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娜
〔摘要〕 本研究以网络谈性实践的意义研究为切入点,基于北京某文科高校BBS性版面的质性研究发现:(1)互联网对两性的“性”均有影响,增加了性信息,提升了“性”的反思能力。(2)男性的焦虑与女性的反叛:性化的社会背景下主体的策略。(3)女性性活动受社会时间表的影响。互联网的实践意义呈现性别差异,社会文化影响对女性的性活动仍然存在影响。
〔关键词〕 互联网;社会性别;网络谈性;实践意义
〔中图分类号〕 C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89(2015)02-0044-11
一、 文献综述与问题的提出
(一)互联网会使性别平等么?
互联网自从90年代初逐渐进入中国普通人群的工作和生活中,目前,互联网已经在大中城市得到普及,尤其在青年群体中,普及率几乎到达90%。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已经达到5.38亿,互联网普及率上涨为39.9%,其中,男性网民占比为55.0%,比女性网民高出10个百分点。对于互联网与性别之间的关系,女性主义学者Plant在90年代初期便乐观的提出网络女性主义(Cybernetic feminist)观点,指出女性与计算机的密切结合提供女性及其它弱势社群颠覆父权体制的机会,已对男性宰制产生某种程度的威胁[1],从这个视角出发,性别平等仿佛可以在网络空间中达成。而随后十几年,一些研究却指出,现实世界的性别不平等也充分反映在互联网中,例如女性对互联网的参与较低,反映了网络结构中的男性优势,凸显了虚拟社会中男性主导的沟通模式,因此,社会性别中被强调的阴柔特质——对男性的服务及屈从再现于互联网的虚拟性别形象,父权体制中的阳刚霸权与阴柔屈从的女性建构,仍持续于互联网的虚拟社会中①。国内学者余红、杨伯淑对网络空间中的性别问题的理论研究表明,即使在网上,也存在着诸如“性别歧视”的男女之间的差异和不平等[2]。
除了对互联网中的性别不平等的关注,国内外学界对互联网与社会性别的研究还有两个焦点。一是互联网的匿名性特质提供了性别转换的可能性,由此互联网成为男女两性拓展不同的性别形象的空间。西方学界互联网研究的经典著作《虚拟化身:网络时代的身份认同》中,作者Sherry Turkle着重于身份认同的研究,通过民族志的方法,考察了许多虚拟环境,包括Muds(多用户网络游戏),解释了Muds用户是如何创建在线身份并引导他们的离线生活的。在网络空间里,每个人可以使用多重身份,这种前所未有的可能性,彻底改变了传统的身份认同概念。作者在研究MUD和聊天室中发现参与者可以任意使用假名,改变性别、年龄与身材,其中最经常的是性别转换,尤其是男性转换为女性,男性创造一种女性性别形象,借此吸引更多人的注意[3]。反过来,女性也转换为男性性别形象参与网络论坛或线上聊天,转换动机包括做实验,为了避免男性的骚扰又或是渴求得到平等的对待[4]。从激进派女性主义观点来看,男性转换为女性,还是女性转换为男性,性别转换这种行为仍然是现实社会中男性支配的父权体制在网络中的再现。二是女性通过参与网络相关的“性”实践获得增权。虽然大部分女性主义学者都认为互联网仍然是性别不平等的空间,但是也有部分学者从“性”的角度通过实证研究证明了互联网对女性的“性”实践产生了积极意义。多琳(Doring)從女性主义的角度来解读网络性爱这一网络时代中的新型性实践对女性的价值,她认为网络性爱能让女性获得更多的性和更好的性,从而使得女性能够在性的关系中获得更多的权利[5],女性从中获得增权。费里(Ferree)则认为,女性欢迎网络性活动的主要原因是,能够从中获得对两性关系的控制,从控制性别关系的角度阐释了增权的另一方式。相比较国外研究,中国在互联网、性别与性的研究方面,论述不多。任珏通过深度访谈对中国大陆网络性爱(cybersex)的现象进行研究,发现在中国文化语境下,男女两性分别通过网络性爱来舒缓现实社会对性别角色的规范所带来的压力,而女性参与者比较能够借助网络技术,提升自己在性别关系中的权力[6]。裴谕新通过与参与网络性爱的女性深入访谈发现对于上海新移民女性来说,网络和网络性爱是她们获取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的一条途径,女性介入网络性爱的过程实际上是她们建构新的自我的过程。通过新技巧和新知识的获得自我赋权,增值了她们的性资本[7]。
(二)问题意识:从“网络实践”研究到“实践意义”的主体建构研究
以上的研究中绝大多数学者关注网络中的实践、行为以及行动,这与互联网在近几十年才发展起来有关,学界对于互联网相关的现象仅停留在“网上活动”的描述层面,而较少深入的关注与互联网相关的群体的使用情况及互联网对他们的日常生活的意义。相对与以往研究对于“网络实践”本身的关注与侧重,笔者在本文中则更关注网络实践对于网络使用者来讲,网上的实践活动对他们的日常生活有何意义?他们为何持续进行网络的实践?网络实践是否因为性别而有所不同?同样的网络实践活动对于不同的性别人群是否意义不同?而在本研究中则集中探讨网络使用的主体赋予“网络谈性”这一实践活动怎样的意义。就意义而言,就回到了韦伯在讨论社会行动时提出的观点:社会行动是被行动者赋予了意义的,而这样的意义是可以被我们理解的;理解行动者赋予行动的意义是社会学的任务,而且这样的理解必然与解释联系在一起。而舒茨则对韦伯的这一说法提出异议,认为他并没有注意到文化客体制造者的意义与被制造客体的意义,意义在自我和他人那里的构成、修改、自我与他人的关系以及与之相关的自我理解与理解他人的重要性等[8]。在舒茨那里,个人行动(Action)的意义在于反省的掌握和与生平情景(Biography Situation)的关联。将行为本身作为一个意义脉络,可以发现其中的意向行为、行动的执行,以及手头知识库。在此知识库之下,每一个当下之后的经验,都会处于一个整体的意义脉络之中。从舒茨的对意义强调的角度出发,生活中的异常事件是极为重要的,一般来讲,普通人的经验只有在与“故事”交融在一起的时候才会获得意义。受访者在讲述自己经历的过程中,尤其是生命历程中的“故事”,这些故事与日常生活中的反思、决断以及行动,而这些对于理解行动者的意义都是很关键的[9]。
