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梓樵,李萌萌
(哈尔滨理工大学 外国语学院,哈尔滨150080)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语言交际能力是提高语言教学的重要目标,语用能力是对外交际能力的组成部分,是提高大学生交际能力的关键。在外语学习中,语言能力强,语用能力不一定强;语言知识高的人,容易在语言应用中取得成功。
显性教学和隐性教学都有自己的优点及缺点。尽管有不同的基本原理、理论基础和实施步骤,但它们互相补充,互相矛盾。所以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应考虑好学习者的情况,来整合这两种教学方法。通过整合教学方法,学生可以学习语言规则也可以内化语言结构,便于最终掌握语言[1]。
研究受试对象为哈尔滨理工大学2013 级三个A 班的学生(该大学采取分级教学模式,A 级班的学生是学习成绩较为优秀的),可以将这些学生随机指定,成为显性和隐性两类不同的教学班(下称显隐性组)和一个控制班,每个班学生各50 名。研究旨在通过数据分析等形式对比不同教材对相同背景学生跨文化语用能力的影响,分别选取清华大学出版社、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外研社、湖北教育出版社的大学英语教材及语用类教材,寻求大学外语教学的最佳教材配置方案。
在英语教学实验研究中,采用语篇补全测试(DCT)和书面建议方式,然后,再对学生实施前测和后测,这样就可以利用两种方法测试。测试结果采用SPSS 13.0 软件进行统计。
利用DCT 测试,是为了检测英语教学的显性、隐性的整合模式,通过测试,培养和提高学习者的能力,通过检验达到对目的语形式的掌握。问卷设计主要是依据《语用学概论》的模式,主要是语用调查问卷,这是依据教学要求修改的。然后,评分标准再依据四、六级的评分标准实施,给予的评分是:满分25 分,将其分为5 档来进行评分,每5 分可以分为一档。
对于英语教学探讨进行15 周的实验,其中每周进行三次语用教学(每次为90 分钟),一次为听力教学,一次为多媒体授课,一次为网络授课。显隐性组学生针对实验老师选取的清华大学出版社、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外研社、湖北教育出版社的大学英语教材及语用类教材中的教学内容进行练习;要结合课前预习与课堂讨论,在单元阅读训练中,可任意选取方向,使学生写成英语文章,这个过程既是主题写作,又需要学生掌握写作技巧;这样就可以达到综合考察学生的阅读能力,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也可以检验学生的创新思维、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的综合运用的能力。在听力的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精心设计教学内容,要尽量摒弃单项英语的教学法,积极采用综合技能的教学法,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这样在教学中就可以把听、说、读、写、译等教学工作结合起来,使教师遵循显性与隐性教学的策略进行,这样教师才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达到合理设计英语教学的听、说、读、写、译的教学活动。其他的同实验班。
语用教学法,在实验教学中对提高学生目的语形式具有明显效果。实验组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熟悉的情境和内容时,学生的表达能力可见明显好于实验前的能力。学生在实践中遇到更高的语用形式时,接受显隐性教学的学生的理解能力表现得最好。
表1 实验组与控制组在DCT 中的ANOVA 统计
如表1,两组在DCT 后测中,ANOVA 统计显示,实验组学生的实际成绩高于控制组学生的实际成绩。学生组间的差异表现(180.117)高于组内的差异(121.050),这表示该教学实验方法对学生具有显著的教学效果。在三组学生间,可以看出数值有着明显差异(F =78.626;P <0.05)性,控制组学生的能力,在实验前后却没有明显差异。
表2 实验组与控制组在书面建议中ANOVA 统计
表2 的数据显示,教学中的实验方法,对学生能力具有显著效果(F =85.273;P =0.000 <0.05),学生们组间差异(102.107)明显高于学生组内差异(70.450),可以看出三组间学生,在使用语形式和准确运用目的语能力时,存在显著差异。
利用显隐性教学,可以达到提高学生的能力的目的,对学生有很大影响,胜于单独应用显性教学[2]。为了解隐性教学与显性教学对学生的影响,课题组在实验中采用齐性方差和T 检验的方法进行检验。
统计结果显示,在DCT 实验中,两组的齐性方差成绩相等,F=3.208,P=0.072,表明T 检验有意义;在T 检验中,显隐性组的学生,可以有效运用英语表达能力,在数值上可见明显高于显性组的学生,其数值为T =4.657,P =0.000 <0.01。
统计结果显示,两组齐性方差成绩相等,F =0.180,P =0.591,因此其T 检验具有较大意义;在T 检验中可以明显看出,接受显隐性教学的学生高于接受显性教学的学生,它们的数据为T=10.828;P=0.000 <0.01。
以上结果表明,显隐性教学效果明显优胜于显性教学。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需要结合理论和实践,在语用教学中,以听促说、以读促写、以译促写、以译促学,利用这些方法,来提高大学生的语用能力。以此构建“听说读写译一体化”教学三步课堂教学新模式:听促说—读写相承—译促学。
在听力教学实践中,教师在教学中,应坚持以隐性教学为主,以显性课堂教学为辅的原则,这样就可以培养大学生对语境教学的敏感度;然后再通过短对话、长对话、短剧、电影等语言和情景,达到提高大学生关注语言形式和语境特征的能力的目的。
教师应培养大学生尽快提高语用能力,使学生达到运用语境制约言语的表达与理解。教师在教学中要强调大学生不能只对话语作字面理解,要学会利用语境信息、语言资源来对话语进行推理,提高大学生理解间接表达的意义,让大学生体验说话者的“言外之意”。根据语用学中的明示,使大学生能够掌握推理的模式。这样,教师就可以引导大学生掌握分析语境中的话语,尽快达到提高听力水平的目的。
读写一体化不是单向的“以读促写”或“以写促读”。教学中整合显性教学和隐性教学策略,通过写作—阅读—讨论—写作—评议的五步课堂教学模式,形成大学英语读写一体化教学新模式。在教学实践中,写作既要在每个教学单元学习完成后,提高大学生的写作能力,又可以在预习和课堂中引入“预热练习”的环节。同时,在读写一体化中的阅读,是培养大学生以输出为导向的深度阅读。这种阅读教学的模式不仅是对学生传授和对文本的简单解码,也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为目标的教学方法。这样,教师就可以对学生进行阅读兴趣了解,使教师掌握学生对哪些阅读内容感兴趣,帮助学生掌握选择难度、有一定思想深度的相关主题,引导学生阅读。除此之外,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写作任务,帮助学生选择技巧和主题吻合的阅读文章,使学生可以达到有的放矢。
在讨论教学环节设置与写作之间,主要需要引导学生进行文本鉴赏、分析与反思。教师应结合阅读材料,对学生如何提高相应的写作技巧进行讲解和练习,然后再根据阅读材料和实际教学情况,对学生布置多种写作任务。最后,可以采用师生间相互评估,促进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这样就可以使该课程依托网络学习平台,使学生通过广泛的主题阅读、读写技巧训练、作文提交等活动,通过合作学习,建立良好的学生间的学习模式,增强学习信心,这样就可以营造开放、和谐的校园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英语语言的自主性。
随着我国对外联络工作的需要,高校英语教学课改得到进一步的发展,高校英语教师需要适应学生英语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在对外交流中的表达能力,因此,加强显性与隐性教学整合模式的实施,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为我国的对外交流做出贡献。
[1]Kasper,G.&Rose,K.Pragmatic Development in a Second Language[M].Oxford:Blackwell Publishing Limited,2002.
[2]戴炜栋,杨仙菊.第二语言语用习得的课堂教学模式[J].外语界,2005,(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