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平平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各种各样的课改实验层出不穷。它的出现确实给语文课堂掀起了一股热风,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课堂上教师不必拘泥于“教参”上的标准答案,也不必受考试内容的拘束,手脚一放开,自然就有了一份潇洒,课堂形式也随之多样起来,让语文课有了盎然生机。我们在参加语文教学交流的活动时,常常看见教师们花费大量精力来设计活动,一堂课下来,只见活动的热闹,不见文本的有效阐发、挖掘和共鸣。而且课堂上教师的随机点拨欠缺,不能有效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向,结果这样的课堂,只能让人感觉“热闹得空洞”。
为解决这一弊端,在阅读教学实践过程中,笔者认为教师要立足于文本,重视文本的阅读教学。
一、引导学生读进课文,挖掘文本中丰富的资源
一篇课文究竟应该怎么上,什么方法最好,什么形式行之有效,我们很难有个一般的标准去加以衡量,千家之言,何者为是,不同个性的教师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没有最好,只有此时此地最有效,所以教学形式的选择不妨各行其是。然而,就语文阅读教学来说,立足文本却是不容忽视的一个前提。平时教师如果在备课和上课时只注重于教学形式,一味花力气在活动形式中创新,脱离、偏离文本,无异于本末倒置。
诚然,语文教学方法的改变,的确让课堂有了生机和活力,学生学习的兴趣也空前的高涨,然而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过于重视活动形式,忽视文本阅读的情况也越来越严重,他们愿意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课文以外的问题研究上,却不能静下心来读课文,这样本末倒置势必影响语文学习的效果,对此,我们深有体会。深圳南山区教研室唐建新老师把阅读教学概括为三个阶段,即读得进,悟得出,记得住。这种划分备受语文界同行的欣赏。的确,语文学习以“读进去”为基础,才会有更大的发展。为了克服学生中普遍存在的“感受粗糙”的毛病,笔者在语文教学上逐步从追求多样的形式走到追求文本阅读的深入、细致上,其间的感受颇多,收获也颇丰。一篇课文,能够读进去,读明白,才谈的上独特的感受和体会。
二、立足文本,注重语言的品味
语文课的独立价值是语言文字。一堂语文课,要上出语文味,须要在言语的丛林和字里行间穿行。如果脱离文本品味语言,就会失去品味的意义,甚至会闹出笑话。语文教学应通过对文本中语言文字的咀嚼去体会语言文字内蕴涵的深层内容。如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样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 其中“臃肿”原指过于肥胖,以致动作不灵便的意思。可以让学生结合具体语境品味语言,理解“臃肿”在文中的意思是指何首乌根的粗大;再让学生用该词语的原意造句,品味同一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的表达效果;通过文字的咀嚼,再一次引导学生体会语言文字内蕴涵的深层内容,这样学生从中就可以体会到童年的“我”天真无邪、热爱自然的品性以及他在百草园的情趣。
三、立足文本,做到启而能发,发而能收
1.文本阅读过程中,教师应重视学生的自我感悟
与过去语文教学不同,新课程提倡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鼓励学生对文本内容作出有个性的反应,但是这些都不能离开文本,另起炉灶。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是因文本而生发的,脱离文本的旁逸斜出,学生的接受和索取的意义是没有价值的。就一篇作品而言,教师不能给学生先入为主的影响。因此,可让学生直接看课文,不必看提示、练习之类,让学生以自身的体验来感悟作品。由于每个学生的思维方式、经验阅历不同,阅读同一篇作品,他们一定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悟。
2.文本阅读过程中,教师应激发学生质疑问难
让学生在阅读文本过程中发现问题,引发自我思维,这是阅读教学活动的最高境界。作为阅读的引导者,教师要设法让学生边读边思,产生质疑,实际上让学生发现的问题越多,越能帮助他们深刻理解文本,在文本阅读过程中,学生自主提问,教师引导学生解答,坚持训练,学生就能逐渐学会提问题,学会自主探究,不断提高语文阅读水平。
