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红兵
在长期的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中,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治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犹如一块顽疾,年年排查,年年整顿,或此消彼长,或死灰复燃。那么,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治工作到底难在哪里,是否有破解之道?为此,我们成立课题组,走遍全区29个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先后召开50余次不同层次的座谈会,与400余名农村党员、群众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开展了350份问卷调查,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形成此报告。
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基本情况
根据中央《关于在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的通知》对软弱涣散村党组织的10类界定,2014年3月底,怀柔区确定了29个软弱涣散村级党组织。从统计数据和调查情况看,怀柔区软弱涣散村党组织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是村党组织书记缺乏威信。29个软弱涣散村党组织书记中,有18人当选前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普遍存在不熟悉市场经济运作、眼界狭窄问题,对村级发展没有规划和具体发展思路;有的村书记心思和精力都不在村里,在外面开公司、包工程,忙自己的事,有事才回村。据统计,29个村中有6个村的书记都存在“走读”(工作地与居住地分离)的问题;有的私心重、公心差,在工程施工、集体资源分配上搞一言堂,甚至以权谋私、偏亲向友。
二是村“两委”班子不团结。普遍表现为村书记和村主任之间各自为政,缺少包容,各打各的“小九九”,在谋划工作上思路不一,在推进工作上相互拆台,在工程建设和环境整治中维护各自家族利益。调查统计显示,29个软弱涣散村党组织中有13个存在班子不团结、内耗严重问题。
三是规章制度落实不力。主要表现为村干部民主意识不强,不严格执行区委推行的民主决策制度。执行党务公开、村务公开时,说得清、愿意公开的就及时公开,说不清、不愿公开的就模糊公开或者不公开。29个软弱涣散村党组织中有10个存在村务财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混乱问题。
四是历史遗留问题难解决。主要表现为有的软弱涣散村宗族派性矛盾由来已久,在换届选举中拉帮结派,斗争激烈,换届后派别间仍然明争暗斗,厚此薄彼;有的是因为新老户政策问题,在利益分配时互不相让,长期以来矛盾难调和,问题难解决,导致村级不和谐、工作难推进;有的村存在历史欠账多、产权矛盾纠纷等问题,现任村干部新官不理旧账,不敢触碰这些矛盾问题。
针对上述主要问题,2014年以来怀柔区通过责任到人、上下联动、突出重点、分类施治对软弱涣散村党组织进行了集中整治。经过近8个月的努力,整治工作取得初步成效,其中对7个软弱涣散村党组织书记进行了调整,有8个村党组织顺利实现转化,21个村党组织有了明显提升。
近年来整治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分析近年来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治情况,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整治工作仍存在一些问题。
区级层面重部署,轻参与。前些年,怀柔区多次就后进村或者难点村进行过整顿,也采取了一些措施。但从区级层面上,往往是部署多,提要求多,具体指导少,具体表现为在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治工作上要进度、报表多,与镇、村一起研究具体问题少,情况不掌握,措施不具体,也没有下大力气统筹涉农职能部门,将政策向软弱涣散村倾斜。一些区直单位虽然通过联乡帮村也参与了整治工作,但措施大多停留在一年一两次的慰问和送温暖上,在指导班子建设、发展村级产业、加强民众文化教育这些能够激发村级发展内动力上的工作不多,帮扶工作没有形成合力。
