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海燕 段作章 韩晓霞
教师职业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是社会因素和教师自身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教师个体职业价值观的形成发展经历一个由职业价值感知与领悟、职业价值判断与选择,到职业价值内化与整合,再到职业行为外化与反馈的心理变化过程;朦胧期、萌生期、形成期和稳定期是教师个体职业价值观形成发展的必经阶段。
教师职业价值观 形成发展 影响因素 心理历程
教师职业价值观是教师个体或群体在教育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一套关于教师工作意义和价值的具有相对稳定性和导向作用的观念体系。教师职业价值观的形成发展过程是一个长期、曲折、复杂的过程,有其发展的条件、心理过程和发展历程。
一、教师职业价值观形成发展的影响因素
教师具有社会人和职业人双重身份。教师职业价值观的形成发展不仅受教师职业因素的影响,也受社会诸多因素和自身特质的影响和制约。
1.外在社会因素
(1)政治经济的影响
职业价值观不仅反映个体的职业生活,也是对当代政治经济状况的反映。我国正处于政治格局相对稳定、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变革时期,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等多元化的价值观念冲击着人们的观念系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奉献主义不再是社会的主导价值观,人们的价值观念趋向于多元化发展趋势。无可否认,经济发展水平影响教育经费的投入、教师薪酬及教育教学水平的发展,国家政策法规保障教师地位与待遇的同时,也影响教师的职业态度与看法。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的合法化使教师在为教育事业付出的同时,把薪酬福利、职业发展等需求放在重要位置,必然影响教师的职业价值观念。
(2)社会文化的熏陶
古今中外文化深刻影响人的思想观念。“人既是文化的创造者,又是文化的产物,为特定的文化氛围所造就”[1]。文化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在工作生活中形成的共同意识与思想形态,有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之别。中国几千年的传统价值观念、道德伦理和行为习惯等精神文化,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意识和精神世界。价值观作为文化的核心,在文化的代际传递过程中,以个人的认知水平和实践经验为基础,逐步形成个人的价值观念。
自古以来,中国和谐的集体主义文化崇尚奉献和人际和谐,教师更是注重工作中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教师职业道德要求教师必须要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敬业奉献精神。中国是一个明显的不确定性规避高的社会,追求稳定、安居乐业的文化思想至今影响着人们的择业观及职业价值观,这正是多年来教师等事业单位的职业吸引力所在。西方个人本位主义文化倡导彰显自我、追求功利的价值取向,影响着人们职业价值观的形成与嬗变,教师在实现社会价值的同时也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
(3)入职前后的专业教育培养
教师对职业的价值理解源于教师职前的师范专业培养和职后的工作实践与在职培训等。个体在中小学阶段虽然与教师们朝夕相处,但由于立场和目标不同,对教师职业及价值的理解是浅显的、被动的,师范生进入师范院校后通过专业学习才真正开始了解教师及其职业价值。师范院校的教师专业培养与职业价值观教育是师范生职业价值观形成的主要方式。教师个体在学生时代的职业价值观已基本形成,但是未经过教学实践和体验,更趋向于理想化和模糊化。
教师只有体验了工作经历,才会了解自己的职业追求和职业理想是什么。仅有感性体验也无法上升为职业价值观,必须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理性思考,经过反复的体验与反思,逐步内化形成稳定、成熟的教师职业价值观。
(4)大众媒体的导向
