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影 (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内科,山东 济宁 272011)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急诊科常见的心脑血管危重疾病,发病原因在于患者冠状动脉存在粥样硬化、狭窄导致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出现持久而严重的心肌缺血,引发部分心肌缺血性坏死[1]。该病起病急,病情进展快,临床常出现胸骨后持续性压榨样、剧烈疼痛,心电图ST段抬高,血清心肌酶水平发生明显改变[2],并伴有心衰、休克与心律失常,是心脏猝死的主要原因,近年来发患者群呈现年轻化,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若不及时诊治,将会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正确及时诊治,精心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是提高本病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3]。本研究对我院2011年1 月~2013 年12 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开展综合护理干预,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1 年1 月~2013 年12 月收治的70 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3 例,女27 例,年龄35 ~72 岁,平均(45.50±14.59)岁。合并高血压患者38例,合并糖尿病患者29 例。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5 例。所有患者入院后结合其临床症状实施心肌酶、心电图等检查,均符合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4]。所有患者均被详细告知实验内容,自愿参与本次实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护理方法:对照组在进行溶栓、PTCA 支架植入术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即发病1 周内严格卧床休息,床上大小便;鼻导管按4 ~6 L/min 流量持续高流量吸氧3 ~5 d,后按照1 ~2 L 间歇吸氧;实施24 h 心电监护并做好记录,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置;遵医嘱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及镇静止痛。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引入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如下。
1.2.1 加强心理护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起病急,疼痛剧烈,普遍存在紧张、焦虑、抑郁、甚至极度恐惧感,会进一步增加心肌耗氧量,加重心肌缺血缺氧症状,对预后不利,需要护理人员主动关心患者,耐心细致与患者交流和沟通,言谈举止热情大方,采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向患者解释病情,稳定患者情绪,逐步消除恐惧、焦虑等心理,积极配合治疗。要与患者及其家属及时介绍患者的病情,理解治疗的程序,促进患者更好地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对危重患者,要及时告知患者家属预后,并对其做心理疏导,积极配合诊疗工作。同时,护士要保持镇定,准确迅速地执行医嘱,避免忙乱,影响患者情绪。
1.2.2 加强心电监护:在实施24 h 动态心电监护的同时,注意观察并详细记录患者血压、呼吸以及心率等各项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发现异常要及时通知并配合医生实施急救。护理人员要固定心电监护电极位置,注意经常检查电极连线是否牢固,避免因患者翻身或其他因素导致电极脱落,监护仪工作异常。
1.2.3 个性化开展疼痛护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常出现难以忍受的压榨、窒息或烧灼样胸痛,伴有大汗、烦躁不安、恐惧及濒死感,需要护士密切观察患者胸痛性质、持续时间、部位,及时向医生报告,遵照医嘱对不同患者分别给予吗啡、杜冷丁等镇痛剂,及时解除患者疼痛。要密切观察镇痛过程中患者呼吸、面色变化,谨防药物对患者呼吸循环产生抑制。
1.2.4 科学指导饮食护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6 h 内禁食,发病3 d 以流质或半流质食物为主,病情恢复后逐步过渡到普食,应指导患者食用清淡、易消化食物,注意补充膳食纤维,少食多餐,避免过饱,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或大便过程中用力过度加重或再次诱发心肌梗死。
1.2.5 加强康复护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期间要确保卧床休息,避免过劳活动,需要营造良好的休息环境,护士应指导患者及患者家属如何合理活动,建议适当的活动量,鼓励患者在承受范围内坚持进行身体康复锻炼,直到疾病完全康复。护士应积极开展健康教育,经常向患者讲解心肌梗死的有关知识及注意事项,促使患者认识、态度、行为改变,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1.3 评价方式:采用GQOLI-74 生活质量量表评价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变化,并使用自制问卷开展患者护理满意程度调查。
1.4 统计方法:使用SPSS19.0 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进行比较,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病、心肌梗死部位构成、是否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治疗方式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n=35)
2.2 两组患者GQOLI-74 生活质量量表评价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在采取治疗并开展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护理干预后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得分明显高于护理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护理干预后躯体功能得分明显高于护理干预前,而其心理、社会功能与干预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后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提示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后患者躯体功能均有所提高,但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价远高于对照组。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GQOLI-74 生活质量量表评价结果比较(分)
表2 两组患者GQOLI-74 生活质量量表评价结果比较(分)
注:与护理前比较,①P <0.05;与对照组比较,②P <0.05
组别 例数 躯体功能 心理功能 社会功能观察组35 护理前48.50±3.35 50.22±6.50 54.30±5.35护理后56.80±5.22①②72.88±7.21①②66.25±8.09①②对照组35 护理前 46.58±4.77 51.20±8.34 51.08±4.77护理后51.32±4.50①51.57±3.22 52.32±4.88
2.3 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比较: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通过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的患者,其护理总满意度高达97.14%,远高于采用一般护理措施的对照组(65.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提示患者对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更为满意,效果更为显著。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例(%)]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常见心脑血管疾病,该病发病急,病情变化快,急性期死亡率、致残率均较高,需要尽早开展急救及相应的护理干预,扭转心肌缺血坏死的不利局面,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命质量[5]。本研究对比常规护理以及在此基础上开展心理护理、持续心电监护、个性化疼痛护理干预、饮食护理与健康教育相融合的综合护理效果,结果显示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躯体、心理及社会功能,同时,患者对综合护理满意度远高于开展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提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促进患者对本病的正确认识,保持良好心理状态,积极配合治疗,有助于疾病的良性转归,从而达到早日康复的目的。更为重要的是,不论采取何种护理干预措施,都需要护理人员具有高度的责任意识,需要进一步提高护理技能水平,不断总结护理经验,积极配合医生实施诊疗措施,才能有效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的治愈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1] 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84-285.
[2] 陈彩翠.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救护理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12(2):143.
[3] 袁 艳.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的临床治疗[J].吉林医学,2014,35(23):5190.
[4] 吴少祯.常见疾病的诊断与疗效判定标准[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83-84.
[5] 李桂荣.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观察及护理[J].吉林医学,2013,34(31):6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