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惠妮,陈登琼 (贵州省安顺市人民医院,贵州 安顺 561000)
低位直肠癌是临床常见的疾病,其往往采取手术治疗,通过经腹部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进行治疗,临床效果一般较理想[1]。结肠造瘘口是常用的手术治疗方式,同时也是临床治疗低位直肠癌、直肠肛管癌及术后复发重要的外科治疗方式[2]。本研究通过对我院收治的低位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拟探讨低位直肠癌根治术后结肠造瘘口的有效护理方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 年1 月~2014 年9 月收治的30 例低位直肠癌根治术后结肠造瘘口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依据是否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进行分组。常规护理组10例,其中男7 例,女3 例,年龄43 ~75 岁,平均(60.1±10.4) 岁。术后组织病理学分型: 直肠癌6 例,直肠类癌3例,直肠透明细胞癌1 例。预见性干预组20 例,其中男15例,女5 例,年龄44 ~76 岁,平均(62.5±10.7) 岁。术后组织病理学分型: 直肠癌11 例,直肠类癌7 例,直肠透明细胞癌2 例。
1.2 方法: 常规护理组: 采用低位直肠癌根治术后结肠造瘘口的基础性护理措施。预见性干预组: 针对低位直肠癌根治术后结肠造瘘口患者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 ①预见性的心理护理干预: 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②预见性饮食护理: 提高患者饮食质量,多食用高纤维、高能量易消化的食物,帮助建立正确的排便习惯; ③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干预: 针对患者术后造瘘口周围皮炎、造瘘口狭窄、造瘘口肠管坏死、造瘘口出血等并发症,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低位直肠癌根治术后结肠造瘘口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 建立数据库,计量资料采用t 检验进行比较分析,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低位直肠癌根治术后结肠造瘘口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情况: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情况[例(%)]
直肠癌作为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生率约占总发生率的第二位,约为75%左右。护理人员和患者要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充分地通过术前指导,对患者焦虑、忧郁的心理情绪进行评价,掌握患者的心理防御风格,收集患者的主观感觉和客观的治疗信息,对患者的错误认识进行校正,帮助患者建立起正确的心理期望和心理预期[3]。低位直肠癌根治术后结肠造瘘口患者术后2 d 开瘘,患者的胃肠功能逐步恢复,通过瘘口排便之后,患者给予流质饮食,在术后7 d 开始给予半流质饮食,在术后14 d 给予普通饮食。在护理过程中,要指导患者进行适宜的低渣饮食,注意避免生冷硬、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少食产气多的食物,多食用高纤维、高能量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多饮水,利于术后排便。造瘘口周围皮炎的护理:患者在造瘘口后,其周围皮肤往往出现红肿和疼痛,严重者出现破溃糜烂。护理人员要注意为周围皮肤涂抹氧化锌软膏,从而保持皮肤的干燥和清洁,减少红肿发生,如果有破溃和糜烂发生,定时涂抹绿药膏和红霉素软膏[4]。造瘘口狭窄是由于腹壁切口过小、造瘘口瘢痕发生挛缩、感染等引起的。在开瘘之后对瘘口进行扩张,通过食指涂抹石蜡油,轻轻缓慢地插入到造瘘口,深度为2 ~3 指关节处,保留时间为5 min,1次/d,在1 周之后改为隔天1 次。造瘘口肠管坏死属于最为严重的并发症,应造瘘口处的肠管黏膜水肿,诱发肠管供血不足,出现肠黏膜青紫和变黑的临床表现。注意观察造瘘口肠管黏膜变化,早期水肿可以通过10%高渗盐水或者硫酸镁溶液进行湿敷,从而对肠管坏死进行有效缓解,如果发现造瘘口肠管坏死,及时和医生沟通。造瘘口出血是由于造瘘口黏膜感染和摩擦引起的,为避免创面发生感染,注意保持局部进行清洁,通过药物对感染进行控制。本研究结果表明,预见性干预组低位直肠癌根治术后结肠造瘘口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提示预见性护理干预在低位直肠癌根治术后结肠造瘘口护理应用后,可以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毛学惠,董学英,卢 云,等,早期护理对人工造瘘术后患者康复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23):21.
[2] 崔丽君,魏雪梅,冯晓芬,人文关怀护理对直肠癌结肠造瘘口患者围手术期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J].护理管理杂志,2011,11(3):153.
[3] 郑明先,直肠癌术后结肠造瘘口26 例的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9):7272.
[4] 陆志萍,直肠癌术后结肠造瘘口的护理[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13):1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