郗明
在北京市政府督导室制定的对普通中小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评价指标体系(2008版)和新出台的评价指标体系(2014版)中,都将“制定学校发展规划”列在三级指标的首位,将“如期完成学校发展规划”列在三级指标的末位。由此,我们对学校督导评价的过程,就是对学校发展规划落实、兑现,取得成效及存在不足和问题的评价过程。在认真总结的基础上,我尝试提出制定学校发展规划和实施规划过程中,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和督学同仁们切磋,并作为给年轻校长的建议。
制定学校发展规划的意义
校长是学校的法人代表,承担着依法治校,对学校工作全面负责的重大责任。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这就确立了校长在学校的领导地位。而校长的领导首先应是思想的领导,理念、原则、思路的引领。针对学校的实际,未来学校发展的目标是什么?校长提出什么样的办学理念?学校将形成什么样的办学特色?学生培养目标和办学目标的工作原则和总体思路是什么?具体任务如何分解,都需要通过规划的制定给予学校科学、准确的回答。可以说,学校发展规划是校长办学思想郑重而严谨的文本表述。在学校三个工作意见中,明确提出凡学校重大决策事宜需经教代会讨论,在评价指标体系中也明确要求,规划要经教代会审议通过,从而使校长提出的办学思想、确立的发展目标有了更强的权威性。
规划制定的过程应是凝聚人心的过程,是广大教职工形成共识的过程。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是逐步形成全体教职工的共同价值取向,而发动组织全体教职工作为主人参与规划的制定正是形成学校文化的第一步。让教职工特别是骨干教师深刻意识到,实现规划是每个人应担当的责任,认识规划的实现为自己专业发展、个人成长搭建了广阔的平台。
在制定规划的过程中,校长要有自觉、强烈的民主意识。督导中,我们发现有的学校在形成了规划的文本后,仅仅是在全体教职工会上,进行一次宣读和解释,而缺少一道严格的工作程序,即“正式提交教代会讨论并审议通过”这样一个重要的环节。
学校发展规划的制定周期
目前,我们所督导过的学校,发展规划都是以三年或五年为一个周期,这成为了各校的共识。因为它符合我国小学六年、初中三年和高中三年的办学体制。对于是以三年还是五年作为一个规划周期,没有特定的要求,只是因校、因人(校长)而宜。不过对于新任的年轻校长而言,以三年为一个规划的周期更为适宜。当一个发展规划周期已到,应及时在新学期制定新的学校发展规划,中间不应断档,即使有特殊情况也不应超过一个学年度。对于到新校任职的校长而言,马上制定学校3—5年发展规划是不实际的,需要给校长一个了解、观察、思考和实践的过程,建议应在两年内提出发展规划。如果原规划还没有到期,应积极完成前任校长制定的发展规划。在实施过程中可以有适当调整,但变化不宜太大,应保持一个较为稳定的过渡期,体现出一种继承和尊重。
学校发展规划是学校发展的工作蓝图,理性和现实之间总是会有差异,因此,建议校长在规划落实的中期,应有一次自我评价与自我反思。校长要围绕提出年度分解目标进行必要的微调、充实或进一步完善,特别是以五年为一个周期的学校发展规划,更应有一次中期的自我评价,使规划的实现更自觉、更科学、更有效。在督导中,发现中期进行自我评价的学校还很少,在此建议校长应注重这一环节的作用。
学校发展规划的组成
一所学校的发展规划文本如何表述,都不应有一个固定的、僵化的模式。制定规划是为了发展学校,使思想更清晰,任务更明确,步骤更严谨,因而一切应当从学校实际出发,从校长的办学风格出发,符合学校实际,促进学校全面发展、特色的形成,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
依据教育的基本规律,依据督导评价指标体系,从学校实际出发,学校发展规划的文本表述,应遵循以下原则:内容全面、有详有略;重点突出、体现个性;概念明确、逻辑严谨;思路清晰、阶段目标分解具体。
总结各校发展规划的文本,参照华东师大出版的《学校发展规划自主评估70问》一书,给出的学校发展规划样例,发展规划文本内容大体归纳可分为以下五部分。
第一部分:学校基础(历史回顾、现状分析)。
第二部分:学校发展行动纲领(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培养目标、办学特色、总体工作思路及工作原则)。
