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双燕,李海燕,徐文月,申剑波
(西双版纳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 景洪 666100)
● 疾病控制与防治 ●
西双版纳州2007-2013年麻疹流行特点及防控情况分析
赵双燕,李海燕,徐文月,申剑波
(西双版纳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 景洪 666100)
[目的]了解近几年西双版纳州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及麻疹防控情况,为调整防控策略和加速消除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7-2013年西双版纳州的麻疹疫情及全州麻苗免疫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007-2013年,西双版纳州共报告麻疹病例722例,无死亡病例,年平均发病率为9.41/10万;发病人群以散居儿童和学生为主,占总病例数的67.86%;10岁以下儿童为高发人群;男女比例为1.22∶1;流行模式以散发为主,发病具有明显季节性,流行高峰在8月。[结论]应进一步加强麻疹疫苗的初始免疫和强化免疫工作,提高麻疹疫苗接种及时率,消除流动人口的免疫空白和做好境外输入病例防控,是西双版纳州控制和消除麻疹的重点。
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免疫接种
西双版纳州位于云南省西南部的边境地区,西南与缅甸接壤,东南与老挝交界,国境线长966.29 km,总人口114.4万,少数民族人口占77.51%。该州地处亚热带,属亚热带雨林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1℃。由于受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其麻疹预防控制面临着境外输入病例和免疫规划工作开展不平衡的形势。为进一步完善麻疹防控和实现消除麻疹目标,现将2007-2013年西双版纳州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如下。
1.1 资料来源和诊断标准
疫情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西双版纳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麻疹疫情专报系统,人口资料来源于西双版纳州统计局,疫苗接种情况来源于历年工作资料。依据《全国麻疹监测方案》[1]规定要求进行麻疹病例诊断。
1.2 统计方法
采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整理,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疫情分析,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1 发病概况
2007-2013年西双版纳州共报告麻疹病例722例,年平均发病率为9.41/10万,无死亡病例。2007年麻疹发病率最高为38.12/10万,2010年发病率最低为0.19/10万,2012年麻疹发病率为10.88/10万,较前3年有明显上升。7年间,总体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84.77,P<0.01),见表1。
2.2 时间分布
2007-2013年,西双版纳州全年均有麻疹病例报告,发病具有明显季节性,2-7月发病数呈递增趋势,出现流行高峰的特征,最高峰在8月,占全年发病总数的15.37%,10-12月发病数呈逐月递减趋势,见图1。
表1 2007-2013年西双版纳州麻疹发病情况
2.3 地区分布
图1 2007-2013年西双版纳州麻疹发病时间分布
全州两县一市均有病例报告,麻疹发病数最多为勐腊县413例,占总病例数的57.20%;景洪市次之237例,占32.83%;勐海县最少为72例,占9.97%,三县市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8.98,P<0.01),见表2。
表2 2007-2013年西双版纳州麻疹发病地区分布
2.4 人群分布
2.4.1 性别和年龄分布
722例麻疹病例中,男性397例,女性325例,男女比例为1.22:1。各年龄组中,10岁以下儿童为高发人群(占59.69%),5~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占26.59%),20~29岁年龄组的发病率最低,低于1/10万以下。各年龄组人群麻疹发病率均以2007年最高,2008-2011年逐年下降,2012年出现大幅反弹。与2007年相比,2012年的麻疹发病率总体下降,见表3。
表3 2007-2013年西双版纳州麻疹发病年龄分布
2.4.2 职业分布
2007-2013年,麻疹发病人群以散居儿童和学生为主,分别占总病例数的56.23%和11.63%,其他依次为农民(占15.24%)、幼托儿童(占7.62%)、工人(占2.91%)、其他人员(占1.39%)。
2.4.3 病例免疫史
722例麻疹病例中,无麻疹免疫史368例,占病例数的50.97%,免疫史不详249例,占34.49%,有免疫史105例,占14.54%。
2.5 麻疹防控情况
2.5.1 常规免疫接种
西双版纳州各接种单位根据国家免疫程序,认真做好辖区内儿童的常规免疫工作。2007-2013年麻疹疫苗常规免疫报告中,在基础免疫中,应种人数106,159,实种人数104,358,接种率为98.3%;在加强免疫中,应种人数68,321,实种人数66,918,接种率为97.95%,PPS抽查及麻苗接种率达95%以上。
2.5.2 应急接种
根据上级要求,对每例麻疹疑似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采样检测,用ELISA法检测麻疹血清IgM,2007年起对每例患者周围的密切接触者开展主动搜索,并于2009年进行麻疹传播因素病例对照调查,同时开展应急接种工作,2007-2013年共接种220,532人次,有效防止了二代病例的发生。
2.5.3 强化免疫及查漏补种活动
西双版纳州于2007-2009年对8月龄~14岁儿童开展麻疹强化免疫及查漏补种活动,2012年对8月龄~15岁及15岁以上重点人群开展麻苗强化免疫,4次活动共接种479,064人次。
麻疹发病率的高低是反映一个地区计划免疫工作质量、人群免疫水平的一个敏感指标。其发病率增高的主要原因为人群免疫水平自然消退,易感人群累积[2]。麻疹是一种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可预防疾病,接种麻疹疫苗是提高人群免疫力、保护易感人群的最好方法,也是预防控制麻疹最有效手段[3]。
2007-2013年,西双版纳州麻疹年平均发病率为9.41/10万,其中2007年发病率为38.12/10万,采取强化免疫及查漏补种等措施后,麻疹防治工作取得成效,2010年发病率明显下降,仅为0.19/10万,接近麻疹消除的目标(1/100万),但2012年麻疹出现大幅度反弹,发病率又有所上升,达到10.88/10万,可能与存在免疫空白人群、境外输入病例和防控措施落实不到位等原因有关。西双版纳州位于云南省南部边陲,边境开放口岸多,出入便利,边民从非正式的自然通道可随意出入境进行务工、求学、就医,出入境频繁。其次,西双版纳州是一个旅游大州,尤其是在泼水节、国庆节等节日期间,有大量外来人员涌入。特别是近年来,随着西双版纳州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流动人口急剧增加,大量的外来人员从事香蕉、橡胶管理工作,多居住在山区,不和村寨的老百姓来往,乡村医生无法找到,给防控工作带来压力与难度。因此,在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工作中,西双版纳州正面临着境外输入病例和境内本地病例双重威胁的严峻形势[4]。
