

(二)突破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向社会化方向发展方面

生产资料占有向社会化方向发展,主要表现在资本社会化和利润分配社会化上的发展。

1.资本社会化的发展

(1)最主要的是股份制的发展。股份制,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它是在资本主义体系本身的基础上对资本主义的私人产业的扬弃;它越是扩大,越是侵入新的生产部门,它就越会消灭私人产业。”[3]现在一些著名大公司的股东数量,常以数万、数十万甚至数百万计,如成立于1885年的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在21世纪初拆分之前有300多万股东,90%以上股东是一般老百姓;一些著名的家族企业,家族占有的股票的比例也在不断减少,以现在家族企业色彩仍比较浓厚的少数企业之一福特汽车公司为例,福特家族占有的股票比例也已降到50%以下。到20世纪末,美国已有一半家庭拥有股票;而养老基金、互助基金、保险公司、慈善团体等社会化的机构投资者则拥有40%以上股票。

(2)资本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分离。企业生产规模日益扩大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使资本家不能再凭个人的习惯、经验和主观判断来经营管理企业,而需要从企业内部或市场选拔通晓业务的有才能的人管理企业,从而产生对法人财产拥有经营权和管理权的经理阶层。1941年提出“经理革命”一词,就是用来描述两权分离的公司中经理获得越来越大控制权的现象。并且从1950年开始,随着管理层股权薪酬制度等的发展,他们也开始获得企业的所有权,而且份额越来越大。

(3)职工持股。20世纪70年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许多企业推行职工持股计划。企业职工持有本企业的股份,包括企业管理层的股权薪酬制度。还出现了职工股份所有制。职工股份所有制又有两种形式,一是职工买下企业部分股票,这与对外发行股票没有什么区别;二是职工买下本企业的全部股票,使私人企业变成一种具有合作社性质的企业。美国国会从1974年开始还通过了一系列法案,鼓励推行职工股份所有制。

(4)1932年提出公司治理理论,并不断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公司治理的核心是合理配置股东会、董事会、经理之间的权力,特别是设立和公司没有任何股权关系的独立董事,以防止其中任何一方,特别是大股东,牟取和强化自己的控制权和利益诉求。

(5)企业进行生产所需资本的多样化。生产资料是一种物质资本。而现代企业进行生产活动,不能仅有物质资本,还需要人力资本、知识资本、社会资本、自然资本等。后四种资本都具有社会化性质。例如,拥有知识资本的员工,在生产过程中起着关键性作用,他们不但能够有稳定的高额的薪资待遇,而且往往有一定程度的决策参与权。企业融资渠道:留存收益、金融机构贷款、发行债券、发行股票等也标志着资本走向社会化。值得一提的是,1946年美国研究开发公司成立而出现的风险投资,即以股权方式参与企业的投资,同时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在企业发展成熟后,通过退出转让企业的股权,继而进行新一轮投资运作。这使有巨大竞争潜力的企业,在技术、资金、管理等几个方面协力结合下,得以建立和发展起来,其中特别对高科技中小企业的发展,并进而对科学技术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和形成产业的创业过程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2.利润分配社会化的发展

(1)企业经营的目标由唯一为股东实现利润,发展为1963年提出、1984年以后得到完善发展的考虑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和与此相联系地考虑社会责任。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债权人、雇员、消费者、供应商、政府部门、本地居民、当地社区、媒体以及后代人、自然环境、非人类物种等。企业社会责任包括对股东、员工、消费者、政府、社区、资源环境、公益和慈善事业等的责任。企业社会责任首次提出是在1924年。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发达国家企业界在追求利润的同时,开始关注企业的社会责任。1997年,美国和欧洲一些国家联合推出“企业社会责任的国际标准”。2002年,联合国正式发布了《联合国全球协约》。至此,企业要担负起社会责任已成为广泛共识。2010年11月1日,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正式发布了为组织社会责任活动提供相关指南的一项国际标准ISO-26000《社会责任指南》,供各国自愿采用。

