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竹等
【摘要】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 以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的。反思现今语文教学的被动,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语文的教学落后于现今时代要求问题。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与普及,让人应接不暇的网络词汇、语言在网络中、生活中频频出现,纷纷亮相。人们的语言与能力都在潜移默化的变化着。语言一旦和网络相结合,将会有什么样的变化,这种改变将会对语文教学带来怎样的影响,成为了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高职院校 语文教学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2-0040-02
语言是一个实用的学科。高职院校教学目标是培养一大批初、 中级技术人才,直接投入社会,社会工作的具体实践中的学生顺利毕业。语文文化是将语言的文字当作土壤从而形成的一种文化的生态,这种生态“养育”了各种各样的语言文化“植被”。那么在现如今网络热的浪潮下,如何结合形势改革高职院校的语文教学,就变得具有特殊的意义。
一、网络热的大环境
网络语言所带来的变革还仍未形成一个完整稳定的系统,我们能看到的仅是网络语言带来的语言交流沟通的变革。我国古代,一般语言的文化是不被当作一种文化来处理的,而是当作一种实用的,具有重大意义的功利性的手段,例如外交的、政治的、征戰的、教化的、农事的、社交的等。网络的虚拟性打乱了生活和文化的界限,营造出了一个与生活相融的文化世界。语言文化作为精神的产品,网络文体的巨大张力和丰富多样性构造了一种全新的阅读和表达方式。读者的阅读材料被极大的丰富了,读者的阅读感受也得到了最大诱惑。当网络文化具有语言文化的优势后,声像文化没有语言文化的生动传神,通俗明白和其他对人的认识的简单和好奇的倾向的极大满足等优势,充分地展示出对于传统语言的渗透之势,还在网络工具的不断普及当中演变为一种必然的趋势。在这样的趋势推动下,语文文化的作用开始逐渐减弱。
二、高职院校语文教学现状
近年来,相比其他的学校,我们国家中型高职院校是相当复杂的。现在我国高职院校中的语文教学并没有发挥出其自身本应该具有的作用,并且存在较多的问题,对于我国高职院校的全面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高职语文教育教学的定位不清晰在高职院校的教育中,学校在教育教学规划中,只注重专业教育,而忽视了基础性教育的重要性。对于基础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清晰,这也就是定位的不明确。高职院校的语文教育对于学生技能与职业素养的培养具有基础作用,这是对于院校中对口专业技能的补充。而对于语文教学的忽视不利于学生以及学校的发展。高职院校的语文教学资源不足,尽管高职院校在我国高等教育中所占的比例逐步扩大,但是与普通高校相比,其所受到社会以及政府的重视程度却远远不足。这种不受重视的情况主要表现在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资源上的匮乏,而当今就业市场的竞争力正在不断加大,高职院校为了自身的发展,不得不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专业教育中,而忽视像语文这样的基础性、边缘性学科的资源投入。这也是现在高职院校中普遍存在的现象。高职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脱节,高职院校的发展目标就是为社会企业输送更多的专业型人才,而这种专业型人才必然是一种高素质的人才。因此高职院校更多的以学生就业作为教育教学的导向,所学的课程主要以学生的专业知识为主,而对于辅助学科的学习过于随意。这也就使得高职院校中的语文教学仅仅是一种形式上的教学,并没有针对性的素养培养。高职语文教学的内容与手段落后,高职院校的语文教学内容仅仅是本科教学内容的缩减版,更加注重文学性的培养,而忽视了实用性。这是不符合高职院校的发展目标的,是一种缺失实践性能的语文教学内容。同时,语文教学手段过于落后,教师不能够运用现代科技为学生展示更多的实用性语文教学内容,起不到积累的作用。更不能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浅谈优化高职院校语文教学的措施
1.强化职业技能的训练
高等职业院校,自然离不开职业技能的训练,但绝不能因此排斥其他课程。作为通识教育的语文课,依然有着它独到的用武之地。 语文知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职业技术知识,加速其它知识之间的融会贯通,起到举一反三的目的。实践早已证明语文知识既可提高学生的学习社会经济、科技知识的积极性,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各种知识综合能力。当然,这就要注重非语文教师的人文素质的培养。语文教师的数量,在教师中只占很少的比例。要把学生培养成才,需要依靠全体教师。因此,要对所有非人文学科专业教师的人文素养进行培养,使其善于在专业课的教学中挖掘其中的人文因素,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只有这样,我们的目标才能实现。
2.教学内容的合理配置
