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杰 马小红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第一资源。德开小学成立于2008年,几年来,学校一直在积极探索教师成长的路径和方法,每年都举行“青蓝工程”,以老带新,共同发展;实行教师“职级式评价”。为老师们每学期找一个可触的标高。但反思这些方法。解决的都是教师成长的“自律”和“他律”的问题,即教师是在学校的要求下、制度的约束下被迫成长。而相对于外力推动来说,教师成长更应该追求一种“无律”的状态,即“成长”应成为教师的精神状态,是自动、自发、自愿的事情。
基于此,我们学校成立名师成长俱乐部,积极探索名师成长培养模式,全面提升教师的素养。2014年2月26日,德开小学名师成长俱乐部在市区教育局的关心下正式成立。它是由学校教科室牵头且具体实施,全国师德建设专家、市教育局工会主席刘民生同志亲自指导,教师自愿报名参加,学校不做任何行政干预的一个纯民间的组织。经过短短半年的运行,俱乐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展现了良好的发展前景,解决了很多困扰教师发展的深层次问题。
一、组建策略:自主申报,树立自信
德开小学名师成长俱乐部入会不设教龄、职称、荣誉等任何门槛,只要有发展的愿望即可参加,这样能确保有发展愿望的老师进入到俱乐部中。我们特别强调态度要端正,规定凡是参会成员,每人要交一千元保证金,保证按时参加俱乐部活动,无故不参加活动每次扣50元,以保证活动的正常进行。入会要宣誓,会员都要严格遵守俱乐部的章程,认真履行会员的义务。本着对学校负责、对学生负责、对自己负责的态度,每位老师都要有明确的职业特长发展目标。发展名师不要全优,只求一特,学校要帮助老师找准自己发展的切入点,从小处着手,找准发力点,杜绝假、大、空,使教师的目标变得切合实际,能通过努力达成,有效克服教师对名师的神秘感、恐惧感,树立好发展自己的自信心。
二、成长策略:整体规划,培养习惯
凡是名师成长俱乐部的成员都有自己的发展规划、目标、路径。每个老师都要事先制定自己的未来三年发展目标,努力培养五种习惯。具体说来,学校先帮助老师们找到自己的职业特长,再引导老师们培养创新、写作、勤奋、研究、反思的五种好习惯。职业特长就像植物的种子一样,五种好习惯就像阳光、雨露、水分、养分一样滋养着老师们成长,加上学校的平台搭建、资源提供,就会逐步形成学校的教育特色,达到教师成长、学生成才、学校成名、校长成家、事业成功的目的,进而最终形成校级、区级(县级)、市级、齐鲁名师、省特级教师、教授等各级各类的名师,校长成为齐鲁名校长。
重复成习惯,习惯成自然,自然成性格,性格成命运。我们的教育是培养学生的习惯,培养教师的习惯又何尝不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好习惯呢?名师成长俱乐部的文化构建是“张扬一项特长,收获一种行动,养成一种习惯。形成一种特色,奉献一种规律,产生一位名师,创造一生幸福”。
三、培训策略:张扬个性,细微切入
什么样的老师在一定程度上会教出什么样的学生,老师全面素养的提高必然会引起学生素质的大幅度提升。鉴于此,学校实施“专家引领”工程、“自修自励”工程、“能力比武”工程,引导所有俱乐部成员都要有研究载体,即围绕自己的研究专长,进行六微研究,具体包括:微型讲座、微型报告、微型课题、微型论文、微课、微课程研究。如今的学习方式越来越趋向于移动学习、碎片化学习,微是碎片化学习的一种体现,方便、及时、灵活、高效,我们讲究微,就是认为这六微人人可操作,个个易成功,有效增强了老师们的自信心。
到目前为止,俱乐部每周三的微讲座——“开讲了”——已举办近20期,老师们在讲座中逐步找到了自信和快乐。每一期都有灵感的涌动和思维的碰撞。电子书包班的先进经验则促进了微课和微课程的研究,老师们有了问题意识,朴素的课题意识由此萌发。
四、沟通策略:优质服务,自主发展
学校的沟通策略最突出的表现是做好服务工作,为老师们提供各种交流展示的机会,体现了学校对教师无微不至的关心。我们一直在思索,对于名师成长俱乐部,学校能做什么?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服务!学校首先要向企业学管理:一是服务,二是企业对员工无微不至的关心。为此,学校对俱乐部的老师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创新工作方式,深得老师们支持。
