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立
【摘要】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中职语文教学的资源十分丰富,每篇课文都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以语文教学资源为依托,进一步促进语文教学与美学教育的整合是十分具有可行性的。作为中职语文教育工作者来讲,一定要切实加强责任感和紧迫感,进一步认清形势,更新观念,从外部形势发展的需求出发,从社会生产的现实需要出发,从中职学生个人发展的未来趋势出发,不断促进语文教学与美学教育的整合,更好地促进中职学生个人综合素质的提升和发展。本文主要分析和研究如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美学教育,尝试探索语文教学与美学教育的有效整合。
【关键词】语文教学 美学教育 整合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2-0056-01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中职语文教学所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复杂。用人单位用人标准的提高,社会生产对于人才素质的需要等等都对中职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急需进一步改革创新。在这样的情况下,不断创新语文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美学教育,促进语文教学与美学教育的完美融合,是非常必要和急切的。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中职语文教学的资源十分丰富,每篇课文都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以语文教学资源为依托,进一步促进语文教学与美学教育的整合是十分具有可行性的。作为中职语文教育工作者来讲,一定要切实加强责任感和紧迫感,进一步认清形势,更新观念,从外部形势发展的需求出发,从社会生产的现实需要出发,从中职学生个人发展的未来趋势出发,不断促进语文教学与美学教育的整合,更好地促进中职学生个人综合素质的提升和发展。
一、提高学生从文学作品中发现美的能力
美学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帮助学生们在语文教学中发现美,提高他们发现美的能力。从美学的角度来看,美的种类很多,比如自然美、形体美、语言美、艺术美等等,这些种类的美很多都表现的不明显,潜藏在语文教材之中,如果不细心寻找,如果没有发现美和识别美的能力,及时充满艺术之美的东西就在身边,也无法有效地感知和体察。因此,首先就要提高学生发现美的能力。一要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关于美学的基础理论和常识,让学生们在语文教學的过程中,更加方便快捷的体会课文的美学价值。比如余光中《乡愁》,如果是不熟悉这篇作品或者没有美学基础的人,觉得这首诗平淡无奇,可是如果在讲授这篇作文的时候,引导学生将这篇课文与美学鉴赏相联系,学生们就会从这篇文章中体会到诗歌的艺术之美,就会体验到游子思乡的凄婉之美,就会感受到母子之前的亲情之美。其次,要在语文教学中,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让学生们在寻找美的过程中主动尝试,提高他们发现美的能力。比如在学习《背影》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就不要先入为主的给学生们讲解,而是先让学生们自己阅读课文,然后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阐述自己对这篇课文的美学理解,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老师再根据同学们的观点和看法,进行有效的引导和总结,进一步夯实学生们的美学基础。
二、培养学生从文学作品中感受美和理解美的能力
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一旦学生们拥有了寻找美的能力,那么接下来就是要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美、理解美、体会美、感悟美的能力和素质了,这是审美能力的基础和前提。在中职语文的教材中,有无数篇美学价值极高的文章,这些文章可以为我们提供美学教育的素材和资源,因此要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上下功夫。首先,要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在提高审美能力的过程中,第一步就是让学生们能够体会美,通过对一篇课文中蕴含的美学价值进行深入的讲解,让学生们能够充分的感受课文的美学价值。在进行这项教学任务的时候,我们也可以借助高新技术的教学手段,通过播放多媒体视频等方式,将语文课文中的文学之美转化为音画图像之中的形象之美,更易于学生们理解掌握和接受。
三、提高学生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创造美的能力
推进语文教学与美学教育的整合,核心还是提高学生感知美、理解美,最终形成学生们创造美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个人能力和综合素质。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在加强学生发现美的能力和感受美的能力的提高同时,更要加强学生们创造优美的文学作品的能力。首先要加强引导,克服畏难情绪。文学创造是一项十分严峻的工程,不是轻易就能实现的,因此,在创作文学作品的时候,学生们往往未战先怯,对自己的标准要求不高,这样就无法有效地提高学生们的文字水平和表达水平。因此,教师要做好积极的引导和讲解,破除学生的畏惧心理,帮助学生们树立信心,通过讲解优秀的学生作品,让学生们感到自己也可以写出优秀的文学作品,自己也可以创造文学艺术的美,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信心。二要搭建丰富的载体和平台,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推动语文教学与美学教育的整合,单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在课堂教学有限的时间里,学生们不能得到全面的锻炼。因此要打造丰富多彩的载体和平台,通过展开文学创作大赛,诗歌创作比赛等方式,提高学生们独立进行文学创作的积极性,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文学创作,体会文学之美的主动性,更好地促进语文教学与美学教育的有效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