主体建构视角是在建构主义基础之上产生的。随着社会和经济发展、个体的“个人化”趋势逐渐萌发和凸显,个人的完整性、独立性和独特性得以表达和展现,他的自主行动、能动抉择、直接责任日益凸显[10]。主体建构视角集中表述为,把现象作为主体自己建构的结果(而不是天然存在的或者仅仅环境决定的),以主体的感受和体验(而不是研究者的认知)为基础,更加侧重去研究主体自己的建构过程(而不仅仅是建构结果及其作用)的诸方面[11]。主体建构视角沿袭了建构主义的认识论,强调客观真实是不存在的,普遍的真实是虚无的。对“知识”的定义和认识,不是“主客”对立的产物,而是在“主体间性”中实现的。每个人的知识都属于一个真正而真实知识领域,在这个领域中,他/她努力建构一个现实,并谋求生活,与他人和世界发生联系。主体视角下的研究,更容易打破科学主义对人文科学研究中的“对象客观化”桎梏;确立研究者对被研究者的“疏离体验型”(experience-distant)过渡到“贴近体验性”(experience-near),从“文化持有者”的内部视野进行呈现和理解。同时,“主体建构”视角对社会边缘群体的研究而言具有积极意义。在打破社会边缘群体位于社会结构中的“他者性”地位时,积极地挖掘和建构他们的主体性[11]。
什么是主体所谓的意义?笔者从舒茨的叙述中吸取营养,认为主体的意义近乎于主体的目的動机,而“主体建构”这个术语所表达和揭示的意义就寓于行动者的目的动机之中。目的动机涉及的是人的精力中的主观方面。它指的是行动者在把意义赋予他那不断前进的行动时,他实际上所看到的东西,这种动机不外乎是目的动机,它是一种造成经过涉及的事态、达到预先设想的目标的意向[12]。简而言之,主体为何持续不断的在版面中谈性?笔者所访谈的大多是版面中的常客,他们为何总会“再一次的谈性”?但是请读者注意,在此笔者提出了“为何”这个词语,也许有些读者会以为意义就是解释他们为何谈性的原因,这恰恰是笔者想澄清的。例如,在访谈中,笔者会问“你为什么来谈性?”这个问题时,他可能回答“因为我就好奇,恰好看到有这个版,就来了。”在这里,“满足好奇心”其实是“谈性”的目的,并不是原因。至于原因,我们应该到此人之前的生活经历中去寻找。也就是说,原因动机涉及的是人的经历中的客观方面。
在对主体赋予网络谈性的意义的探讨过程中,笔者尤为关注、挖掘被访者在访谈中对于故事的拣选、讲述的角度,发现被访者想要赋予故事的意义,尤其关注被访者在较为频繁登陆BBS、进行网络谈性的时期的前后这个连续时间光谱段中,他处于那段时间段中的以及想要成为的身份认同及其中的隐含的意义。由于篇幅的原因,笔者不准备将每个受访者的生活史的叙述材料呈现给读者,而是经由笔者的简要的归纳,基于分析材料的基础上,直接呈现受访者如何赋予网络谈性这一实践行动以何种的意义,以及会针对部分的分析受访者为何会呈现这样的目的,也就是原因动机也有一定的解释和分析。
(二)网络谈性:涉及互联网空间中的“性”的多元化实践
从中国的历史来看,中国自清代以来,在性议题上逐渐趋于保守,近几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发展和全球化的影响,中国的性观念逐渐走向多元,但即便如此,“性”,包括各种有关性的实践,谈性、读性等,也是多发生在私人空间中,而且就实践本身而言,“做”多于“说”。 国内的社会学者也已经注意到了互联网对“性”产生的影响,潘绥铭、黄盈盈认为21世纪以来,互联网在中国的迅猛发展,为人们的性活动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也提供了更加简便、快捷与隐秘的实施手段。这主要表现为信息的输出、输入与交流、联系的建立与维系、自我呈现与想象的实现与分享、性方面的偶像或者某种共识的构建等。这些活动不仅已经越来越多的影响到网民的日常生活,而且开始影响到中国性文化的整体状况[13]。互联网这一科技所带来的各种可能,挑战现实世界和历史中的各种不可能。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谈性总是一件“想当然”的活动。“性”在人们的日常生活的交流中总是以黄色笑话、玩笑、婚外性事等载体被提及,而谈性这一实践活动本身,却并没有引起人们的关注。在学术界,性行为、性关系、性权利总是更加吸引性学者们的眼球与精力。而有关涉性的实践,却总是被忽略,例如读性、谈性等。谈性这一实践活动背后的运作机制及其构成因素,则更鲜有学者提及和关注。
谈性(sex talk)作为一个研究议题在国外的研究中,谈性大致基于三种语境及视角下被广大学者所关注。一是性教育的语境:在近几年艾滋病宣传的强势语境下,对此语境下的谈性进行的研究尤为突出。这一类研究较为关注谈性的内容以及谈性与初次性行为、性实践中的避孕之间的关系①。二是社会性别的语境:女性谈性为话题的研究颇受到国外学者关注,尤其是女性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做的关于性表述、性交流的文本。但进行的一些有关性交谈的实证研究,但囿于文本书所关注的性表述所产生的文本的思路,把研究的注意力放在性交谈中表述了什么,以及表述的背后是什么②。三是社会阶层的语境:这一类研究将谈性所使用的语汇、语言、文本同谈性的人的阶层联系起来。麦克(Michael)等人在对美国人的“性”调查研究发现,谈性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现象,虽然我们生活在一个表面看起来性方面更加开放的时代,公众越来越多的谈论性并不表明对性有更深刻的理解,而伴随而来的是一些不可言说的障碍、焦虑和恐惧[14]。国内学者潘绥铭、黄盈盈在《性社会学》中对于谈性中的性语汇的阐述中也提到了两者的关系。例如,做爱、性交、上床、睡觉这些同义词,往往被看做是一个人的社会地位的标志。此类的研究促使笔者在分析访谈资料时关注网络谈性的人们究竟为什么来这个高校BBS版面谈性,而不是其他网络空间?性的语言与社会群体的身份或是阶层究竟有怎样的联系?
