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线教师的工作压力及其应对研究

2015-05-21 22:00赵忠芳牟宗斌
中小学校长 2015年2期
关键词:工作压力应对措施小学

赵忠芳 牟宗斌

[摘要]小学教师处在教育教学的第一线,在工作中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社会期望值过高,家长教育观念落后,学生意志品质薄弱,职业压力有增无减……社会、上级部门、学校、教师应形成一个共同体,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共同缓解教师职业压力,不断提高教师抗压能力,努力提升教师育人水平。

[关键词]小学;一线教师;工作压力;应对措施

“中小学教师工作压力较大,幸福感处于中等水平,待遇需要进一步提升,身心健康需要进一步关注。”这是记者从日前发布的上海市中小学教师幸福感状况调查中了解到的信息。该调查显示,中小学教师对自己的幸福状况平均打73.6分,幸福感处中等水平。中小学特别是小学一线教师的生存现状不容乐观,心理抗压能力较差,一份来自小学的调查显示,49名一线教师中有28名教师表示工作压力特别大,占到总人数的57%:有13名教师表示工作压力大,占到总人数的27%:只有8名教师表示工作压力在能够承受的范围内,仅占到总人数的16%。现实生活中一线教师的心理健康谁来关注?一线教师的工作压力如何缓解?本文站在一线教师的角度,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对一线教师的工作压力及应对措施进行深入的分析并做详细的陈述。

一、小学一线教师面临的工作压力

1.社会的期望依然过高

一直以来,社会对教师寄予厚望,“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等光荣的称谓表达了人们对教师及职业的赞美和讴歌。如今,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加快推进,社会对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规范,对教师及其职业寄予了更高的期待,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关注度大为提高,对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了更多的约束,这些无形中给教师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近年来,一线教师的待遇虽然在逐年提高,但是和社会上其他单位来比,仍然处于较低水平。社会对教师要求高,社会期望的角色和教师作为普通人的角色间存在着冲突,收入和付出不成正比,对很多一线教师来说,造成了心理上的失衡。

2.家长的观念仍未转变

虽然说小学着力推行素质教育,重视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但是在高考指挥棒的巨大作用下,家长高度关注的仍是孩子的学业成绩,以学生成绩来考量教师的教学水平及工作能力。这给一线教师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也造成了基础教育的一些怪象:一部分家长“轻德重智”,认为学生的成绩高于一切,忽视了对学生能力和习惯的培养,造成了学生难教、发展失衡;一部分家长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情,把孩子丢给学校一走了之。认为教不教得好是老师的事情,忽视了家庭教育的巨大作用。如此种种,给一线教师带来了巨大的职业负担,也带来了教师的一些心理问题。如过度自卑、焦虑、嫉妒、虚荣、恐惧、忧郁、孤僻、逆反等方面。

3.现在的一些孩子唯我独尊

在小学任教的老师都有这样一个深切的体会:现在的孩子难教。现在小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里是家长的掌上明珠、心肝宝贝,也造成了他们唯我独尊的心理状态。他们自我意识强,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不肯替他人着想。家长和长辈的溺爱造成了孩子心理脆弱、意志薄弱的现状。面对这些温室里的花朵,老师们只有徒增无奈,在学校里,不仅要履行教师的职责,更要充当起保姆的角色,工作强度之大和负荷之重由此可见。

4.职场的压力有增无减

除了上述压力外,一线教师还要应对来自教师职场的压力。教师晋级成为职业生涯难以跨越的门槛,每年的评先评优,一方面树立了教师中的典型,另一方面造成了教师的职场压力,势必会引起部分教师之间出现嫉妒、攀比、敌对、猜忌等不健康的心理问题,从而加重了教师的职业压力。长此以往,教师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很容易产生身体和心理问题,对身心造成一定的伤害。

二、一线教师压力的应对措施研究

1.寄语社会:应加大教师心理健康的关注度

营造氛围,提高地位。全社会努力营造有利于教师心理健康的氛围,切实提高小学一线教师的社会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中指出:“教育是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业。”“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关心广大老师特别是生活工作有困难的老师,努力为他们排忧解难。”国家政策的制定、社会制度的实施应积极向一线教师倾斜,切实解决一线教师的福利待遇和生活问题,逐步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在社会上掀起尊师重教的风尚,让一线教师“流汗”不“流泪”。重视和解决教师存在的心理问题,充分利用一切社会资源,开展教师心理健康知识培训,组建教师心理咨询室,开通教师心理健康热线,健全和完善教师心理疏导的长效机制,增强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为教师的工作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客观评价,提高认同。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要让全社会广泛了解教师工作的重要性和特殊性,让尊师重教蔚然成风。”社会应多关注教师的正面典型,大力宣扬教育和教师的正能量。通过宣传最美女教师、最美乡村教师等先进典型,在全社会树立广大教师的正面形象,让良好的教师形象、优秀的育人精神在社会上广泛流传。尊重教师的创造性劳动,提高教师的职业认同感,让教师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愉悦工作、快乐生活。

