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灿红 (广东省潮州市中心医院ICU,广东 潮州 521000)
机械通气是利用呼吸机代替、控制或改变患者自主呼吸运动,可纠正呼吸性酸中毒、低氧血症、缓解呼吸肌疲劳,防止肺不张、稳定胸壁[1]。对于需要持续监护和机械通气维持生命体征的ICU 患者来说,有时为了诊断性检查和特殊治疗,不可避免的需要院内转运,转运时患者处于一个移动的环境,可进一步影响循环和呼吸功能,甚至发生严重的并发症,导致心搏骤停。如何在转运中维持ICU 的监测和治疗水平,保证患者的安全,是目前危重病及急救医学的热点[2]。移动ICU 是指配备ICU 水平的医疗人员和必需的ICU 水平的医疗设备的危重患者的转运平台[3]。针对机械通气患者在院内转运遇到的问题,我院重症医学科从2012 年1 月构建“移动ICU”,并运用于机械通气患者在院内转运,同时做好转运过程的质量控制。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我科从2009 年9 月~2011 年12 月移动ICU构建前,共院内转运机械通气患者168 例,其中气管插管160例,气管切开8 例;男78 例,女90 例,年龄24 ~75 岁,平均42.3 岁;2012 年1 月构建移动ICU 后~2013 年12 月份,共安全转运机械通气患者214 例,其中气管插管200 例,气管切开14 例;男167 例,女47 例,年龄24 ~78 岁,平均42.6 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转运,而观察组采用组建移动ICU 进行转运并在转运全过程进行质量控制。
1.2.1 移动ICU 的构建
1.2.1.1 人员配备:由管床护士负责转运,护理组长或护士长进行督促和指导。转运时必须至少有一名主管患者的医生或主治陪同,其他可有进修医生、实习医生、实习护士随行,同时有护工协助移床工作。参与转运的医生、护士,必须接受过危重患者转运培训,掌握转运相关理论知识、转运指引流程,熟悉不良事件的防范和安全管理,具备危重病监测和救护能力。
1.2.1.2 仪器配备:包括便携式监护仪、便携式转运呼吸机、含有蓄电池的微量泵、简易吸痰器,仪器必须确保完好,够用。电源、气源必须足够维持2 h 以上。
1.2.1.3 转运专用箱的配备:一个是插管箱,一个是药物箱,均为透明塑料箱。插管箱内配备呼吸球囊1 个(带面罩)、喉镜1 套、7.5 号、8 号气管插管各1 条、吸痰管两根、牙垫1 个、20 ml 注射器2 个支、5 ml 注射器1 支、丝绸胶布1 卷、无菌手套两双、纱布5 块。药物箱内配备有肾上腺素1 mg、多巴胺20 mg、胺碘酮150 mg、阿托品1 mg 各5 支,丙泊酚50 mg、利多卡因100 mg、安定10 mg 各2 支,5 ml 注射器、20 ml 注射器、60 ml注射器各2 支。
1.2.1.4 制订安全转运指引及应急预案:制定完善的安全转运指引和应急预案[4],让转运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保证在转运过程中对突发事件,比如心脏骤停、人工气道意外脱出、转运呼吸机故障、电源、气源不足等的应急处理。
1.2.2 质量控制
1.2.2.1 转运前质量控制:建立安全转运小组,明确在转运中的责任及分工。医生负责呼吸机的运转管理和病情观察,护士负责监护仪的观察及输液管理。随同人员负责地面观察、转运床的推送及过床等。
1.2.2.2 病情的评估:机械通气患者转运过程中随时都可能发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等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因此在转运前必须做好病情的评估。包括患者的意识、瞳孔、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血气分析及各种引流管道的固定情况。对存在高风险因素进行预先处理。特别关注患者的呼吸道通畅情况及人工气道固定情况,在转运前常规给予吸净痰液,检查气管插管深度及气囊压力,避免在转运过程中发生痰堵或人工气道移位甚至脱出。在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或可能存在引起心跳骤停的应尽量避免转运。
1.2.2.3 实行告知制度:做好患者及家属的解释工作,取得配合。转运前告知患者及家属转运的目的及必要性及潜在的危险,取得他们的理解和配合,同时签署外出转运同意书,方可进行转运,以免引起医疗纠纷。
1.2.2.4 转运路线的安排,转运工具、物品、药品安全及质量检查。转运前应选择最短、最便捷的路线,先电话联系电梯、所转运到科室,并介绍患者情况,尽量缩短等待时间。再次检查所必须携带的物品、药品的数量、质量处于完好状态。转运呼吸机的电源、运行情况,氧气是否足够,连接好呼吸机并调好合适参数。
1.2.3 转运中的质量控制
