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玲
摘 要:文章从教育起点、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三个层面,对比分析了经济学视角下的教育公平与多元文化视角下的教育公平。肯定了经济学视角对实现教育公平的有利影响,但也指出经济学视角投入-产出的线性思维必将导致我国的教育公平走入死胡同。相反,多元文化视角还原了学生的文化主体性,赋予教育公平新的内涵和特征。文章指出这一思路能够真正实现教育的公平发展,并提出了可行的实践路径。
关键词:多元文化视角;经济学视角;教育公平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4-0246-03
从上个世纪末开始,教育公平就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学术界亦从理念、政策贯彻、实践操作等各个层面进行了研究和探索。笔者以“教育公平”为关键词,可以在中文期刊网中搜索到8万多篇的相关论文和评论,学术界对其的重视由此可见一斑。通过这些研究,人们对教育公平的一些基本观点达成了共识。比如,教育公平包括三大层面: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比如,教育公平坚持三大原则,即全面性、差异性和补偿性。但在更多时候,人们采用不同的理论范式对教育公平进行分析。柳海民等①就指出目前仅教育公平这一概念,学术界已经有了8种截然不同的角度。遗憾的是,各位研究者在各自研究中并没有清晰地意识到自己所采用的角度和范式,缺乏更深入的解剖与批判。而本文正是尝试采用多元文化视角反思我国的教育公平实践,发现当前的教育公平不管在理念上还是实践上都主要建立在经济学逻辑上,进而提出了多元文化角度下实现教育公平的可能路径。
一、经济学视角下的教育公平
所谓经济学视角,是指采用经济学的前提假设、概念和逻辑来思考社会现象。改革开放之后,为了在较短的时间内创造更多的财富以满足人们生存、生活的需要,“经济优先发展”概念统领了我国所有的生产、生活领域,成为社会运营的基本逻辑之一,教育也不例外。事实上,整个教育体系都受到了经济学的影响。譬如,学校在一定意义上成为了一个大工厂:学生是产品,教师是工人,教室是车间,流水作业,批量生产,采用现代企业的科层制管理模式。在经济学视角下,每个个体在进入学校后都被戴上了制式的面具——新一代的劳动者。他们的面貌模糊,“千人一面”,成为了工具性的存在。学校权衡知识的实用性和经济效益,择其要锻造学生,以期迅速培养并提高他们的劳动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学方式、评价方式都要遵循统一的、标准的模式。
同样在这种经济学视角下,教育的不公平被视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所造成的后果,进而实现教育公平的方式也延循了一贯的经济学模式。
1.教育起点。在经济学视角下,数量上的均衡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因此保障每个学生的受教育机会均等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中之重。因此,为了推动教育公平的发展,我国不断加大投入力度,以保证每位孩子都有机会进入学校接受教育。同时贯彻教育公平中的补偿性原则,对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给予政策上的倾斜,实行一定的加分政策。
2.教育过程。如上所述,受经济学思维方式的影响,我国奉行标准化教育,对不同的学生实行一体化教学,以达到教育公平。其主要方式便是借助高考这一平台。当然,学校教育也考虑到了公平的差异性原则,主要体现为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赋以优劣有别的教育。比如重点校及之后的示范校政策,又比如快慢班及后来的实验班手段。在这个过程中,学校看重的是人的物化价值和市场价值,每个学生因其不同的学业成果而具有了不同的资本,在学校教育中便可以待价而沽,获得不同的教育待遇。此外,经济学思维下的教育过程公平还表现在集中办学政策上。为了实现学校的规模效益,为了让更多学生能够享受更优质的教育,我国一直推动集中办学政策,撤并原来生源过少的学校或教学点,把学生集中到一处,希望通过扩大规模获得更大的效益。
3.教育结果。在经济学视角下,教育结果/产出表现为学生的学业成绩,并最终体现为学生的文凭以及一份工作和相应的收入。从教育目的来看,在经济学视角下,公立学校的目的在于培养合格劳动者和建设者;个人接受教育的目的在于累积教育资本,换取一定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为了公平起见,经济学视角以文凭作为学校教育的质量检验保证书,表明学生质量的优劣和可靠程度。于是,文凭开始成为学生能力水平的标志,人们开始满足于追求越来越高的文凭。
