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福宏 吕秋杰
脑炎是继发性癫痫的主要诱发因素之一,在青年人群中,脑炎更是癫痫病因之首。脑炎继发癫痫多为难治性癫痫,其实质是脑炎患者的颅腔被病原体入侵后造成炎性反应,继续发展成为急性脑充血,脑组织发生缺血,神经细胞坏死变形,最终造成膜电位兴奋异常升高,出现癫痫发作,这种疾病在急性期和脑炎治愈后均可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人身安全。为控制患者的临床症状并避免相关不良反应,目前临床多采用药物治疗,卡马西平、托吡酯和丙戊酸钠为目前脑炎继发癫痫的三大临床常用药物[1-3]。因此,本次研究中,对2008年1月1日-2015年1月1日本院收治的60例脑炎继发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并对卡马西平、托吡酯与丙戊酸钠的临床疗效进行了比较总结,初步结果较为明确,现整理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08年1月1日-2015年1月1日本院收治的60例脑炎继发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行回顾性分析,纳入标准:(1)本院接收的脑炎继发癫痫患者;(2)无并发重要系统疾病;(3)患者家属知情后同意纳入研究且配合完成随访;(4)上报本院医学伦理会且获得批准。根据临床用药方式将所选患者分为卡马西平组、托吡酯组和丙戊酸钠组。卡马西平组20例,其中男11例,女9例;年龄62~80岁,平均(70.9±12.8)岁;托吡酯组20例,其中男8例,女12例;年龄61~82岁,平均(70.5±11.2)岁;丙戊酸钠组20例,其中男10例,女10例;年龄60~78岁,平均(71.3±13.1)岁。三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史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卡马西平组给予卡马西平口服治疗,卡马西平(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1022279)的服用剂量为300 mg/d;托吡酯组给予托吡酯口服治疗,托吡酯(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20555)的服用剂量为:初始剂量25 mg/d,调整剂量为25 mg/d,每周进行1次调整,并逐步增加剂量至150 mg/d;丙戊酸钠组给予丙戊酸钠缓释片口服治疗,丙戊酸钠缓释片[赛诺菲 (杭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10595]的服用剂量为:初始剂量750 mg/d,每周进行1次调整,调整剂量为25 mg/d,逐步增加剂量至2000 mg/d;三组均连续服用1年。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各组临床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1)治疗的临床疗效主要分为显效、有效、无效共3个等级,患者癫痫发作频率较基线下降超过75%、发作症状和脑电图异常表现均显著改善者为显效;患者癫痫发作频率较基线下降50%~75%、发作症状和脑电图异常表现有所改善者为有效;患者癫痫发作频率较基线不足50%、发作症状和脑电图异常表现无改善或加重者为无效;总有效=显效+有效。(2)药物不良反应主要包括皮疹、头晕乏力、消化道反应、肝功能损伤[4-5]。
1.4 统计学处理 选用SPSS 15.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 字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三组治疗效果比较 托吡酯的有效率最高,卡马西平的有效率最低,丙戊酸钠组的有效率居中,但三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三组不良反应比较 卡马西平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托吡酯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低,丙戊酸钠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居中,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三组治疗效果比较 例(%)
表2 三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例(%)
神经系统疾病中癫痫较为常见,据相关流行病学分类调查显示,全球患有癫痫的人数约为3000万,其发病率约5%;我国该病的发病率为7%左右。癫痫主要是多种因素影响下引发机体脑部神经元异常性放电所致,其中,病毒性脑炎是诱发该病较为常见的一种因素。病毒性脑炎为脑实质受病原体侵犯而引发的炎症,神经细胞的变形坏死、脑组织的缺氧缺血和酸中毒均可增高膜电位的兴奋性,进而导致癫痫发作。若临床治疗不及时,不仅可导致患者脑部的不可逆性损伤,同时可影响患者的预后结局,因此,需采取有效的药物治疗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结局[4-5]。本次研究中,笔者集中探讨了卡马西平、托吡酯与丙戊酸钠3种药物的临床治疗结局和药物不良反应,并对3大药物的作用机制进行分析和阐述。
卡马西平、托吡酯与丙戊酸钠均是目前临床中的脑炎继发癫痫的常用治疗药物。卡马西平是一种传统的一线抗癫痫药物,其主要治疗癫痫的复杂部分性发作(即颞叶癫痫或精神运动性发作)[6-7]。药理学研究证实,卡马西平可封闭电压依从性钠离子通道、抑制释放谷氨酸等发挥作用,因而对过度兴奋的神经细胞膜行有效稳定,同时抑制神经元的反复放电,减少相关突触传递兴奋冲动的过程,因而对癫痫发作具有较好的疗效[8]。然而,部分研究报告提示,在失张力发作、肌阵挛、典型或不典型的患者中,卡马西平的疗效不甚理想,但是其低廉的价格优势不失为治疗的一种选择[9]。丙戊酸钠可对神经兴奋性进行有效的平衡和调节,同样适用于各种癫痫患者。研究报告提示,丙戊酸钠通过对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的抑制发挥其抗惊厥作用;且经药理学研究证实,丙戊酸钠可有效减少y-氨基丁酸(y-aminobutyric acid,GABA)的降解、促进GABA的合成,进而增高GABA的脑内浓度,降低神经元的兴奋性。托吡酯是一种右旋硫代的单醣产物,适用于所有的癫痫患者,托吡酯同样可通过多种机制对神经兴奋和抑制进行有效调节。在电生理学的研究中,托吡酯被证实可对电压依从性钠离子通道发挥阻断作用,进而有效降低患者局部病灶处的动作电位,且其可通过增加GABA的活性而对红藻酸/a氨基羟甲基恶唑丙酸(AMPA)受体发挥有效的拮抗作用,进而阻断高电压依从性钙离子通道,因此可有效控制痫性发作,具有显著的抗癫痫作用[10-11]。由于托吡酯具有多种神经疾病的治疗基础和显著的广谱抗癫痫作用,因而其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12-13]。