1.2.3.1 各种人员及物品摆放位置正确,利于观察患者及抢救。医生站在患者病床中间部分,负责呼吸机的管理,护士站在患者的头侧及输液侧,呼吸机摆放在患者头部附近,监护仪置于患者双腿间,面板朝向护士及医生,利于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各种引流管道的固定情况,方便随时遵医嘱用药。微量泵固定于输液架上。插管箱和药物箱放于转运车下面。
1.2.3.2 病情观察。转运过程中医护人员必须严密观察患者的意识、瞳孔、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引流管的有效性以及人工气道的固定和气道的通畅情况,发现痰鸣音明显的,及时给予吸痰。确保呼吸机予患者无发生人机对抗,及时调整呼吸机参数,氧合不佳的,适当调高氧浓度,保证血氧饱和度在95%以上[5]。
1.2.3.3 确保连续性的治疗支持及药物使用,尽量保持转运前ICU 的检测及治疗水平,特别是血管活性药物及镇静药物应维持与转运前大致相同,以保持病情的稳定。
1.2.3.4 转运到达目的地后,与转入科室人员做好交接班并共同安置好患者。必要时配合转入科室做好患者的连续性管理。
1.2.3.5 转运过程中要体现对患者的关心、关怀,注意保暖。耐心做好家属的解释及安慰工作,提供心理支持。
1.2.4 转运后的质量控制
1.2.4.1 做好记录,将转运前的准备、转运中情况及有无突发事件及处理情况详细记录在病历或转运记录单上[6]。对于出现的不良事件,记录在转运档案中,交科室存档备案。
1.2.4.2 转运回来后,对所携带的物品、药品由两名护士进行清点,有用到药品的,空药瓶必须经核对无误后方可丢弃。并对物品及药品进行整理和补充,仪器进行充电,使其处于应急状态,为下一次转运做准备。如发现有物品、药品不符或丢失的,及时查找,以免发生意外。
表1 两组意外发生情况比较(例)
1.2.4.5 科室每月或每季度对转运中出现的突发情况或不良事件,组织科室人员进行总结、分析。查找问题,改进护理流程及处理措施,保证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1.3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10.0 统计软件,计量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在转运过程中的气管插管移位/脱出、血氧饱和度下降>20%、痰堵等意外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1),见表1。
移动ICU 是安全有效的院内转运方式,能有效提高机械通气患者转运的安全性,院内转运不良事件主要包括:循环系统:严重低血压或高血压、心律失常、心脏卒中;呼吸系统:严重低氧血症、支气管痉挛、气胸、气管插管脱出、人-机对抗;神经系统:烦躁不安、颅内压升高;安全方面:坠床、拔管、引流管脱出等。机械通气患者的院内转运更不是一个简单的运送过程,而是患者病情监护及治疗的一个延续。在转运过程中,都可能因转运出现呼吸、循环系统甚至是多个系统的不稳定而出现异常。这就要求在转运方面应做好相应的准备及转运过程的严密观察、对突发事件的有效应急处理等。
移动ICU 的构建,通过对转运人员的培训、仪器设备的管理、流程的改进及质量控制,转运中尽可能维持ICU 的监护水平及治疗的连续性,保证了人工气道的固定和通畅,比起传统的转运方式,移动ICU 能最大限度保障机械通气患者的转运安全,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有效的降低转运的风险。
[1] 张源慧,唐 龙.预见性护理在ICU 机械通气患者院内安全转运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11(2):32.
[2] 刘大为.重症患者转运的专业化:一个移动ICU[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10,22(6):321.
[3] 赵伟英,金静芬.王志坚:移动ICU 的构建和应用效果[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7):607.
[4] 刘雪琴,彭刚艺.临床护理技术规范(基础篇)[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7:124.
[5] 叶向红,陈 岚,汤秋芳,等.采用呼吸机转运危重患者的护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3,30(7):61.
[6] 钟 娟,梁金清,袁丽秀.EICU 患者院内安全转运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7):1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