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雅琼
【摘要】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作为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动态学习方式,应该体现语文学科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特点,笔者认为,要将“感动教育”的人文特性融入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可从有效开发文本资源、开展各种主题活动、加强学科教学渗透、拓展社会空间、完善评价机制等几个方面入手。
【关键词】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感动教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顺应《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的一种动态学习方式,它在很大程度上拓展了语文教学的教学资源,将教学资源从课内拓展到了课外。此外,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丰富了学生的语文学习内容,更有利于学生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提升。
一般来讲,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具体操作步骤可分为三个阶
段:准备阶段,其核心是选材选题和确定研究方案;实施阶段,其核心是搜集、分析和处理信息;总结评价阶段,其核心是学生形成结论得出感悟,老师总结评价。而笔者所工作的学校地处农村,学生潜能开发相对缓慢,自我约束力差,不易被感动,道德约束力相对较差。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可以把感动教育融入丰富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在关注学生道德水平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具体而言,可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
一、有效开发文本资源
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而不管是教科书、工具书,还是各种图书报刊,都有许多经典的感动教育素材,它们涉及自然、家庭、社会等各个领域,激发了学生对亲人、友人、自然、祖国的热爱之情。教师可积极开发文本资源,组织相关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并适当渗透感动教育。
比如,在学习了《我与地坛》、《秋天的怀念》、《父亲》、《怀念红狐》等文章后,可组织学生开展“感悟亲情”主题实践活动,让学生自主搜集父母的老照片,搜集亲情故事等,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上互相交流展示,书写感悟,然后由小组进行定性评价,使学生在搜集整理资料、听说读写的过程中,在平等、自主的氛围里提高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同伴协作互助的能力,并最终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样,结合《长江三峡》、《像山那样思考》等文章可以进行“感恩自然”主题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总之,语文教学课内课外均有丰富的文本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文本资源既是渗透感动教育的途径,又是提升学生语文能力的基石。
二、开展各种主题活动
实践性是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突出特性,它不再只通过语文学科教学中给予学生定论性的知识,而是重视学生的亲身经历、直接体验,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拓展视野,发展能力,而学校丰富的社团活动、部门活动也正是在知、情、意、行的有机结合中,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审美意识,并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一方面,我们可以结合特殊节日开展渗透感动教育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如在教师节、母亲节、父亲节、国庆节、清明节等日子,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感恩父母”、“感恩祖国”、“感恩先人”等主题的语文实践活动。比如,国庆节前让学生自主搜集爱国题材的名人轶事,图片资料等,写观后感、演讲稿,再以比赛的形式进行自我展示。另一方面,可以结合学校部门工作,拓展语文学习的空间。如可结合校园广播站征集优秀随笔,联合团委共同组织学生创作“新年教师寄语”、“新年父母寄语”、“学生感动格言”等,从而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并在感恩教育的无声渗透中使学生感受到听、说、读、写的语文乐趣。
三、拓展社会空间
按照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学习的过程是学习者自我实现的过程,它关注人的自由和主动性,“强调人的潜能和价值”,认为“每个人都可自由选择任何形式的生长” [1]。因此,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我们也应该努力将语文学习的空间由课内拓展到社会,让学生在广阔的社会空间通过语文学习性实践和语文非学习性实践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教师应适当地让学生走出校门,到社会生活中观察、思考、积累、实践,在社区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当然,不能忽略了综合活动的语文性。比如可以将社区服务、志愿者活动等和语文学习相结合,例如,将学生自编自导的《项链》、《药》送进敬老院;组织学生开展社区调查,了解当地自然和人文环境,通过调查了解,挖掘丰富的语文学习资源,如走访周恩来纪念馆、周恩来故居,参观梁红玉雕塑,搜集整理当地的名人的生平资料,拓展自身视野,从当地名人身上汲取感动的精华。当然,也可以让学生走进社会搜集各类标语、广告,开展“语言的艺术———广告”等语文活动,渗透语言教育,提升道德水平。
四、完善评价机制
合理而完善的评价机制不仅有利于激发教师的内在需要和动力,让其了解自己的语文综合活动中的薄弱之处和今后努力的方向,而且能够对学生产生重要的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和改进作用。也就是说,我们应该努力“使评价结果的反馈起到激励和促进作用”。 [2]
我们要从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合作互助的能力、活动效果等多方面加以评价,并在此基础上辅以合理的奖惩措施,用以起到强化的作用。从评价的形式上来说,可以有学生自评,也可以有相互评价、教师评价。总之,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形式的多样化都是保证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焕发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障因素。
综上所述,有效开发文本资源、开展各种主题活动、加强学科教学渗透、拓展社会空间、完善评价机制等策略都有助于将“感动教育”渗透进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去,让学生在提升语文综合素养的同时懂得感念他人和社会,而如何更好地挖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升他们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仍是值得我们不断探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崔允漷. 课程·良方[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周谦,李国岚副主编.教育评价与统计[M].科学出版社,1997.
(编辑:马梦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