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的人性之歌

2015-05-25 23:20李继红
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 2015年4期
关键词:潜台词侍萍周朴园

文学离不开对人性的书写。能生动地书写人性的作品,就是好作品。在中国现代文学中,这样的作品,有却不多,《雷雨》算是其中的佼佼者。

人性难于书写在于它的复杂性。比如《雷雨》中的周朴园,就是一个内心世界复杂的人。三十年前,在周朴园还是周家大少爷时,他深深地爱上了家中美丽、温柔、体贴的侍女鲁侍萍,年青的周朴园冲破了家庭的重重阻挠,和侍萍甜蜜地同居了两年,并生下了两个孩子。幸福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在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周朴园被时代的洪流裹挟着,立志学习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改变中国落后的现状。为了理想,他抛却了爱情,被迫赶走了鲁侍萍,娶了“有钱有门第”的小姐,然后毅然决然地到德国去留学。

“你知道社会是什么?你读过几本关于社会经济的书?我记得我在德国念书的时候,对于这方面,我自命比你这种半瓶子醋的社会思想要彻底得多。”从周朴园的这几句话不难看出,他当年确实是怀揣着梦想到德国去的。可是当他学成归国后,在活生生的现实面前,他的梦想脆弱得不堪一击。正如作者所说的“宇宙正像一口残酷的井,落在里面,怎样呼号也难逃这黑暗的坑”。他郁闷,痛苦,彷徨。在强大的现实面前,他最终低下了头。

周朴园从理想的天空重重地跌落在现实的大地上。他开矿修桥,聚资敛财,他很快地就赚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和很多人的第一桶金一样,这桶金充满了罪恶,他故意让承包的江堤出险,“淹死了二千二百个小工,每一个小工的性命扣三百块钱”!正像他的儿子鲁大海所说的:“姓周的,你发的是绝子绝孙的昧心财!”但从此以后,他个人的“事业”“地位”就蒸蒸日上了,直至成为一个煤矿公司的董事长,受到社会上一般人的尊敬,成了非常“体面”的人物。

可人生不能没有爱情的滋润。在赶走侍萍后,周朴园结了两次婚,两次都让他很不如意。他开始思念起曾给他无限温馨的侍萍来了,可侍萍已“死”,他只好借此来润泽自己焦渴的情感:三十年来一直保留他房间内的一切摆设、保留穿旧的雨衣衬衫、保留侍萍夏季关窗的习惯;桌上还一直放着侍萍的相片;每年四月十八日,都不忘记为侍萍做生日。

那段纯真的恋情是周朴园的一帘春梦,一个粉红的回忆,一段无瑕的缅怀,一曲深情的挽歌。他遗弃了侍萍,同时也埋葬了自己的青春。

三十年后,当周朴园日思夜想的侍萍意外地出现在他的面前时,他惊呆了!那个年方十八,美丽、温柔、体贴的侍萍不见了,站在他面前的是一个“鬓发已经有点斑白”、“眼有些呆滞”的“落魄的妇人”。跨越三十载寻找的人却是另外一个人!一个苍老、倔强的妇人!这是周朴园所不能接受的。

所以,他忽然严厉地喝问侍萍:“你来干什么?”

的确,侍萍的出现,敲碎了周朴园的美梦,让他的情感从此更加地贫瘠、荒凉。何况这又穷又老的妇人还是他讨厌的佣人鲁贵的老婆?那个反抗得最强烈的鲁大海竟然是他的亲生儿子?

“(忽然)好!痛痛快快地!你现在要多少钱吧?”无怪乎周朴园要冷酷地用金钱尽快地打发掉侍萍。一个侍萍他已无法招架,更不要说刁钻的鲁贵、鲁莽的大海和多事的四凤了。

但在内心深处,周朴园对侍萍还是心存感情和愧疚的。他最终迫使周萍认母,在侍萍撕掉他给的支票后,还让仆人汇一笔钱到济南给侍萍,并说“你不要以为我的心是死了,你以为一个人做了一件于心不忍的事就会忘了么?”周朴园到底不是一个薄情寡义的人。

这就是周朴园,一个复杂的人,一个真正的人。

综上所述,引导学生给周朴园正确定位,是教学《雷雨》的重点。此外,欣赏潜台词,也是教学重点之一。具体教法如下:

1.通读《雷雨》全剧。最好读剧本,看电影也行,以便更好地解读文本。

2.探究人物形象。以学生的探究为主,教师的点拨为辅。学生手上一般都有一些资料,为了防止学生被误导,教师一定要鼓励学生对人物要有自己的解读。

3.欣赏经典潜台词。《雷雨》中有不少经典潜台词,专辟一节课让学生来欣赏这些潜台词,以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

4.表演《雷雨》节选部分。表演的目的在于加深学生对《雷雨》的理解,培养学生阅读话剧的兴趣,丰富学生的高中生活。

李继红,语文教师,代表作有《独自绽放》等。endprint

猜你喜欢
潜台词侍萍周朴园
从人性的一面看周朴园
如何看待《雷雨》周朴园其人
——周朴园对侍萍的情感分析
《雷雨》(节选)
周朴园的“假作真时真亦假”
浅析周朴园性格的二重性
破解周朴园的“真情”之谜
老公的潜台词你懂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