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开启语文教学新途径

2015-05-25 15:04路怀钊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15年3期
关键词:研究性课题学习者

路怀钊

前段时间,笔者参加了一个学习、培训活动,学习期间恰逢承办学校研究性学习课堂展示,这次展示包含了语文课堂的多种形式:既有阅读课、口语交际课,又有习作课。作为听众和学习者的我不免要思考、要比较、要反思,现在细细回想起那几节语文课,对研究性学习感触颇多……现将其形诸文字。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的学习活动,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较好的语言文学素养、一定品味的审美情趣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从研究的角度去进行教学。新《课标》同时指出:“提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启发式和讨论式,鼓励运用研究性的学习方式。”什么是研究性学习方式?其意义何在?基本特征怎样?研究性课题如何筛选?又如何实施?

1.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意义

所谓研究性学习,就是对学习材料、学习问题的探索研究,探寻追究。这种学习方式有什么意义呢?首先,研究性学习突出了主体性原则,让学生主动地学习,积极地求知。而传统的学习方式,多半是学生被动地学习和接受,被动地训练和作业,其主动性受到压抑和限制,创造精神受到禁锢和扼杀。研究性学习意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参与意识。其二,研究性学习突出学生语文实践的学习。语文学习,归根结底是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好语言。语文的人文精神,既体现在学生通过语文学习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上,又体现在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上;语文学习,重要的是贴近学生生活,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实践中,在实践中提高语文素养,培养能力。第三,研究性学习是连接课内外阅读的有效途径之一。国家教育部规定中学生一年要有80万字的阅读量,这对一天有8小时左右在学校的学生而言,难度非常大。目前,中学生的阅读量普遍不足,要改变这种状况,可以运用研究性学习的方式,由课内延伸到课外,拓展学生的视野。第四,研究性学习是合作探讨、共同提高的学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明确指出:21世纪的学生应当“学会合作,学会做人,学会求知”,而研究性学习,对初中生而言,就意味着一种群体合作的精神。初中生由于阅历、视野、经验、方法等方面的不足,在研究学习的过程中,共同搜集信息,查阅资料,互相讨论,各抒己见,往往会迸发智慧的火花。因此,研究性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养成共同探讨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养成尊重他人、虚心好学的品质,养成帮助他人、共同进步的精神。在研究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互相发现问题,互相质疑,不断否定,不断创新。研究性学习还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造精神。如推断式研究,能够使学生由已知到未知、由现象到本质,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批判式探索,培养学生不迷信、不盲从,有独到见解,独立思考的习惯。想象式探索,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跨越时空,驰骋思维,无拘无束地放飞想象和创造。想象之鸟一旦高翔,学生心中就会跳跃着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意象。

2.研究性学习所具有的基本特征

其一,重视学习过程。研究性学习重在学习的过程、思维方法的学习和思维水平的提高,研究性学习的“成果”不一定是“具体”而“有利”的制作成品。学习者是否掌握某项具体的知识或技能并不重要,关键是能否对新知识有所选择并能够判断、解释、运用,从而有新发现、新创造。

其二,强调学以致用。学以致用是研究性学习的又一基本特征。研究性学习重在知识技能应用,而不是重在掌握知识的量。研究性学习是问题解决的学习,其目的是发展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学习内容上,侧重于问题的解决。

其三,重视学习体验。研究性学习不仅重视学习理性知识,如方法的掌握、能力的提高等,还十分重视感性认识,即学习的体验。传统的教学模式以知识传授为目的,其教学过程是间接经验,而现代教育不仅有文化传递的功能,还需发展人的个性,提高人的素质,包括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形成需要学习者直接参与体验。

其四,力求全体参与。研究性学习主张全体学生的积极参与,因此,从理论上说,每一个智力正常的学习者都可以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创造意识和能力。在研究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和个性特点,拟定恰当的研究计划,实现个人的研究目标。同时,学习者面临着复杂的综合性问题,必须依靠伙伴的集体智慧和分工协作才能完成,这也培养了他们的群体合作精神。

