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群力
【摘要】本论文主要论述的是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思维的培养,主要从四个方面论述:(一)激发兴趣,培养创造动机。(二)克服思维定式,培养直觉思维能力。(三)拓宽思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四)因势利导,培养学生概括思维能力。重点论述了怎样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每一论点都从教学实践出发,列举教学中教学实例,加以论述。
【关键词】数学教学 导入方法 提高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2-0138-01
“培养小学生思维能力”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师探讨的课题。但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及能力,我在多年的数学教中积累了一点小小的体会:
一、激发兴趣,培养创造的动机
让学生在有趣的问题中进行思考,是激发学生兴趣的一个有效手段。例如:在教学“分子相同的分数大小比较”时,我给学生讲了猪八戒吃西瓜的故事:“在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的路上,有一次,孙悟空捧着一个大西瓜,对着朱八戒说:“哎!八戒,你和沙师弟二人,一人吃一个西瓜的1/3,一人吃这个西瓜的1/4——”馋嘴的八戒一见着大西瓜,一手摸着后脑勺,一手抹着口水说:“我当然要吃大西瓜的1/4,因为1/4的分母4比1/3的分母3大,吃的西瓜一定比较多。”于是,就大声嚷道:“猴哥,猴哥,我要吃大西瓜的1/4,沙师弟吃大西瓜的1/3。”“同学们猪八戒吃大西瓜的1/4真的会比1/3多吗?”接下来,我请同学们一起来探讨1/4和1/3到底谁多谁少。同学们在这个有趣的故事启发下异常活跃。开始折,并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得出结论1/3的西瓜比1/4的西瓜多,因为分的份数多,每一份就少,也就是1/3>1/4。学生在活动中顺利地掌握了所学的知识,并体会到发现的快乐。
二、拓宽思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
1.“一题多变”培养学生的思维变通性。
从“一题多变”中,抓住复合关系的基本结构,分析其发展,比较其变化,引导学生应用题的联系和变换中,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提高解题能力。例如:二年级4个班,每班植树20棵,三年级3个班,每班植树25棵,两个年级共植树多少棵?
(1)作可逆性变换。
二、三年级共植树155棵,二年级4个班,每班植树20棵,四年级3个班,平均每班植树多少棵?
(2)作扩展性变换。
二三年级7个班植树,其中二年级4个班,每班植树20棵,其余是三年级植的,每班植树25棵,两个年级共植树多少棵?
(3)作情节变换。
客车每小时行35千米,货车每小时行30千米,4小时后相遇,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4)再比如:教学“分数大小的比较”时,比较分数的大小常常会遇到以下几种情况:同分母分数比较;同分子分数比较;分母和分子都不同的分数相比较。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发现了这样一种情况:如7/8和3/4,由于分母之间存在倍数关系,可以不用通分,因为3/4=6/8,而7/8>6/8,所以7/8大于3/4.我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学生经过激烈的讨论,发现了一些方法,如用“1”去分别减这两个分数,先比较他们的差,在比较原来两个数的大小,方可得出谁大谁小。
2.“授之以渔”培养学生思维的质疑性。
比如,在教学分数应用题时,有这样一道题:“某筑路队要修一场1800千米的公路,5天已修完了总数的1/10照这样计算,修完这条路需要多少天?”
生1: 列式1÷﹙1/10÷5﹚把总工程看作单位“1”
生2问:能不能把总天数看作单位“1”呢?
则有5÷1/10把总天数看作单位“1”,也可把5天看成占总天数的1/10,求总天数。
生3问:“先求5天完成了多少千米,然后求需要的天数?”
生4:可以用比例解這个问题
生5:可以用方程解。
只是一道简单的工程问题,学生竟然提出了五种解法。这是我不得不佩服学生用质疑的思维去解决问题。
3.寻找新思路,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
在“一题多解”过程中,启发学生质疑,独特的解题思路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
4.“一题多解”培养学生思维的流畅性。
例如:我在教学反比例应用题后,出了如下题目给学生进行训练。“某车间生产一批零件,原计划每天生产800个,25天可以完成任务。如果要提前5天完成任务,工效应提高百分之几?”
我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学生在板中有以下几种解法:
(1)常规解法:〔800×25÷(25-5)-800〕÷800=25﹪
(2)分数解法:﹙1/25-5-1/25﹚÷1/25=25﹪
(3)比的知识解法:原计划所用的时间与实际所用的时间之比25﹕﹙25-5﹚=5:4,因此,原工效与实际工效之比为4:5,工效提高了﹙5-4﹚÷4=25﹪
(4)比例的知识解法:由于零件的总数一定,每天生产零件的个数与所需天数成反比例。设每天生产零件X个,则﹙25-5﹚X=800×25X=1000.因此工效提高﹙1000-800﹚÷25﹪
(5)特殊解法。可这样设想,把前五天的任务平均分配给﹙25-5)天完成,25效率应提高5÷(25-5)=25﹪以上五种解法中,体现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功底,基本做到各尽其能。对一些颇有见地的解法,给予了表扬。
三、因势利导,培养学生概括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思维水平,既要注重发散思维的培养,又不能忽视概括思维的培养。以“体积”概念教学为例。
师:拿出两个相同的玻璃杯,并在其中倒入相等量的有色水,在其中一个杯中放入一块石头,要求学生观察水面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变化?
生1:水面上升,是由于石头在水里面。
生2:水面上升,是石头把水挤走了。
生3:水面上升,是石头占了水的位置。
师:把一个杯子装满沙子,倒出来放在一边,取一块木头放入杯中间,如果再把沙子倒回去,会出现什么现象?为什么?
生:沙子装不下,被木头占了位置。
师:木头所占位置可以说木头占了一定的空间,把一个铁块放入空的玻璃杯中,会出现什么现象?为什么?
生:会把空气挤走,也占了一定的空间。
师:上面的石头、木头和铁块都占了一定的空间。我们说:“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就叫物体的体积。”上面三个物体的体积哪个最大?哪个物体的体积最小?通过利用水和沙子的实验,形象的比喻,使学生对“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这一抽象的概念简单明了,具体化。
总之,学生的思维要想得到全面发展,在教学中必须不拘一格地多角度、多层次地启发学生,培养学生,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打开思维的门扉,让思路纵横驰骋,才能有效地促使学生的思维更加灵活、敏捷,向更高层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