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良好政治生态的形成
——对话浙江省委党校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胡承槐

2015-05-25 04:09
浙江共产党员 2015年10期
关键词:能上能下干部队伍职位

促进良好政治生态的形成
——对话浙江省委党校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胡承槐

◎本刊记者徐培武

胡承槐,浙江省委党校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主持完成了国家社科规划、省规划课题及省政府课题多项,获首届全省青年社科优秀成果奖,8次获省政府、全国党校系统优秀社科成果奖。

《规定》权威性之高、专门性之强史无前例

记者:中共中央办公厅近日印发《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若干规定(试行)》,在党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为什么这项《规定》会受到高度关注,产生如此大的影响力,原因何在?

胡承槐:官员职位职务能上能下、可上可下,能者有其位,适者有其位,有德者配其位,这是行政伦理、政治伦理的一般要求和内在的逻辑要求。但是,由于利益固化机制的累积作用和大型科层机构惰性习惯力量积累作用的双重影响,当一个组织机构存在一定的时日之后,无形之中就会慢慢地产生组织的官员能上难下,能力、德行与职务职位错配以及机构冗繁等现象,对于国家行政机构来说,如果不对这一趋势加以遏制、治理,必将造成效能下降、财政难以负重(直接后果)和社会分配不公(间接后果)。当前我国官员人数之多实已成为世人所关注的热点、重点问题。这次中央以专门的党内文件的形式要求推进和切实执行干部能上能下的干部任用机制,其意义已溢出推进机关和干部作风建设的范畴,已直切行政改革、干部任用制度改革等核心敏感领域,故而引起社会关注尤其是党政机关干部的关注,当在情理之中。同时,这次中办颁布试行《规定》引起重大反响,还与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的贯彻力、执行力有了极大的提高有关,社会各界、广大干部殷切期望行政改革、干部任用机制改革能与贯彻“八项规定”、反腐倡廉相同的力度加以推进。

记者:新规无疑将促进良好政治生态的形成,这在我们党的建设和党的历史上,具有什么样的意义和作用?

胡承槐:干部能上能下、可上可下的原则要求,过去在我们党的文件、条例中也有多次出现,但以党内专项法规的形式作出制度安排,这还是第一次,其权威性之高、专门性之强史无前例。同时《规定》的颁布将不仅为行政体制改革、干部任用机制改革尤其是干部的免降级使用提供(党内)法规依据,而且还具有强烈的依法办事、依规(制度)办事的象征意义。

为使《规定》真正发挥实际功能,就必须动真格

记者:《规定》出台后,也引发担心,长期坐惯“铁交椅”的领导干部,一旦“下”来,万一消极应付,甚至“破罐子破摔”怎么办?应该如何在消除干部的思想顾虑和心理压力、努力营造干部能上能下的良好氛围上下功夫?

胡承槐:对于可能出现“下来”的干部“破罐子破摔”消极工作现象怎么办的问题,我们要综合地、辩证地来看,首先,这种情况是可能出现的,但绝对地是个别的现象,因为,经验表明这种情况在“下来”的干部中只是少数,夸张地假设即便所有“下来”的干部都如此,也不可怕,因为下来的干部在整个干部队伍中的比例并不高。其次,如果“下来”的干部“破罐子破摔”,像有的干部降职后连在办公室都没出现过,并不说明下错了,恰恰证明下对了,说明他的意志或德行还有待于进一步修炼。第三,对于干部职位的下降,要按干部任用条件所规定的要求和程序走,决不能任意,同时,对部分职位下降的干部在经过学习、提高之后可按能职相配的原则,调任与原职位相当的其他职务,加强对“下”的干部跟踪管理,引导干部把“下”作为新的起点,“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站起来”,显得尤为必要。总之,推进干部能上能下的用人制度,本质上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和爱护干部,更好地提高工作效率。

记者:此前,中央也有关于干部队伍“升降进出”的相关规定,但是落地效果不明显,特别是在干部“能下”的问题上收效甚微。回望历史,没有一项成为“摆设”的制度是好制度。此次《规定》出台,如何才能真正发挥其效力,避免“利剑只在匣中鸣”?

胡承槐:为使《规定》真正发挥实际功能,就必须动真格,书记和组织人事部门不能怕得罪人、只做好人。只要相关领导和部门拿出类似于落实“八项规定”和反腐败打虎拍蝇的果断勇气和切实可行的措施,《规定》也就必定能够真正落地生根。

要让“下”的干部心服口服

记者:《规定》旨在着力解决为官不正、为官不为、为官乱为等问题,促使领导干部自觉践行“三严三实”要求,推动形成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导向和从政环境。请问:“庸者下”,什么叫庸?谁来考核?谁来仲裁?怎样才能让“下”的干部心服口服?

胡承槐:“庸”字有两层意思,一是平庸、平常,二是庸俗。《规定》第八条第六款中讲到的“不敢担当、不负责任、为官不为、庸懒散拖”,在实际的工作生活过程中便是平庸和庸俗的具体表现。对“庸者下”的庸的认定,其标准是以党章为核心的一系列党内法规,考核评定的主体是组织和群众,程序包括组织考核和群众评议两个方面,在考核过程中当按照标准摆事实、讲道理,并允许当事人申辩。

记者:2013年以来,为培养一支过得硬的干部队伍,我省在“能上能下”上动真格,推出了一系列的做法和措施。你觉得有哪些经验值得总结发扬?

胡承槐:这项工作,我省是走在全国前列的,早在2013年6月就出台了《关于完善能上能下机制,建设过得硬打胜仗干部队伍的若干意见》。其实,在这之前,我省有些地方就作过切实有效的探索,比如遂昌县早在2009年就开展治庸治懒治散,一下子就下掉七八个正副科局级干部。2013年省里推出《意见》之后,各县市积极行动,有些县市还作了进一步细化和具体化,比如2013年7月安吉出台《安吉调整不适宜担任组织领导干部实施办法》,调整有23种情况的干部,治理庸懒散奢。

猜你喜欢
能上能下干部队伍职位
中办印发《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规定》
领导职位≠领导力
弘扬石圪节精神 锤炼干部队伍
充分运用“三项机制”推进干部能上能下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多措并举 建设高质量干部队伍
贫困地区干部要摆脱担当“贫困”——基于山阳县干部队伍担当作为状态的思考
职位之谜与负谤之痛:柳治徵在东南大学的进退(1916—1925)
二则
“做关工委工作也要能上能下”——记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杨清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