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中专生历史学习动机的实践与思考

2015-05-22 11:25李翠红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5年1期
关键词:中专生学习动机历史

李翠红

【摘 要】中专学生对历史的学习需要历史学习动机进行推动,是学生进行历史学习最主要的内部动力因素之一。历史学习动机作为非智力因素之一,它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着重大影响。本文将对中专学校的历史教学进行相关研究。并提出一些激发历史学习动机的方案,旨在提高中专学校历史教育的质量。

【关键词】中专生;历史;学习动机

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教育教学的起点应该以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以及学习动机作为前提条件。但由于近几年中专学校的历史教学中,普遍存在学生厌学,弃学的心理现象,所以本文据此对如何激发中专学生历史学习动机,提高中专历史教学质量进行了相关研究。

一、中专学校历史教学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中专学校不重视历史课程

中专学校的教育是朝着培养职业技术型人才的方向进行,学校较为注重对学生职业的技能培训,所以在课程的安排上,技能操作课程、专业理论课程等占中专生总课时安排的三分之二。这直接导致了对历史课的课时不断压缩,个别专业甚至直接对历史课进行取消。此种方法极度不利于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

(二)历史题材脱离中专生专业需要

中专学校的历史教材内容与普通高中的内容相差不大,不适用于中专学生的学习现状。其原因有以下三点:第一,课程内容难度设置较大,课后练习繁杂,对学生的学习信心产生阻碍影响,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容易对历史这门学科失去学习兴趣。第二,历史课程内容枯燥,无趣。中专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不足,无法充分接受并吸收相关的课堂内容。第三,中专的历史教材选取不当,史籍典故欠缺,缺乏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对学生的启发内容严重缺乏。

(三)中专历史教学对象以及目标的变更

以前中专学校的学制较长,且是以培养职业技术人才以及教授传统学识为目标,故而相对的学制设置较长,教学的过程中注重知识的梳理以及课程内容的严谨度。当下的中专学校已经彻底贯彻落实了素质教育,然而相对削弱了基础知识的教育辅导,忽略了认知能力的培养。缩短学制,课程内容缺乏严谨,系统性不高,导致学生严重缺乏学习动机。所以要改变现状,教师必须根据学生不同的特点,将内容细化,用实例丰富课堂内容,鼓励学生对问题提出质疑。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对知识进行吸收消化,以达到知识吸收,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四)中专教学硬件配置跟不上

由于专业学校设立的专业较多,而且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变更专业设置。学校资金无法聚集,通常教育部门对中专学校的关注度不够以及政策不足等原因,故而导致有些中专学校的多媒体配备不足。所以,教师若想利用多媒体对学生进行历史教育,见效不大。

二、对中专生的学习方法进行正确的引导

大多数中专生在进行历史学习时并不注重学习方法,认为历史就是靠死记硬背的方式来进行学习的一门学科。因为学习方法使用的不妥当,所以多数学生会觉得历史是一门重负担以及枯燥烦闷的课程。所以,学生的学习必须通过教师对学生的正确引导和及时的指导。学生要通过教师的辅导之后养成爱学习、懂学习、会学习的好习惯。与此同时,学生还要培养自身具有良好的学习方法、正确的学习观念以及保证学习动力等良好的学习素养。故而教师给学生的教学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会听。对学生提出上课的基本要求,即:上课必须将相关的资料以及课本。正视历史这门学科的存在;在上课期间必须做到对教师提出的问题积极思考、认真记录好教师在课堂上描述的重点等。在课堂中除在进行提问以及讨论是保持绝对的安静,课堂纪律必须要高质量的保证。

(二)会看。学生在进行历史学习的时候必须学会独立阅读课文内容,能自己读懂相关的历史文献等。并在阅读之前进行要求:1.将问题和目的带入阅读。在进行新的课程教授之前,让学生自主找出重点内容,教师随后对学生的总结进行强调补充。每一个章节的学习,要求学生自行对内容进行梳理,分析并对相关的问题进行梳理。要向教师拟定提纲,学生看书,小组讨论,得出结论的方向逐步过渡。辅助学生能通过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2.养成总结历史规律的良好习惯。要求学生养成边看课本变看地图册的好习惯,学生在进行历史学习中,一部分的内容需要通过地图以及一些图片信息中读取,在进行历史学系中要学会借助网络资源。

(三)会用。对于历史的学习,最后还是回归到如何充分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历史问题,做到对学科进行灵活运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想切合,充分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理论对历史时间进行客观的分析评价。课堂上给学生预留充足的讨论时间,课外预留作业等,敦促学生在历史学习方面养成良好的习惯。同时学生可以通过到图书馆或者网站上查阅资料,阐述自己的观点等。教会学生运用辩证、联系、全面以及具体地看待问题,解决问题。

三、关注中职生历史学习的实效性

(一)及时对中专生的学习成果给予充分的肯定

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进行反馈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鼓励,肯定学生前段时间的学习成果。如此学生在受到激励的同时还能激发对历史的兴趣,通过相关的激励,学生可以很好地认识自己的优点,培养解决问题的信心,从而达到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加强上进心的培养,能够接受批评的良好心态。

(二)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条件

通过自我效能感理论以及强化理论,充分揭示了成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的最大因素就是成就感。学习与学习动机两者的关系是相互影响且相互作用的,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增强学习动机,但学习动机能够驱动学习进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习动机,增强自信心,帮助学生对学习产生积极主动性,让学生的学习得到综合发展。

四、结束语

素质教育下的教学的最佳境界是:教师乐教、喜教、爱教。学生好学、乐学、爱学。教师可以通过激发并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以到达这种境界。

【参考文献】

[1]李胜英,李斯琴.激发中职生历史学习动机的对策及实践[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21(2):108-111

[2]李胜英.激发中职生历史学习动机的实践与思考[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DOI:10.7666/d.y1173591

[2]李文.五年制师范生历史学习动机现状及激发的策略研究[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11):169-170

猜你喜欢
中专生学习动机历史
如何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
如何激发初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
关于课堂教学的思考
新历史
中专护生英语学习策略调查及SBI教学法的实施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
大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
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来建立有效的学习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