乡镇党委层面避重就轻,蜻蜓点水。乡镇党委没有真正把心思和精力用在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治上。由于软弱涣散村自身情况复杂,需要下大力气去攻坚克难,甚至有可能吃力不讨好,因此,在前些年的整治工作中,有的乡镇党委在上报软弱涣散党组织时,只报能转化、好转化的村,真正的难点村根本不上报,担心转化不了,完不成上级交给的任务;整治任务也只提眼前好完成、能完成的。对村级历史遗留问题、重大难点问题、长远发展问题不敢甚至不愿触碰,对于村民反映的问题能压则压,能拖则拖;对于上级要求面上应付、底下照旧。虽然也明确党委书记是第一责任人,但没有将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治纳入乡镇党委考核范围,党委书记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不到位,没有专门就软弱涣散村的整治问题入村调研。有的党政正职只是在软弱涣散村包村工作中挂名,实际工作由副职领导或科室长去抓。包村干部入村也仅限于到村委会与村干部打个照面,进行简单沟通,很少能深入到村民家中了解情况、问计问策,整治工作成了“雨过地皮湿”。
村干部缺乏源动力,积极性难调动。目前农村情况千差万别,对农村干部的考核很难做到与实际付出对等,普遍存在奖罚幅度不大,差距无法拉开的问题,很难真正体现贡献大小和工作优劣,考核难显公平。在这种情况下,村干部往往会权衡利弊,在推进整治工作中不愿触及主要矛盾和深层次问题,不敢啃硬骨头,怕得罪人,以免在换届选举中不能连任。乡镇党委除以组织制度要求教育村党组织书记外,很难有其他有效手段掌控村干部,导致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治没动力、没条件,存在“督一督,动一动”的问题。
整治工作重点不突出,针对性差。软弱涣散村党组织产生的原因较为复杂,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同时又是多种因素长期积累的结果。在前期调查了解过程中,我们发现,软弱涣散村党组织中普遍存在群众关心的利益问题或者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其根子就在于没有一个团结干事的村“两委”班子,村党组织书记在党员干部群众中威信不高、组织能力不强,班子内部矛盾突出、服务群众能力弱,群众对现有村“两委”干部不满意。分析29个软弱涣散村党组织近10年的变化情况,由好变差的有11个村,原来是差村转化后又变差,出现反复的有8个村,这两种类型,基本上都是由于村级三年一次的村党组织换届选举竞争激烈,村“两委”班子主要负责人不能做到连选连任或者一身兼,村“两委”班子选配好,效果就好,选配不好则出问题,致使班子软弱涣散;第三类是一直处于“差”的状态,有10个村,长期以来整治效果不明显,主要是由于村里宗族派性问题严重,欠款、新老户等历史遗留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致使“两委”班子不团结,影响着农村的和谐稳定和改革发展。由此可见,要解决软弱涣散村党组织中存在的换届、征地、宗族派性等具体问题,关键是要建强以村书记为首的村党组织班子。而前些年的整治工作,并没有抓住这个问题根本进行分门别类施治,存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问题。
对策措施和建议
在分析全区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具体情况,并总结近年来整治工作得失的基础上,结合对下一步工作的思考,建议软弱涣散村整治工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
把压力传导下去。加强组织领导、主要领导带头、逐级传导压力,形成上下联动,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治工作才能形成合力。这次整治工作能够形成很好的工作氛围,关键在于从中央、市委到区委都高度重视。因此,一定要严格按照中央部署和要求,区县级层面成立相应领导小组和专项工作组,专门安排区县级党政领导分别联系软弱涣散村,挂点指导乡镇和村党组织开展整顿工作。特别是区县委书记要带头深入到挂点村调研走访,与村“两委”班子成员以及党员群众座谈、沟通、交流,主动参加挂点联系村的支部班子会和党员会,给村党组织“把脉”、“出招”,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协调政策、资金、项目等,帮助改善环境、培育产业、完善设施。上级领导的直接参与,能够起到很好的示范带头作用,也将工作压力传导到乡镇一级。同时要求乡镇的党政“一把手”必须亲自包软弱涣散村,一对一驻村帮助开展工作,亲自联系,亲自进村入户,亲自与班子分析问题、研究整顿措施,抓好整顿工作。将包治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工作纳入到乡镇党委考核和乡镇党委书记述职内容中,让乡镇党委书记成为名副其实的第一责任人,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治工作成为乡镇党委的主要职责。