语文教学不能只局限于课文,应当引导学生在广阔的天地中学习。因为语文教学的内容上有天文,下有地理,古今中外无所不包。“上下数千年,纵横几万里,都在语文教学的关注范围内。语文学科的这一性质决定了它必须有开阔的视野,“不能囿于‘教材这一狭小的天地里移花接木、孤芳自赏、画地为牢而固步自封。语文教学应视野开阔,尺幅千里,以课堂小舞台展示社会大世界。让语文教学生动活泼异彩纷呈。”建立鼓励创新的科学评价机制,是进行语文教学改革的动力。以往的教学评价往往重结果轻过程,更多地表现为一种选拔性评价和水平性评价,是一种面向“过去”的评价,往往是静态的、终结性评价占据重要地位。在很大程度上,这种评价凸显了评价的鉴定和评比功能,评价活动的引导、激励和教育功能处于缺失状态,使教学活动受到僵化的规则限制,教学活动的自主发展无法充分显现。
3.积极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网络语言的冲击
现今的学生基本上是在漫画、武侠、游戏、流行音乐和网络的世界中成长起来的,这些都成为了现在学生们的精神食粮。说起现时下流行的科幻小说,他们可谓如数家珍,但他们对于唐诗宋词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却是普遍涉猎不够的。导致今天这种局面主要是因为正在读书的学生无形的受到了来自来外影视音像、网络游戏、动漫武侠的影响,这些艺术制品与传统文化艺术的表示形态有很大的差别。由于网络上的信息都是图文并茂,具有强烈的视觉和听觉感受,使得其简单、形象、直观。网络语言是网络中交流沟通的载体,是读图时代具有标志性文化的产物,它有着形象传神、标新立异和简洁幽默的优势,这又正好吻合了这一代人寻求自我,个性张扬的精神状态和心理特点。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文化至今仍保留,其中主要原因之一便是语言文字在维系着文化的纽带。青少年是我国优良文化的传承者,如果在学习的最佳时期沉迷于网络,受到网络语言的影响,将一些新词、怪词一味的当作调侃和幽默,势必和减弱青少年对于规范语言学习的热情和兴趣。人们应客观、公正、发展地对待网络语言的影响。既不能完全否定,也不能全部照搬的使用。面对网络用语的冲击,在教学中,应加以正确地引导并且加以进行加以规范。一是不要盲从,网络用语对于学生的影响力和吸引力是很大的,而青少年的自制力和判断力还是较弱的,如果不加以限制,盲目地学习使用网络必定会影响学生们对正确规范词句的理解和学习,影响对于规范的语法的理解。二是要雅俗相结合,“雅”即为要使用文明用语,要高雅。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语言是人类在改造社会和自然过程之中,在交流沟通领域所创造的伟大的成果和进步的状态。“俗”即指约定俗成,而不是粗俗。一些充满活力,禁得起时间考验的词语是可以被接受的。对于一些“雅”、“俗”的禁得住考验的词语就应发扬,而一些不健康的类似江湖黑话,只是迎合一小部分人的低级趣味的词语就应该被扬弃,坚决禁止。
4.巧妙结合当代影视作品对语文教学的优化作用
影视作品中的情节、形象、场景都因文字的书面化而理性升华。语文教学课程与影视作品的相结合符合新课程改革要求,符合新教学的理念。利用影视资源优势为教学服务,是语文教学有效的手段。下面将从五个方面分析影视资源对于语文教学的优化作用。
第一,强烈的听觉视觉的冲击,有益于学生把握文章的整体内容,从而引发学生的心灵震撼,有益于学生思想的启迪。
第二,形象直接的方式,有益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文章中的人物形象,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在《林黛玉进贾府》这一课中,课堂教学目标之一就是分析人物形象和性格。曹雪芹的文字功底十分了得,在他笔下,王熙凤、林黛玉的形象栩栩如生。学生们对于这种形象的描写十分喜爱。在精心的教学设计下,学生们能很快把握人物特点,学的都津津有味。在同学们欣赏的意犹未尽的时候,又让他们观看了电视剧《红楼梦》的相关片段。这部影视作品极好的再现了原著中的故事和人物。把林黛玉的聪慧过人、体弱多病、弱不禁风、多虑自尊和王熙凤的精明泼辣、善于逢迎和受宠的地位等都逼真地呈现在观众面前。这其中,王熙凤那段出场的表演更为出众,用那放荡不羁、毫无顾忌的笑声将“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演绎的出神入化,学生们也都看得忍俊不禁。在经过这样的学习经历后,学生们对于《红楼梦》这部巨著都产生了强烈的兴趣,有很多同学开始阅读此书。学生能这样积极主动的学习是与影视作品进课堂分不开的。
第三,画面与音效两者共同营造的气氛能使学生更好的感受作品中的文学味道,提升学生的文学修养。例如,教材中的《唐诗宋词选读》。诗歌是文学色彩颇浓的一种文学体裁。要想学生们对诗歌理解透彻,首先要做的是使学生们对诗歌产生兴趣。而在现今生活中,学生们对于慢节奏的诗歌兴趣并不是很大。而且教材中还是连续编写多首诗歌,这样更会使学生们产生厌烦感,不利于教学。我们可以利用中央台制作的《唐之韵》应用在教学之中,在课堂上穿插着一些视频给学生们观赏。
四、结语
高职院校语文教学改革要围绕达成高职语文教学目标而采取各种有效方式进行,它是关系到多方面因素的涉及到多种力量的教学改革,因此它是一個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但它又是当前需要切迫解决的问题,有关人员、高职领导和高职语文教师要积极行动起来,多管齐下推进高职语文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田素芹.当前高职大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1(02)
[2]李玉华.高职旅游专业学生语文能力体系构建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