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燕
小说阅读教学一直是阅读教学的重点难点,一篇看似简单的小说,学生常常是雾里看花,不得要领。其实优秀的小说离不开矛盾冲突的推动,小说中的矛盾可以使情节跌宕起伏,展现人物命运,塑造人物形象,传达作者意图。因此,在小说阅读教学中,若能够抓住矛盾巧设主问题,将会起到举重若轻、事半功倍的效用。
一、牵一发而动全身,抓住矛盾设置主问题有助于领会小说主旨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小说的阅读教学更需要构建阅读话题进行对话,话题从何而来?西方学者德加默曾说:“提问得好即教得好。”关键性的主问题设置就显得尤为重要。
比如教学鲁迅《孔乙己》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关注文本中矛盾的句子“孔乙己是穿长衫而站着喝酒的唯一的人”“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大约孔乙己的确是死了”。这些矛盾的词句见诸文中,是孔乙己太过奇葩,抑或作者的笔误疏忽?教师提问后,学生不禁心生疑惑,探究热情高涨。此时,教师可以联系咸亨酒店的格局、孔乙己的生活片段及悲惨遭遇,引领学生深入思考,帮助他们领会到孔乙己“穿长衫站着喝酒”的背后贫困潦倒却又想保持读书人身份的可笑无能,“是这样的使人快活”“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又足见孔乙己的可有又可无、可怜又可气,在当时冷漠自私的无情社会中,“大约”“的确是死了”,注定孔乙己只能是一个黑暗社会的悲剧牺牲品。 鲁迅精心设计的这一系列矛盾不正体现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吗?不知不觉间,学生深深领会了文章的主旨和内涵,也体会到了作者的别具匠心与用心良苦,更深深叹服作者驾驭语言的精妙和高明。
又如上《我的叔叔于勒》一课,学生纠结于悬念迭起、曲折生动的情节时,必然会质疑:原来我们一家盼于勒,最后怎么变成躲于勒?这不是矛盾吗?当这一矛盾成为课堂主问题时,文章主旨的挖掘便易如反掌。这时只要将问题分解为两个问题:为何“我们”一家开始盼于勒?为何又避之不及?学生便能很快找到答案。果然,学生兴致勃勃,引用文中内容,将“盼于勒”与“躲于勒”的具体原因诠释出来。教师再进一步追问:那么根本原因是什么呢?学生经过合作讨论,很快明确: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只有纯粹的金钱关系。此时教师再展示背景资料——马克思、恩格斯说:“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别的联系了。”学生通过追问文本情节中的矛盾,联系文本中内容,由浅入深地进行探索,找到事物的本质,挖掘文本的主旨,将矛盾的焦点化解成课堂教学主问题的亮点,这不能不说是一神来之笔!
小说文本中的矛盾冲突醒人耳目,扣人心弦,却又让人困惑,启人深省。“牵一发而动全身”,“窥一斑而见全豹”,抓住矛盾点设置主问题,能掀开小说神秘的面纱,从而深刻理解文章的内涵主旨。
二、一石激起千层浪,抓住矛盾设置主问题有助于激发学生思考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课堂教学如果少了思维的火花,就如同蓝天没有鸟儿的飞翔,海洋没有了浪花的陪伴。学生思维活动是阅读教学不可忽略的目标之一。一篇小说,没有矛盾的故事情节就难以打动人心,没有冲突的情感经历亦难以震撼人心。我们初中教材中有许多经典篇目同样有许多矛盾冲突,这些矛盾冲突能够使故事充满悬念和疑问,以此为主问题,往往能激起学生思考探究的欲望,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
以《范进中举》一文的教学为例,学生先复述故事情节,把握课文围绕中心事件“中举”结构全文的特点,第一轮教学任务完成,学生求知欲得到暂时的满足,似乎有所松散懈怠。这时教师要及时抛出第二个主问题。这个主问题还是抓主要矛盾。“你认为课文中最离奇最不可思议的情节是什么?为什么?”这个提问犹如宁静港湾里一声汽笛长鸣,唤醒了学生松弛的神经,似一句有力的“加油”,让学生的思维集中、绷紧,运作、碰撞。一个矛盾、一个主问题引发了课堂的聚焦热点。“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必定会纵观全文,筛选、比较、分析,寻找最离奇、矛盾最集中的突破点到底在哪里,通过一系列的思维活动,学生会甄别出“范进中举后竟然发疯”这一情节最荒诞不经。教师进一步抓住契机追问“那么,范进喜极而疯的过程怎样”“范进为什么会喜极而疯”两个问题,让学生既品读到作者描写人物的高超技巧,又感悟到作品对科举制度无情的鞭挞与辛辣的讽刺。可见,一个好的矛盾的切入点,就像一个烟花的捻子,点燃它,必定会绽放满星空的绚烂,引发课堂探讨的热点,促成对文本的又一次深入探究。
此外,在传统的小说阅读教学中,教师往往以居高临下的条分缕析、“讲深讲透”为己任,对小说的矛盾冲突及由此衍生的主问题设计视而不见,导致课堂氛围沉闷,思维停滞。殊不知,基于主要矛盾冲突之上的问题设置可以给予学生深入文本、咬文嚼字、比较选择、自由表达的广阔空间。如在《智取生辰纲》的教学中,笔者就围绕“杨志死护,吴用智取”的矛盾冲突设计了这样一个主问题:“晁盖、吴用等人劫取生辰纲所用之“智”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学生通过思辨探究,阅读圈点,把晁盖、吴用等人智用天时、智用地利、智用矛盾、智用计谋等环节很好地探究了出来,真可谓是“顺藤摸瓜”“水到渠成”。
三、删繁就简三秋树,抓住矛盾设置主问题有助于简化教学环节
传统的小说阅读教学往往按知识点肢解课文,以求“逐点落实”。记得笔者中学时代,一篇《故乡》,当时的老师足足讲授了一个星期,里面大大小小、鸡零狗碎,事无巨细一一悉心讲过,学生则哈欠连天,感到无聊至极。
而主问题的设计一改传统教学字、词、句、篇面面俱到、枝蔓丛生的局面,根据小说的矛盾冲突内容,呈现一个或几个需要学习探究的主问题。同样是《故乡》一文,扣住“阿!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一句生发矛盾,记忆中的故乡与现实的故乡到底有什么差距?故乡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三个问题涵盖小说阅读的“环境、人物、主旨”三大支撑点,删繁就简,削去冗枝,留下精干,如三秋之树,瘦劲秀挺,教学思路就会精简凝练,明朗有序。
由此可见,小说文本紧扣矛盾冲突的主问题,经过高度概括、提炼,对教学过程有着强烈的内在牵引力,就像一条无形的链子,不仅能将文本中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减少大量的无效提问,而且可以带动学生对课文的整体品读,彻底改变以往那种“碎问碎答”的弊端,将课堂教学引向以学生思维活动为主的整体性阅读教学,既简化了教学头绪,又有明晰的课堂教学思路。
“主问题”是对传统课堂提问方式的改造和创新,是打造自主课堂、高效课堂的有力抓手,文本的矛盾冲突则是设置主问题的一个有效切入口。如何发现小说的矛盾之处并设置主问题,这需要教师精细阅读文本、精心思考教学设计,需要教师有深厚的语言功底和解读能力、足够的教学知识经验和把握课堂教学的能力,甚至还需要更多的灵感和创造。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课堂教学的深入浅出,游刃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