无论如何,经济学视角为实现教育公平提供了不少解决问题的思路和途径,尤其是强调加大投入、合理分配等,在迅速推动教育规模发展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教育均衡的发展。但是,负面影响也显而易见。经济学视角通常执行投入—产出的线性思维方式,忽略了教育现象发生的具体文化和社会情境。这种单一的思路,必然使教育公平发展之路越走越窄。毕竟量的变化并不必然导致质的发展。而另一方面,经济学思维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育的异化。教育从培养人的活动变成了制造工具的生产过程,以便为社会创造物质价值。按照这一逻辑推理,为了达到利益最大化,需要耗费更多社会财力、物力的教育公平似乎就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所以,有学者指出,基础教育公平缺失的最重要的原因是改革开放以来决策者重经济轻教育。②
可见,要推动教育公平的发展,不能只从经济学视角考虑问题,笔者以为与经济学视角截然不同的多元文化视角所提供的发展路径可以为我国教育公平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二、多元文化视角下的教育公平
事实上,多元文化视角的出现正是对社会所有不公平现象批判性反思的结果。在上世纪中叶,美国掀起民权运动,谴责种族主义,呼吁公平;60年代,西方国家看到了社会底层学生和少数民族学生在教育上的所遭受的不公平待遇;80年代,新保守主义崛起,打压社会民主主义。这一系列的社会变动不断挑战社会中的不公,挑战单一的社会思维模式,并孕育了多元文化主义。多元文化主义的不断地发展、完善,催生了多元文化教育观。③如班克斯就指出:“多元文化教育是一种思想,一种哲学观点,一种价值取向,一种教育改造行动,和一种以改变教育的惯性结构为主要目标的过程。”④
多元文化主义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强调和谐共生。多元文化视角下的教育把人视为独特的文化存在,强调在学校教育中为所有学生提供合适的教育,以维护多元文化的共生与发展。这样的前提假设使教育公平在教育起点、过程和结果上都具有了不同于经济学视角的含义和操作方式。
在教育起点上,经济学视角把学生个体视为毛胚或半成品,需要进一步的加工处理,才能成为合格的产品。因此,学生在进入学校时被假定为是同样“空白”的“物件”。换言之,只要他们能获得平等的受教育机会,教育起点的公平就已然实现。多元文化视角则不然,它认为学生进入学校之初便具有其原生环境的文化特征,包括语言、服饰、行为习惯等。因此,仅仅提供入学机会的平等,并不能实现教育起点的公平。学校必须准备好学生的多样性文化特征,并为其提供适当的教育。从这个角度来看,学校教育的起点并不是学生受教育的起点,而是延续对其原生环境的文化。
在教育过程中,教育工作者的文化敏感性和反思能力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必要条件。只有具备了文化敏感性,才能指出发现学生群体中的差异,并为其给予适当的教育,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进而创造更丰富的多样性。实际上,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培养学生创造性的创新教育一直备受重视,希望藉此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然而,人们很快发现在创新教育过程中,城市学生所表现出来的能力远远超过了农村学生。是农村学生的创造性能力低下吗?为了保证教育公平,避免进一步加剧教育中的城乡差距,是否应该取消创新教育呢?答案自然都是否定的。农村学生的创新能力并不低下,只是当前的学校教育(包括创新教育)一味宣扬主流、强势的城市文化,适应这一文化特征的城市学生在学校教育中能够有更优质的表现,而农村学生必然处于劣势地位。因此,并非创新教育会造成教育上的不公平,而是学校教育片面强调某些优势文化,造成了弱势学生群体的文化缺失。因此,要实现教育过程中的教育公平,“教育一方面要抗拒文化霸权的意识形态宰制,另一方面也应该积极彰显不同文化的相对性、主体性及互补性。因此,强调学校教育的实践,必须掌握公平与正义的真谛,消弭族群中心或优势文化中心主义,以维护所有学生的教育权益与学习权利。”⑤
