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守博,赵美玲,张雪琳
宿州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安徽宿州,23400
皖北地区指淮北、亳州、宿州、蚌埠、阜阳和淮南6市,面积约占全省面积的30%,人口约占40%。“全省新增财政收入的近30%、新增粮食和肉类产量的50%,以及60%左右的棉花,80%以上的牛肉、药材和水果的产量来自这一地区;其原煤、平板玻璃、呢绒等工业品产量占全省90%以上,发电量、白酒占70%左右,卷烟占50%左右。但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皖北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不仅拉大了自身与全省的差距,而且不利于促进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1]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该地区的发展问题,随着国家新型城镇发展规划(2014-2020)的出台,该地区的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目前,皖北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比较落后,城镇化水平相对较低,如何才能快速实现该地区的新型城镇化目标,是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
著名经济学家伯克于1933年提出带有古典色彩的二元经济模型后,不少学者开始了对城镇化问题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世纪末,澳大利亚华人杨小凯用数学规划的方法解释了经济增长与城镇化的关系。白南生对中国的城市化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指出城市化进度取决于制度的安排[1]。Jayasuriya在2005年利用相关数据得出城镇化是影响生产效率与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决定性因素。张景华指出,中国城镇化水平如果提高1%,那么全国经济的增长将随之提高5%[2]。杨军系统地阐述了安徽省城镇化发展的基本状况以及所遇到的问题,并从统筹规划、产城一体和以人为本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3]。韩传龙从土地规模化经营方面对皖北地区的城镇化建设进行了分析[4]。朱奎研究了城镇化过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5]。吴双胜探讨了皖北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农民”变“市民”的角色转型问题[6]。李玉明论述了我国城镇化转型发展的新思路[7]。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指出,推进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城镇化不仅是指城市数量和人口数量的逐步增加、城市空间的不断扩张,而且还包含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型以及从农民到市民的群体角色的转变。一个完整的城镇化过程,实际上应该同时包含人口转移、空间扩张、社会转型和角色转变等四个相互关联的方面。过去,大部分学者着重以经济增长为目标研究我国的城镇化问题;现在,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从人口结构方面对城镇化问题进行探讨。王雷[8]从人口发展与城镇化体系建设关联性方面对德州市的城镇化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叶青[9]结合有关人口理论分析了湖北省人口结构的变化对城镇化的影响程度,提出了推进人口城镇化和房价良性发展的建议。本文将从人口结构方面分析皖北地区的新型城镇化问题,文中用到的数据全部来自安徽省统计年鉴。
21世纪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正处于经济体制转轨、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同时进行的重要时期,虽然国内还面临着诸多问题,但是经济一直保持着较快的增长速度。皖北地区处于中国中部经济水平相对比较落后的区域,自从进入21世纪,人口结构变化显著,其中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常住人口不断减少。2001年,皖北地区的常住人口为2 749万,占安徽省总人口的44.86%,到2013年,该地区常住人口为2 581.6万,占安徽省人口的42.8%,总共减少约6%[10]。从表1可以看出,在2001年到2010年间,皖北地区的常住人口基本上每年都在减少,平均每年减少约0.8%。原因主要在于这一时期沿海发达地区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较快,非农产业快速增长,劳动力需求较大,相对较为落后的皖北地区每年都有大量人员去沿海地区务工。2010年以后,随着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步伐加快,大量外出务工人口开始回流,从2010年到2013年,该地区常住人口总共增加了约40.2万人,平均每年增加0.53%。