第三部分:学校发展实施纲要:(1)德育工作基本目标及工作理念;德育工作主要任务与措施(包括学生基本行为习惯养成,理想、信念、核心价值观教育,学生生涯规划,课程教育渗透,班主任队伍建设,德育工作制度建设及运行机制,开展学生、家庭、社会教育等)。(2)教学工作目标及工作理念;教学工作主要任务与措施(包括教学常规管理、校本课程开发及管理、校本研修及管理、课堂教学的研究与质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目标的达到)。(3)教育科研工作目标及工作理念;教科研主要任务与管理。(4)体育、卫生工作的工作目标及工作理念;体育、卫生工作的主要任务及措施。(5)科技、艺术教育的工作目标;科技、艺术教育的任务及措施。(6)办学特色的创建:特色的定位及理论支持;实现的目标及任务;实现的运行机制。
第四部分:管理机制的建立与运行(保障措施)。班子建设的目标及理念,班子的建设制度及运行机制;干部自身素质提升;青年后备队伍建设;教师队伍建设整体目标及任务;骨干教师队伍的建设及作用发挥;青年教师的培养;学校管理的目标及工作理念;制度建设及运行机制;学校管理的任务及措施;学校硬件建设及校园环境建设目标和任务:学校电教设施、设备的配置及管理;学校后勤安全保障及管理。
第五部分:规划的总结与评价。规划实施,中期自我评价。规划到期,进行自评及新规划的制定。
这五部分中,第一部分是基础;第二部分是核心,体现思想理念的引领指导;第三部分是学校工作的中心;第四部分是组织管理制度保障;第五部分是自我评价;其中二、三、四部分是学校发展规划的重点内容。
以上关于规划文本的结构设置仅供参考,完全可以依据不同层次的学校,各学校发展的不同阶段,形成适合自己学校的规划文本。如在项目呈现的顺序上,有的学校将班子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提到第三部分,以突出学校发展管理者的引领作用和教师队伍主体作用。
制定发展规划应注意的问题
首先,学校基础部分(第一部分),不仅要总结上一规划完成取得的成效,更要注重成效取得的理性思考和经验总结。对问题的提出同时要客观分析产生问题存在的主观原因,要敢于面对,从而保证新规划的制定和实现是在更高理性的层面。
第二,关于实施纲领(第二部分),即办学思想部分,应注重办学理念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概念表述要严谨,符合逻辑,并保持一定稳定性;学校的办学特色是从本校实际出发,有鲜明的办学理念指导,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所形成的具有鲜明个性的办学优势。
第三,关于实施纲要部分(第四部分),有的学校提出了各项工作具体目标,但没有具体阶段分解或年度分解,使得工作目标实现思路不够清晰;有的学校对办学优势、重点工作突出不够。关于措施保障部分(第四部分),有的学校在规划中,没有班子建设和教师队伍两项内容,仅是将其融在具体工作中。对两支队伍建设的目标、理念、任务没有清晰表述,这点应引起校长的高度重视。在学校发展规划中,两支队伍建设作为重要内容是绝对不可少的。
第四,自我评价(第五部分),应增加规划中期的自我评价。这样由规划的制定—规划实施—规划的中期自评—继续规划的实施—规划完成—进行全面总结评估—制定新规划,从而形成了一个有机的、完整的工作链。
综上所述,学校规划的制定应是科学的、民主的、严谨的过程。在一定意义上讲,学校的工作就是兑现落实规划的过程,也是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完善、细化和调整规划的过程,更是在校长带领下开拓奋进,扎实拼搏的过程。没有对规划的精心落实,就完全失掉了规划的本来意义。
实现规划其基本路径就是:规划—每学期行政计划制定和落实(3—5年)—达到规划实现。由此可看出计划制定的落实,是规划实现中心环节,没有计划的落实就不会有规划的实现。每学期行政计划是规划目标和任务的细化落实,计划应体现可操作和可检测,体现规划目标的递进和细化。督导中,我们发现有的学校计划和规划关联不紧密。学校规划应充分体现规划确立的理念和工作思路,逐步实现阶段目标,保持规划和计划的一致性,才能保证规划通过一个又一个行政计划的落实,使规划得以实现。如果将规划看作学校发展的总工程图纸,那么各学期行政计划和各种工作方案就是具体实施的施工图纸,计划及各种工作方案的落实就是学校发展规划的最终实现。
栏目编辑 王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