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壮壮,孙善辉
1.宿州学院智能信息处理实验室,安徽宿州,234000;2.宿州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安徽宿州,234000
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鼓励承包经营权在公开市场上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流转,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这说明政府决策层对土地流转的态度是由市场决定土地的去向和利用。但是调查研究发现,由于资源环境、经济条件、个人权限的限制,目前的土地流转形式还是以土地转包为主[1-3]。为加快实现土地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必须做到以下几点:招商引资,打破资源环境的限制,加快农业改革力度;制定有利于集体组织合作的政策法规,形成规模经营;充分发挥政府在土地流转过程中的作用,给土地流转农民提供可靠的生活保障,并逐步提高土地流转农民的生活水平[4]。近年来,国家和当地政府都在加快解决以上问题,且成效显著,为加快城镇化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不少学者对土地流转的政策效应、土地流转所带来的农民问题、土地流转方式、土地流转效益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为我国土地流转提供了丰富的政策参考[5-7]。但很少从政府的角度,研究政府行为对土地流转后农民满意度的影响及对农民生活状况的影响。本文基于土地流转过程中对农民的调查数据,建立主成分分析模型、协方差模型和回归模型,分析政府工作与土地流转后农民生活状况的相关关系,得到了较为有价值的统计分析结果。所使用的调查数据全部来源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研究——中部农业大省失地农民市民化风险及对策研究(09BJY061)项目所调查的数据。
土地流转能否实现土地多种形式规模经营,关键在于选择该种土地经营模式以后,农民的生活状况是否得到改善。而土地流转农民生活状况的改善,一方面取决于选择合适的土地经营方式;另一方面,政府的相关政策和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农民生活状况的改善[8-9]。为了进一步研究政府工作对农民生活状况的影响。本文首先建立了土地流转后农民整体满意度的度量指标体系,土地流转后农民生活状况的度量指标体系和政府政策、工作效益的度量指标体系。
为了全面测度土地流转后农民对生活状况的满意度,问卷中共使用了三个满意度测度指标:土地流转后对生活质量的整体满意度(α1)、土地流转后收入水平的整体满意度(α2)和土地流转后居住条件的整体满意度(α3)。每个指标下对应一个5级量表:非常满意(5);满意(4);一般(3);不满意(2);非常不满意(1)。
通过该指标体系可以基本上反映土地流转后农民对生活状况的整体感知情况。
为了全面了解和评价土地流转后农民生活状况,本文在调查问卷的基础上,建立了用于反映土地流转后农民生活状况评价指标体系:相比土地流转前生活水平的整体感知(hlife1),相比土地流转前收入水平的整体感知(hlife2),土地流转后对工作的整体感知(hlife3),土地流转后人均消费支出的整体感知(hlife4),土地流转后人均住房面积的整体感知(hlife5)。每个指标下对应一个5级量表:改善很多(5),有所改善(4),一样(3),有所下降(2),下降很多(1)。
通过该指标体系可以从收入、消费、工作、住房四个方面反映土地流转后农民生活状况的变化。
调查问卷中用于反映政府角色的指标较多,本文选取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指标变量:土地流转农民意见对政府政策的影响程度(gov1),征地补偿费发放标准的知情度(gov2),征购补助标准的满意度(gov3),对村干部所做工作的满意度(gov4),政府是否制定了就业优惠政策(gov5),救助标准的满意度(gov6),医疗保障的满意度(gov7),对养老保险政策的了解程度(gov8),政府是否强制参与养老保险(gov9),政府解决养老保险问题措施的满意度(gov10)。
上述指标设置的量表内容在下文分析中再做介绍。该指标体系包含了政府对土地流转农民的扶持力度、政府工作服务能力和政策宣传效率三个方面的内容。
路径图是路径分析的主要工具,它用一条带箭头的线表示变量间预先设定的关系,箭头表明变量之间的关系是线性的,箭头的方向表示因果关系方向。带箭头的线的两端连接着两个变量:外生变量或内生变量。外生变量用矩形表示,内生变量用椭圆形表示,变量之间线性关系的大小用路径系数表示。具体的路径图如图1所示。