网络中最初的谈性开始于America Online率先提出的线上性聊天室,很快的便有人从事网络性爱,而学者们也因此认为网络为人们开展了一个全新的生活[15]。聊天室参与者坦言他们较能操控自我形象的呈现,在彼此见不到对方的情境下,参与者可以选择性的揭露、隐藏、扭曲、甚至欺骗有关自身的信息[16]。在最初的网络研究中,学者们几乎清一色的强调匿名性的特征,基于这样的背景,学者们也同样认为网络匿名的特性提供了安全感、免于遵守现实社会的规范以及他人负面回应所引起的困窘及恐惧,而使人较善于表达,也敢于表达自己的私密之事或者他人私事。但在本研究中,笔者却发现绝大多数受访者都提及因为是一个熟人环境,才来此谈性。还有些学者沿着社会性别的理论视角对网络谈性中的性别不平等进行研究。基于英语环境的性聊天室、性论坛进行研究发现,性别角色实践趋于一致,即女性参与者被男性骚扰。也有学者分析了几个不同形式的聊天室,研究发现,骚扰以两种形式进行,一种是女性参与者被踢出聊天室①,另一种是男性参与者以语言来威吓女性,迫使女性沉默。学者们认为这种骚扰都是用来建构和维持网络中性别以及不平等的行为[17。而另外一些学者们对一个泰语的休闲性质聊天室中的两性对谈策略进行分析,发现涉及调情性质的聊天室中,总是男性较为直接、从事明显的调情行为,但这并不表示太过男性处在支配地位或享有较大的权力。研究还发现,女性所使用的对谈策略较贴近面对面交谈,效率较高,并能产生凝聚力。而男性则是自顾自的说话,即使没有人邀请或者搭理[18]。这项研究是基于泰国聊天室语境下的研究,这样的结果明显与英语聊天室规范不同,事实上,这个聊天室禁止污言秽语以及明显的性内容,这些规则可能协助建立了一个对女性尊重的环境。而笔者的研究则是较为关注中国语境下的网络谈性是怎样进行的,对于参与谈性的主体而言,是否感受和体验到性别不平等?
二、 采用的研究方法及研究过程
本研究是采用虚拟民族志②和面对面深度访谈相结合的质性研究方法。笔者在2008-2014年北京某文科高校BBS进行参与型观察,参与讨论的人大多是在校生(本科、研究生)或者刚刚离开校园步入社会的青年人,年龄在18-40岁之间。笔者注册了ID,进入BBS,观察网络用户交流和互动的情况,同时笔者在网下面对面访谈了22位BBS活跃用户③,其中12位女性,10位男性,除了一位是79年之外、其他均是80年代出生、目前在北京工作、学习的高学历(除了在校生还未获得学位之外,其他均是本科、研究生)青年人。本研究绝大多数的资料均来自面对面的访谈。
文大BBS站为中国教育网内三大BBS站之一,也是文大官方BBS,建立于2000年4月26日。笔者所观察的版面是性版(sex版),是文大BBS下设的一个版面,版面旨在提供一个交流性与健康的平台。性版是文大BBS创立较早的版面之一,于2003年创立,英文名是“Sex And Health”。此版最初是由校内一个志愿者组织申请建立版面的,早期版面内容主要集中在大学生性教育方面。筆者从“文化”的层面上对性版面进行帖子的分析,选用内容分析的方法对帖子的主题和内容进行分类和编码,选取了2011年1月-9月期间性版面的所有帖子作为分析的对象,在此期间,版面上发布593条帖子,其中主题帖有78条。最热门的主题帖有131条回帖,有一些主题帖一条回帖都没有,主题帖的平均回帖量为12条。笔者通过阅读78条主题帖,将主题帖所表达的主要内容进行归类和编码,最终形成了17类主题类别,即性健康、人际间的性、怀孕和避孕、性技巧、身体、他人的性、色情品、媒体中的性、性体验、性与笑话、性观念、性与日常生活、恋爱关系、性工作、住宿信息、其他(版主操作信息)。这些是版面中谈论的主要文本内容。
笔者在网下对经常参与互动的参与者、版面的管理者、网站的活跃分子等进行访谈。在访谈之初笔者设计研究网络谈性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的意义和体验。在访谈10个人之后,笔者发现,意义呈现性别差异,男性受访者普遍认为网络谈性在日常生活中“不叫个事儿”,是一种“娱乐”,但女性受访者与男性相比,显得“认真严肃”很多,普遍认为网络谈性对于她们的个人生活意义重大,尤其和她们的恋爱相关。在接下来的访谈中,笔者试着用男性的意义去试探一些女性受访者,但都遭到了反对。同时也试着用女性的视角认为“恋爱和网络谈性”相关去试探男性受访者,笔者遭到了嘲笑。因此,笔者最终确立网络谈性的意义是有性别差异的。这不是笔者一开始就确立的差异,而是在研究过程中自然而然呈现出来的,这是一种扎根理论①的方法。
三、 研究发现的几个问题
(一)网络谈性与中国社会变迁下的男性主体策略
1、从网络谈性看中国社会的“性化”
在谈及“网络谈性”在生活世界中的意义时,大部分的男性受访者,都会认为此事在“当今社会”根本“不叫个事儿”,一些男性受访者对当今社会的“性”的看法就是“越来越开放,社会上到处都是性的含义,涉性的话题。网络上就更多了”,这个解读反映了绝大多数版面中的男性参与者对于自己谈性行为的合理化,就是“不叫个事儿”,和社会中其他的涉性行为相比,尤其是其他男性群体的找一夜情、约炮、找小姐,根本不算什么。