3.文本阅读过程中,教师要启发学生多元解读
阅读理解要尊重学生的独特的个性化体验,而不强调统一的标准答案,教师在阅读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多角度地解读文本,培养其发散思维,让他们在文本阅读过程中感受到其中的快乐。如阅读《风筝》这篇课文时,解读课文的主题,可以启发学生从儿童教育角度去理解,旨在批判封建的教育思想和方法,提倡近代儿童教育的科学观念;从鲁迅的自省精神来看,表现鲁迅可贵的严于解剖自己,不断反省,知错就改的品质;从亲情角度去理解,表现浓浓的手足之情,这是一首洋溢着人情美的赞歌;从游戏的意义上看,指出游戏实际出于儿童的天性,“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希望中国的儿童精神不受压制,能够健康成长;从追求美好事物的角度去理解,风筝是故乡春日的象征,虽然作者在春风里感到冬的肃杀,但作者仍在继续寻求那逝去的春天。这样,可以让学生明白,在文本阅读过程中,学生可以在文本中寻找知音同调,在文本中寻找自己的期待,根据期待视野分析文本的意义,可以产生不同的思考,得出不同的结论,一旦有了新发现,学生就会感到阅读与思考的快乐,从而大大激发阅读的兴趣。
4.文本阅读过程中,教师在启发之余要做到“发而能收”
一篇文学作品允许有多样化的体会和理解,学习一篇课文,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各抒己见,然而,是不是作品中所有的问题都应该提倡不同的理解呢?由于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有高低差异,必然有一部分学生的个性化体验是属于低层次的,不妨任其“姑妄言之”,但是教师却不能“姑妄听之”,启发之余,还要有“收回来”的能力,使学生的学习质量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整体水平上。这里就存在着文本中如何使个性化的体会与共性化的理解和谐统一的问题。如果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只一味地提倡个性而否定共性的话,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恐怕大多只能停留在肤浅的层面而难以提高。当然,这里所说的共性与过去所说的标准答案是截然不同的(共性是指在个性化体验的基础上得出的一种最能贴近作品的体会和感悟等)。一篇文学作品,其主旨及作者的感情倾向应该说是比较明确的,正确的理解也应该贴近作者的写作意图。如学生阅读了安徒生的童话《皇帝的新装》,对文章的主题理解出现了两种观点:一种认为这篇童话无情地揭露了当时社会的丑恶,讽刺了皇帝和大臣们虚伪、愚蠢和自欺欺人的丑行;另一种认为这篇童话表达作者对骗子的憎恶,对孩子的无私无畏的赞美之情。两种理解,哪一种最贴近作者的本意?作为教师了解了文章的写作背景,深入地读透文本,是不难做出判断的。那么对于那种错误的理解,我们是不是应该给予纠正,给予引导呢?纵观文章的全部情节,可以引导学生用“骗”和“揭”两个字来概括,故事主体围绕“骗”字展开,作者在文章的结尾没有涉及骗子落入法网,实在耐人寻味,其用意可能是有意向读者敞开一扇感情之门——作者并不痛恨两个骗子,而是借骗子设计的骗局来剖析这个社会的人生病态。如果我们过于强调个性化的理解的话,对学生的错误理解不加点拨,是否又会走入一个新的误区呢?
学生对文学作品持有个人独特的理解和体验,这是应该鼓励的,但理解也不能是天马行空,放任驰骋。发而能收,这是对教师素质提出的一项新的基本要求。课堂上,允许分歧,但不能没有共识。基于文本,只有让学生的个性化体会和共性化的理解和谐统一,我们的语文教学才能进入一个新的理想境界。
张志公先生曾尖锐指出:“新花样,新术语,华而不实的玩意儿,患多不患少;新方法,可操作的,行之有效的,患少不患多。”在教学中,教师要立足于文本,重视文本阅读教学。虽然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弊端,但是需要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引进新的思维和方法来解决,来推动它的变革和发展,只有不断探索,才能够在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有所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