从麻疹发病时间分布来看,西双版纳州麻疹发病以散发为主,发病时间分布具有4~5年为一个周期的流行特点,2007年麻疹发病率最高为38.12/10万,呈现了一个高峰后出现回落,相继4~5年的2012年发病率又上升到10.88/10万,呈现出另一个高峰。全年各月均有病例发生,发病具有明显季节性,最高峰在8月,与2003-2010年西双版纳州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中季节特征相一致[5]。提示应早做好麻疹周期性流行的防控监测工作,将每年的夏秋季作为重点防控时间[6]。
麻疹病例的职业分布以散居儿童和学生为主, 10岁以下儿童为高发人群,病例主要集中在0~岁和5~岁两个年龄组的儿童中。小月龄婴儿病例增多的原因可能是特异性母体抗体在婴儿出生后逐渐下降,至6~7月龄时大多已消失,<1岁儿童发病与胎传抗体维持的时间短和在8月龄未及时接种疫苗有关,因而小月龄婴儿成为易感人群。近年来,麻疹的发病年龄有向大年龄组推移的现象,可能与过去接种率低、初免成功率低或免疫持久性差有关,提示应将该人群作为重点防控对象[4,5,7]。从病例免疫史情况来看,无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详的居多,分别占病例数的50.97%和34.49%。说明西双版纳州麻疹防控工作尚存在免疫空白点和宣传力度不够等薄弱环节。
为实现消除麻疹的目标,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加强麻疹疫苗常规免疫,提高麻疹疫苗初免及时接种率,将麻疹疫苗作为8月龄以上儿童优先接种的疫苗[8]。二是继续做好麻疹疫苗查漏补种工作,在重点人群开展强化免疫。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多部门协作,对外地流入儿童及时登记建证,努力消除免疫空白[9]。三是与优生优育相结合,开展育龄妇女麻腮风疫苗接种,既减少成年人和小月龄婴儿麻疹发病,又可预防先天性风疹综合征[10]。四是针对成年人麻疹,做好对成年人特别是外来人口的健康宣传工作,加强卫生意识,可结合实际情况开展麻疹疫苗接种。五是建立健全发热出疹病例监测系统,对可疑病例做好采样及周围密切接触人群进行应急接种[11]。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10-2012年全国消除麻疹行动方案[S].2009.
[2] 杨志韦,张兴录.我国麻疹流行现状分析[J].中国计划免疫,1998,(1):14-18.
[3] 伍稚梅,徐天强.上海市中小学生麻疹疫苗强化免疫的效果评价[J].中国计划免疫,2000,(1):11-13.
[4] 申剑波.2012年西双版纳州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职业与健康,2014,30(3):381-383.
[5] 申剑波,张建中.西双版纳州2003-2010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6):4273-4274.
[6] 朱洪鸣.武进区2001-2010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及控制措施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6):4268-4270.
[7] 李 娟,卢 莉,刘东磊,等.2005-2010年北京市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与消除麻疹措施分析[J].疾病监测,2012,27(5): 353-357.
[8] 和丽华,刘驰青,狄小兰,等.昆明市五华区2009-2011年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监测情况分析[J].卫生软科学,2012, (2):149-150.
[9] 史丽敏,张华君,谭文文.2004-2011年江苏省宜兴市麻疹疫情及防控情况分析[J].疾病监测,2012,27(5):358-367.
[10] 吴 霆,王绍良.控制麻疹的策略[J].中国计划免疫,1998, (1):56-59.
[11] 张兴录.麻疹人群免疫保护与消除麻疹策略分析[J].中国计划免疫,199,(2):120-122.
(本文编辑:谢碧钰)
Analysis on measles epidemic characteristic and prevention status from 2007 to 2013 in Xishuangbanna
ZHAO Shuang-yan, LI Hai-yan, XU Wen-yue, SHEN Jian-bo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of Xishuangbanna, Xishuangbanna Yunnan 666100, China)
ObjectiveTo know measles epidemic characteristic and prevention status in recent years in Xishuangbanna so as to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adjusting control strategy and eliminating measles.MethodsStatistical analysis on measles epidemic and vaccine status from 2007 to 2013 by descriptive epidemiology method.ResultsFr om 2007 to 2013, 722 cases of measles were reported and there was no deaths report, annual average incidence rate was 9.41 / 100,000, most of incidence group were scattered children and student, up 67.86% of the total number, and the age was under 10 years. Male and female ratio was 1.22: 1. Popular model was given priority with distributed. The morbidity had obvious seas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peak time was in August.ConclusionsWe should further strengthen the initial supplementary immunization work of measles vaccine,improve the rate of measles vaccination in timely, eliminate the imm une blank of floating population, and prevent measles from abroad. These are the focus to control and eliminate measles in Xishuangbanna.
measles, epidemiologic characteristics, immunization
R511.1
:A
:1003-2800(2015)05-0315-03
2014-11-04
赵双燕(1986-),女,云南景洪人,本科,预防医学医师,主要从事免疫规划管理方面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