关键它有一个,怎么说呢,首先就是说这种性质的东西在社会里面已经规模化了、同质化了,你不管干什么,有很多都是演绎的性的讨论。比方说我们看电视的时候,看新闻的时候,实际上这些东西也谈得很多。最大一个感受就是你不必顾忌他是男生还是女生。没什么感觉,因为这东西说白了就是你没有面对面的交流,你根本就不可能有这种性冲动。我灌帖灌出性冲动来,这不可能啊。就是灌水,其实还是那句话,你实际上没有聊那个事,就是大家会在那儿聊着玩,就是没有把那个事看得那么重,明白吗?因为平时你根本找不到人去聊这种东西,和这种东西打擦边球的人。你也可以把这理解成为另外的一种性发泄的方式吧(M04,参与讨论8年)。
M04所讲述的是中国社会目前进入“性化”的时期。西方各国在性革命成功之后,都陆续进入了这样一个历史时期。性化指的是这样一种社会现象: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多的被赋予性的含义,这里的生活不仅包括人们的情感生活与日常生活,而且包括人们的社会交往、政治活动,乃至经济行为[13]。M04所形容、描述的意思是很与性根本不沾边的现象都和性联系在一起,性在媒体中也谈的越来越多。而在这种背景下,谈性和生理的性以及性活动本身联系已经不紧密了,而与这些性现象联系较为紧密。用M04的话来讲,他认为网络谈性是“另外的一种性发泄的方式”,趋向于性心理、性现象,而非性活动本身,性生理方面。其中他也谈到,在面对面的日常交流中,没有人会认真讨论“性”话题,而在这个版面可以讨论。这种现象本身也是中国性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即性在日常生活中被谈论的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事物、现象(M04提及的电视和媒体)被赋予了性的含义、现象性的词汇、话语日益增加,犹如雨后春笋。
在中国性化的背景下,M04认为网络谈性是一种性发泄的方式。M04解读的逻辑是这样的,社会都性化了,到处都是性的含义的信息,男人难免有性冲动,但这个性冲动不是生理上的,而是心理上的。访谈中他一再澄清了网络谈性与性冲动之间没有联系,理由是在网络谈性的过程中,不必顾忌男女,而且并没有面对面,所以没有性冲动。M04强调这种发泄方式不是生理的、性欲的东西,而是性心理的,也是他所说的“另外的一种性发泄方式”。他认为“我觉得不应该把性活动本身和性心理放到一块去说”。
在访谈中,男性受访者经常表达出来在当今的中国社会,只要打开媒体、在大街上,都会看到各式各样的性的暗示,就连“街上的小姑娘们的黑丝,那不就是勾引么?”可是就是在性如此普遍的社会中,男性受访者也表达出了一种认同焦虑,即“面对这样的性暗示,我该怎么办?”。正如M04一再强调的,网络谈性是一种性发泄,而笔者认为网络谈性对于城市男性来说很重要,他们通过互联网进行谈性不仅仅是一项简单的行为,更是一种中国“性化”社会的主体策略,通过网络谈性应对“广泛性暗示”的主体焦虑,并在与他人互动中寻求主体的认同。
2、性信息资本的获得
一些男性受访者谈及网络谈性一方面增加了性信息的获得②,另一方面参与人数的众多也增进了性信息的交流。绝大多数都认为这种新的性信息交流方式是版面吸引他们的特质。互联网的发展、BBS的发展所带来的有关性的讨论、交流形式,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人们参与“性”的讨论。网络提升了一个人开放谈论性问题、性事物以及性幻想的能力。网络谈性作为一种新的交流性信息的形式,在版面中结合娱乐、事例、学术信息以及有意义的性价值观的探讨,正在影响参与者们对于性的看法。
M01和M07在访谈过程中讲述他们网络谈性的意义时,谈到他们是抱着娱乐的心态加入讨论的,而在讨论之后,也有一些信息方面的收获,进而在网下与朋友、同学进行分享。
问:你还会和其他人分享么?比如宿舍同学啊?
M01:以前有,本科的时候经常说。
问:本科的时候会说?
M01:对,看到帖子会说,但那个帖子要足够劲暴。如果再有一个男的说,我女朋友不愿意和我发生关系,我该怎么办,虽然可能篇幅很长,但这已经是算陈年旧帖了。有相当概率会出现这种帖子,但是这种帖子没有什么好谈的了。上去一个女ID猛拍就完了。
问:你觉得在性版上有什么收获么?
M01:收获(思索中)。好像没有特别的感觉或者经历上的收获。更多的是一种偏向娱乐性质的。感觉就像打酱油的,反正至少也参与,也打了一圈酱油。不要小看这个事情,打酱油是个很有参与力的事情。另外,就是基本上看了很多东西,和别人聊得时候有话题。有时候会和朋友聚会的时候,作为一种信息吧,和大家说一说。这里有很多好玩儿的事儿,也可以聊一聊吧,有的聊(男,)。
问:你觉得版面有什么吸引你的?
M07:大家一块儿聊,挺好玩儿的。
问:那你觉得性版面有没有给你一些触动?