综合3种药物的抗癫痫机制,卡马西平、托吡酯与丙戊酸钠均可对癫痫病进行有效控制,且托吡酯和丙戊酸钠对神经兴奋性的多机制调节作用确保了两者的广谱抗癫痫作用。本次研究中,3种治疗药物的疗效接近,与前瞻研究结果相符[14-15]。此外,在癫痫药物的不良反应研究中,托吡酯被多次提及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无肝肾功能损伤,也无严重的毒副作用发生[16]。本次研究中,托吡酯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低,与前瞻结果相符,考虑与其多机制调节作用有关。托吡酯的有效率最高,卡马西平的有效率最低,丙戊酸钠组的有效率居中,但三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卡马西平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托吡酯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低,丙戊酸钠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居中,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部分研究结果提示,在药物加量治疗的阶段中,丙戊酸钠可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而托吡酯可降低患者的认知功能,有待临床多加关注。遗憾的是,本次研究的研究条件和研究内容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今后有待进一步更新、改进。
为了减少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各类不良反应,帮助患者早日健康出院,对患者进行舒适的护理干预往往也是必不可少的。舒适的护理服务模式,善于根据不同患者的情况,制定专门的护理方法与护理计划,为患者实行一种适合的护理方式,更加有利于患者的健康恢复。而对于具体的优质护理过程,专业的护理人员都需要全方位、多层次的来对患者进行护理规划。例如心理护理: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大多会表现出焦虑、烦躁、难过甚至会出现抑郁与淡漠等诸多不良情绪,如果这些不良情绪无法及时清理,会严重损害患者的治疗恢复。专业的护理人员,应耐心地与患者进行沟通,善于从多个角度来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帮助患者排解不良情况,使患者以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积极配合治疗,用心恢复[17]。体位舒适护理:这种护理方式从一定的角度上来说,属于物理治疗模式,对于患者的健康恢复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专业的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的情况,为患者制定专业的体位护理计划,并给患者进行体位护理。在进行体位护理的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注意自己的手法以及力度,确保患者处于一个安全舒适的状态,尽量避免在体位护理的过程中,造成患者出现压疮等。
综上所述,在脑炎继发癫痫的临床治疗中,卡马西平、托吡酯与丙戊酸钠治疗的疗效相近,托吡酯的安全性最高,卡马西平的不良反应更多,可考虑于临床中合理筛选使用。
[1]葛争红,陆桂银.重症病毒性脑炎继发癫痫的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26):3181-3182.
[2]初梅,陈晓燕,于红艳,等.卡马西平配合手法按摩治疗癫痫大发作的疗效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33):9-10.
[3]骆高明,肖本利.托吡酯与卡马西平治疗脑梗死后继发癫痫患者的疗效比较[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22):30-31.
[4] Angelika M,Gudrun G,Gerald P,et al.Beneficial effect of epilepsy surgery in a case of childhood non-paraneoplastic limbic encephalitis[J].Epilepsy Research,2010,90(3):295-299.
[5]李哲,李健,李攀,等.3种抗癫痫新药对部分性癫痫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脑电的影响[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2,34(17):1800-1801.
[6]张双,庞保东,彭建霞,等.托吡酯与左乙拉西坦单药治疗儿童癫痫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3,28(2):136-137.
[7]周智慧,肖争,王学峰,等.卡马西平、托吡酯与丙戊酸钠治疗102例脑炎继发癫痫疗效分析[J].重庆医学,2010,39(21):2878-2880.
[8]田源.观察卡马西平和托吡酯与丙戊酸钠治疗脑炎继发癫痫的临床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10):38-39.
[9]蒋丽珺.卡马西平、托吡酯与丙戊酸钠治疗脑炎继发癫痫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0):415-416.
[10]周卫忠,王丽,王慧.丙戊酸钠注射液在颞叶癫痫术后预防早期癫痫发作的作用[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8(3):119-120.
[11]陈伟鹏,练小兰,张胜佳.丙戊酸钠用于临床治疗癫痫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4,3(2):134-135.
[12]邱麟.托吡酯与丙戊酸钠治疗脑炎继发癫痫的疗效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1,8(27):162-163.
[13]张建磊,王朝辉,李郭飞.咪达唑仑治疗癫痫持续状态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26):1-2.
[14]孙伟,毛薇,王玉平,等.视觉完形负波在评价托吡酯及丙戊酸钠对癫痫患者早期认知功能损害中的应用[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0,16(10):918-921.
[15]陈业鹏.用卡马西平、托吡酯与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脑炎继发癫痫的疗效观察[J].当代医药论丛,2014,5(1):73-74.
[16]关淑芬.托吡酯联合丙戊酸钠治疗难治性癫痫的临床疗效分析-附100例临床报告[J].新疆医学,2014,6(2):80-81.
[17]刘蓉,朱明霞,李伟,等.长程视频脑电监测在诊断癫痫中的应用分析[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1,36(8):99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