在皖北地区的六个市中,常住人口较多的是阜阳、宿州和亳州,以2013年为例,这三个城市的人口分别为771.6万、543.1万和495万。常住人口较少的是蚌埠、淮南和淮北,分别为322万、235.7万和214.2万。从2001年到现在,淮南和淮北的常住人口一直处于增长态势,而其他四个城市的常住人口却在逐年递减,其中减少最快的是阜阳市,在2001年和2010年间,该市常住人口总共减少了约129万,直到2010年国家开始大规模产业转移后,这4个城市的常住人口才开始有所增加,其中增加最快的是亳州市,从2010年到2013年增加了约2%,其他城市增加了约1.5%。
表1 皖北地区2001-2013常住人口表 单位:万人
劳动者要受到年龄、体质等方面的影响,联合国人口司在1956年将人口划分为年轻型、成年型和老年型。按照人口的划分,成年型人口标准为:超过64岁的老年人口比例在4%和7%之间,并且不满15岁的少儿人口比例在30%和40%之间,若人口低于该比例则称为年轻型,若人口高于该比例则称为老年型。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生育率和死亡率快速下降,中国老龄人口比重越来越高,作为全国人口大省的安徽在2000年老年人口比例达到7.45%,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未富先老”已经成为社会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而皖北地区的经济基础相对薄弱,该问题显得更为突出。
图1 2012年安徽省与皖北六市人口结构对比图
从表2可以看出,皖北地区老年人口所占比例从2003年的8.96%增加到2013年的10.94%,并且不满15周岁的少儿人口所占比例从2003年的24.56%减少到2013年的21.01%,说明这一时期皖北地区的老龄化现象越来越严重,但是该地区的劳动力人口并未有太大变动,基本维持在68%左右。另外,结合2013年安徽省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和图2可以看出,在皖北的六个城市中,老龄化问题最为严重的是常住人口较多的阜阳,老龄人口比例达到12.98%,其他几个城市的老龄人口比例也都高于10%。年龄在15岁到64岁的劳动力人口所占比例较高的是淮北和淮南,都超过了72%。劳动力人口所占比例较低的是阜阳和亳州,分别为59.48%和67.98%。需要指出的是,这两个城市不满15周岁的少儿人口所占比例却是最高的,分别达到27.54%和23.47%,其他几个城市少儿人口所占比例都在17%和20.5%之间。综合来看,人口年龄结构比较合理的是淮北和淮南,但这两个城市的常住人口总数却偏少,都略高于200万。
图2 皖北地区三产业构成情况变化趋势图
表2 皖北地区2003-2013年人口年龄结构表 单位:%
2001年以来,皖北地区从业人数从1 491.7万人快速增加到1 784.2万人,平均每年增加约1.8%,从图2可以看出,三大产业所占比例的变化趋势较为为明显,其中第一产业所占比例快速下降,第二和第三产业所占比例稳步上升。从表3的数据可以得出,第一产业所占比例从2001年的57.9%减少到2013年的38.5%,而第二产业却从18.8%上升到30.7%,第三产业从23.3%升至30.8%。以2013年为例,就业人数最多是阜阳,达到629.3万人,但是该市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所占比例却最低,仅为24.9%,而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所占比例较高,达到41.5%;就业人数最少的是淮北,仅为114.1万人,该市三大产业的从业人数所占比例分布较为均衡,分别为34%、34.4%和31.6%。在皖北六个城市中,第三产业从业人数所占比例最高的是淮南,达到38.8%,依次为蚌埠、亳州、淮北、宿州、阜阳。
表3 皖北地区2001-2013年三产业从业人员构成情况表 单位:%
皖北地区属于中国中部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地区,地广人多,国民生产总值占安徽省的30%。由于历史和自然等多方面原因,皖北地区经济发展基础薄弱的局面尚未得到根本性改变,然而,皖北地区也有自己的优势,比如,劳动力成本较低、矿产资源丰富以及农产品资源丰富等。近年来,随着皖北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力度的加大,经济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尤其是国家新型城镇发展规划(2014-2020)的出台,为该地区的进一步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城镇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情况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指标,皖北地区的城镇化水平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13年,中国的城镇化率达到53.7%,而户籍城镇化率仅有35.7%。从表4可以看出,虽然2013年皖北地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46.95%,但是户籍城镇化率仅为25.59%,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皖北地区的六个城市中,城镇化水平较高的是淮南和淮北,分别为66.7%和58.5%,较低的是阜阳、宿州和亳州,分别为36.3%、36.2%和34.4%。另外,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与户籍城镇化率差值最大的是亳州,最小的是淮北。综合来看,淮北的城镇化水平较为合理,其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比户籍城镇化率高出约14个百分点,而其他城市高出约20个百分点。图3表明,进入21世纪以来,安徽省和皖北地区的户籍城镇化率有所上升,但是上升幅度较小,尤其是在2007年后,户籍城镇化率基本上没有变化。按照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的目标,到2020年要努力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从相关数据可以看出,皖北地区若想要在2020年完成新型城镇化的目标,任务非常艰巨。