M07:性版大多是是属于案例的东西。案例的东西得提炼,还得概括嘛,还得和其他相结合。光靠这些案例就是给我一些触目惊心的事件,或者说有一些令人愤怒的事件。如果比较深刻的话,也会思考为什么。例如就是说你看到,自己觉得不好的事情。比如说不使用安全工具,导致女生去做人工流产。对于这种东西就是更抵触,更排斥了。觉得这种行为更应该谴责。版上的东西,我有时候会和其他人说一下这方面的,跟别人也说过。
这两组访谈资料都呈现了受访者抱着娱乐的目的来版面中交谈互动,M01对于娱乐的强调甚至强过“性”的讨论,而恰恰是在娱乐的过程中,也收获了一些信息,也为在日常生活中朋友、同学之间的交谈增加了谈资。M07和M01都谈及了他们对版面中哪种类型的帖子进行了反思,如M01提出的“男的发帖讲述女朋友不愿意发生关系”以及M07所提及的“女生人工流产”,也就是说,虽然他们原本抱着娱乐的态度参与到讨论中来,但是版面中的一些内容也深深影响了他们对于“性”的思考和反思。由于对版面中内容有一些较为深刻的记忆,也顺其自然的成为了在网下聚会与朋友、同学之间交往时的谈资来源。从这个角度上讲,也说明了主体是如何将网上资源、信息运用到网下日常生活的。
(二)“性”的戏谑化与男性“大学生”身份认同的建构
在访谈中,绝大多数的男性受访者都跟笔者谈及他们来性版面的目的或多或少都有一种看热闹,看搞笑贴,看有没有意思的内容的心态,即娱乐的目的。笔者在版面中观察也发现了这一点,无论是主题帖的发布还是回帖的回复,由于主体基于娱乐的目的来到版面中,经过各个主体的集体建构,使得整个版面呈现出戏谑、搞笑、娱乐的趋向。
1、娱乐方式
当笔者在访问M02的时候,问及他认为在性版面中谈性的感受是什么,他哈哈大笑起来。他说其实他在性版面就是来看笑话的,而且他在版面中也时常发布与性有关的笑话。
M02:我觉得挺有意思的,每次去感觉像笑话版的另外一个分体。因为里面有一些帖子看着很有意思,很搞笑,而且从去年就发现里面有些帖子越来越有意思。开放性就越来越好一点,以前只能看到一些,以前帖子还是相对来说比较严肃一点,后来帖子就越来越(停顿),不管是发帖还是回帖的都很有意思。我发过那个“Hello kitty”那个,多搞笑啊。
M02在访谈中用“有意思”来形容版面的内容,他来版面的目的也是为了自我寻求一种搞笑的内容,抱着娱乐的心态。在他的描述中,性版面有关“性”的内容,他并没有强调,而是强调“搞笑”、“有意思”。M02还提到他发过的有关性的搞笑贴:
昨天晚上带老婆去和一群哥们儿吃饭,哥们儿A有点喝多了,也不知道怎么就说到他新找的女朋友,他说“**GB的,非说自己是C N,我特意开着灯,r头,y唇都不是粉红色的!cao~~“说完,饭桌上一阵沉默,很尴尬,因为很多人都带老婆或者女友去的,只有A没带。我扭头弱弱的看了老婆一眼,老婆也有点喝多了,只見她回望了我一眼之后“刷”的站了起来,端起一杯酒就冲A泼了过去,嘴里骂道:“NB,还粉红色,你以为你找的是HelloKitty啊.....”
Hello Kitty........Hello Kitty........Hello Kitty........
自从M02发了这个帖子,“求粉红色”即在版面中的交流中传播开来,“求粉红色”成为了男性“求处女”的代言词。每当有人用“求粉红色”的时候,接下来就会有人接“Kitty”,这个娱乐的笑话在版面中可谓经久不衰。这些内容的流传,给版面中的人们带来情感上的愉悦和放松,从他们的回复“哈哈哈哈”、“笑死我了”能够感受到在版面中谈性的吸引力。而一般而言,只有常来版面谈性的参与者能看懂这些搞笑、娱乐的内容,甚至传播它们。透过这些搞笑、娱乐内容的传播所激发的亢奋,以及版面参与者之间娱乐情绪的相互感染,使得成员彼此之间有强烈的认同感。
2、与“大学生”身份阶层相联系的娱乐方式
网络谈性过程中所使用的性语汇以及选择谈性的空间,构建并强化了某个相应的社会群体的成员身份。
问:你去過别的论坛这种相关的版面吗?与性相关的版面。
M03:别的论坛肯定有啊。一般就是在男生宿舍讨论的那种网站。
问:黄色网站是吗?
M03:嗯。
问:哎,那种黄色网站是论坛,你要发言吗?
M03:我们不发言,一般都是潜水,就是纯潜水。
问:为什么在那种论坛你不发言呢?
M03:因为我觉得还是跟自身的感觉有关系,就是感觉这种网站纯粹就是那种性质的,如果要参与其中可能就否定掉你个人的这种大学生身份或者否定掉道德的底线这种感觉,所以不参与。
问:可是为什么在文大这个版参与?
M03:因为文大这个版上我们干的最多的事情就是灌水、歪楼,与性毫无关系。(笑)我们一般刚才我也说了,我们一般是抱着娱乐的心态去看BBS,包括这个版也是一样,包括就是说在这个地方为什么我们发言了,因为周围都是熟人,大家都认识。
M03强调网络谈性目的是娱乐的同时,也呈现出了一种阶层的分化,他谈到他之所以在BBS参与讨论而不在黄色网站的论坛上发言,是与“大学生”身份相联系的,因为就形成了“谈性方式=身份的象征”这样一种趋势。也就是说,一个人选择怎样的谈性的方式,也象征了或者建构了这个人的身份阶层。谈性方式与身份相辅相成。也正是由于怎样的身份,才选择怎样的谈性方式。M03所表达的“在黄色网站论坛谈性会否定掉你个人的这种大学生身份”现象实质上是以语言为载体的形式出现的,也就是说如果参与黄色网站论坛的讨论,势必要使用那个论坛经常使用的语言。而性的语言则与阶层、群体相互构建。网络谈性由于以文本互动为主,而性的语言、词汇往往与社会的群体、社区和社会阶层有相互联系之处。因此,属于某个群体、社区或者阶层的人,往往很难听懂另一个阶层的人所使用的性语汇。在日常生活中,下层人民使用的性语汇,往往被上层人士认为是“粗话”、“脏话”或者“黑话”。翻过来,下层人民听到上层人士谈论性方面的事物时,往往也不知所云[13]。就如M03所叙述的,他认同BBS中的谈性的方式、语汇,认为这种性的语汇是与自己大学生身份相联系的,在性版面中与熟人之间的谈性也是一种同阶层的交流与互动。他拒绝在黄色网站论坛中谈性,认为“有失身份”,用他的话讲如果参与,则是“否定掉道德的底线”。由此可见,即使是娱乐为导向的网络谈性的参与者,在选择这个或那个谈性的空间时,有意识或无意识的与其身份、阶层相联系。
(三)网络谈性与女性的自我成长
网络作为技术时代的代表,体现了男性擅长和偏好,但是由于女性在现实空间中,对于性信息的获得可能性低于男性,在公共空间谈性的限制也多于男性,人际交往范围小于男性,因此对女性而言,人数较多的异性谈性空间几乎很少。而在网络空间中,两性获得性信息的起点是一样的,网络所具有的特点使女性可以在这些方面不再处于明显弱势地位。因此,有学者认为,女性从网络获益的比率必然高于男性,网络对女性的意义大于男性[19]。女性在意义方面高度的一致,几乎所有的女性受访者认为网络谈性是她们获取性知识的一种方式。