大众媒体是向社会成员传递信息的载体或工具,网络、书籍、电视、报纸、杂志等是当今社会常用的传媒工具。大众媒体所传递的信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蕴涵着不同的价值取向[2]。个人不仅感悟着信息的文化艺术与魅力,也会依据自身需求汲取一定的观念融入到自己的价值体系中。传媒因其属性和目标不同所宣传的价值观必有正、负面之别,当今媒体的低俗化、信息多元化和虚假化对价值观的形成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3]。个体在接受信息过程中,若不作理性判断而全盘接受,必然影响其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大众媒体对教师职业价值观的形成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引作用。教师个体在师范学校中通过博览相关的教育书籍、杂志、网站等关注教师职业方面的信息,定会将一些传媒信息思想内化为自身的职业认知和择业观等。教师入职后,一些关于教师的报道更是影响着教师的职业价值观的定位。媒体过多关注教师形象的负面报道,加大教师的职业压力,降低教师的职业价值认同感和成就感,压抑教师自我价值的实现。社会各界一方面要求教师要严以律己,爱岗敬业,另一方面却指责教师管理学生权限中的无奈与尴尬,这些都会造成教师对职业价值的迷茫,对教育精神的消解。
(5)家庭的影响
家庭是个人成长的首要环境,对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及职业价值观的形成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家庭的经济、地位、教养方式、家庭关系气氛、父母的职业与文化素养等因素都是影响个人职业价值观形成的条件。父母的职业状况直接影响家庭的经济水平,从而影响到子女教育的投入和学业、能力培养程度以及子女的择业观。调查表明父亲是工农等中下层职业的中小学教师人数过半,父亲职业处于中上层地位的教师仅占4%。教师的社会声望高、职业稳定、工作体面等观念是工农阶层的家庭传递给子女的价值观念。
2.内在个人因素
(1)职业需要
职业需要指个人在工作中渴望得到的东西,是一切职业行为的源泉与动力。个体职业价值观反映其职业需要,个体的职业需要与其职业价值观呈对应关系,物质需要强烈的人其职业价值观必然体现出对外在薪酬福利的重视;精神性职业需求对应于自我价值、成就的展现。
(2)个性品质
人的个性品质是影响其职业价值观形成的重要因素,同一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兄弟姐妹形成不同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同一单位的同事持有截然不同的职业价值观,均能体现出不同个性特征的人的职业价值观是有所差异的。个性品质指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的、独特的特性,表现为个人的气质、性格和能力。endprint
气质是先天性的反映个人心理活动的速度、强度、稳定度和指向性。个人的气质影响职业活动的效率和性质,性格外向、思维敏捷、善于交际、沉着冷静、活泼热情的人更适合做教师工作,这种气质的教师更有利于形成积极的职业价值观。
性格是个人在面对现实中一切事物时所持有的稳定态度和习惯性行为方式的心理特征,相比气质,性格更趋向于后天影响而成的,外向性格的教师能更好地适应教师的职业生活,促进自身的职业发展和职业价值观的形成。
能力是指顺利完成某项工作或任务所具备的综合素质,有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之分。教师在具有一般能力基础上需要具备胜任教师工作的特殊职业能力,如言语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交往沟通能力、观察能力和反思能力等。工作态度促进工作能力的发展,而基本的职业能力又是影响工作价值观各方面的基础。若不具备教师职业要求的基本素养和能力,仅有教学热情,恐怕也会事倍功半,出现“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局面。
(3)职业兴趣
职业兴趣是形成职业价值观的前提因素。兴趣是个体积极探索某事物的心理倾向,是活动成功的关键条件。美国著名职业指导专家约翰·霍兰德认为,职业兴趣是促进职业活动的内部动力,员工对所干工作感兴趣,能更快适应职业角色与环境,以积极态度投入工作,更能发挥个人的潜力,促进职业发展和社会进步。
二、教师职业价值观形成的心理历程
教师个体职业价值观的形成是教师在对职业价值的不断感悟、理解、体验、反思中形成的,是对工作中价值与价值观念的内化和外显变化发展过程。教师职业价值观形成的心理变化过程可以概括为职业价值感知与领悟、职业价值判断与选择、职业价值内化与整合、职业行为外化与反馈等。
1.职业价值感知与领悟
价值感悟是价值主体对价值客体的感知和领悟,是职业价值观形成的初步阶段,感知是价值心理活动的基础。教师个体通过系统学习教育学专业知识、教学见习和职业价值观教育,理解教师的职业意义,进入教师行业后,了解和熟悉教师工作状况,基于个体需求、兴趣和个性品质有差别地感知教师的工作意义与价值,价值理解是在感知基础上,教师主观意识上对价值关系的认识由感性到理性的上升,透过价值行为分析职业价值的深层内涵。
