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德拉
情感营销,已经成为了当下所有“品牌综合症重度患者”的口头语。这些CMO们都已经意识到,营销不能再简单粗暴地灌输信息了,不能只停留在琢磨消费者钱包的程度,还要琢磨消费者的内心,要和人家建立情感联系与共鸣,才能赢得人家对品牌的好感与忠诚。
这是对的。在今天这样一个感性逻辑的时代,消费者面对一个品牌或作出购买决定时,越来越依赖的往往是感性认知,而非理性事实。
可是情感营销往往是最难的,它少一分变味,多一分矫情,它非要对你触及灵魂,直抵内心,还要影响你的潜意识和认知,最终说服你放弃理性,这你能轻易同意?
情怀营销最近异常横行。坦白讲,我一直没有完全搞清楚应该如何准确定义“情怀”。百度给出的释义是:含有某种感情的心境。这种说法比较模糊,而且体现不出它被这个时代所赋予的积极褒义。从罗永浩的“我不为输赢,只为认真”这句情怀语录出发,我尝试揣测“情怀”一词所应该表达的是:对一种精神的特定坚持,对某种梦想的执著与不妥协。
一部有情怀的电影,可以让人忘记里面的故事、人物、画面、音乐,但记住的是某种感觉,这种感觉让人激动不已;一部有情怀的手机,可以让人无视CPU、电池、屏幕、性价比,但看到的是某种气质,这种气质让人找到了某种归属感;一个有情怀的品牌,可以让那些根本没有体验过它产品和服务的人,逢人就评论一番这个品牌,那种架势仿佛在维护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
你不得不承认,情怀这东西具有蛊惑性。它对人人平等,与贫穷富贵无关,再劣质的物质生活,有了情怀,都有了一种让人感动的力量。
雷军用情怀让很多人不惜为小米发了烧,罗永浩用情怀让文艺青年心甘情愿掏钱买他的试制品,韩寒用情怀显得比同样努力卖电影的小四 bigger than bigger……这是个用情怀成就事业的时代,讲一个故事,配上点梦想,撒上点情怀,就能赚到钱。当然,情怀拥趸者们也愿意掏钱购买,并无比骄傲地说:我买的不是东西,是情怀。
同样致力于营销,同样是让人掏钱,比起情怀来,怀旧则没那么激情和鼓舞人心,它用温情,甚至是一点点的伤感,让人在脆弱中被俘虏。
如果你看过《MAD MAN》,你一定会对男主角Don Draper给柯达投影机提案的那一幕留下印象。Don将自己家庭不同时期的照片放在投影机上,一张张播放,里面有孩子们在家里的恶作剧,妻子和他在泳池边的美好时光,婚礼上抱起的新娘,孩子们欢乐的大笑……他一边放一边说,直到幻灯结束一个空白投影打在幕上……在座的一个文案感动得抹着眼泪夺门而出,而之前很不以为然的柯达客户完全震惊呆坐当场。
这就是怀旧的力量。“广告最重要的理念,在于‘新,勾起人们的好奇,但同时又要制造一种更深刻的和产品的情感联系,这就是怀旧。这很微妙,但是威力无穷。”Don 如此阐述他对于广告的理解。在他看来,能收买人心的广告,最重要是“要新也要怀旧”。怀旧这个词,在希腊语里的意思是,旧伤口的伤痛,它让你心头一紧,又远比记忆本身强大。这和中国古语的“衣不如新,人不如故”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人的欲望对新的事物产生,情感却是在回头怀旧时“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比如,那些已经消失的童年里有最难以企及的快乐,那些曾经一起挥霍青春的大学里有最美的时光,那些已经错过的人和事里有深深的遗憾,那些再也吃不到的东西里有世界上最难忘的味道……那些人、那些事、那些感觉,终因无法回头无法复制,变得至高无上,让人情动深处。
怀旧让人们在这一刻如此脆弱,品牌赶快趁虚而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