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常规,方能有效合作

2015-05-25 15:50孟凡银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15年3期
关键词:沁园春后进生成员

孟凡银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旧的教育教学体制愈来愈不利于人才的培养,从而也越来越不适应时代的要求。因而素质教育的推进,课程改革的开展更是时不可待,人们都在积极探讨老师如何教、学生怎样学的问题。其中,小组合作学习引起了一线教师们的重视。

小组合作学习有力地挑战了教师“一言堂”的模式,同时也首次在课堂上给了学生自主、合作的机会,目的是培养学生团体的合作和竞争意识,发展交往与审美的能力,强化合作动机和个人责任。从不同范围的听课来看,几乎所有课堂都引入了讨论式学习的模式,这固然可喜,而我又不禁为其所实施的合作实效而堪忧,仔细观察,多数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仅仅停留于形式,仅仅浮在水面上,就是不能扎到深水里。往往是老师一宣布小组讨论,每个人便七嘴八舌说上一气,谁也没有听到谁在说什么,几分钟后老师一喊“停”,便戛然而止;在回答讨论的问题时,学生站起来就说“我认为怎么怎么样”,关注的仍然是“我怎么看”,而不是“我们小组怎么看”。是不是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就是这样热闹的走走过场?个人看来,我确信这种模式会使两极(先进生和后进生)分化日趋扩大,必将会丧失合作的真正价值。

我想从《沁园春·雪》的教学中来探窥提升合作学习有效性的问题,谈谈自己几点不成熟的看法和尝试。

一、打破教师单向传授制,实现学生资源的充分利用

这里所提及的师生传授制,即教者对学者单方面的知识传授,这样的教学方式忽视学生的学习主体。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使他们参与到小组的合作学习中去,打破师生单向知识传授的僵化模式。

有些老师认为新课程表面上难度是降低了,但是对老师来说实际上变难了,对教师的要求非常高。老师必须是德才兼备、文武双全才行。教师真的要等到把所有的知识都掌握了,把所有的材料都查全了,才有信心和把握去上课吗?事实并非如此,教师必须转变观念,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学生就是最可利用的课程资源。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评价者,而不是要什么都要凌驾在学生之上的传统的教育者形象。

“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在讲授《沁园春·雪》这一课时,我在课堂上没有说几句话,只不过参与到同学们的讨论、评价中去,把自己当作他们每个小组中的一员,充分让学生合作讨论。结果他们在讨论朗读要求时说得头头是道,完全超出了我预定的答案,同时在赏析诗词内容时,他们对这首词的理解也完全超出我的想象,真正地释放出了他们自身的能量。

实验下来,我真正明白,教师不可能完全代替学生去思维,这个时候请把机会交给学生。

二、打破学生固定座位制,实现人力资源优化配置

学生是教学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作为教学对象,他们是活生生的人,我们必须得承认并尊重他们的个体差异,包括接受知识的能力差异、学科知识的平衡差异等,一个班级的学生的学习水平和知识基础总是良莠不齐,由于这些原因的存在,对于小组合作有效性起到了很大的制约作用。

所谓小组一般是指由四五个学生组合而成的相对固定的团体,在探窥小组合作模式的过程中,我尝试着取消同学的座位固定制度,打破学科本位制度,实现学生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在上不同的课程时,我按照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的差异,并兼顾他们对综合学科学习能力的差异,分成了有特点的小组进行合作学习。

在《沁园春·雪》的教学中,我研析课文时,我想出了两个问题:A.上阕写了哪些景物?B.上阕又是怎样写这些景物的?相对于这两个问题而言,第一问比第二问要简单得多。为了使人人都参与到这一讨论当中,我让后进生小组完成第一问,让部分中等生小组完成第一问或第二问,让先进生小组完成两问。这样小组之间就有了区分度,每个小组以及每个小组的成员都觉得有所得。

在向课外拓展延伸时,各小组也有不同的学科知识层次和梯度。在对“秦皇”“汉武”等历史人物进行了解和评价时,似乎后进生小组的讨论合作成效并不比先进生小组的差。相信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也可以分成不同小组合作学习,从而提高合作学习的实效,关键是把机会还给学生,给他们充分的合作时空。

三、打破优生包办制,实现资源效能的整体提高

小组合作学习的几大要素包括:学生之间的相互配合中的分工和责任,小组成员之间的信任,对成员完成的任务进行加工和评估。其中分工与否关系到资源效能整体提高的实现与否,常言说“责不明,则事不清”,学生如果没有明确的任务,就会持一种观望的态度,无所事事。所以打破优等包办制,方能顾此而不失彼,实现真正的效能整体的提高。

在讲授《沁园春·雪》的过程中,对于字词的合作解决,让组内成员在讨论合作的基础上,由小组内的某一个成员进行记录,其他成员查阅字典、工具书等,以求得到问题的解决。这样各有各事,各负其责,真正做到人人参与,学习的效果自然就会高起来。

在讨论朗读的注意点时,我也要求学生在自主品读的基础上,开展各有其事的小组式合作赏读。我试着将上阕分成几个小层次,并分工到各组内成员手中,互相切磋朗读的情感、节奏、语气和语调等,最终也由专人记录,形成一致的小组意见,再在班级交流,这样也就让每个后进生不至于觉得被抛弃、遗忘,他们也有了学习的兴趣。这就真正实现了具有较高实效的合作。

总之,合作学习形式并不仅仅是“一种形式”,而是学生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互相提高的一种手段;合作学习也并不是每堂课都必须引入的课堂学习方式,而应“遇难时方用之”。实行合作学习,使我们看到了学生资源的可利用性和开发性。课堂教学改革成功与否,便在于有没有真正还学生合作时空,充分提升学生合作的实效性。

猜你喜欢
沁园春后进生成员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沁园春·赞中原
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有效转化后进生
沁园春
沁园春 ·春朝送暖
如何对待后进生
读毛主席《沁园春》感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