2.职业价值判断与认同
价值判断是价值主体依据个体的价值需求和价值理解对价值关系的比较分析,并筛选出符合自身需求的价值取向。价值认同是价值主体对价值关系的赞成与遵从。教师个体在工作中会依据自身的职业需求,选择和认同既符合社会需求也符合自身利益的价值取向,将其融入自身的价值观体系中,反之,教师个体并不认同的价值观念会受到抵触或排斥。
3.职业价值内化与整合
内化“是个体将某种观念、标准或态度转化到自身观念系统中的心理过程”[4]。整合是将转化为个体内部的观念、信息加工消化提升,或以另一种组合方式融入到主体的思想体系中的过程。教师个体对于所认同的职业价值教育或自身体验的职业价值观内化到个体已有的价值观体系中,与已有的价值观不断调整融合为教师个体心理体系的一部分[2]。
4.职业行为外化与反馈
职业价值观对个体的工作行为具有指引导向功能。内化的价值结果由价值主体通过自觉或不自觉的价值行为表现出来,否则,无外化行为的内化过程是失败的、无意义的。教师个体内化与整合的职业价值观指导教师的职业行为,影响教师的职业态度和职业表现。教师的职业行为既是对其职业价值观的外化与饯行,反过来又是对职业价值观的反馈与强化。
三、教师职业价值观形成发展的阶段
教师职业价值观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结果,必然经历一个由产生到形成发展的长期的过程,是教师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步发展而成的。教师职业价值观的形成需经历一个由产生到形成及发展的阶段,大致分以下阶段。
1.朦胧期
儿童时期的职业向往与意愿是想象的、易变的。由于儿童的思维发展和自我意识的不健全,儿童对职业的认识和理解不清,仅从父母、老师及重要他人的职业表现来获得其职业意识。教师职业是儿童接触最多的职业之一。教师在儿童心中的形象趋向于美化和神化,教师的权威令儿童羡慕,教师是儿童憧憬的职业。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对教师的向往因多种原因逐渐退却,直至平淡。
2.萌生期
处于青少年时期,个人的认知和思维能力获得一定的发展,对职业特性的认知和价值理解有了初步的发展,出现萌芽状态的职业价值观,此时的初高中生对教师职业的认知处于自然状态,了解教师职业的外在特征却不能客观分析教师的职业价值,重要事件和重要他人都可能激发青少年对某种职业的向往与追求。
3.形成期
高中后期和大学时期是职业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高三学生面临着高考填报志愿和专业的抉择,也意味着就业方向的选择。个人基于择业需求重视对职业的认知,青少年的认知思维水平和自我意识能力也有所提高,有一定的能力对职业价值做出客观的判断与分析,结合自身的兴趣、个性特征和自我需求开始理性认识职业价值关系及其意义。对于师范大学生而言,系统化学习教育学专业知识、教学实习等都是形成教师职业价值观的过程,再经过学校的职业规划课程的理论指导,师范生的职业价值观已经初步形成。
4.稳定期
进入教师队伍中的年轻教师和新手教师,经过师范学校的系统化教育和入职前的岗位培训,对教师职业价值也有所了解,但未经过教育教学实践,其职业价值观趋向于理想化,经过几年或十几年的工作,教师的职业价值观念与价值取向都已趋于成熟,对教师的职业态度和职业行为具有一定的影响和支配作用。教师职后形成的职业价值观趋于稳定成熟,不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或改变。
参考文献
[1] 许苏民.文化哲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2] 周莉.论个体价值观形成发展的机制[J].河南社会科学,2005(05).
[3] 唐昆雄,杨斌.大众传媒与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相关性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07(02).
[4] 黄希庭.简明心理学辞典[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4.
[作者:陈海燕(1982-),女,山西运城人,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研究院2012级教育学在读硕士;段作章(1954-),男,江苏沛县人,江苏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韩晓霞(1989-),女,山东章丘人,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研究院2012级教育学在读硕士。]
【责任编辑 刘永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