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一种辩证的宇宙图式

2015-05-18 19:53庞朴
月读 2015年2期
关键词:阴阳太极万物

庞朴

讨论作为宇宙图式的“阴阳”的最有名的文献,就是《易传》。《易传》里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是怎么来的呢?由太极一分为二,二分为四,四分为八而成的。所谓“易有太极”,是说易就是太极,太极就是最初之物。“是生两仪”,一般认为两仪就是阴阳。由太极衍生出阴阳。我想大家都知道,“是生两仪”,并不是像破西瓜那样一分两半,这半是阴,那半为阳。强调对立二分的西方文化容易这样想,喜欢把对立两面截然分开。但是,中国文化的思维方式与之不同。我们更愿意用“太极图”的形象来理解“两仪”状态,想象宇宙阴阳——不是把全图一劈两瓣,而是让两仪相偎相依,相反相成,有始有终,有起有落。当然,“太极图”出现的时间很晚,但它所包含的辩证思想,却是古已有之

的了。

《易传》是儒家文献,但是作为宇宙图式的“阴阳”,也同样适用于道家理论。《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生一”,“道”是纯无,“一”是纯有。纯有不是具体的有,而是笼而统之的有。也就是说,“一”是笼而统之,无形无状的有。“一生二”,“二”是“阴阳”。何以见得?老子自己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万物负阴而抱阳”就是“三”和“二”的关系。“三”就是万物,万物就是“三”。“负阴而抱阳”,就是背着“阴”,抱着“阳”,上文我们提到,医家以背为阳,以腹为阴。这是因为人站在太阳下,后背首先照到太阳,所以医家认为后背属阳。这与道家的说法正好相反,恐怕两家各有自己的考虑。我们对此不做更多的讨论。

下面,我讲讲大家可能都感兴趣的一句话,就是“一阴一阳之谓道”。《周易·系辞上》曰:“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历史上,对“一阴一阳之谓道”这七个字有许多种解释。这七个字看似很简单,实际上却相当复杂。它们蕴含了许多深邃的思想观念。

首先,不能把“一阴一阳之谓道”表面化地理解为一半阴、一半阳,二者合起来就是道。这里的“一阴一阳”虽然在句式上跟我们平常说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一粥一饭是一样的,但是它们所包含的内容却大相径庭。在“一草一木总关情”中,“一草一木”指代的是细微事物;“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是说,应当知道所有的食物都是“来之不易”的。它们是文学修辞中以部分代全体,用具体代抽象的借代手法,侧重于描述抒情;哲学上的用法与之不同,强调的是内涵。比如说:“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张”是收紧,“弛”是放松。就是说,统治者在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时候,应该有时松有时紧。要适时放松,不能老是紧抓不放,否则就管死了;同时也要适当收紧,不能彻底放开,否则就会成为一盘散沙,这叫“一张一弛”。“文武之道”,是说周文王、周武王就是按照这个原则来治理天下,因此才有了周朝。一张一弛与一草一木、一粥一饭不一样。前者指的是一时张一时弛,包含有时间和动态的观念;后者强调的是每一个

个体。

司马迁在《史记》中谈到前朝后代的历史经验教训时说:“是以物盛则衰,时极而转,一质一文,终始之变也。”他说,商代重视“质”,周代偏重“文”。社会的发展,历史的演进是“一质一文”,交替出现的。最后,司马迁还以“终始之变”把阶段性的“一质一文”推进了一步。“终”是结束,“始”是开头。“终始之变”,即,前朝的结束就是后朝的开始。“终”就是“始”,“始”就是“终”;也就是说,“质”和“文”是循环关系。后朝之所以开始,正是有鉴于前朝的失败。前朝重“质”,最后失败,所以后朝就偏“文”,来纠正前朝的错误。而过分地偏重“文”,也会带来种种弊端。更后面的朝代自然就会向“质”的方向努力。于是,“一质一文,终始之变也”,就构成了一个循环的过程。“一张一弛”只是简单的动态;而“一质一文”却构成了循环。当然,仅仅循环还不够,还得有上升。循环上升才是事物发展的本质

规律。

历史上解释“一阴一阳”的说法很多,总的来说,朱熹的理解是最好的。他说:“阴阳非道也,一阴又一阳、循环不已乃道也。”也就是说,“一阴一阳之谓道”这七个字说明,“阴阳”不是“道”;“一阴又一阳、循环不已”才是“道”。“道”不是静止的。我们无法拿一个东西来说“此之谓道”;也不能拿出一个“阴”和一个“阳”,说这就是“道”。朱熹认为必须时而“阴”时而“阳”,有了运动变化,才能叫作“道”。他说:“只说一阴一阳,便见得阴阳往来、循环不已之意,此理即道也。”简单地说,“阴阳”只是“气”而不是“道”。“阴阳”之所以为“阴阳”的那个东西才是“道”。“一阴一阳、循环不已”才是“道”。也就是说,“阴阳”本身不是“道”,“阴阳”的变化和变化之理才是“道”。很多人都没有完全理解这一点,因而没能把握到它的精妙之处。

现在有人喜欢把“一阴一阳”说成是“两点论”,理解为对相反的两面都要照顾到;认为不能只说阴不说阳,也不能只见阳不见阴,说这是中国古代的两点论。比如说,既要说优点也要说缺点,既要向前看也要向后看,这就叫“一阴一阳之谓道”。如果不这样理解就是“形而上学”,就是“一点论”。“一点论”的确是“形而上学”。“两点论”当然比“一点论”好,但是“一阴一阳之谓道”不是“两点论”可以概括得了的。因为两点论虽说面面俱到,但它仍旧是平面的,静态的。而“一阴一阳”则着眼于“继之者”“成之者”,关心的是前景和未来,是动态的,发

展的。

我喜欢一步一步地来领略“一阴一阳”这个论题。我们从一个“阴”、一个“阳”开始,你可以把它理解为一个“阴”、一个“阳”两个对立者,它们共居于一个统一体内;但是这不够,还必须把它们理解为时而阴时而阳,或一时阴一时阳,理解为动态的存在;但是,简单的动态也还不够,这种动态事实上是循环,叫作“终始之变”,终就是始,始就是终;这样仍然不够,必须把这个“终始之变”理解为循环上升。何以证明它是循环上升?因为它有“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这两句话作补充,有“继之者”,有“成之者”,不光继续而且完成了,所以它有更深一层的

意思。

关于“阴阳”,历史上还有许许多多的论述,特别见于易学当中。不过,那些不是我的研究专长,所以我没有用阴阳家擅长的象数来讲解“阴阳”。其实,在中国,那些被称为“阴阳家”的人,只是停留在对自然现象和行为义理的阴阳诠释上;而在对宇宙图式和世界观这个层面上的“阴阳”研究,他们恰恰不如儒家,更不如道家。当然,“阴阳不测之谓神”,如果大家对“神”的部分特别感兴趣的话,可以参考阴阳家的论述。但是,从思想哲理方面来说,阴阳家的理论深度远逊于儒道两家。

(选自《中国文化十一讲》,中华书局。作者为中国当代著名历史学家、文化史学家,山东大学终身

教授)

猜你喜欢
阴阳太极万物
当万物有了表情
万物构成
阴阳合同(双语加油站)
法于阴阳
阴阳泛函
我来添画
练太极100%安全吗?
太极马扎(三)
太极达摩伏虎棍与太极达摩杖对练(一)
浅论守阴阳在养生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