3.做好研究性学习课题的确定

要使研究性学习顺利进行,首要的工作是课题筛选,笔者认为方法有二:其一,从学生语文学习生活的实际出发。语文学习生活,是激发和启迪语文研究性学习课题产生的唯一源泉,缺乏这一源泉,研究性学习只能变成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因此,必须要让学生直面自己的语文学习生活,选题范围要小,角度要新,让学生易操作,树立信心。如教学《纪念白求恩》,笔者要求学生从图书馆查找、从网络上检索关于白求恩投身中国革命事业的光辉事迹,然后在班里出一期主题为“为人民服务”的墙报,收到了不错的效果。其二,从学生现有的知识和积累的经验出发。研究性课题的筛选,需估计到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和经验积累,若所选的课题大大超过学生的知识储备和经验积累,就会给研究性学习增加一定的难度,给学生造成“难以下手”的困惑,继而失去信心。因此,研究性学习必须以教学为依托,在内容上应是课堂内容的拓宽、加深和运用。遵循学生的思维和认知规律,是课题不可忽视的原则。如教学《凡尔赛宫》时,与《巍巍中山陵》进行比较阅读,进而比较中法建筑美学的异同,深刻理解中法建筑文化的内涵,既新颖,又能达到以培养创新能力为基础的研究性学习的目的。

4.研究性学习课题的实施过程

研究性学习具有其独特的基本结构:问题——探索——质疑——练习。教学程序:提出问题,激发诱趣——师生共同参与探讨——引导学习,归纳概括——质疑问题,答疑解惑——分层练习,反馈矫正。这种教学程序,一般来说可按如下步骤实施:

第一,铺设背景知识。在研究性课题的实践中,应力求形式多样,尝试建立多维、互动的创新教学模式,避免教师独占讲台,一统天下,或者学生散兵游勇,各自为阵。因此,不应是教师就某个材料让学生理解、识记,也不应是教师撒手不管,任其自由。在提出课题之前,教师的职责是就某一问题创设情境,并以此为契机,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诱发学生的探索动机,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和知识积累,为确定研究性学习的范围、角度做准备。如教授专题《鸟》时,可以抓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主题,将活动分为几个板块:“咏鸟诗”“与鸟相关的散文”“濒临灭绝的鸟”和“鸟濒临灭绝的原因”。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任选一项作为自己的研究专题,同一专题的同学组成一个活动小组,并自主选出组长。在组长的组织和领导下,制定本组的活动方案。接下来搜集材料,处理材料,要求同学上网或到图书馆查找资料。在活动中,每个人既要展开独立的研究,又要与本组其他同学及时交流,互相合作,共同探讨,形成本小组的研究成果,然后全班交流,最后进行知识竞赛。

第二,学生提出课题。在创设背景知识的基础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自由讨论,发表意见,提出自己的课题,这一步骤是语文研究性学习课题筛选的关键。教师对学生提出的课题要加以指导,如指导课题的范围和角度等,可以将课题剖析成几个小角度,采用以小见大的方法,选择符合学生个性的研究性课题。在思考和拟定课题的过程中,教师要放手让学生充分讨论,尊重其个性,发挥其自主性。同时,教师还应解决课题中隐含的争议性,以使学生多角度认识、分析问题,圆满筛选出研究性课题。

第三,教师归类反馈、撰写教学反思。学生完成了研究性课题后,教师必须一一过目,仔细研究,认真推敲,进行整理工作,如范围太大的课题,应缩小视角;缺乏创意的课题,应转换视角;空泛浮夸的课题,应果断删除。最后,教师将审视过的课题落实反馈,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成果,体验成功研究的乐趣。教学反思能及时检查,总结教学中的得失。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全新的教学尝试,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全面探索。

猜你喜欢
研究性课题学习者
实践,让研究性学习课堂精彩起来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学写简单的研究性报告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第一次写课题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浅谈“研究性”阅读教学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