资金支持方面,学校承诺:每人每学期不少于一千元的学习经费。外出学习让大家自由选择。相比学校指派来说效果更好。刚入会的孙滨凤老师问外出学习能否不用学校报销饭费,用省下的钱再去学习一次,这充分说明了老师们把发展当成了自己的事情。这种自主选择、自主发展,是实现教师第一的核心理念。另外,学校在图书保障、物资运用上都是一路绿灯,只要老师们提出,几乎都得以满足。
时间保障方面,学校的其他工作都给俱乐部活动让路。每周三上午第一节,雷打不动的“开讲了”。每次一位老师就自己的研究内容给大家做一场微报告。对于听的人来讲,是一次视野的开阔,对于讲的人来讲,是一次水平的提升。准备一场精彩的报告,老师们要做很多方面的准备。
“专家引领”方面,学校聘请校内外名师为俱乐部成员示范引领,要求每位成员积极参加“与名家对话三个一”活动:每学年读一本名家的书,说一件名家的事,听一节名家的课,多方从名家那里吸取精神营养。
老师们还根据爱好自发建立了德开小学名师成长俱乐部群、写作群、野外骑行群、瑜伽群等,在活动的同时加深了个人素养的提升,拓宽了沟通渠道,保证了教师们的自主自愿发展。
五、评价策略:积分管理,发扬民主
俱乐部成员评价采用积分制管理,入会成员的五个习惯、六微研究等都是按项积分不封顶,目的是鼓励老师们多开发自己的潜能,包括各级各类成果的统计加分都是有则加之,确保老师们的每一种积极向上的发展都能得到学校充分肯定,这种评价也可作为教师晋级和评优树先的加分条件。
以“开讲了”为例,学校安排讲座的加2分,如果是自主申请的则加5分,这种评价方法既保证了讲座的可持续性和高质量,又真正解决了发扬民主、自主展示的问题。
俱乐部成员经常组织恳谈会,鼓励老师们对俱乐部发展以及学校其他工作提意见和改进建议。并及时反馈给校委会,作为学校决策的有效依据。比如创新零作业的分层设计就是老师们在实践过程中逐步提出来,并和其他老师讨论后将意见上交,再由学校慎重研究不断丰富的。
竞争机制方面,每学年,学校组织一次“成长杯”教学能力比武活动,进行优质课、优秀教案、优秀课件、优秀试题、评课说课等评比,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
六、模式初探:硕果累累。任重道远
俱乐部成立的宗旨是关心教师、服务教师、发展教师,这样老师们才都愿意并乐于参加俱乐部的活动。名师成长俱乐部,变学校督促教师成长为教师自主、自愿、自发成长,自成立以来,取得了显著成绩。
大家多次外出培训,聆听了魏书生、程红兵、冯恩洪、钟志农、吴正宪、李镇西等名家的报告,视野进一步开阔;大家的课题研究意识进一步增强,课题申报蔚然成风,仅2014上半年,共申报省级规划课题21项,有10项成功立项。申报中国教育学会课题14项,全部立项;上学期,参加省级教育科研论文参评31篇,其中有11篇获一等奖,分析这些文章,全部有教师独特的教育思想在里边。
俱乐部成员编写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读本》即将正式出版,杨金桂老师的教育叙事很受老师们的喜欢,马小红老师的《邀游德开童话世界》在省级特色课程评选中获得一等奖,我校的《快乐发明》获市社科联优秀成果二等奖,多位老师的课被选送参加市级、省级比赛并取得较好成绩。
名师成长俱乐部,团结有发展、成长愿望的教师,在共同目标的引领下。大家自愿自发地成长。在个人提升的同时,为孩子们提供更加优质、幸福的教育。学校的教学成绩在开发区是首屈一指,毕业年级的成绩更是远远超过其他学校,素质教育的开展、教师素养的提升并影响教学成绩,反而成了提高教学成绩的有效途径。
德开小学名师成长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证明任何以教师为本的尝试和努力都是受老师们欢迎的,接地气的培养方式充分树立了老师们的自信心,加入俱乐部的老师的发展提速快,有助于形成教师成长共同体,有利于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教师队伍,使名师的培养不再是空话,而是丰富多彩的内容和无限光明的前景,更重要的是这种培养方式具有可移植性、可复制性、可超越性,简单可行,以教师为本。
(作者:孟杰,山东省德州市经济开发区实验小学校长:马小红,山东省德州市经济开发区实验小学副校长)
[责任编辑:刘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