图1 中,α1、α2、…、c1、c2,p、q、r为 路 径 系 数;x1、x2、…、y3、y4为外生变量;F1、F2、T为内生变量为剩余残差。
图1 路径图的基本构成
根据路径图可以得到路径分析模型:
上面模型中路径系数的估计方法如果使用的是最小二乘估计,则为路径分析模型;如果使用的是极大似然估计,则为结构方程模型。
为了分析的准确性,本文首先对数据的正确性和完整性进行了筛查,完成了以下三个方面的数据处理。
3.1.1 数据录入的正确性
在调查问卷数据的录入过程中,常常因为录入工作者的不小心,会使录入的数据值不在量表值的范围内,或数据值产生重叠,或者遗漏等问题。对于前两种情况,只要在对应的变量列设定数据的取值范围,就可以查找出不在取值范围内的单元格。重叠的数据只保留一个数字;超出范围的数值直接删除,作缺失值处理。对于遗漏数值的单元格作缺失数据处理。
3.1.2 量表数值设置的一致性
在对满意度或近似满意度的5级量表值设置时,有时是从1到5,有时是从5到1,这样会严重影响到数据的分析结果,为了消除这一影响,在每个指标的量表值设定时一律采用从5到1设置,5代表“非常满意”“改善很多”等最好的主观感受,1代表“非常不满意”“下降很多”等最差的主观感受,从而保证在分析变量之间的关系时保持在数值方向上的一致性。对“是非”问题,或近似“是非”问题的量表值设置时,一律使用0、1代表值,1代表“是”,0代表“不是”。
3.1.3 缺失数据的处理
如果数据存在大量的缺失数据,会严重影响数据分析结果的真实性。所以为了减轻缺失数据对分析结果的严重影响,本文使用了饱和模型插值法对缺失数据进行了插补。饱和模型如图2所示。
图2 饱和模型的缺失数据插补路径图
饱和模型插值法处理缺失数据的优点是:既利用到了自身变量的数值信息,又利用到了整个指标体系变量的数值信息,使插补的数据很贴近事实。
3.2.1 基于数据检验的指标体系构建
通过指标体系各变量之间的协方差计算,计算结果显示:征地补偿费发放标准的知情度(gov2)、对养老保险政策的了解程度(gov8)与反映土地流转后农民生活状况的各变量之间的关系不显著,与反映土地流转后农民整体满意度的各变量之间的关系也不显著。所以用于反映政府政策和工作效益的度量指标体系中剔除了上述两个变量(gov2、gov8),只含8个变量(gov1、gov3、gov4、gov5、gov6、gov7、gov9、gov10)。
土地流转后农民生活状况的度量指标体系与土地流转后农民整体满意度的度量指标体系保持原有不变。
3.2.2 基于路径分析的模型构建
在构建了上述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本文分别建立了以下两块实证分析模型。
3.2.2.1 主因子分析模型
其中,λi、αi、γi为因子载荷,在路径图中即为路径系数;hlifei、govi为可测变量,在路径图中即为外生变量为剩余方差为公共因子,在路径图中即为内生变量。
3.2.2.2 回归分析模型
3.3.1 土地流转后农民生活状况变化与政府工作效益的关联分析
为了分析土地流转后农民生活变化情况与政府工作效益的关系,利用AMOS18.0建立了两大指标体系的因子分析路径图和两个主因子之间的协方差路径图。路径系数估计结果如图3。
图3 土地流转后农民生活水平状况与政府工作的整体相关度路径图
根据上图路径分析得到主因子分析模型(路径系数,采用极大似然估计,均为标准化以后的数值,下同)为:
lifeF与govF的协方差为0.59(也就是简单相关系数),表明农民土地流转后生活状况的改善与政府政策和工作效益显著相关,但相关强度不是很高。
图4 土地流转后农民生活水平状况与政府工作度量指标变量显著相关的路径图
为了进一步分析政府政策和工作效益对土地流转农民生活状况的影响,构建了土地流转后农民生活状况主因子与政府政策和工作效益指标变量的回归模型,利用AMOS18.0软件得到的路径图如图5。实证分析得到的回归模型为:
图5 影响农民生活状况的政府工作影响因素路径图
政府变量指标体系中,除“政府是否强制参与养老保险(gov9)”变量以外,其余变量都正影响土地流转后农民生活状况主因子。其中“征购补助标准的满意度(gov3)”“对村干部所做工作的满意度(gov4)”“医疗保障的满意度(gov7)”对土地流转后农民生活状况的整体改善感知产生较为显著的正影响,标准化回归系数分别为0.29、0.19和0.20。“政府是否强制参与养老保险(gov9)”对土地流转后农民生活状况的整体改善感知产生较为显著的负影响,标准化回归系数为-0.15,所以政府在养老保险是否强制参与的政策上要慎重,不应强制农民参与养老保险。
3.3.2 政府工作效益与土地流转农民整体满意度的关联分析
为了分析土地流转后农民整体满意度与政府工作效益的关系,首先利用AMOS18.0建立土地流转农民整体满意度因子分析模型。路径图如图6,根据图中的路径系数,可以得到土地流转农民整体满意度因子分析模型为:
图6 土地流转总体满意度的因子分析路径图
图7是政府政策、工作指标体系与总体满意度主因子的回归模型路径图。根据路径系数可以得到总体满意度的政府工作影响回归模型:
政府指标变量对总体满意度的影响情况与政府指标变量对土地流转后农民生活状况改善的影响情况基本上一致。不同之处是除了 “政府是否强制参与养老保险(gov9)”与总体满意度呈负相关以外(标准化回归系数为-0.08),变量“政府解决养老保险问题措施的满意度(gov10)”与总体满意度也呈负相关(标准化回归系数为-0.02),所以土地流转农民对政府解决养老保险问题的措施不是很满意,政府应改变解决方式、方法。
图7 基于总体满意度因子模型下政府工作效益路径图
(1)根据政府变量指标和农民生活状况变量指标的主因子分析模型、协方差模型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土地流转后农民生活状况与政府政策和工作效益存在较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简单相关系数为0.65。
(2)在政府变量指标和农民生活状况变量指标相关性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构建农民生活状况的政府工作影响回归模型,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征购补助标准”“村干部工作服务质量”“医疗保障水平”对农民生活水平的改善有较为显著的正作用,标准化回归系数均在0.2以上。
(3)通过对政府变量指标和土地流转农民满意度指标的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政府各变量指标对土地流转农民满意度提高的影响与对农民生活水平状况改善的影响较一致。指标变量“土地流转农民意见对政府政策的影响程度”“征购补助标准的满意度”“对村干部所做工作的满意度”“政府是否制定了就业优惠政策”“救助标准的满意度”“医疗保障的满意度”都正影响土地流转农民的满意度;指标变量“政府是否强制参与养老保险”“政府解决养老保险问题措施的满意度”对土地流转农民的满意度产生负影响,所以在养老保险问题上,政府政策应谨慎,找到土地流转农民满意的养老保险模式。
因子分析模型和回归分析模型是分析多变量之间相关关系和影响关系的两大推断统计模型。本文通过利用AMOS软件分析工具,在路径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上述两大模型,实现了土地流转农民生活状况与政府政策、工作的相关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土地流转进程中,政府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能够显著提高土地流转农民的生活满意度和生活质量。
[1]周金衢.农村土地流转中农民、大户与国家关系研究:基于桂东南F区的实地调查[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2014:2-18
[2]李淑妍.农民工市民化视角下的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研究[D].沈阳:辽宁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3:10-31
[3]陈明,武小龙,刘祖云.权属意识、地方性知识与土地确权实践:贵州省丘陵山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的实证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14(2):65-74
[4]李宪宁,李国祥.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化:良乡模式及其启示[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5(3):15-20
[5]聂亚珍,陈冬梅.农村适度规模经营及土地流转问题研究:基于湖北省部分村庄的调查分析[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4(1):74-78
[6]陈永生.土地流转的政策绩效和影响因素分析:基于东中西部三地的比较研究[J].社会科学,2011(5):48-56
[7]齐恩平.我国农村土地政策的历史演进与比较分析[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57-61
[8]庞新军,况云武,龚晓红.交易成本、土地流转于收入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4(13):120-123
[9]李壮壮,孙善辉,吴玲.基于政府角色下的土地流转农民生活状况影响因素分析[J].宿州学院学报,2014,29(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