女性对于网络谈性实践的反思,通过和“恋爱”这一生命历程中重大事件联系起来的。因此“恋爱”是女性赋予网络谈性意义的重要情景因素。女性对于谈性实践的反思类似一种吉登斯所说的“反思监控”,这种能力构成了现代人日常生活中的一种基本能力。女性之所以能够开始、持续网络谈性的实践,是因为她们谈性这一实践活动恰恰发生在“恋爱”情景中,她们通过对“恋爱”不断的反思,进而对“恋爱”中的其他事件也进行绵延的生产,因此对网络谈性也赋予了与恋爱有关的意义。女性通过在恋爱中获得了自我成长,同时也在网络谈性的过程中获取了性知识,进行了自我赋权。
1、 性知识的渠道
在网络谈性中,几乎所有的女性受访者都认为通过网络谈性她们获取了性知识。一些女性受访者提及她们在网络谈性,之前对性一无所知,因此在版面中很少发言,即“谈”的意义降低,但是经常浏览版面的帖子,即“看性”、“读性”,为了获取性的知识和信息的意义更为强。
我刚进入大学的时候会进去看版面,但是不说话。我觉得那会儿对这个东西一无了解,因为我刚进大学嘛。还是一张白纸,也没什么可说的,就看看大家怎么说。我觉得我这人最大的诉求就是我的好奇心。我当时最有意思是关注各种名词的说法,因为不明白,就是各种好奇的点,不懂的点,然后看别人讨论,看热闹,主要就是我不明白的好奇的都看。一般知识讲解、技术帖我都会关注,因为这个东西我觉得,性就是一部分,就是很常规的,应该去了解它。(F01,女,关注版面2年多)
我这人好奇心比较重,我对很多事情都感兴趣,当然也包括性。像一夜情,很多地方,包括电影啊什么的都渲染的很夸张,但当有一个真有过一夜情的人,我就比较好奇。真的是到了一块儿就做,做完就走了吗?我就是特好奇,想知道那些事儿。算是了解基本知识吧,这些知识本来就应该知道一些的。(F09,女,关注版面3年多)
第一,她们都对“性”有好奇。F01提及在版面中最初引起她注意的是版面中的各种简写的语言,而F09对一夜情比较好奇。第二,她们都强调自己在浏览性版面之前,是白纸。“小白”、“白纸”这种自我的表达是在指自己进入大学的初期,尤其是大一阶段,对性知识的一无所知。因而对于性知识是非常渴望和好奇的。到了几乎所有的女性受访者都表示在大二、大三阶段才第一次来到性版的,甚至F10提及虽然早就知道有这么个版面,但是直到硕士研究生一年级,才在版面中开始发言。而笔者所访谈的男性,其中4个受访者表示在高中就在网络中一些论坛中参与谈性了。这到底是男女两性在使用互联网技术的差别还是男女两性在社会、历史、文化的建构下对性的学习能力差异呢?黄盈盈对20世纪70年代女性的身体与性研究发现,很多女性提到他们对于性知识的缺乏和渴望。尽管笔者所研究的80年代女性是学者们所认同的“网络的一代”,在性学习方面多了互联网这个渠道,但是对于性知识的渴望和好奇却是相似的。
2、 女性气质的再建构
网络谈性对于一些女性访谈者来讲,不仅仅是增加“性知识”,更是一种建构新的自我、與众不同的女性气质的机会。
你看我就是一个特别老实小姑娘的样子,但是其实我今天还在跟我室友讲,就像我们本科宿舍聊这方面聊得特别开放的,我们经常会聊各种各样的性话题。因为我属于了解得比较多,我们宿舍有另外一个了解得更多的,她基本上是在教我们各种各样的事情,我们宿舍还有其他几个。后来跟师兄聊天就听到说文大有这么一个版,然后就进去看。我看到那些有意思的话题,就会参与讨论。因为在女生里我懂得真的算多的啊,在宿舍里都是我主要讲性话题。在这个版面可以学习一些这方面的知识,可以保护自己,多知道一点,总没有坏处(F08,女,参与版面讨论3年多)。
F08在访谈中一直强调因为自己外貌的缘故,给人留下“乖乖女”、“老实”、“特文静”的形象,从访谈中看,她自己并不认同这种性别形象,因此她经常故意说一些性话题、性知识以此表明自己很彪悍、豪爽,通过对性的表达来颠覆他人对她的印象。女性访谈者常常借由在版面中获取的性知识,进而向身边的同伴们普及相关的知识。因此,网络谈性是F07改变他人对自己性别印象的一种策略行为。在谈论的过程中,其实并不是彰显性知识比他人多,而是呈现“大姐大”的形象、“豪爽女”的形象,建构了与传统的“小鸟依人”、“纯洁无暇”、“乖巧”的主流女性气质截然不同的女性性别气质。于是,通过网络谈性,女性不仅获得了性的知识,也不断建构着自我的性别气质、形象和行为逻辑。
3、 生命历程重大事件—恋爱的影响与建构
恋爱是青年群体谈论的焦点主题,尤其在女性青年群体中。大多数女性受访者都提及在日常生活中,她们谈论性话题的机会很少,但是却经常讨论“恋爱”、“男朋友”的相关话题。吉登斯认为,在我们这个时代,人们在寻求自我认同的过程中,爱情和性都是成了个体反思性规划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20]。
我大二的时候,闲逛发现了这个版面。我自己有的时候也不太懂这方面,我觉得还是应该学习一下这方面东西吧,我看了精华版的那些东西,看了以后慢慢的也就知道一些基本性的东西。来这个版面谈性之后,我觉得会有一点点变化,但是别人不会觉得你这个人的人品有问题,而是觉得你可能长大了,成熟的。因为可能自己从来不去那边,然后觉得这小女孩不涉世事,可能也没怎么谈过恋爱,所以对这方面一点都不了解,但是来这个版以后,反正我发现来这个版上女生肯定是有男朋友的。单身的女孩绝对不会去。我也是恋爱之后才开始发帖的。我们宿舍有个女孩也是谈恋爱以后去SEX版看看的。她以前从来都是潜水,从来不发言,在整个站上。虽然说她以前那个版从来不会去,后来我跟她讲了这个版以后,她一点也不感兴趣,但是谈恋爱以后偶尔会去看看的。(F03,女,参与讨论4年多)
F10:其实我开始都不好意思上这个版,那时候挺害羞的。年龄也比较小,后来身边讲这个,发生事情的比较多么。也敢上了。加上在BBS上混的比较久了,05年做了站务,哪个版都去了。当了站务后能看到好多隐藏的版。后来我有男朋友了,我觉得也有必要学习这些,就慢慢开始在版上发言了。他们也说,我谈了男朋友都在sex版说话了。(F10,女,参与讨论4年多)
F03和F09将网络谈性这一实践活动和恋爱高度结合在一起,其主要表现在于她们将网络谈性作为恋爱框架中的一个分支行动,或者网络谈性的目的性中恋爱的成分因素比较大。F03讲述刚刚得知这个版面的时候,仅是浏览,并不发言,后来慢慢通过浏览版面的精华贴,了解了一些基本的性知识,她认为版面中几乎所有的女性都是有男朋友的,而且她也恋爱之后才在版面中参与讨论的。F09在讲述自己谈性经历的时候,也提及了刚开始连看都不敢看这个版面,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身边的朋友在日常生活中的聚会场合也常常讲谈性的话题(F10在访谈中提及的),宿舍的室友做流产手术对她影响非常大(F10在后来的访谈中提及),成为她生命历程中较为重要的事件,因此她比较强调要了解多一些的性知识。而最重要的因素是,她有了男朋友,所以更为有必要了解性知识,因此慢慢加入性的讨论。