图3 安徽省与皖北地区城镇化水平变化趋势
为了寻找皖北地区城镇化水平与人口结构的关系,定量分析不同人口结构对城镇化水平的影响,本文将利用SPSS 16.0.2软件建立线性回归模型。假设皖北地区的常住人口数量为x1人,15~64岁的人口所占比例为x21,65岁以上人口所占比例为x22,从业人口中第二产业人口比例为x31,第三产业所占人口比例为x32,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y。
表4 2013年安徽省与皖北地区城镇化水平表 单位:%
表5 皖北地区2001-2013城镇化率对比表 单位:%
以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因变量,利用SPSS 16.0.2软件进行回归分析,需要指出的是,表5中2001年至2009年的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用的是安徽省的数据,并不是皖北地区的数据,主要原因于在皖北地区从2009年以后才开始统计这项数据,安徽省统计年鉴中无法查到,但是,通过对2009年以后的数据进行比较发现,两者差别不大,所以这种替代方法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利用SPSS 16.0.2软件直接对2003年至2013年的数据做多元线性回归可得较为粗糙的回归模型,通过多重共线性诊断可以发现,模型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于是利用逐步回归法可得如下模型:
其中,ε1为回归残差,模型的检验统计量R2=0.973 3、调整后的R2=0.966 7、F=146以及对应模型的显著水平sig=0.009 2<0.05,所以该模型是显著的,模型对应的回归结果表6。
表6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的回归结果
通过EVIEWS 6.0对相关变量x1、x31和y1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这些序列是非平稳的,该回归可能存在虚假回归问题,但是,根据Engle和Granger于1987年提出的协整概念,如果非平稳序列之间具有协整关系,就说明不会产生虚假回归问题,而判断它们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的关键在于残差序列是否平稳,通过EVIEWS 6.0对ε1进行单位根检验后发现,残差序列ε1是平稳的,检验结果见表7。
从表7可以看出,多元非平稳序列之间存在协整关系,所以不会产生虚假回归问题。
综述所述,受外出务工人员开始回流的影响,皖北地区的常住人口数量呈现出先减后增的变化趋势,而老龄化现象有所加重,三大产业从业人数变化明显。研究表明,该地区的城镇化水平与人口结构存在着密切关系,合理优化人口结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该地区的城镇化水平。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内,皖北地区首先应该创造条件增加第二产业从业人数,然后适当增加常住人口数量。总之,城镇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只有从多方面综合考虑,才能使城镇化更好更快地发展。
表7 回归残差序列的单位根检验结果
[1]白南生.中国的城市化[J].管理世界,2003(11):78-86
[2]张景华.城市化驱动经济增长的机制与实证分析[J].经济增长,2007(5):47-54
[3]杨军.推荐安徽新型城镇化建设[J].宏观经济管理,2013(6):75-76
[4]韩传龙,吴玲,周冲.皖北地区土地规模化经营与城镇化建设互动发展研究[J].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51-54
[5]朱奎,栾敬东.析城镇化过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J].宿州学院学报,2013(7):29-34
[6]吴双胜,王淑霞,吴玲.皖北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农民”变“市民”的角色转型研究[J].宿州学院学报,2014,29(5):14-15
[7]李玉明,陈建平.人的城镇化:我国城镇化转型发展的新思路[J].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34-38
[8]王雷,李云江.德州市人口结构调整与城镇化体系建设的研究[J].德州学院学报,2007,23(6):77-83
[9]叶青,叶跃,徐琼.人口结构特征及对城镇化和房价的影响[J].调研世界,2012(6):40-44
[10]安徽省统计局.安徽省统计年鉴(2014)[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4 (责任编辑:周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