形成合力,共担职责。国民教育由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部分组成。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化的今天,如何调整学校、家庭、社会三种教育力量之间的关系,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这是值得深思的问题。我们认为,当前最重要的是加强学生、家庭、学校之间的合作。街办、社区、消防、医院等社会单位,以及学生家庭要与学校形成教育合力,充分发挥社会联动效应,彰显社会处处皆育人的整体力量。通过联合开展共建德育活动、讲座、演练、家长学校等形式,秉承全员育人的理念,充分发挥社会的综合型能量,让学校教育不再孤军奋战,家庭、学校、社会形成教育共同体,一起担负起教育下一代的职责和使命。

2.寄语上级:应减少一线教师的工作压力

适当减负,提高效能。适当给教师心理“减负”,多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状态,科学公正地评价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建立和健全教师发展性评价及考核机制。弓太满则损,月太圆则缺。重视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减少不必要的检查和评比,给教师适当的自我成长空间,以此提高教师的工作效能,实现学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加大投入,彰显公平。应提高对学校硬件、软件方面的投入,努力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和教学环境,不断改善一线教师的办公和工作环境,切实落实福利待遇问题。从关心教师的心理健康角度出发,适当地组织和安排一些教师成长活动,如读书沙龙、趣味运动会等,促进教师问的沟通与交流,释放心理负能量,增强职业幸福感。

创设平台,加强培训。定期组织开展教师心理健康知识讲座。为一线教师提供心理健康测试及反馈,联合社会机构对教师开展心理咨询及辅导活动。不断提高教师的心理抗压水平,努力营造有利于保持教师心理健康的内在环境。通过开设教师个人及团队成长课程,提高教师的心理承受及适应能力。培养出具有较强的应对能力和创新能力,善于竞争、勤于合作的教师队伍。

3.寄语教师:应提高应对工作压力的适应力

自我减压,努力适应。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师本人作为心理压力源有三层含义。一是教师对自身能力、水平认识不足,过高估计自己,自我期望值过高,经常导致活动失败而引发心理压力;二是教师本身的人格缺陷,如名利思想、患得患失、追求完美、意志力差等造成的心理压力;三是教师思考问题的方式和角度不正确而造成心理压力。作为教师应勇敢正视工作压力,不断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学会自我心理解压,舒缓心中的郁结,排解无谓的烦忧,努力提高心理适应能力;正确地判断自己的水平及能力,不轻视自己,也不过高估计自己,对事情的结果做出合理的预测,不过分追求完美,不过分苛求自己,正视压力,妥善解决;可以通过音乐、运动、读书、旅行等形式放松心情,缓解压力。做到工作生活两不误,形成自身能量的正循环,通过自我减压增加效能,提高创造性工作的能力。

不断学习,完善自我。高士其说过,知识有如人体血液一样宝贵。人缺了血液,身体就会衰弱;人缺少知识。头脑就要枯竭。毛泽东曾说,情况是在不断的变化,要使自己的思想适应新的情况,就得学习。学习是自我减压的很好方式,一方面通过学习,扩充了知识的内在容量,提高了自身的业务素质;另一方面通过学习,降低了压力的关注程度,缓解了心理的压力负荷。教师要充分做好应对教育课程改革和教育新形势的准备,就必须加强自我学习,通过努力完善自我,建立和健全自我成长体系。通过读写工程、外出培训、参观学习等形式,自我充电自我提升,将知识内化为巨大的精神力量,积极应对社会变迁,提高自身社会适应性。

加强交往,团结协作。独木不成林,独木难成舟。奥斯特洛夫斯基曾说过,谁若认为自己是圣人,是埋没了的天才,谁若与集体脱离,谁的命运就要悲哀。集体什么时候都能提高你。并且使你两脚站得稳。雷锋也说过,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心理学家早就指出,人类的心理适应就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具有良好人际关系的个人性格往往开朗,对挫折的承受力强。在平时的工作中,教师应积极融入集体当中,通过积极的职场和社会交往,培养阳光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人际关系。善于和同事、学生、家长等社会人士打交道,建立起健康的人际关系网,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众人拾柴火焰高。加强同事间的团结协作,建立压力应对的共同体。共同应对和解决职业压力,提高团队的抗压能力和应激能力。通过成立学校教师社团组织,开展有益教师身心健康的活动,增强团队凝聚力和竞争力,有效推动教师心理的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工作压力应对措施小学
ICU护士的工作压力研究
飞行员心理健康与工作压力和应对方式
手机通讯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研究
施工企业营改增对会计核算的影响与应对措施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中小企业如何应对“营改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