在分析F03与F09的恋爱与谈性实践活动关系的时候,其中有一个重要的中介因素,即性爱观,尽管在访谈中F03和F09并没有直接的表述她们对于恋爱与性的关系的看法,但她们的言谈中可以得出,她们并不反对婚前性行为。潘绥铭在对大学生进行的随机抽样调查(北京地区:1991和1995;全国范围:1997、2001、2006)中曾发现,在长达15年的时间里,尽管社会发生了剧变,大学生的性行为增加了,但是他们的观念却基本没有变化:相信“先有爱,才有性”的人一直占据主流地位,其次是“爱与性可以同时有”;两者共占了90%左右[13]。其中女性相信“可以有爱,但无性”从最初的10.8%,经过15年变化,所占比例是4%。也就是说女性对于恋爱之中发生的性容忍度逐渐变高。这些调查数据告诉我们,中国的大学生认为爱情应该是性的基础,女性对于爱情之中发生的性也逐渐宽容和认同[13]。因此,这样的结论用于分析F03和F10将网络谈性和恋爱结合起来的意义就十分容易了,她们通过网络谈性学习性知识,是对爱情中即将到来的“性”①作准备,为爱情中的性做准备。就如她们自己所说“后来我有男朋友了,我觉得也有必要学习这些。”
因为我那段时间没有男朋友,我那会儿整个人都纠结在一份无望的单恋中。而且我那种单恋是不适合于性的,纯粹型的,我后来分析过,就是我连跟他来往,牵手啊什么的,遭遇的时候,就完全没有幻想,对任何身体接触都没有幻想,纯粹情感,所以那时候我后来分析可能那个时候爱的只是那种感觉吧(女,参与讨论5年)。
F01处于单恋的时期,虽然她并没有将单恋的对象和性联系在一起,但是她有强烈的恋爱意识,即使是一个人的爱。F01在访谈中还讲到她进入大学以后,开始慢慢接触性知识,她同时讲到她的恋爱史,单恋、失恋、追求、被追求、挣扎一系列的过程。性仿佛在这其中并没有什么实质的作用。但她在访谈中说道“性就是恋爱一部分”。F01隐约的感受到性将来就会发生在恋爱之中,她有意识或无无意识的阅读各方面的性知识,也是在为恋爱做准备。
四、 研究中的讨论及思考
1、互联网对两性的“性”均有影响,增加了性信息,提升了“性”的反思能力。
早在1997年,库珀就提出了互联网对于“性”有独一无二以及显著的影响,其中包括基于网络所形成的关系以及网络怎样影响面对面的关系;性少数人群的社区的形成;商业的性;性信息以及性教育[21]。在本研究中,笔者也发现互联网无论对于城市男青年还是女青年,对于他们的“性”均有影响。网络谈性拓展了两性的性信息获取的渠道,在BBS中的信息阅读和文本互动,使得他们获得了大量的性信息,一些男性受访者不仅认为网络谈性增加了性信息的获得,他们还将在网络中的性信息作为一种信息资本,在日常生活中与周围的人分享以增加他们的“谈资”。更重要的是,在网络中对于性问题的讨论提升了人们对于“性”的反思。如M01提出的“男的发帖讲述女朋友不愿意发生关系”以及M07所提及的“女生人工流产”,版面中的一些内容也深深影响了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对于“性”的思考和反思。在研究中,笔者发现所有的女性受访者(共12位)都将网络谈性视为性知识获得的重要渠道。从访谈的内容来看,女性通过网络谈性的受益高于男性。女性对于网络谈性有更多的自我反思,“反思”的能力是现代人日常生活中的一种基本能力。“意外事件”在現代人的记忆中之所以能构成最鲜活的记忆,不在于事件本身的稀少性(这种解释就将一种特殊的记忆能力和现象自然化了),而在于它构成了某种绵延生产的反思对象。这时,事件越在反思下具有独特性(它也就越获得了丰富的记忆),它也就越获得了绵延性①。一些女性受访者通过网络谈性的行为来表达自己与他人的眼中不同的形象,因此,网络谈性的实践本身对于一些女性的反思中,是一个“事件”。通过对事件的反思,自己的“同一性”,“自我价值”得到了体现。
2、男性的焦虑与女性的反叛:性化的社会背景下主体的策略
网络谈性这一实践的发生和进行不能脱离中国当前“性化”的社会背景。21世纪之初,性化在中国进行的非常顺利,至少在大城市里,个人在私生活中的自由度甚至超过了某些发达国家,这极大的推动了主流社会的加速性化[13]。性化的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人们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事物、现象和性联系在一起了。对于年轻男性,更多的“性”暗示无疑对他们是一种诱惑,就如受访者讲到“这也算一种性发泄”,这体现了男性在性化时代面临如此多的性信息、性暗示的一种焦虑。而笔者所访谈的女性受访者,却用另一种方式和策略在性化的时代表达“自我”,即通过“性”话语的叙述和表达来反叛他人眼中的“乖乖女”形象,此时,谈性已不再是一种实践,而是一种自我表达的路径,即通过谈性这一实践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自己的观点以及自己的行为逻辑。因此,网络谈性成为青年人在性化社会背景下自我反省的一个载体。吉登斯所描述的“一个具有高度反思性的社会的基本特征,就是自我认同的“公开”性和身体的反思性”。在本研究中,笔者发现受访者对于自己的行为充满了反思性,尤其是女性。由此可见,主体表达自己认同的渠道,越来越和个体选择的“性”生活方式融合在一起了。反之,主体也越来越多的通过“性”来进行自我反思和认同。
3、女性性活动受社会时间表的影响
从访谈内容中,笔者发现两性在网络谈性实践的最大不同在于男性对于谈性的具体开始时间都不曾记得,谈性对他们来讲是一种“无事件境”[22]。但是女性对于谈性这一事件,往往记忆深刻,并且几乎所有受访的女性都认为恋爱和谈性是相关的,为了恋爱才开始进行谈性的活动。由此可见,女性认为只有到了恋爱的年纪才开始需要接触、了解性信息,也才开始谈性。不仅女性这样认为,参与谈性的男性在访谈中也提及“版面上讨论性的女生都有男朋友了”。这种对参与网络谈性的女性的异性关系的想象,反映了在人们的观念中,女性的性活动是有一个社会时间表的。社会时间是生命历程理论中提出的“年龄”概念的一种,指的是扮演特定角色的恰当时间,这一概念充分反映了社会文化的因素对个体发展的实时影响。因此,女性的谈性这一活动,社会是对女性有期望的,即社会时间表说明了社会所规定的人生主要变化发生的适当时间,如入学、生育和退休,由此表达出整个社会文化对个体发展方向的一种规定。黄盈盈在其博士论文《身体、性及其关系的主体构建》对中国70 年代出生的北京工薪阶层女性日常生活研究也中发现,女性在日常生活中主要和要好的女性朋友之间谈论性方面的内容,宿舍里的卧谈会、女性与其他亲密他者(包括丈夫、性伙伴、姐姐等家人)也会简略地提到性方面的话题。婚姻、年龄通常与女性谈性实践紧密相连,大部分女性是在上了大学、研究生以后,几乎是到了结婚的年龄才开始接触一些性方面的信息;社会对于性方面的规训认为女性只有到了结婚的年纪才需要了解性方面的知识,结了婚的女性才会去讨论性方面的内容。研究还发现女性谈论性方面的内容与女性对于性的理解是相关的[23]。简而言之,即使在网络实践如此个体化的实践中,女性也难以逃脱既定社会文化的影响,女性将谈性活动放置在恋爱这一社会时间表的重要事件的情景下,才将自己的行为合理化。从这个意义上讲,女性并未获得真正的与男性一样的平等,即使在互联网这个平等、自由的公共空间中。