此外,尊重学生的文化也是实现教育过程公平的重要条件。在目前的教育模式,学校教育文化与学生的原生社会文化有着严重的区隔。在空间上,学校用围墙在社区中圈出了独立的王国,与社区文化“老死不相往来”;⑥在时间上,学校仅承担学生求学期间的教育责任,至于其入学前和毕业后的状况都不在学校的考虑范围之内。对学生影响巨大的原生社会文化,尤其是家庭文化,被隔离在学校之外,或者沦为学校的附庸。在这样的学校教育中,学生会潜移默化地形成一种观念,即学校所传播的文化才是有用的,优于原生社会文化。这最终导致了学生对原生社会文化的遗弃或反叛,形成心理上的文化落差。这也是为什么在现实社会中,我们常常看到出生落后地区的文化精英们在面对家乡文化时所展现的优越感,以及面对城市优势文化时的自卑。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尊重学生所在社会文化的价值,才能真正培养出自强、自立、自信的学生,维护教育的公平。
在教育结果上,公平的教育应该培养能够积极、健康地适应并促进自身文化生长、发展的学生。这样的教育结果必然表现为丰富的多样性,因此仅以成绩为唯一标准衡量学生就显得错误且危险。相反,多元文化视角下的教育公平追求多元化的教育评价体系。学生并不是如产品一般分为优劣等,相反具有了各自不同的特性。在这种语境中,一个优秀的学生,应该是能够充分发挥主动性,尊重自己和他人文化,并“在差异当中,不断地变化和发展”。⑦
综上所述,多元文化视角摒弃了经济学视角中把学生视为工具性的存在的做法,将学生视为一种文化的存在,还原了其文化主体性和独特性。在这种视角中,教育公平不只是考虑教育机会上的均等,更考虑教育过程中的公平;学校不仅应该提供教育,更应该提供适合学生的教育。这种教育价值取向上的转变为教育公平的实现提供了更大的可能。
三、多元文化视角下教育公平的实践路径
不论采用何种视角,教育公平的实现都需要教育系统的各个方面乃至社会系统各个方面的协同合作。可见,教育公平的实践是一个长期、艰巨的过程。有鉴于此,本文仅从几个大的范畴进行简要说明。
1.在理念上,要尊重学生本土文化,鼓励多样性。“我国教育最大的弊端是同一标准、同一要求、同一模式,因而培养不出优秀的人才”。⑧破除教育同质化、标准化,必须培养具有多样性文化特征的学生。在这个过程,学生不再是一摸一样、等待加工的工具,而是具有主动学习能力的不同的文化主体。
2.在教育对象上,强调多元文化视角下的教育公平的全体性原则,即教育公平并非只是针对有着特殊文化的群体,而应该面向所有的受教育者。比如说,两性平等教育并不是只是针对性别中的弱势群体——女性,而是同时为两性服务,保证两性的共同发展。
3.在教学上,采用全纳式教学。即学校应该收纳具有不同文化特征和需求的学生,并充分尊重他们的差异性和多样性。事实上,越具备丰富的多样性文化,学校就越能为学生的成长提供充足的养分,以满足所有学生的文化需求。既不能一味屈从主流强势文化,也不能固步自封,蜷缩于自己所处社会的微观文化之中。一个良性的教学过程,是不同文化的融合、共生的发展过程。如前文所述,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在差异中不断地变化、发展”。
4.争取政策的支持和引导。“政府是公共教育资源的提供者,也是社会舆论进行教育公平性评价的对象。政府有没有把公平原则作为供给或资源配置公共教育资源的基本价值原则,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教育公平性程度”。⑨而政府制定社会政策的原则有两个,即“发展”和“公正”。⑩在我国经济条件相对落后条件下,实行以“发展”为核心的社会政策,就会带来社会的失衡。目前,我国正在调整相关政策,努力实行社会公正。作为最能体现“发展与公平”的一致性的教育政策,{11}追求其公平性势在必行。而如何让政府放弃一贯的经济学思维模式,采用多元文化视角,则需要包括学术界在内等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注 释:
①柳海民,段丽华.教育公平:教育发展质与量的双重度量[J].东北师大学报(哲社版),2002,(5).
②张小红.基础教育公平缺失的原因透视[J].教育学报,2009,(8).
③张建成.多元文化教育的理念与实践:以台湾社会为例(1998).对各县市国语科指导员的演讲稿.
④⑤陈美茹.多元文化课程的理念与实践[M].师大书院有限公司,2000.3.
⑥当前教育改革强调学校与社区的协作,但从我国目前的实践来看,这种协作还只是一种口号,社区并不能真正参与到学校的教育过程中。
⑦温明丽.全球化是否有助于教育公平?[J].教育学报,2006,(5).
⑧顾明远.教育公平与和谐教育[J].比较教育研究,2008,(4).
⑨石中英.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教育公平观[J].皖西学院学报,2008,(2).
⑩{11}景天魁.中国社会政策的回顾与展望[J].新华文摘,2009,(6).
(责任编辑 王文江)