在整治过程中,对于进展缓慢、没有明显变化的软弱涣散村,上级组织部门主要领导要及时与包村干部谈话,让包村干部感到压力。通过区、乡镇(街道)两级主要领导层层包村的方式,不仅让村党组织切实感受到工作上带来的压力,同时,也让村干部感受到上级党组织对他们的关心和关注,让他们看到发展的希望,激发出工作动力。层层传导压力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工作方式,在下步工作中一定要坚持下去,才能有力推动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治工作的开展。
让干部走近群众。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就要让干部深入农村,走近群众。要改变原来乡镇干部下乡入村只进村委会、只见村干部走过场式的下基层。要明确要求每名乡镇领导干部都要包一个农村,乡镇班子成员每周都要至少抽出一天时间走村入户了解情况,以这种方式将干部“轰”到农村,要与村干部谈,沟通思想,统一认识;与村民代表谈,了解情况,发现问题;与老党员谈,剖析根源,共谋良策;与群众中的意见领袖谈,征求意见,达成共识。在经常深入的入村入户工作中,既把领导干部与党员群众的物理距离缩近,更把感情距离拉近,让基层群众信任党员干部,在亲近的感情沟通中查找问题、凝聚思想,与村干部一起研究问题、寻求思路、谋划发展。
把班子配强建好。选优配强党组织书记是整顿工作的首要任务。对极个别各项工作开展不利、班子涣散、村里没有合适人选的后进村,要采取上级派、公开选、邻村调等方式,及时调整充实村党组织书记、支委,增强村党组织班子的战斗力。其次要加强教育培养。通过上党课、专题培训、座谈讨论等方式,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和业务技能培训,重点解决村干部思想不统一、认识不到位的问题。第三是加强村级规范化建设。针对管理不民主、矛盾纠纷多等较“乱”的党组织,要从清理村级财务入手,严格落实村级事务决策程序。重点建立和完善村级“三资”管理、财务公开、村级财务镇管、印章管理等制度,严格执行党务、村务公开制度。公开的内容和形式,做到简明、实际、实用,让老百姓看得明白。要配套制定村干部行为规范“五严禁”及违规责任追究制度,对村级事务规范化管理工作中失职渎职、违反规定等行为进行严肃查处,让村干部对规章制度有敬畏意识,而不是有选择地执行制度,甚至为所欲为。
把问题一个一个解决掉。整治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解决问题是最终目的。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要因村制宜、对症下药,根据不同村基层党组织的特点逐一分析软弱涣散的个性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整顿的目标任务和措施办法。对于一般性问题,包村干部要与村干部一起研究,广泛征求村内各方面意见,达成共识,形成合力。在解决现存问题上,坚持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不管问题大小,不论问题存在的时间长短,不怕问题涉及面的宽窄,把问题列出来,什么问题简单就先解决什么问题,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解决,让群众看到变化,让干部群众找回信心、看到希望。对成因复杂、整顿难度较大的突出问题,包村干部要上报到乡镇党委,乡镇党委要集中精力研究,定期会诊把脉,敢于触及深层次问题,出台措施解决。重大问题向上级部门请示,上下联动,集中力量共同解决。
着眼长远整治。软弱涣散整顿建设是一项长期工作,各级党委每年都要倒排筛选,查实找准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坚持不懈地整顿后进。对于宗族派性渗透严重的软弱涣散村党组织,要着力做好宗派家长、意见领袖的工作,上级党委要与其进行谈心谈话,疏导各方矛盾,搁置争议,共同谋划村级的发展建设。深山区受资源条件约束,缺乏产业,特别像怀柔区是北京的生态涵养发展区,在产业发展上受限制较多,村民创收无门,村党组织缺乏为村民办事的经费保障,甚至村干部工资都发不出来。这些问题仅仅依靠基层或者一区之力难以突破,需要上级部门出台政策,给远郊区农村一定的政策倾斜,输血、造血双管齐下,为软弱涣散村整治提供强劲动力。同时,对于一些新老政策变更造成的遗留矛盾问题,需要依靠上级部门进一步完善政策,给予基层支持、指导,并协助推进问题解决。
(作者:中共怀柔区委常委、组织部长、统战部长)
责任编辑:魏晔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