〔参考文献〕
[1] Plant,S. The future looms: weaving women and cybernetics[J]. Body and Society,1995,(3-4):45-64.
[2] 余红, 杨伯淑. 性别隐匿的赛伯空间[J]. 社会, 2002 (10): 57-59.
[3] Turkle,S. Life on the Screen: Identity in the Age of the Internet [M].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1995.
[4] 王佳煌. 资讯社会学[M]. 学富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2000.
[5] Dring, N. Feminist views of cybersex: victimization, liberation, and empowerment[J]. 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 2000,3(5): 863-884.
[6] 任珏,网络激情:中国大陆网络性爱现象研究[D],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硕士论文,2007.
[7] 裴谕新,虚拟自我与性资本:上海年轻女性的网络性经验研究[J].中国性研究,2007(3),231-249.
[8] Schutz, A. The Phenomenology of the Social World[M].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1967.
[9] Rustin, M. Reflections on the biographical turn in social science[A]. In The Turn to Biographical Methods in Social Science: Comparative Issues and Examples[C]. 2000:33.
[10] 杨敏.人的“个人化”与构建社会和谐的现实动力[J]. 西安外事学院学报,2006,03:13-18.
[11] 潘绥铭,黄盈盈. “主体建构”:性社会学研究视角的革命及本土发展空间[J]. 社会学研究,2007,03:174-193+245.
[12] 舒茨, 桂桓, 霍, 等. 社会实在问题: The problem of social reality[M]. 华夏出版社, 2001.
[13] 潘绥铭, 黄盈盈. 性社会学[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
[14] Michael,R. T., Gagnon,J. H., Laumann,E. O. and Kolata,G. Sex in America: A Definitive Survey[M]. New York:Warner Books,1994.
[15] Gergen, K. J. Socil Construction in Context[M]. London:Sage.Goodell, J. (10/3/1996). Rolling Stone, 774, 60.
[16] Aviram, I. & Amichai-Hamburger, Y. Online infidelity: Aspects of dyadic satisfaction, self-discourse, and narcissism[J]. Journal of Comup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2005, 10(3).
[17] Herring, S. The rhetorical dynamics of gender harassment on-line[J]. Information Society 1999,5(3): 151-167.
[18] Panyametheekul, S. & Herring, S. C. Gender and turn allocation in a Thai chat room[J]. Journal of Comup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2003,9(1).
[19] 王甘. 搖篮论坛: 网上的母亲社区[J]. 转型社会中的中国妇女.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 182-224.
[20] 安东尼, 吉登斯. 亲密关系的变革: 现代社会中的性, 爱和爱欲[J]. 2001.
[21] Cooper, A., McLoughlin, I. P. & Campbell, K. M. Sexuality in cyberspace: update for the 21st century[J].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 2000,3(4): 521-536.
[22] 方慧容, 杨念群. “无事件境” 与生活世界中的 “真实”——西村农民土地改革时期社会生活的记忆[M. 空间· 记忆·社会会转型——“新社会史” 研究论文精选集,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1.
[23] 黄盈盈. 身体·性·性感:对中国城市年轻女性的日常生活研究[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8.
(责任编辑:柯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