(2)通过三次分配优化社会收入分配。第一次分配由市场按照“效率原则”进行分配,社会财富以薪酬、利润和利息形式分配给生产要素的所有者。但是企业的薪酬现在也在社会化。例如,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金融机构高管薪酬成为投资者和监管部门关注焦点问题之一。2010年7月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的《多德—弗兰克华尔街改革和消费者保护法案》,要求披露所有员工总薪酬的中位数与首席执行官的年度总薪酬之比,对上市公司基于错误财务信息发放的高管薪酬,美国证监会拥有追索权等。第二次分配由政府按照“公平原则”通过税收和财政支出进行再分配。例如,目前美国联邦政府80%的税收来自个人所得税、薪酬税等直接税,并实行超额累进制。第三次分配由非政府组织,主要是慈善组织或公益基金会、富翁们将其财富依据“道德原则”通过募集自愿捐赠和资助活动回报社会。

(3)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德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实行现代社会保险制度的国家。1883年,德国首相俾斯麦颁布《疾病保险法》,而后又在1884年和1889年相继出台了《工作保险法》、《养老、残疾和残废保险法》。英国最早可追溯到1601年的《济贫法》;1908年颁布《养老金法》,开始实行由税收资助不付保险费的最低养老保险金;1941年成立社会保险和相关服务部际协调委员会,1942年该委员会向丘吉尔政府递交了首次使用“福利国家”的《社会保险与相关服务》报告,即著名的《贝弗里奇报告》。在该报告的基础上,英国进行了一系列立法,构建福利国家制度体系。1948年,英国工党政府宣布建成了“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国家。在随后的二十多年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也纷纷实施普遍的福利政策,推行覆盖全民化的社会保障制度,当然它们的模式也是各有特色。

(4)把居住权作为公民权利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的国家甚至明确把公民享有住房的权利写入本国的宪法。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虽然主张自由竞争、市场调节,但在住宅建设上普遍实行政府干预,实行财政资助,确保整体上住房供需的平衡。基本原则是由政府承担住房市场价格与居民支付能力之间的差距,解决部分居民对住房支付能力不足的问题。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房价收入比(每户居民的家庭购房总价与家庭年收入之比)在1.8~5.5倍之间。

现在,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中社会的贫富结构已基本形成橄榄型,即富人和穷人占少数,中产阶级占多数。这些中产阶级中很大一部分人都持有股票等资产。如美国居民的金融资产中,股票、基金和投资于资本市场的养老金合在一起,达到了近70%的比例。2010年,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中,反映社会财富分配差距程度的基尼系数,除美国超过0.4的警戒线(0.408)外,一般都在0.2~0.4的合理范围之内,如日本为0.249,德国0.283,法国0.327,英国0.36。

三、结束语

推进经济发展的因素很多,上面只是就马克思主义者对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两个“社会化”方面来说。尽管资本主义两个“社会化”在不断地发展,但是否就可以不再有经济危机出现,当然也是否定的。因为经济危机的产生,也同样有很多因素。就经济危机本身来说,就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例如马克思主义认为有平均约为十年的因固定资产大规模更新引起的危机周期;西方经济学家则有所谓长度为三年左右的主要因企业库存波动引起的基钦短周期、十年左右的主要因投资波动引起的朱格拉中周期、五十年左右的主要由科技因素引起的康德拉季耶夫长周期等。就避免和解决经济危机的途径来说,有市场调节和政府调节,而且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在综合运用这两种调节手段上尽管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仍然没有解决两者都会出现失灵的问题。究其原因,除两个“社会化”反映的政治制度外,还有科学和技术的发展问题,特别是人类的知识水平还没有从“必然王国”进入到“自由王国”,还没有完全掌握经济发展的规律,还需要在发展过程中解决不断出现的新问题。例如,这次美国次贷危机和欧洲债务危机的一个特点是好事背后产生的问题,并且因而使问题的积累时间较长,以致超过一定临界点后突然爆发。至于随着两个“社会化”的发展,在资本主义的胎胞里酝酿着的、为资本主义后的社会形态所准备的物质存在条件何时、采取何种形式脱胎而出,还需假以时日。

在经济上相对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来说,中国是一个后进的社会主义国家。恩格斯说过:“实际的社会主义是在于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各个方面的正确认识。”[1]因此,跟踪和研究资本主义两个“社会化”所取得的成就,包括为解决2008年其所发生的经济危机所采取的新的对策,都会有所裨益。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3-550.

[2] 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修订第3版)上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200-208.

[3] 资本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496.

[责任编辑 刘娇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